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代豔后

絕代豔后

《絕代豔后》(Marie Antoinette),是由索菲亞•科波拉2006年執導的電影,根據安東尼婭•弗雷澤的書作改編,講述了一位風華絕代的女性——法國王后瑪麗•安托瓦內特的傳奇一生。奧地利公主瑪麗非常聰明,生性活潑,14歲的時候,在一場政治婚姻中,從奧地利公主變成法國的太子妃。由於某些原因,王子對瑪麗非常的縱容,婚後,瑪麗一直過著極其奢華的生活,同樣,瑪麗也一直無法與內心的寂寞徹底脫離。這部電影將給我們帶來關於18世紀法國宮廷和社會的各種震撼,匪夷所思的奢侈,欲望交織的愛情,以及最後法國人民的怒吼。這是繼1938年奧斯卡提名的好萊塢電影《Marie Antoinette》之後,首部以英語發音的瑪麗·安托瓦內特王后傳記電影。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1770年的凡爾賽宮,正在舉行一場奢華的婚禮。14歲的奧地利公主瑪麗·安托瓦內特,嫁給了16歲的法國王子路易·奧古斯特。三年前,瑪麗的母親瑪利亞·泰莉莎女王為了與法蘭西帝國停戰,選擇了政治聯姻。而此時11歲的瑪麗還是一位活潑好動、任性而懶惰的刁蠻公主,設法請來的名師也沒有辦法將她變成淑女。即使是從法國請來專職教師,也被瑪麗的小聰明戲弄得團團轉。三年後的這一天,瑪麗迎來自己的婚禮。14歲的瑪麗摘下飾物,脫掉衣服,用赤裸的身體表明自己從這一刻起不再是奧地利的公主,等待她的是從公主變成太子妃,而後成為法蘭西皇后的命運。

劇情簡介

絕代豔后絕代豔后

索菲亞·科波拉執導的新片《絕代豔后》(Marie-Antoinette),根據安東尼婭·弗雷澤的書作改編,講述了一位風華絕代的女性——法國王后瑪麗·安托瓦內特的傳奇一生。雖然出生於奧地利皇室,貴為法國王后,錦衣玉食,但她卻是歷史上受非議、誤解和謾罵最多的女性之一。

瑪麗·安托瓦內特是奧地利皇帝弗蘭茨一世的女兒,14歲就入主法國凡爾賽宮,19歲成為了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王后。影片展現了法國大革命前凡爾賽宮內種種的頹廢、奢靡與陰謀,導致法國在18世紀七八十年代債台高築,從而最終導致法國大革命的爆發和君主制的推翻,而瑪麗王后本人也於1793年10月被送上了斷頭台。

凡爾賽宮水晶燈閃耀,衣香鬢影,上流社會的貴族們常在這裡舉行宴會。但是在今天則有所不同。它將決定瑪麗·安托瓦內特的一生,今夜是法國太子迎娶瑪麗·安托瓦內特為妻的大婚日子。

瑪麗·安托瓦內特為奧地利公主。出生於1755年11月2日,擁有一頭金色波浪卷秀髮,嫣紅的雙唇,吹彈可破的雪肌,迷人的雙眼,被譽為奧地利最美的公主。年僅14歲的她,美麗迷人的她,成了奧地利與法國險惡政治之間的犧牲品。1770年,嫁給了年僅16歲的法國波龐王室的太子,也就是將來的路易十六,成為了路易十六的太子妃。

絕代豔后絕代豔后

14歲的她哪裡能想到自己的未來將在這動盪不安的亂世和自己的感情之間浮浮沉沉。 14歲就當了太子妃,19歲成了法國皇后,有著太重太重的責任和壓力在瑪麗的肩膀上面,這些責任都等著她去面對,要與比她年長的貴族夫人們應對,懂得在這奢華浮靡的凡爾賽宮生存,要適應奧地利與法國政治間的勾心鬥角,的確對直率熱情的她的確是一個重大的考驗。

路易十六是個木訥的男人,溫文儒雅但是卻不善語言,整天只關在鐵匠房,制鎖是他的最大興趣,溫吞的他無法博得瑪麗的歡心。瑪麗未嘗過戀愛的滋味,她知道自己不愛這男人,在瑪麗心裡,他只是自己的丈夫,這是她對路易十六唯一的感覺。

16歲那年,一個男人在瑪麗的生命之間掀起了大波瀾,這男人的名字叫做菲爾遜,一個瑞典的貴族。據說他們倆在扮裝舞會中相識,依照規定,太子妃不可隨便外出,但是就是在這場宴會讓她認識了菲爾遜伯爵,菲爾遜有著幽默風趣的特性,機智迷人的又同時兼具政治長才,還可以帶兵打仗,多才多藝又深具領導能力讓瑪麗深深著迷。對於整天面對不善於說話而且木訥的路易十六的瑪麗而言,菲爾遜的出現在她的生命點燃一道光。於是,她終於知道戀愛的滋味是怎樣,她喜歡菲爾遜,為他著迷,也和他之間發展出一段戀曲。

皇宮的苦悶讓瑪麗想找個宣洩的出口,除了與菲爾遜的戀曲之外,她積極尋找娛樂,所以她參加很多皇室外的宴會,喬裝偷偷摸摸讓她享樂其中;與生俱來的美貌和貴族優越感,讓她對服裝鞋子珠寶需索無度,因為從小生長在皇宮之內,不懂人間疾苦,國庫都讓她拿去做衣服,買珠寶,還有賭博,因此有了歷史上著名的“項鍊事件”,法國人稱這個奧地利籍的皇后為“赤字皇后”。雖然後來證明“項鍊事件”的瑪麗皇后是無辜的,卻讓她聲望下跌,而且這時候法國的民間正在醞釀一股反皇室的氣氛,瑪麗這時就成了眾矢之的。

法國大革命的期間,一堆人說“把那個奧地利的女人趕出去”“殺死她,她是魔女”“都是她,害的我們這么窮”,皇室這時又不肯召開三級會議,民怨越來越高漲,這時路易十六與瑪麗打算逃出法國境內去避風頭,菲爾遜幫助逃亡,但是卻在法國邊境維洛那被逮個正著,被押回巴黎囚禁,在路易十六被處斬之後,她也被交付審判而且送上斷頭台。據說,她在被處刑之前,不小心踩到了劊子手的腳,還因此跟劊子手說聲抱歉。

演職員表

《絕代豔后》劇照《絕代豔后》劇照

導演

索菲亞·科波拉Sofia Coppola編劇

索菲亞·科波拉Sofia Coppola—(written by)

Antonia Fraser—(book Marie Antoinette: The Journey)

編劇

索菲亞·科波拉Sofia Coppola .....(written by)

Antonia Fraser .....(book Marie Antoinette: The Journey)

演員

克爾斯滕·鄧斯特Kirsten Dunst .....Marie-Antoinette

朱迪·戴維斯Judy Davis .....Comtesse de Noailles

蘿絲·拜恩Rose Byrne .....Duchesse de Polignac

艾莎·阿基多Asia Argento .....Madame du Barry

瑪麗安娜·菲斯福爾Marianne Faithfull .....Maria Teresa

史蒂夫·庫根Steve Coogan .....Ambassador Mercy

詹米·多南Jamie Dornan .....Count Fersen

雪莉·亨德森Shirley Henderson .....Aunt Sophie

莎拉·埃德勒 Sarah Adler .....Comtesse d'Artois

馬修·阿馬立克Mathieu Amalric .....Man at Masked Ball

Aurore Clément .....Duchesse de Char

Guillaume Gallienne .....Vergennes

Clementine Poidatz .....Comtesse de Provence

莫莉·香儂Molly Shannon .....Aunt Victoire

讓-查理斯通·博夫特 Jean-Christophe Bouvet .....Duc de Choiseul

製作人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 .....executive producer

索菲亞·科波拉 Sofia Coppola .....producer

Callum Greene .....co-producer

Ross Katz .....producer

非原創音樂

Jean-Philippe Rameau .....(music "Nouvelle entrée. Les Sauvages: 1er Menuet pour les Guerriers et les Amazones, 2ème Menuet" from "Les Indes galantes")

攝影

Lance Acord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剪輯

Sarah Flack

選角導演

Antoinette Boulat

Karen Lindsay-Stewart

藝術指導

K.K. Barrett

美術設計

Pierre Duboisberranger

Anne Seibel

布景師

Véronique Melery

服裝設計

米蘭拉·坎農諾Milena Canonero

視覺特效

Kevin Berger

副導演/助理導演

Emilie Cherpitel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Christophe Cheysson .....first assistant director

Roman Coppola .....second unit director

Eliot Mathews .....first assistant director: second uni

角色介紹

關於主演:“蜘蛛女”的華貴體驗

《絕代豔后》海報《絕代豔后》海報

克爾斯滕·鄧斯特1982年出生於美國新澤西州。7歲時就在伍迪·艾倫的《紐約故事》中首次登台;隨後1994年12歲的鄧斯特和好萊塢一線男星布拉德·皮特、湯姆·克魯斯聯袂出演了《夜訪吸血鬼》,並獲得了金球獎提名;2000年更是憑藉在蘇菲亞·科波拉導演的《死亡日記》中的精彩演繹獲得評論界如潮好評。當科爾斯騰·鄧斯特還是個小姑娘的時候就已經充分顯示出了非凡的演藝天賦。長成大姑娘之後,更是憑藉出演大賣影片《蜘蛛俠》系列中的“蜘蛛女”而名聲大噪。不過,近兩年除了做“蜘蛛女”之外,很少有頗為閃亮的角色出現。幾乎和那些平庸度日的好萊塢女人一樣墮入“凡間”了。《溫布爾登》、《伊莉莎白鎮》等毫無難度的青春喜劇竟成了她“打發”時間的作品,著實是有些浪費資源。還好有世家出身的索菲亞·科波拉及時出手,讓“蜘蛛女”在與“蜘蛛”交往的間歇體驗了一把法國皇后的奢華與富貴。曾經成功將鄧斯特從可愛的童星帶入成熟少女時代的恩師索菲婭·科波拉,再次為其提供了這個完全有別於普通青春少女形象的一代豔后角色。從瑪麗皇后複雜的性格和背景角度來看,這些對於鄧斯特來說,絕對是一次巨大的演技挑戰。為此,向來嘻嘻哈哈的科斯汀·鄧斯特,也表現出了異於平常的嚴肅和敬業,在索菲婭的帶動下開始苦研法國歷史,並且為了角色需要,還奉獻出了一場場尺度大膽的演出。這樣可遇不可求的大好機會,對鄧斯特來說,絕對幾世難逢。而且倘若能完美收工,鄧斯特則會驀然將自己的演藝地位大大提升,而且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出演傳奇宮廷女子的傳記片,一直是影壇女星獲得評論界讚譽的超級法寶。而且有很多成功的典範珠玉在前:凱特·布蘭徹特的《伊莉莎白》、朱迪·丹奇的《布朗夫人》,伊莎貝爾·阿佳妮的《馬戈皇后》等等。因此飾演瑪麗皇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可謂是24歲的鄧斯特演藝生涯面對的最嚴峻考驗。相信鄧斯特自己,也並不希望永遠停留在“蜘蛛女”的水平上。

其他演員介紹

克爾斯滕·鄧斯特飾演奧地利公主、法國路易十六的皇后瑪麗·安托瓦內特。傑森·施沃茨曼飾演他冷漠的丈夫路易十六。其他演員則分別飾演凡爾塞皇室精英。而看似華貴安逸的的皇室中卻不斷發生著政治與情感的明爭暗鬥。

克爾斯滕·鄧斯特現年24歲,7歲時就在伍迪·艾倫的《紐約故事》中首次展現了她的銀幕風采;隨後1994年12歲的鄧斯特和好萊塢一線男星布拉德·皮特、湯姆·克魯斯聯袂出演了《夜訪吸血鬼》,並獲得了金球獎提名;2000年更是憑藉在蘇菲亞·科波拉導演的《死亡日記》中的精彩演繹獲得評論界如潮好評。2002年,20歲的她出演了經典漫畫改變影片《蜘蛛俠》,隨後將接拍《蒙娜麗莎的微笑》等大片。從三歲開始在影視圈拋頭露面,到13歲就成為《人物》全球最美麗的五十人之一,走過一路青春逼人的童星歲月,克爾斯滕·鄧斯特開始了成熟的青春女星生涯。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克爾斯滕·鄧斯特和傑森·施沃茨曼曾參演本片導演索非亞·科波拉的處女作影片《處女自殺》。

發行信息

發行公司

A-Film Distribution [荷蘭] ..... (2006) (Netherlands) (theatrical)

Columbia TriStar Films de Argentina [阿根廷] ..... (2007) (Argentina) (theatrical)

Pathé [法國] ..... (2006) (France) (theatrical)

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 [美國] ..... (2006) (USA) (theatrical)

哥倫比亞影片公司 Columbia Pictures [美國] ..... (2006) (USA) (theatrical)

Monopole-Pathé [瑞士] ..... (2006-2007) (Switzerland) (theatrical)

Nordisk Film Theatrical Distribution Oy [芬蘭] ..... (2006) (Finland) (theatrical)

索尼電影娛樂公司 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 [美國] ..... (2006) (USA) (theatrical)

Sony Pictures Releasing ..... (2006) (UK) (theatrical)

Tohokushinsha Film Corp. [日本] ..... (2006) (Japan) (all media)

特技製作公司

L'E.S.T. [法國] ..... (visual effects)

L'Étude et la Supervision des Trucages (L'Est) [法國] ..... (visual effects)

其它公司

Epstein, Levinsohn, Bodine, Hurwitz & Weinstein LLP [美國] ..... legal services

Epstein, Levinsohn, Bodine, Hurwitz & Weinstein ..... legal services

Les Arts Florissants [法國] ..... music performers: "Castor & Pollux" and "Les Indes galantes"

Verve Records [美國] ..... soundtrack

上映日期

荷蘭Netherlands2006年6月8日

葡萄牙Portugal2006年10月19日

美國USA2006年10月20日

英國UK2006年10月20日

德國Germany2006年11月2日

主演克爾斯滕·鄧斯特生活照主演克爾斯滕·鄧斯特生活照

義大利Italy2006年11月17日

瑞典Sweden2006年11月17日

美國USA2006年12月21日 (Aspen Film Festival)

澳大利亞Australia2006年12月26日

俄羅斯Russia2007年1月4日

波蘭Poland2007年1月5日

西班牙Spain2007年1月5日

挪威Norway2007年1月12日

巴西Brazil2007年1月12日

阿根廷Argentina2007年1月18日

香港Hong Kong2007年1月18日

日本Japan2007年1月20日

台灣Taiwan2007年10月12日

中國內地China mainland2009年5月29日

幕後製作

從《迷失東京》到《絕代豔后》

絕代豔后絕代豔后

索菲亞·科波拉一直醉心於18世紀的法國歷史,在她心中,凡爾賽宮不再是一座宮廷建築,而是一個國家歷史的濃縮。而對於紅顏薄命的瑪麗,科波拉則多了一份同情。在她看來,用七年的時間來等待一段真正的婚姻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人們只會記得那個少不更事的皇后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沒有麵包,他們為什麼不吃蛋糕?但事實上,瑪麗只是君主制度的一隻替罪羊,沒有人會去關注讓一個女孩變得如此奢靡的原因,這部影片可以讓觀眾看到瑪麗的另一面。《絕代豔后》側重駁斥之前歷史學家對這位悲劇皇后的誤解,力圖全面客觀地表現這位無心政治,只會享樂的瑪麗·安托瓦內特的短暫一生。

索菲亞·科波拉的劇本都有“憂鬱”的元素,這是她比較感興趣的一個話題,儘管她本人並不憂鬱。改寫安東尼婭o弗雷澤的小說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科波拉將劇本集中在瑪麗在凡爾賽宮中的那一段日子。開始於14歲嫁到法國,截至於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那個時候的瑪麗剛過而立之年。她的劇本所關注的不是歷史對瑪麗的評價,而是宮廷中這些年輕人的活力和感染力,能夠讓觀眾融入其中,一起去回溯那段奢華的歷史。科波拉試圖用自己的方式來講述這個故事,“既然觀眾看《迷失東京》能夠像置身東京一樣,那么我想這部影片也同樣能夠讓觀眾如同進入凡爾賽宮中一樣。”

歌舞昇平

感謝索菲亞·科波拉,因為在這部《絕代豔后》中,我們看不到太多的悲劇。雖然我們已然知道這位法國皇后最終的歸宿,但我們還是更希望看到那個裙裾飛揚的開心佳人,而不是狂熱革命者斷頭台上無奈的祭品。誘惑的妖嬈、艷麗的服飾和上層貴族無休止的派對,真實的還原了18世紀末期法國宮廷的奢靡,用一種近乎調侃的方式勾勒出絕世紅顏瑪麗長不大的前半生。

值得一提的還有音樂。雖然是一部講述18世紀宮廷故事的影片,但影片的配樂讓很多地方看起來更像是現代的MTV。80年代的搖滾樂、鮮艷的畫面加上快速的鏡頭切換,賦予了18世紀宮廷舞會一種全新的風格,正如科波拉所塑造的這個全新瑪麗,可以說她這次對古裝影片配樂的新嘗試也是相當成功的。歡鬧的節奏,明快的舞步。也許應該歸功於《迷失東京》,科波拉成功的將更多的觀眾帶進了影院,來欣賞法國大革命血雨腥風前最後的寧靜。被淡化了的宮廷爭鬥、看似調侃般的政治傾軋和皇后私生活的桃色緋聞,法蘭西帝國搖搖欲墜的江山成了一幕巨大的“背景牆”,那上面演繹的是一段我們更希望看到的“歷史”。

科波拉鏡頭下的瑪麗大多數時間是快樂的,因為這本來就不是一部重現歷史頗有政治深度的史詩片,科波拉刪除了瑪麗最後悲劇性的結局,放縱的青春、無味的愛情、奢華的宮廷生活,科波拉眼中的瑪麗只是一個被捲入歷史洪流中的無助女孩,她快樂、率真,卻又任性、不懂人情世故,也許法國人不會喜歡這樣的瑪麗,因為她與如今的帕里斯·希爾頓倒是很相似。

穿幫鏡頭

1小時53分13秒,國王皇后吃飯時候面前有一大盤子飯菜,1小時53分55秒,他們握手的時候面前沒有了這一大盤子菜。

藝術風格

絕代豔后絕代豔后

本片可以說是科波拉迄今為止最野心勃勃的一部影片。每一個鏡頭都是對

眼睛的愛撫。華麗的服裝,美輪美奐的宮殿,都帶給我們古老而夢幻般的氣息,這是在她以前的影片中看不到的。她能夠在一個鏡頭中給我們傳達如此之多的信息。科波拉善於講述美麗的故事,現在看來這部影片中故事似乎沒有眼睛的觸覺重要。從觀看影片的第一刻起,就很清楚的看到本片是一個比經典的簡·奧斯汀的影片更具有迷幻魅力的展示精美服裝的影片。可以說從視覺效果上來說這是科波拉最成功的作品。而本片的攝影師Lance Accord用粉紅色的基調營造了一種柔美的蠟筆畫的氣氛,使影片更具有超現實的風格。如同在她先前的影片中一樣,科波拉十分注重細節。很多鏡頭似乎靜態的畫幅。但是和她先前的《迷失東京》和《處女自殺》不同,精美的服飾掩蓋了敘事的空洞。科波拉似乎是試圖勾勒一種需索無度的放縱人生,只不過是用了時代錯位這樣一個暗機關。

雖然是一部講述18世紀宮廷故事的影片,但影片的配樂讓很多地方看起來更像是現代的MTV。80年代的搖滾樂、鮮艷的畫面加上快速的鏡頭切換,賦予了18世紀宮廷舞會一種全新的風格,正如科波拉所塑造的這個全新瑪麗,可以說她這次對古裝影片配樂的新嘗試也是相當成功的。歡鬧的節奏,明快的舞步。也許應該歸功於《迷失東京》,科波拉成功的將更多的觀眾帶進了影院,來欣賞法國大革命血雨腥風前最後的寧靜。被淡化了的宮廷爭鬥、看似調侃般的政治傾軋和皇后私生活的桃色緋聞,法蘭西帝國搖搖欲墜的江山成了一幕巨大的“背景牆”,那上面演繹的是一段我們更希望看到的“歷史”。 科波拉鏡頭下的瑪麗大多數時間是快樂的,因為這本來就不是一部重現歷史頗有政治深度的史詩片,科波拉刪除了瑪麗最後悲劇性的結局,放縱的青春、無味的愛情、奢華的宮廷生活,科波拉眼中的瑪麗只是一個被捲入歷史洪流中的無助女孩,她快樂、率真,卻又任性、不懂人情世故,也許法國人不會喜歡這樣的瑪麗,因為她與如今的帕里斯·希爾頓倒是很相似。

幕後花絮

絕代豔后絕代豔后

投資4000萬美元的《絕代豔后》是索菲亞·科波拉的第3部電影,

也是她獲得預算最多的一次。

索菲亞·科波拉一直專注於獨立影片的製作,《絕代豔后》早在《迷失東京》之前就提上了日程,但龐大的預算成為改編的最大障礙。

科波拉選擇了安東尼婭·弗雷澤2001年出版的傳記小說《瑪麗·安托瓦內特:旅程》(Marie Antoinette:The Journey)作為改編對象,而非史蒂芬·茨威格撰寫的經典傳記:《斷頭王后:革命與婚姻的雙重悲劇》(Marie Antoinette:the portrait of an average woman)。因為後者對瑪麗皇后的刻畫角度更偏重於政治和歷史,而前者則更具有人物觸感。

凡爾賽宮的實景拍攝是本片的一大亮點,索菲亞·科波拉史無前例的獲得了凡爾賽宮的拍攝許可。

在影片拍攝的十二周內,每周一當凡爾賽宮不向公眾開放的時候,在宮內都可以看到攝製組忙碌的身影。

“鏡子大廳”的維修工作要一直持續到2007年才會最終完成,但科波拉還是獲得準許進入其中,以真實的背景完成影片裡最奢華的一個場景。

精彩花絮

絕代豔后絕代豔后

香奈爾為它舉辦了時尚派對,《時尚》(Vogue)對它進行了20頁圖文專題報導,坎城為它點燃了燦爛華麗的煙火,25年未曾開放拍攝的凡爾賽也為它敞開了大門。它是關於一個風華絕代卻罵名流傳的女性的故事,它也是美國第一位提名奧斯卡最佳導演的女性的手筆,它也是衣香鬢影的波旁王朝最美麗的一瞥。

合併圖冊合併圖冊

風光秀麗的宮殿,美輪美奐的華服,如茵的草地噴泉,杯盞交錯的衣香鬢影,奢華名貴的水晶裝飾,古典夢幻的法蘭西氣息。收到4000萬美元“肆意揮霍”(前兩部小成本文藝片都只區區幾百萬而已)的索菲婭·科波拉,將自己攝影的華麗發揮得淋漓盡致,每一個鏡頭都是對眼睛的愛撫。這也難怪時尚界的設計,都受了此片的不少影響,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和攝影的提名,估計穩拿。

科波拉的挑戰自我自然缺不了愛將克爾斯滕·鄧斯特,曾在處女作《處女之死》中合作無間的兩人,早就有了再度聯手的打算。《絕代豔后》的劇本本就是為鄧斯特量身定做,“蜘蛛女”變身絕代豔后的鄧斯特也果然不負所托,由14歲開始跨度19年,從純真少女到風情萬種再到慈愛母親,豔后傳奇一生光芒四射!

影片評價

《絕代豔后》是一部熱鬧異常、風格獨特的影片,科波拉的新作彰顯了她的野心。但科波拉有些過分注重細節了。

——《首映》

科波拉從歷史的蛛網中找到了年輕的奧地利公主的心,不過卻沒有找到她的思想。

——《好萊塢報導》

興奮過頭的導演把瑪麗刻畫成了一個法國歷史上承受誤解最多的人,但卻忘記了在法國的皇宮中安排一個誤解她的人。

——《紐約觀察家》

“視覺的盛宴”最大程度的概括了索菲亞·科波拉的這部新片。

——《綜藝》

《絕代豔后》劇照《絕代豔后》劇照

電影節上的反映

索菲婭·科波拉執導的新片《絕代豔后》,在坎城電影節上放映時遭到一片噓聲。

《絕代豔后》描寫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妻子瑪麗·安托瓦內特的故事。這位奧地利公主14歲進入凡爾賽宮,19歲成為王后。法國大革命爆發後,君主制被推翻,年僅37歲的安托瓦內特被送上了斷頭台。影片中扮演這位王后的,是因《蜘蛛俠》走紅的克里斯滕·鄧斯特。

影片放映後,招來影評人和觀眾的一片噓聲,他們顯然不喜歡好萊塢電影對這位法國王后的描述方式。對於觀眾的這種反應,35歲的科波拉表示失望。不過,女主演鄧斯特則對影片進行辯護,她說:“我喜歡這部電影,我為它感到自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