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的艾希曼

內容介紹

漢娜·阿倫特的《耶路撒冷的艾希曼——關於邪惡之強制性報告》一書出版後,引發了廣泛的爭議。本書就以此著及相關討論為窺鏡,希望作現代倫理中一些關乎基準(這些基準是人類良知得以生長的土壤)的思考。

作者介紹

漢娜· 阿倫特(Hannah Arendt)1906年出身於德國漢諾瓦一個猶太人家庭,在馬堡和弗萊堡大學讀哲學、神學和古希臘語;後轉至海德堡大學雅斯貝爾斯的門下,獲哲學博士學位。1933年先是流亡巴黎,1941年到了美國,1951年成為美國公民。同年,《極權主義的起源》一書出版,為她奠定了作為一個政治理論家的國際聲望。
流亡之前,阿倫特以一個猶太人的身份協助猶太組織工作,為此曾被納粹政府關押過。去美國之後,她為流亡者雜誌《建設》撰寫評論等;做過肯捨出版社的編輯;1952年擔任過“猶太文化重建委員會”的負責人。自1954年開始,阿倫特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社會研究新學院、紐約布魯克林學院開辦講座;後擔任過芝加哥大學教授、社會研究新學院教授。隨著《人的狀況》、《在過去與未來之間》、《論革命》等著作的出版,使她成為二十世紀政治思想史上的矚目人物,近年來聲譽日隆。1975年12月阿倫特因心臟病突發去世。

作品目錄

編者導言
阿倫特:耶路撒冷的艾希曼(結語後記)
楊布路厄:耶路撒冷的艾希曼:1961-1965
阿倫特:集體的責任
肖萊姆阿倫特:關於《耶路撒冷的艾希曼》的往來書信
雅思貝爾斯:關於艾希曼審判
——接受法朗西斯·蓬迪的採訪(海寧 譯)
雅思貝爾斯耶路撒冷的艾希曼
——關於同標題的阿倫特著作與彼得·魏斯的談話(海寧譯)
米爾格蘭姆:服從的兩難困境
阿倫特:論革命(節選)
布勞曼、希凡:不服從的讚歌(陳行譯)
列維納斯:自由與命令(陳行譯)
哈耶特:倫理的個人主義的哲學(節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