薑絲排叉

薑絲排叉

薑絲排叉,又叫薑汁排叉、姜酥排叉、蜜排叉。它不但是北京傳統小吃,也是北京茶菜的一個品種。茶菜是滿族、回族禮儀性食品。滿族人在設席宴客時,習慣用茶及茶食為先,然後才是冷葷、熱菜、甜食、湯等,一定按順序上。回族人不飲酒,但為了禮節,多以茶代酒,因而茶菜是必不可少的。“南來順”的薑絲排叉1997年被評為“北京名小吃”和“中華名小吃”。

簡介

薑絲排叉薑絲排叉
薑絲排叉,從其名就可知道,它原料中有鮮姜,因而食用時有明顯的鮮姜味而得名。

《天橋小吃》作者張次溪先生說:“舊天橋有專門賣小炸食的店家,如面炸不盈寸的麻花排叉,用草紙包裝,加上紅商標,時過年送禮的蒲包,又是小孩的玩物。”

對這種小炸食前人還有詩稱讚說:“全憑手藝制將來,具體面微哄小孩。錦匣蒲包裝飾好,玲瓏巧小見奇才。”過去天橋賣這類小炸食的還要吆喝:“買一包,饒一包,江西臘來,臘秦椒。

大爺吃了會撂跤,撂官跤,跛子跛腳大箍腰。大麻花,碎排叉,十樣錦的花,一大一包的炸排叉。”小孩聽到了,多喜歡去買。

製作方法

薑絲排叉薑絲排叉原料
菜系及功效:美味糕點
主料:麵粉、鮮姜、澱粉、蜂蜜、白糖、飴糖、桂花

鮮姜去皮剁成細粥,麵粉加一定比例的明粥,一起放入盆中,用涼水和成麵團。將麵團壓成薄片,然後在薄片上撒上細澱粉,疊起合成,用刀切成寬2厘米、長5厘米的排叉條,將兩小片疊到一起,中間順切三刀,散開成單片套翻在一起,用溫油炸。

將炸好的排叉過蜜,過蜜的方法是用鮮姜去皮切細絲,用水把薑絲熬開後撈出薑絲,放入白糖,開鍋後放飴糖、桂花,繼續熬開後移小火上,將炸好的排叉入薑汁熬出桂花飴糖中過蜜。

過蜜後的排叉成淺黃色,有酥、甜、香的特點,食用時有姜味。“南來順”的薑絲排叉1997年被評為“北京名小吃”和“中華名小吃”。

還有一種帶鹹味的排叉,原料為麵粉、蘇打,也用油炸,做法與薑絲排叉一樣,不同的是它不過蜜,有酥、脆、味微鹹的特點,愛喝酒的人常以鹹排叉當下酒菜用。

炸排叉詳解

薑絲排叉炸排叉
在製作“薑絲排叉”中很重要的一個步驟就是“炸排叉”,“排叉”炸的好不好,直接影響著這一道食品的風味。

原料:麵粉200克、薑絲適量、雞蛋1隻、黑芝麻5克、鹽2克、白糖10克、清水少許、食用油適量。

製作:

1、取面盆一個,將麵粉、雞蛋、白糖、薑絲、清水攪拌均勻。

2、入黑芝麻後將麵粉揉上勁,製成麵團備用。
 
3、將將和了薑絲的麵皮擀得薄薄的(儘量薄一些)備用。

4、用刀將面片切成長15厘米寬7厘米左右的菱形條。

5、將面片的一端從劃開的地方穿出來後把整個面片扭成花型備用。

6、鍋中做油,7成熱時入處理好的面片炸成金黃色撈出控油後即可食用。

貼士:

1、要用旺火來炸,這樣才能達到酥脆的口感

2、炸排叉時要注意火候。一旦變成金黃色就要馬上撈出,否則易糊。

營養成份

薑絲排叉薑絲排叉
由於薑絲排叉的主要成份是姜,附有:麵粉、澱粉、蜜汁、白糖、桂花、食用油等……

“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自古以來中醫學家和民間有“生薑治百病”之說。因為姜中含有姜醇、姜烯、水芹烯、檸檬醛和芳香等油性的揮髮油;還有姜辣素、樹脂、澱粉和纖維等。所以,姜在炎熱時節有興奮、排汗降溫、提神等作用;可緩解疲勞、乏力、厭食、失眠、腹脹、腹痛等症狀;生薑還有健胃增進食慾的作用,夏令氣候炎熱,唾液胃液的分泌會減少,因而影響人的食慾,如果在吃飯時食用幾片生薑,會增進食慾;生薑對胃痛亦有緩解或止痛作用,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所發生的疼痛、嘔吐、泛酸、飢餓感等用生薑50克煎水喝,可使症狀迅速消除。

而製成薑絲排叉讓姜的風味更容易讓人接受。

而桂花含有棕櫚酸、月桂酸、肉豆酸、桂花醇水芹烯芳樟醇紫羅蘭酮等芳香物質及碳氫化合物。

美容功效:可美白肌膚,清除體內毒素及通宿便

保健功效:散發濃郁迷人花香的桂花,能舒緩緊張情緒,經常飲用,可淨化身心、平衡神經系統,達到提神的作用。

具有抗癌、清熱解毒、祛風散寒、潤脾醒胃、增進食慾及減肥之功效。

對於醒胃、生津止咳、化痰、鎮痛、順氣有效,能健胃整腸、緩和十二指腸潰瘍與胃下垂胃脹氣等腸胃疾病;並可治療口乾舌燥與脹氣,以達養身潤肺、消除腸胃不適的作用;還能治療小孩受驚與胃痛、牙痛口臭等症狀。

至於蜜汁有補脾胃、潤腸、潤肺、解毒等功效;
1、潤滑胃腸、改善便秘
2、消炎止痛、潤肺止咳
3、營養心肌、改善代謝
4、幫助睡眠、鎮靜心神

注意:由於這一食品風味獨特,香脆怡人,難免讓人止不了口,越吃越多,因為這是一油炸食品,難免容易上火,所以儘量不要在短時間內吃太多,引起上火。不過食後可以喝少許涼茶達到降火之效。

經典名店

薑絲排叉南來順飯莊
在北京,最出名的薑絲排叉,要屬南來順飯莊的。“南來順”的薑絲排叉1997年被評為“北京名小吃”和“中華名小吃”。

南來順飯莊是有著近70年歷史的京華老字號,以爆、烤、涮等烹飪特色聞名京城,其小吃宴更是精美絕倫,獨領風騷。

北京清真飯館有“老三順”,南城南來順,小吃薈萃,傳統風味,品種齊全,做工地道,價廉物美,百姓喜歡。那時,南城回民集中,其中有些人無固定職業,但有手藝。他們靠兩把刀(切羊肉刀和切年糕刀)八根繩(指挑的擔子,兩頭各一個筐,各用四根繩拴起)謀生,逐漸形成品種繁多的清真小吃,成為南城的特色。

南來順創建於1937年,掌柜石昆生本是賣爆肚的,人稱“爆肚石”。他最初在天橋公平市場開了家小飯店,起名“南來順”,開始只有三間門臉、十來個人,出售十幾樣小吃和家常菜餚。緊挨著它的還有“豆腐腦白”。這些小吃大多祖輩相傳,製作不傳外人,口味獨特,很難仿造,漸漸創出了牌子。南來順的菜餚,以“爆、烤、涮”聞名京城

南來順推出的“小吃宴”可謂“群英薈萃”,使各種來自民間的特色小吃擺上了正式宴會的台面。南來順的食品講究特色。無論是油條、燒餅、豌豆黃,麵茶焦圈、驢打滾,還是薑絲排叉、散丹麻花、艾窩窩,或炸羊尾、炒麻豆腐、涮羊肉,哪樣都能讓您感受和品嘗出老北京的味道

薑絲排叉南來順飯莊
南來順飯莊位於宣武區南菜園街12號,比鄰大觀園,環境幽雅,裝修風格富麗堂皇,營業面積3000多平方米,經營清真風味炒菜、清真海鮮、清真掛爐烤鴨、手工涮肉和“小吃宴”。為京城大型清真餐飲企業。

南來順飯莊開創於1937年,是京城著名的老字號,曾以爆、烤、涮羊肉以及爆肚聞名於京城。更有身懷絕技的小吃名家“羊頭馬”、“切糕米”、“焦圈王”以及“餡餅周”等人經營北京風味小吃上百種,曾享有“京城小吃第一家”的美譽。以周志來為代表的新一代烹調技師,在繼承和挖掘傳統烹飪技藝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推出的清真海鮮系列菜餚,更是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推動了清真餐飲業的發展。南來順飯莊曾在第一屆全國清真烹飪大賽中獲得了兩塊金牌、三塊銀牌、三塊銅牌,其中“炒麻豆腐”獲得“全國風味名牌產品”稱號。具有近70年歷史的京城老字號南來順飯莊真誠地歡迎社會各界朋友光顧,並會給您留下美好印象

老北京小吃13絕

薑絲排叉薑絲排叉
1.驢打滾

2.艾窩窩

3.糖果卷

4.薑汁排叉

5.奶油炸糕

6.蜜麻花

7.油茶

8.饊子麻花

9.薩其瑪

10.焦圈

11.糖火燒

12.豆餡燒餅

13.豌豆黃

薑絲排叉蜜麻花
薑絲排叉油茶
薑絲排叉糖果卷

北京名小吃

說到小吃,名聲最大的莫過於成都小吃;說道味美可口的名小吃,那一定非北京莫屬!在您的身邊,您還深知哪些名小吃?讓我們一起攜手補充這些名小吃的資料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