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37戰鬥機

米格-37戰鬥機

米格-37是一種夭折了的超音速隱身戰鬥機,北約綽號“雪貂(Ferret)”。於20世紀60年代開始發展,但一直未確立具體項目。

基本信息

簡介

米格-37戰鬥機 米格-37戰鬥機

1979年蘇聯獲得了美國研製F117隱形戰鬥機的情報,立即確立了項目代號為90的隱形戰鬥機研製計畫,當時該項目分派給米高揚、蘇霍伊兩家設計招標,蘇霍伊設計的是一種雙身布局飛機,最終未能成型,也未提交出設計方案。米高揚設計局則設計了米格-37戰鬥機,它主翼布局成正梯形翼略帶下傾,垂尾外傾45度,無鴨翼,背部有兩塊減速板,機首扁平,具有突出的高空高速截擊性能,同時引擎置於機翼上方,且尾噴管下方有隱形閣板,極大地增強了隱形性能。

米格-37具備短距垂直起降能力,是蘇聯第一種概念上的隱身作戰飛機。起初米格-37是作為攻擊機來設計的,後來被改進強化了空空作戰能力,作為隱身截擊機來使用,米格-37執行任務時,由預警機引導接敵,飛行中保持無線電靜默,直到到達作戰距離時才打開雷達,向目標發射飛彈。米格-37在機身中部和後部裝有升力發動機,具有很強的短距垂直起降能力,計畫中米格-37將裝備航母,米格-37始終沒有造出一架原型機(上圖為根據假想圖製成的模型),後因資金不足,又逢第四代戰機的出現,停止了發展。

相關內容

米格-37圖集 米格-37圖集

米格-37在研製過程中曾出現了資金極為困難的情況,米高揚設計局向蘇聯政府申請與外國合作設計米格-37,獲得了蘇聯政府的批准。米高揚設計局向中國、波蘭、古巴提出過合作計畫,但高昂的研製費用使米高揚設計局沒有獲得任何外國合作。

米格-37雖然沒有製造出原型機,但據說製造過驗證機,用於驗證其最新隱形技術,將其隱形技術套用到了一架米格-21戰鬥機上並獲得成功,不過該說法沒有得到官方的證實。

蘇聯政府在米格-37設計過程中還提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要求:增加視覺隱形技術。米高揚設計局計畫在機翼以及機頭雷達下方加裝類似於投影儀的裝置,能在飛行時在飛機上投影出各種顏色,這樣可達到視覺隱形的效果。假如能達到視覺隱形的效果,米格-37可具有在白天超低空飛行而難以被發現的能力。不過這項技術未能設計成功。

米格系列戰鬥機

說到著名的米格戰鬥機,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從二戰到2003年的伊拉克戰場,幾乎都可以看到米格飛機的身影。 特別是在韓戰中,年輕的志願軍空軍駕駛著米格飛機締造了神話般的“米格走廊”,使得“米格”幾乎成了當時蘇聯戰鬥機的代名詞。

現役米格系列軍用飛機

俄羅斯主要戰鬥機

戰鬥機是用於殲滅敵方飛機和飛航式空襲兵器的飛機。具有火力強、速度快、機動性好等特點,是航空兵空中作戰的主要機種,也可用於執行對地攻擊任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