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瓦

釋義:(1).即瓦卜。古代一種占卜方法:擊瓦而視其裂紋以定吉凶。(2).指兒童擲瓦的遊戲。(3).方言。倒楣,家業破落。

名稱

打瓦:我國北方部分地區的一種傳統遊戲。

簡介

打瓦的動作真可謂是五花八門。包括站著打、蹲著打、跳起打、轉身打、把瓦片放在腳上打、夾在兩腿中間打、放在頭上打等等。
打瓦場地一般長7~10米、寬6米;隊員為16人,分兩隊,每隊8人。打瓦場地內有5根槓線,運動員在五條槓線之間根據運動規則做11步動作,前五個規範動作每完成一個計1分,第六、第七個動作各計1.5分,第八至第十一個動作各計2分。兩支隊伍輪番上場,以積分多者為勝方。這11個規範動作分別是:
第一步——開攻。隊員在第五槓上開始進攻,右手握好瓦片,兩小臂在胸前外繞環3~4次,高喊“開攻”並將瓦片從虎口成順時針方向拋出去。
第二步——四兩油。進攻隊員將瓦片平放在右腳背上,站在第四槓上,右腳向前跨出一大步,將瓦片拋出去。
第三步——三夾骨。進攻隊員把瓦片夾在兩腿間,原地跳起在空中把瓦片拋出去。
第四步——二盤盤。進攻隊員兩腿和兩腳併攏,把瓦片平放在兩腳背上,用力跳起在空中將瓦片拋出去。
第五步——一絞骨。進攻隊員兩腳相交叉,雙腳的外踝骨靠緊,把瓦片平放在腳背上,跳起來在空中將瓦片拋出去。
第六步——後掏打瓦。進攻隊員從第一道槓返回至第四道槓上,作馬步蹲襠式,右手從右後方掏在大腿下面把瓦片成順時針方向拋出去。
第七步——跨馬。進攻隊員從第四道槓返回到第五道槓上,高喊“跨馬”時,左腿立即向前跨上一大步,右腿向外側高抬張開,瓦片從右側胯下飛出去,成順時針方向把瓦片打出。
第八步——內掏打。進攻隊員在第五條槓上右腿成直角跪立在場地上,右腿的大腿和小腿保持成直角,右腳全腳掌著地,右手持瓦片從襠內向後伸掏出去,再將小臂繞回立瓦方向。
第九步——單腿跳左右內掏打瓦。進攻隊員在第五槓上右腿站立,右手抓緊左踝腕,成平盤姿勢向前跳一大步,右手持瓦從盤抓的小腿下掏出,將瓦用順時針方向拋出。
第十步——頭頂皇冠打瓦。進攻隊員在第五道槓上頭頂瓦片站立,向立瓦槓走去。到第四槓上制動,向前跨一步,用頸部向前甩頭,將瓦甩打出去。
第十一步——轉體打瓦。進攻隊員在第五槓上背對立瓦槓,倒退至第四槓上,轉體180度,猛將瓦片拋出。
打瓦還是一項在比賽中需要相會配合的“集體項目”。通過日常演練,每個參與者的團隊精神得到培養,還增強了打瓦運動者的體質,對臂、腰、腿等部位是很好的鍛鍊

民間遊戲匯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