濛

2. 客家話:[海陸豐腔] mung2 [梅縣腔] mung2 [台灣四縣腔] mung2 [寶安腔] mung2 [客語拼音字彙] mung2 [客英字典] mung2客家話:[海陸豐腔] mung2 [梅縣腔] mung2 [台灣四縣腔]mung2 [寶安腔] mung2 [客語拼音字彙] mung2 [客英字典] mung2潮州話:mong5(mông) [揭陽、潮陽]mou5(môu)。

基本信息


現代漢語詞典


méng
〈書〉形容細雨:細雨其~,濛濛細雨
基本信息
部首:氵
部外筆畫:13
總筆畫:16
五筆86&98:iape
倉頡:etbo
筆順讀寫:捺捺橫橫豎豎捺折橫橫撇折撇撇撇捺
四角號碼:34132
鄭碼:veag
Unicode:CJK統一漢字U+6FDB
基本字義
1.〔空~〕見“空”。
2.〔溟~〕見“溟”。
3.同“蒙2”
詳細字義
(1)見“溟濛”míngméng
(2)“蒙”的異體字
方言集匯
1.粵語:mung4
2.客家話:[海陸豐腔]mung2[梅縣腔]mung2[台灣四縣腔]mung2[寶安腔] mung2[客語拼音字彙]mung2[客英字典]mung2
3.潮州話:mong5(mông)[揭陽、潮陽]mou5(môu)[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字部】濛
【唐韻】【正韻】莫紅切【集韻】【韻會】謨蓬切, 音蒙。【說文】微雨也。【詩·豳風】零雨其濛。或作靀。 又濛鴻,元氣未分貌。【春秋·命歷序】濛鴻萌兆。 又水名。【水經注】水出上邽縣西北邽山。 又水名。【山海經】邽山濛水出焉,南流注於洋水。 又【廣韻】莫孔切【集韻】【韻會】【正韻】母摠切, 音蠓。濛澒,大水。一曰小溝。
考證:〔又水名。【山海經】濛水,出漢陽,西入江。〕 謹按水經江水注引山海經蒙水出漢陽西入江。蒙字無水旁。不當引入濛字下。今據改為山海經邽山濛水出焉,南流注於洋水。

說文解字

濛[méng]
卷十一 水部
反切:莫紅切
微雨也。從水蒙聲。

拼音是meng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