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古民居

白沙古民居

奮永襄厝位於福建省閩侯縣白沙鎮新坡行政村。建築坐北朝南,縱向排列5座,加上旁邊2座共有7座,占地一萬多平方米。為宋末民族英雄、宰相江萬里的後裔江永奮、江永襄兄弟所建。始建於清乾隆元年(1736年),歷時59年才竣工。

基本信息

建築簡介

白沙古民居白沙古民居
永奮永襄厝位於福建省閩侯縣白沙鎮新坡行政村。建築坐北朝南,縱向排列5座,加上旁邊2座共有7座,占地一萬多平方米。為宋末民族英雄、宰相江萬里的後裔江永奮、江永襄兄弟所建。始建於清乾隆元年(1736年),歷時59年才竣工。也就是說,它落成時宏琳厝才動工。這些建築根據福建古民居特點選址,門前有溪流,意味財源滾滾。古厝兩旁有龍山、虎山,意味人丁興旺、福祿齊全。

歷史淵源

白沙古民居白沙古民居
江家永奮、永襄是一對兄弟。該厝前3幢是永奮所建。建築面闊5間,進深7盈出遊廊,穿斗式木構懸山頂,中間廳堂,左右對稱,官房、下間一應俱全。主座兩側均有梯弄,以土牆間隔,便於透風防火。該厝的後兩座系永襄所建,建築風格與前3座大同小異,只是兩側所配套的閣樓、書房、花園的布局比主座更為靈活自由。

建築特點

白沙古民居磚雕白沙古民居磚雕
江氏古民居的特點是,出檐深遠,由南往北一座比一座高。尤其是最後一座廳堂寬達9米、深逾20多米、高10多米,廳前3根扛梁長達10米、直徑80厘米。這么大的廳堂在福建相當少見。寬敞的廳堂為敬神祭祖,舉行婚喪儀式,宴請賓客等活動提供良好的場所。 
此外,宅院木雕藝術精妙,不飾彩繪,格調高雅。無論是插屏、椽頭、門窗、格扇等,還是外露的斗拱、梁枋等都盡展中國古代高超的雕刻藝術。其內容有人物故事、飛禽走獸、山水花鳥、幾何圖案等。雕刻手法有線刻、影刻、浮雕、圓雕、透雕,極盡精雕細刻之能事。

古宅之謎

白沙古民居白沙古民居
謎一:“江氏先祖無厚積”,世代為農,江永奮、江永襄亦為農民,不知哪來的巨資興建如此龐大的“豪宅”。 
考古人員曾經多次查閱江氏族譜,奇怪的是族譜對江宅的事隻字不提。詢問江氏後人,他們也說不出所以然。只有一種猜想說得通,那就是江家兄弟獲得意外之財了。 
謎二:江家兄弟為何把“豪宅”建在“深山”?那些體積巨大的建材是如何運進山的? 
永奮永襄厝石材用量十分驚人,用石材鋪地的面積達5000平方米。天頂、台階都以平整的石條鋪設,最長的石條每塊長6米、寬80厘米、厚30厘米,重達3噸。

中國各地特色民居

由於中國疆域遼闊,民族眾多,歷史悠久,各地的地理氣候條件和生活方式不盡相同,因此,中國的民居建築樣式和風格在世界建築史上也較為鮮見。中國民居是各地居民自己設計建造的具有一定代表性、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家住宅。在中國的民居中,最具特點的民居有北京四合院、西北黃土高原的窯洞、安徽的古民居、福建和廣東等地的客家土樓、蒙古的蒙古包等。

民居建築

中國各地的居住建築,又稱民居。居住建築是最基本的建築類型,出現最早,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由於中國各地區的自然環境和人文情況不同,各地民居也顯現出多樣化的面貌。本期任務讓我們來走進全國各地富有特色的民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