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豆杉

白豆杉

白豆杉,我國稀有樹種。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達4米。星散分布於浙江、江西、湖南、廣西和廣東海拔900至1400米陡坡深谷密林下或懸岩上。為雌雄異株,天然更新困難。陰性樹種,喜蔭蔽。根系發達,種子有休眠期,需隔年發芽。幼樹生長緩慢,雌株結實不穩定,受孕率低。花期3至4月,種子於9至10月成熟。是第三紀殘遺的單種屬植物,有研究價值。

基本信息

稀有種。常綠灌木小喬木,高達4米。星散分布於浙江江西湖南廣西廣東海拔900至1400米陡坡深谷密林
白豆杉白豆杉
下或懸岩上。為雌雄異株,天然更新困難。陰性樹種,喜蔭蔽。根系發達,種子有休眠期,需隔年發芽。幼樹生長緩慢,株結實不穩定,受孕率低。花期3至4月,種子於9至10月成熟。是第三紀殘遺的單種屬植物,有研究價值。

基本信息

白豆杉白豆杉
中文名:白豆杉
拉丁名:Pseudotaxus chienii (W. C. Cheng) W. C. Cheng
別名:短水松
分類:白豆杉屬 Pseudotaxus 紅豆杉科 Taxaceae

地理分布:白豆杉分布於浙江南部龍泉遂昌縉雲,江西東北部德興、西南部井崗山,湖南南部宜章、道縣、西北部桑植大庸慈利,廣西東北部臨桂、南部上林與廣東北部乳源等地;垂直分布於海拔900-1400米的陡坡深谷密林下或懸岩上。

形態特徵

白豆杉白豆杉
常綠灌木小喬木,高達4米;枝條輪生,小枝近對生或近輪生,基部扭轉呈二列,線形,直或微彎,長1.5-2.6厘米,寬2.4-4.5毫米,先端驟尖,基部近圓形,下延生長,具短柄,兩面中脈隆起,上面光綠色,下面有2條白色氣孔帶,橫切面上無樹脂道。雌雄異株,球花單生葉腋;雄球花近球形,基部有4對互動對生的苞片,雄蕊6-12,對生,基部有苞片花葯4-6,輻射排列,花絲短;雌球花有4列互動對生的苞片,每列3-4枚,頂端1枚苞腋有1直立胚珠,著生於盤狀珠被上。種子堅果狀,卵圓形,稍扁,長5-7毫米。著生於肉質、白色、杯狀的假種皮中,基部有宿存苞片,具短梗或幾無梗。

生態和生物學特徵

白豆杉白豆杉
白豆杉生於亞熱帶中山地區的林下,氣候溫涼濕潤,雲霧重,光照弱,年平均溫12-15℃年降水量1800-2000毫米,平均相對濕度80%以上。土壤屬山地黃壤,強酸性,Ph值4.2-4.5,有機質含量5.4-18.4%,肥力較高。群落外貌多為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在分布區北緣的浙江遂昌九龍山,喬木層主要由木荷SchimasuperbaGardn.etChamp、秀麗槭AcerelegatulumFangetP.L.Chiu、與猴頭杜鵑RhoaodendronsimiarumHance等組成,本種居於下層;在南緣的廣西大明山海拔1300米處,則分布以銀木荷SchimaargentaPritz、甜櫧Castanopsiseyrei(Champ.exBenth)Tutch為建群種的常綠闊葉林。白豆杉為陰性樹種,一般喜生長在鬱閉度高的林蔭下,在乾熱和強光照下生長萎縮,乾形彎曲。根系發達,岩縫內也可紮根,但成叢生灌木。幼年生長緩慢。雌株結實常不穩定,受孕率又低,種子失眠期,需隔年發芽。冬芽於3月中旬膨大,4月上旬展葉;花於3月下旬至4月上旬開放,種子於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成熟。

常見用途

白豆杉姿態優美的白豆杉
園林用途

適合中國長江流域植物園、公園栽植。用作隱蔽。綠籬和背景樹的配置。因喜蔭蔽的環境,課餘常綠闊葉樹混合種植。北方溫室盆栽生長良好,可用中性腐葉土種植。經修剪可成各種形狀,亦可供製做樹樁盆景用植物材料。

繁殖培育

通常用播種法繁殖,亦可扦插。有種子繁殖,在生境相似的森冠下播種育苗,移栽時多帶宿土。在苗圃育苗,

白豆杉白豆杉可用播種法繁殖
必須庶蔭,並經常灌保濕。也可進行扦插繁殖,成活率在85%以上。

解剖學知識

白豆杉白豆杉

Pseudotaxuschienii(Cheng)Cheng花粉

(A)側面觀,表示乳頭狀突起和紋飾,LMX1000;
(B)側面光切面,LMX1000;
(C)遠極面觀,LMX1000;
(D)極光切面,LMX1000;
(E)整體觀,SEMX2400;
(F)紋飾和烏氏體細節,SEMX12000。

種群遺傳結構

採用RAPD標記對其分布於浙江、江西、湖南和廣西的11個天然種群予以檢測,通過貝葉斯法估測了種群的遺傳分化程度,並和由其他算法得出的結果進行了比較。求出的θ^B(Hickory)、GST(Nei)及φST(AMOVA)值分別為0.5018、0.5865和0.5436;而經由Shannon指數計算出的種群間遺傳多樣性所占比例為0.4839,同貝葉斯法估計出的結果最為接近。和其他松杉類植物相比,白豆杉種群間發生了極其顯著的遺傳分化,這可能是因為:(1)種群長期處於星散分布狀態;(2)雌雄異株,而生於林下的雌株經常不能正常受粉;(3)種群取樣跨越的地理範圍寬廣。Mantel檢驗表明,種群間的遺傳分化程度和地理距離之間顯著相關(r=0.719,P=0.003)。還發現白豆杉的遺傳變異水平偏低,推測瓶頸效應遺傳漂變對小種群的作用是造成這一後果的重要因素。

價值

保護價值 白豆杉是第三紀殘遺於中國單種屬植物。對研究植物區系與紅豆杉科系統發育有科學價值。

白豆杉白豆杉

觀賞價值 樹形優美,四季常青,肉質白色的假種皮,別致可觀,可作園景樹等用。杭州等地已引種栽培此一特產樹種。果熟時珍珠般雪白晶瑩透亮。枝、葉、皮用於提取抗癌藥物紫杉醇。是庭院、行道、廣場綠化和室內觀賞的新型熱門樹種。

物種現狀

白豆杉分布星散,個體稀少,又是雌雄異株,生於林下的雌株往往不能正常授粉,天然更新困難。加之植被破壞,生境惡化,導致分布區逐漸縮小,資源日趨枯竭。屬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國務院1999年8月4日批准)

保護措施

本種分布的浙江鳳陽山、九龍山、江西井岡山、湖南張家界等已建立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對珍稀物種列為重點保護。其它分布點,建議林業部門嚴禁採伐森林和砍伐母樹,並開展人工繁殖栽培。杭州植物園、鳳陽山自然保護區已引種和繁殖栽培。

上饒三清山發現白豆杉

國內外生物專家在三清山風景名勝區實地科學考察中,發現一株白豆杉。這棵白豆杉生長在海拔1300米左右的金

白豆杉白豆杉
女線陡坡深谷密林底下的懸岩上,樹高約3米,在懸崖上樹幹橫向外生長。白豆杉屬紅豆杉科,亞熱帶常綠灌木,是我國特有世界瀕危物種,被列為重點保護。在我國浙江、江西和廣西局部山區有零星分布。在三清山發現白豆杉,對研究三清山生物多樣性和較大規模時空尺度上的植物起源、進化和生態系統的生態過程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

相關詞條

種子植物百科(一)

種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進化的種類,世界上已分化出20餘萬種,是現今地球表面綠色的主體。

裸子植物

喬木,少為灌木,稀為木質藤本;莖的維管束排成一環,具形成層,次生木質部幾全部由管胞組成,稀具導管。現代裸子植物的種類分屬於4綱9目12科71屬近800種。我國有4綱8目11科.41屬236種47變種,其中引種栽培1科7屬51種2變種。

松柏目百科

松柏目(Coniferales,又稱松科)在生物分類學上是松柏綱中的一個目,傳統分類上的裸子植物門包括五個綱(松柏綱、蘇鐵綱、銀杏綱、買麻藤綱、紅豆杉綱)。現因此五支裸子植物並非單系群,而將其中四支同被子植物一起並列為種子植物之下的五個門,紅豆杉目和松柏目合併到一個綱中。

白皮雲杉
百山祖冷杉
白扦
巴山冷杉
巴山松
北美短葉松
白皮松
北美喬松
北非雪松
扁柏屬
柏木屬
柏木
北美圓柏
北美香柏
北美喬柏
篦子三尖杉
扁葉柳杉
北美紅杉屬
白豆杉
白豆杉屬
百日青
貝殼杉
貝殼杉屬
長苞冷杉
蒼山冷杉
川西雲杉
長白魚鱗雲杉
長葉雲杉
川滇冷杉
察隅冷杉
臭冷杉
長白松
長葉松
赤松
長苞鐵杉
刺柏屬
刺柏
翠藍柏
翠柏屬
側柏
側柏屬
垂枝香柏
叉子圓柏
垂枝柏
垂枝祁連圓柏
垂枝圓柏
朝鮮崖柏
粗榧
垂枝池杉
池杉
葉竹柏
大果青扦
杜松
地盤松
大別山五針松
大明松
大果紅杉
大果黃杉
短葉黃杉
大果鐵杉
地中海柏木
大果圓柏
滇藏方枝柏
短葉柳杉
東北紅豆杉
短葉羅漢松
大理羅漢松
大葉南洋杉
福建柏
福建柏屬
鳳尾柏
匐地龍柏
方枝柏
高山松
乾香柏
高山柏
貢山三尖杉
黃果雲杉
紅皮雲杉
黃果冷杉
黃枝油杉
紅檜
海南油杉
黃杉
黑松
黑皮油松
海南五針松
紅松
海岸松
火炬松
華山松
華南五針松
黃山松
紅杉
華北落葉松
黃花落葉松
華東黃杉
黃杉屬
花旗松
海南粗榧
灰葉杉木
紅豆杉屬

矩鱗鐵杉
巨柏
金黃球柏
金塔柏
金球檜
金葉檜
金松屬
金松
白皮雲杉
百山祖冷杉
白扦
巴山冷杉
巴山松
北美短葉松
白皮松
北美喬松
北非雪松
扁柏屬
柏木屬
柏木
北美圓柏
北美香柏
北美喬柏
篦子三尖杉
扁葉柳杉
北美紅杉屬
白豆杉
白豆杉屬
百日青
貝殼杉
貝殼杉屬
長苞冷杉
蒼山冷杉
川西雲杉
長白魚鱗雲杉
長葉雲杉
川滇冷杉
察隅冷杉
臭冷杉
長白松
長葉松
赤松
長苞鐵杉
刺柏屬
刺柏
翠藍柏
翠柏屬
側柏
側柏屬
垂枝香柏
叉子圓柏
垂枝柏
垂枝祁連圓柏
垂枝圓柏
朝鮮崖柏
粗榧
垂枝池杉
池杉
長葉竹柏
大果青扦
杜松
地盤松
大別山五針松
大明松
大果紅杉
大果黃杉
短葉黃杉
地中海柏木
大果圓柏
滇藏方枝柏
短葉柳杉
東北紅豆杉
短葉羅漢松
大理羅漢松
大葉南洋杉
福建柏
福建柏屬
鳳尾柏
匐地龍柏
方枝柏
菲律賓羅漢松
高山松
乾香柏
高山柏
貢山三尖杉
高山三尖杉
黃果雲杉
紅皮雲杉
黃果冷杉
黃枝油杉
紅檜
海南油杉
黃杉
黑松
黑皮油松
海南五針松
紅松
海岸松\
矩鱗油杉
江南油杉
雞毛松
急尖長苞冷杉
火炬松
華山松
華南五針松
黃山松
紅杉
華北落葉松
黃花落葉松
華東黃杉
黃杉屬
花旗松
海南粗榧
灰葉杉木
紅豆杉屬
海南羅漢松
矩鱗油杉
江南油杉
雞毛松
急尖長苞冷杉
金錢松屬
加勒比松
金錢松
矩鱗鐵杉
巨柏
加利福尼亞柏木
金黃球柏
金塔柏
金球檜
金葉檜
金松屬
金松
康定雲杉
孔雀柏
崑崙方枝柏
喀什方枝柏
昆明多子柏
昆明柏
寬葉粗榧
羅漢柏屬
鱗皮冷杉
卵果魚鱗雲杉
林芝雲杉
鱗皮雲杉
麗江雲杉
冷杉屬
冷杉
落葉松
落葉松屬
瀾滄黃杉
麗江鐵杉
綠乾柏
鹿角檜
龍柏
綠背三尖杉
鱗葉柳杉
柳杉
柳杉屬
落羽杉屬
落羽杉
羅漢松屬
蘭嶼羅漢松
羅漢松
陸均松屬
陸均松
岷江冷杉
麥吊雲杉
墨脫冷杉
馬尾松
毛枝五針松
萌芽松
美國扁柏
美國尖葉扁柏
墨西哥柏木
岷江柏木
密枝圓柏
墨西哥落羽杉
怒江冷杉
南亞松
南歐黑松
怒江紅杉
南方鐵杉
南方紅豆杉
南洋杉
南洋杉屬
歐洲雲杉
歐洲赤松
歐洲黑松
秦嶺冷杉
青海雲杉
青岩油杉
青扦
千頭赤松
喬松
千層塔
球冠赤松
窄冠側柏
柱冠粗榧
錐葉池杉
紫杉
竹柏
千頭柏
祁連圓柏
日本冷杉
日本雲杉
柔毛油杉
熱帶松
日本五針松
日本落葉松
日本扁柏
日本花柏
絨柏
日本香柏
日本柳杉
杉松
濕地松
掃帚油松
松屬
四川紅杉
松潘叉子圓柏
三尖杉屬
三尖杉
杉木
杉木屬
水松
水松屬
水杉屬
水杉
穗花杉屬
穗花杉
台灣雲杉
台灣冷杉
鐵堅油杉
台灣油杉
台灣五針松
台灣果松
太白紅杉
台灣黃杉
鐵杉|
鐵杉屬
台灣鐵杉
台灣扁柏
台灣翠柏
塔枝圓柏
塔柏
台灣三尖杉
台灣杉木
台灣杉屬
禿杉
小葉羅漢松
新疆冷杉
雪嶺杉
西伯利亞雲杉
西藏雲杉
西藏冷杉
新疆五針松
西黃松
興凱湖松
細葉雲南松
西藏白皮松
雪松屬
雪松
新疆落葉松
西藏紅杉
喜馬拉雅紅杉
西伯利亞刺柏|
線柏
西藏柏木
小果垂枝柏
興安圓柏
新疆方枝柏
小花密枝圓柏
雲杉屬
雲南油杉
油麥吊雲杉
雲杉
油杉
油杉屬
油松
雅加松
雲南松
偃松
銀杉屬
銀杉
雲南鐵杉
羽葉花柏
雲片柏
偃柏
圓柏
圓柏屬
崖柏
崖柏屬
圓頭柳杉
圓球柳杉
羽葉池杉
雲南紅豆杉
雲南穗花杉
異葉南洋杉
紫果雲杉
中甸冷杉
紫果冷杉
樟子松

中國裸子植物瀕危及稀有種

裸子植物裸子植物是原始的種子植物,其發生髮展歷史悠久。最初的裸子植物出現在古生代,在中生代至新生代它們是遍布各大陸的主要植物。現代生存的裸子植物有不少種類出現於第三紀,後又經過冰川時期而保留下來,並繁衍至今的。
三尖杉科海南粗榧貢山三尖杉篦子三尖杉
柏科翠柏台灣翠柏紅檜岷江柏木巨柏福建柏朝鮮崖柏崖柏
蘇鐵科蘇鐵屬所有種
麻黃科斑子麻黃
松科百山祖冷杉秦嶺冷杉梵淨山冷杉台灣冷杉長苞冷杉元寶山冷杉資源冷杉銀杉海南油杉矩鱗油杉柔毛油杉太白紅杉四川紅杉麥吊雲杉康定雲杉大果青桿長葉雲杉大別山五針松華南五針松雅加松巧家五針松長白松興凱湖松毛枝五針松短葉黃杉瀾滄黃杉黃杉麗江鐵杉長苞鐵杉
羅漢松科雞毛松陸均松長葉竹柏海南羅漢松蘭嶼羅漢松
紅豆杉科短葉穗花杉台灣穗花杉雲南穗花杉白豆杉紅豆杉屬所有種;榧屬所有種
杉科水松水杉台灣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