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異

無名異

無名異:為氧化物類礦物軟錳礦的礦石。產於廣西、廣東、四川、山西、湖北、山東、陝西、青海等地。在沿岸相的沉積錳礦床和風化礦床中均可見。原生低價錳礦物在氧化帶多形成較仝艷麗穩定的軟錳礦,此為風化型。沉積成因的軟錳礦分布於沿岩相的沉積錳礦床中。主要為二氧化錳(MnO2),其中錳63.1%,氧36.8%。此外,尚含鐵、鈷、鎳等雜質。主治:去瘀止血;消腫止痛;生肌斂瘡。主跌打損傷;金瘡出血;癰腫瘡瘍;水火燙傷,內服:入丸、散,0.8-1.5錢。外用:研末調敷。

基本資料

無名異無名異
出處:出自《雷公炮炙論》

拼音名:WúMínɡYì

英文名:Pyrolusite

別名:土子、乾子、禿子鐵砂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yrolusite;Manganite

採收和儲藏:採得後,揀淨雜石即可。

資源分布:1.產於吉林遼寧、山西、陝西、青海山東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

無名異無名異

2.產於北京昌平。

性味:甘;平;;寒;無毒甘。
①《日華子本草》:無毒。
《開寶本草》:味甘,平。
⑧《本草圖經》:味鹹,寒。

歸經:腎;肝經

注意:不可久服,無瘀滯者慎服。

摘錄:《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性狀

為不規則球狀,凹凸不平或呈瘤狀突起,少數光滑,大小不一,一般直徑約7~30毫米,細小的直徑僅1~3毫米。外表棕色、黑棕色或灰棕色;常覆有黃棕色粉末,大多無光澤;體較輕,質較軟,也有堅硬如石者。斷面紫棕色,以手摸之,可染成棕黃色,稍有滑膩感。微有土樣氣味。以粒大、黑棕色、有光澤者為佳。溶於濃鹽酸中呈棕黑色溶液,並放出氯氣。加入氫氧化鈉試液,則生棕色沉澱。用硼砂球沾本品的鹽酸溶液,置氧化焰中燒之,熔球呈紫色。

主治

無名異軟錳礦
1、打傷腫痛。用無名異為末,每服少許,送下。有散血、消腫、止痛之效。

2、骨傷骨折。用無名異、甜瓜子各一兩,乳香沒藥各一錢,共研為末。每服五錢,熱酒調服。小兒只服三錢。另用米粥塗紙上,酒上牡蠣(左鏇者好)粉裹傷處,外用竹篦夾住。

3、丹毒。用無名異研末,蔥汁調塗。

4、痔漏。用無名異經炭火煅紅後以米醋淬七次,研為細末,化在溫水裡洗患處;另用棉花裹此藥填入瘡口中。幾次可愈。

5、天泡瘡。用無名異末,水調服。

6、臁瘡。用無名異、鉛丹,共研為末,清油調搽。瘡太溫,則用藥粉乾搽。

7、拳毛倒睫。用無名異粉捲紙內做成捻子,沾油點燃,吹熄後以煙燻兩眼。

原形態

組成較複雜,主為軟錳礦,並有水錳礦、硬錳礦及錳土和粘土礦物。

1.軟錳礦晶體結構屬四方晶系。晶體呈細柱狀或三方等長的晶形,但完整晶體極少見。常成腎狀、結核狀、塊狀或粉末狀集合體。黑色,表面常帶淺藍的金屬錆色,條痕藍黑至黑色,半金屬光澤至暗淡。不透明。硬度視結晶程度而異,顯晶者5-6.5,隱晶或塊狀集合體可降至1-2。性脆,斷口不平坦。相對密度4.7-5。

2.水錳礦屬單斜晶系,晶體為柱狀。沉積型集合體為結核狀或鍾乳狀。深灰至黑色,條痕褐紅、褐至黑色。硬度4。

各家論述

無名異軟錳礦
1.《開寶本草》:主金瘡折傷內損,止痛,生肌肉

2.《本草圖經》:消腫毒癰疣

3.《品匯精要》:續骨長肉。

4.《本草蒙筌》:去瘀止痛。

5.《綱目》:收濕氣。

6.《玉揪藥解》:治癰疽,楊梅,痔痿,瘰癧腳氣臁瘡

7.《醫林纂要》:能通乳。

8.《本草經疏》:無名異,鹹能入血,甘能補血,寒能除熱,故主金瘡折傷內損及止痛生肌肉也。蘇頌醋摩敷腫毒癰疽者,亦取其活血涼血之功耳。

附方

無名異軟錳礦
①治打傷腫痛:無名異為末,酒服。(《姚僧坦集驗方》)

②治損傷接骨:無名異、甜瓜子各一兩,乳香、沒藥各一錢,為末。每服五錢,熱灑調服,小兒三錢。服畢,以黃米粥塗紙上,摻左顧牡蠣末裹之,竹篾夾住。(《多能鄙事》)

③治腳氣已止,但腫不消,不能行履者:無名異不以多少,一半生用,一半火煅,如煅自然銅法。上生熟拌和,為細末,醋調。先塗於腫痛之上不痛處,用藥周圍塗之,闊二、三寸若圈然,截住毒氣,勿使衝上;次塗下面腫痛者,止留腳趾尖不塗,仍修事腳指甲,以出毒氣,時時用醋潤濕。(《朱氏集驗醫方》

④治腳氣痛楚:無名異末化牛皮膠凋塗之,頻換。(《衛生易簡方》)

⑤治痔漏腫痛:無名異炭火煅紅,米醋淬七次,為細末,以溫水洗瘡,綿裹箸頭填末入瘡口。(《簡便單方》)

⑥治赤瘤丹毒:無名異末,蔥汁調塗。(《簡便單方》)

⑦治天皰瘡:無名異為細末,井花水調敷。(《普濟方》)

⑧治臁瘡年月深久不愈者:無名異細研,清油凋搽,濕則乾敷其上。(《瑞竹堂經驗方》)

⑨治臁瘡潰爛:無名異、虢丹。細研,清油調搽,濕則乾搽之。(《濟急仙方》)

⑩治消渴引飲:無名異一兩,黃連二兩。為末。蒸餅丸,綠豆大。每服百丸,以茄根、蠶繭煎湯送下。(《聖濟總錄》)

生藥材鑑別

無名異無名異
性狀鑑別:本品為結核狀、塊狀集合體。呈類圓球形,或不規則塊狀,一般直徑約7-30mm,細小者直徑僅1-4mm。棕黑色或黑色,條痕黑色。表面不平坦,常覆有黃棕色細粉,有的表面由褐色薄層風化膜所包圍,除去細粉後,呈半金屬光澤或暗淡。不透明。體較輕,質脆,斷面棕黑色或紫棕色,易污手。微有土腥氣,味淡。以粒大、形圓、色黑、有光澤、無雜質者為佳。

顯微鑑別:粉末特徵:棕褐色至菸灰色。為不定形或有規則的各種塊狀物,有透明的淡黃色、紅色或黃棕色的塊狀物。不透明者為褐色或黑褐色,透明者上面布滿小顆粒。

反射偏光鏡下:反射色呈灰白色微帶乳黃色調。多色性明顯,No為較暗灰色,Ne為黃白色。強非均質性。偏光色為淡黃、棕、藍綠灰色。反射率33%(伏黃)。

化學鑑別

無名異軟錳礦
(1)取本品粉末約0.1g,加30%過氧化氫溶液1ml,即了生劇烈氣泡,並冒出白煙。(檢查二氧化錳)

(2)取本品粉末約0.3g,加稀硫酸2ml,再加鉍酸鈉0.1g,使溶解,離心(或靜置),上清液顯紫紅色。(檢查二氧化錳

(3)取本品1g,溶於2ml濃鹽酸中呈棕黑色溶液,並放出氯氣,使濕潤的碘化鉀澱粉試紙變藍。另取此溶液,0.5ml,加水稀釋成10ml,過濾,取此濾液1ml,加氫氧化鈉試液數滴,即生成棕色沉澱。

(4)差熱分析曲線多處吸熱160℃(中),540℃(小),630℃(小);多處放熱470℃(小),610℃(小),794℃(小);125℃開始失重,而後迭次失重直至1000℃,總失重量甚少。

傳說

無名異無名異
古代有位俠客叫無名異,他走南闖北,為民除害。一天他在深山裡不慎扭傷了腳,坐在地上歇息時,無意之中看見一隻山雞正嘴叼石子一遍遍摩擦它那流血的爪子。約模過了個把時辰,山雞便撲梭幾下翅膀飛走了。

無名異很是驚奇,便走過去拾起山雞丟下的石子,心想莫非這褐色的石頭能治跌打損傷?他學著山雞,拿這塊石頭來回慢慢摩擦傷處。嘿!還真靈驗,扭傷的腳疼得輕多了。

後來,無名異就用這種石頭給人治病,外塗內服,治好了許多跌打損傷、金瘡出血及骨折的病人。人們一傳十,十傳百,以後便把這種藥石叫做“無名異”。

無名異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錳,還含有鐵、鈷、等元素,具有活血止血、消腫鎮痛等作用,是骨傷科聖藥。研末用熱酒送服可治外傷腫痛,研末外敷可治甲溝炎肛周膿腫等症,療效頗佳。

中藥材(七)

中藥在中國古籍中通稱“本草”。中國最早的一部中藥學專著是漢代的《神農本草經》,唐代由政府頒布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藥典。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