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陽區

山陽區

山陽區隸屬於河南省焦作市,北依太行山與山西接壤,南臨黃河,與鄭州、洛陽隔河相望,是焦作市經濟、文化、金融和商業中心。山陽區總面積74.4平方公里,轄10個街道,19個行政村,31個社區,總人口249733人(2012年)。2009年,山陽區獲得了河南省文明城區、河南省文化先進區、“歡樂中原舞山陽”廣場文化活動先進單位、市“新時尚”全民健身活動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

基本信息

產業優勢

碳酸氫鈣生產基地,白水泥、環保水泥、特種玻璃生產基地,豫西北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基地

行政區劃

山陽區山陽區
山陽區轄10個街道:東方紅街道、焦東街道、百間房街道、太行街道、藝新街道、光亞街道、定和街道、中星街道、新城街道、李萬街道。其中,李萬街道委託高新區管理。

東方紅街道:面積:1.5平方千米 人口:49000人 代碼:410811001 成立於1967年9月。原轄20個居委會。2006年,轄4個社區:文化巷社區、廣場社區、和平街社區、東焦作社區。

焦東街道:面積:3平方千米 人口:24425人 代碼:410811002 成立於1976年。2006年,轄4個社區:東花園社區、六號院社區松鶴園社區新東苑社區

百間房街道:面積:4平方千米 人口:9700人 代碼:410811003 成立於1962年。解放前英國在此開採煤礦,建了100間房子,故名百間房。2006年,轄2個社區:富康社區、鳳凰社區。

太行街道:面積:3.08平方千米 人口:19000人 代碼:410811004 成立於1998年3月24日。2006年,轄4個社區:宏興社區、華盛社區、陽光社區、輝源社區。

藝新街道:代碼:410811005 成立2000年,山陽區轄7個街道、3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區總人口23363

山陽區山陽區

9人,其中:東方紅街道 36088人、焦東街道 20858人、百間房街道 9234人、太行街道 19516人、藝新街道 30792人、光亞街道 25494人、定和街道 17598人、百間房鄉 19765人、恩村鄉 32343人、李萬鄉 21951人。

山陽區山陽區
2005年,山陽區鄉鎮區劃調整:撤銷恩村鄉,設立新城街道辦事處,管轄原恩村鄉行政區域,辦事處駐恩村三街;撤銷百間房鄉,設立中星街道辦事處,管轄原百間房鄉行政區域,辦事處駐廟河村;撤銷李萬鄉,設立李萬街道辦事處,管轄原李萬鄉行政區域,辦事處駐神州路。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山陽區轄10個街道:東方紅街道、焦東街道、百間房街道、藝新街道、定和街道、太行街道、光亞街道、新城街道(新增)、中星街道(新增)、李萬街道(新增)。其中,李萬街道委託高新區管理。立於1998年。2006年,轄4個社區:藝新社區、工字路社區、五號院社區、群英新村社區。

山陽區山陽區
光亞街道:面積:1.5平方千米 人口:24171人 代碼:410811006 成立於1998年3月。2006年,轄4個社區:康樂社區、鐵十五局社區、光亞社區、工業東路社區。

定和街道:面積:4.8平方千米 人口:24453人 代碼:410811007 成立於1998年3月。2006年,轄4個社區:新興社區、萬方橋社區、龍源湖社區、豐收社區

中星街道:面積:32平方千米 人口:20000人 代碼:410811008 因為1923年英帝國主義在此掠奪煤炭時蓋了10排房,每排10間,民眾慣稱“百間房”。2005年11月,撤銷百間房鄉,設立中星街道辦事處,管轄原百間房鄉行政區域,辦事處駐廟河村。2006年,轄10個村委會:李河村、上馬村、中馬村、李貴作村寺河村高嶺村、桶張河村、巡返村、廟河村馮河村

新城街道:面積:25平方千米 人口:27000人 代碼:410811009 武王伐紂曾經此,百姓感激武王恩德,定名“承恩鎮”,後簡稱“恩村”。1958年建公社,1984年改鄉。2005年11月撤銷恩村鄉,設立新城街道辦事處,管轄原恩村鄉行政區域,辦事處駐恩村三街。2006年,轄11個村委會:恩村一街村、牆北村、蘇藺村、牆南村、恩村二街村、恩村三街村、張莊村常莊村郝莊村柳莊村、定和村。

李萬街道:代碼:410811060 原屬修武縣。2005年,撤銷李萬鄉,設立李萬街道辦事處,管轄原李萬鄉行政區域,辦事處駐神州路。2006年,轄23個村委會:北李萬村仇化莊村、南李萬村、耿作村、秦屯村、和屯村、永興屯村、蘆堡村、欽平陵村、史平陵村、周平陵村、抄平陵村韓平陵村、住郭莊村、張建屯村、楊莊村、大北張村、小北張村、靈泉陂村、南張村大寨村小寨村、永治屯村。

歷史沿革

山陽區山陽區
前身為焦作市郊區。1990年經國務院批准,原郊區更名為山陽區。因始建於戰國初期的山陽城而得名。2005年,將修武縣的李萬鄉劃歸山陽區管轄。

2000年,山陽區轄7個街道、3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區總人口233639人,其中:東方紅街道 36088人、焦東街道 20858人、百間房街道 9234人、太行街道 19516人、藝新街道 30792人、光亞街道 25494人、定和街道 17598人、百間房鄉 19765人、恩村鄉 32343人、李萬鄉 21951人。

2005年,山陽區鄉鎮區劃調整:撤銷恩村鄉,設立新城街道辦事處,管轄原恩村鄉行政區域,辦事處駐恩村三街;撤銷百間房鄉,設立中星街道辦事處,管轄原百間房鄉行政區域,辦事處駐廟河村;撤銷李萬鄉,設立李萬街道辦事處,管轄原李萬鄉行政區域,辦事處駐神州路。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山陽區轄10個街道:東方紅街道、焦東街道、百間房街道、藝新街道定和街道、太行街道、光亞街道、新城街道(新增)、中星街道(新增)、李萬街道(新增)。其中,李萬街道委託高新區管理。

自然條件

山陽區自然條件優越,氣候溫和,地貌多樣,石灰石、煤炭、耐火粘土、鐵礦等礦產質優量大。地下水資源豐富,水量穩定,水質良好,適宜生活用水和工業用水。公路、鐵路交通便利,焦枝、焦新鐵路在此交匯,與新濟公路、焦鄭高速、焦晉高速織成了發達的交通網,形成了豫西北、晉東南地區重要交通樞紐。

投資環境

山陽區山陽區
山陽區投資環境優良。區委、區政府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統攬全局,以發展為第一要務,以建設開放型經濟大區為目標,以招商引資、擴大投資為核心,強力實施“三產強區、工業興區、農村城市化推動、社會服務促動”四大戰略,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和合作經濟,調整產業結構,最佳化發展環境。出台了《山陽區鼓勵外商投資優惠辦法》 、 《山陽區鼓勵區外投資優惠辦法》等政策,職能部門聯合成立了項目手續審批服務機構,實施“一站式”審批。

發展空間

山陽區山陽區
山陽區發展空間廣闊,隨著焦作市城區“南移東擴”戰略的實施極大的推動了山陽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區中心的“南移東擴”推動了山陽區第三產業的發展,“三產強區”已成為山陽區的主導戰略,商貿、物流、賓館、酒店和休閒娛樂場所等產業迅速成長。“十一五”期間,山陽區又作出了“三街、四區、五帶”的科學規劃,全力推進文化、商貿和旅遊產業的發展,把山陽區打造成文化商貿經濟大區。

工業基礎

山陽區工業基礎雄厚,轄區內有河南風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焦作萬方鋁業集團、昊華宇航集團等14家大中型企業,是人才、技術、資金的聚積地。為配合“工業興區”戰略,山陽區作出了“一帶一園”規劃,即沿太行山南麓工業聚集帶、人民路東段科技工業園總規劃面積近10000畝,為山陽區工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勇於開拓,敢於創新的山陽人真誠歡迎海內外朋友關注和參與山陽區建設,共謀興業發展大計。

經濟發展

山陽區山陽區
山陽區近期將有10個以上工業、三產項目開業,加上去年底至今年上半年先後開業(奠基)的28個項目,該區經濟結構明顯趨於合理,主要經濟指標明顯上升,經濟運行質量明顯提高。

過去較長一個時期,山陽區在選擇項目時,北部局限於依靠資源優勢發展小煤礦、小水泥和採石採礦業等,南部則局限於大棚蔬菜種植等傳統產業。上世紀90年代末,隨著國家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煤炭資源的逐年減少,山陽區經濟遭遇了諸多尷尬,一批批小煤礦、小水泥和採石廠先後被關停並轉。針對這種情況,山陽區委、區政府決定,從2000年起,用5至10年時間解決經濟結構不合理問題。去年我市開展的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活動,今年開展的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活動,對城區的經濟發展、項目開發、環境改善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隨著經濟結構調整和環境的改善,山陽區的外在形象發生了明顯變化,一些商家紛紛搶灘山陽,來此投資經商辦企業的客商絡繹不絕。去年,該區興建三產項目15個,總投資1.8億元;工業項目總投資2.76億元,引進項目9個;個體工商戶發展到4825家;民營企業發展到581家,個體私營經濟稅收突破千萬元大關。面對近年來取得的可喜成績,山陽區委、區政府再接再厲,認真總結經驗教訓,今年年初又適時提出了實施“三產強區、工業興區、農村城市化推動、社區服務化促動”四大戰略,並把此作為建設小康社會的立足點和著力點。

思路調整之後,山陽區委、區政府把實現可持續發展放在首位,十分注重科技領先,培育良好的發展環境,先後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資優惠政策。今年上半年,在非典等不利因素的影響下,該區仍然實現了18個工業、三產項目集中捆綁開業,總投資達3.6億元,總建築面積10.9萬平方米,預計年交易額14億元,實現利潤3000萬元。

為加快旅遊業發展,該區8月中旬還聘請20餘名來自北京圳、鄭州等地的知名專家學者就龍源湖樂園周圍的開發進行科學論證。按照該區的整體規劃,南水北調工程以南,東環路以西,以山陽商城、龍源湖經濟開發區、鋼材市場、白酒市場新安路步行街為依託,形成占地5.5平方公里的商貿區,與工業園區、商業觀光住宅區、高新工業區等6個現代化園區相配套,其中工業園區占地14.8平方公里,高新工業區占地4.5平方公里,農業園區占地1.1平方公里。

節慶活動

山陽區山陽區
清明節:“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在一年二十四節氣當中,民間特別重視農曆四月五日清明節。

清明祭祀墳墓的俗例,自漢相沿承襲。以後,普及民間,歷二千年而不衰。這一天,家家戶戶的孝子賢孫都要到郊外去祭祀祖墳,為墓地鋤草,替墳墓加土,好好清掃修整一番。近世,孝子賢孫對於清明掃墓,已未必一定遵守於清明節這一日。有的會在節日以前數天拜祭,也有的會在節日若干日子奉祀,只不過籠統地說是清明上墳拜祭罷了。踏青是陪襯清明的副節目,掃墓之餘,一家大小因利趁便,就在山野間遊樂一番,順手摺支柳枝戴在頭上,等到入暮回家。

旅遊資源

山陽區龍源湖樂園
山陽區旅遊資源豐富。龍源湖樂園是焦作市最大的遊樂園,園內的人工湖河南省最大的城市人工湖,轄區內的山陽城遺址藥王廟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龍源湖樂園位於焦作市豐收路塔南路交匯處,總面積1700畝,分門區、動區、靜區、高科技區、休閒健身區、戲水風光區等10大功能區。其中,有占地面積700畝,北方地區最大的城市人工湖--龍源湖;有中國第一高架鋼結構敞開式大門,有河南省最大的雕塑廣場和噴泉走廊,有全國第一台首家設計並投入運營的新型項目“青蛙跳水”,有283米高被譽為“小東方明珠”的電視發射塔。此外,還有“激流勇進”、“大地震”、“水上飛機”等大型現代化遊樂設施,是一處集優美的園藝風光、驚險刺激的遊樂活動和豐富多彩的水上娛樂運動於一體的大型現代化樂園。龍源湖樂園是人們休閒、娛樂、遊玩、度假的最佳場所。

山陽區山陽城遺址
山陽城遺址位於焦作市東南待王鄉牆南村的北側。據《後漢書.君國志》載:"周文王子蔡叔監殷,食邑於河內,山陽有蔡城,或曰蔡叔邑"。 《史記》載:"秦時,長信侯于山陽之地居之"。 《三國志》也記有"東漢末年,曹丕稱帝,貶漢獻帝劉協于山陽城","以河內之山陽邑萬戶奉漢獻帝為山陽公"。城牆大部分高出地面,清晰可見。古城呈不規則的長方形,缺東南角。北城牆長1850米,破壞嚴重,有斷有續;東城牆長1350米;西城牆長1000米,除自然風化外,保存基本完好;南城牆中間大部分已無痕跡。城牆周長為5000米,有9門(北5門、西2門、東1門、南1門)的痕跡。城牆寬14-35米,殘牆高4-6米,為夯築而成。城牆斷面夯土層明顯,每層厚10-15厘米,厚薄均勻。城東北有漢獻帝的墓冢。在城的西北角發現有漢代的完整瓦當與碎瓦片等遺物,在城南挖掘出用青石板平鋪的地面,在城牆上多次揀到過銅鏃,在城的附近還發現了被箭射穿成孔的人頭骨,在城外馬作墓群區曾經出土過刻有"山陽"銘文的陶器。城內原有法明寺、藏梅寺(佛教稱千佛殿),城北的牆北村有石岩寺(下院)等名寺古剎。現寺院的古建築雖已無存,但還存有"千佛石刻造像碑"、"重修神農廟碑"等文物。從有關文獻資料及城牆遺址的夯土層看,山陽城為漢代所築。建築雄偉,結構合理,城牆堅固,利於防禦,反映了漢代勞動人民夯土建築的高超技藝,是古代勞動人民聰明智慧的結晶,也是研究漢代政治、經濟、文化及城市規模、市區規劃等方面的實物例證。1963年6月,公布為河南省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縣市三

中國的耕地不到美國的1/3,而中國的人口是美國的4倍以上,人多地少是中國的基本國情,人口對應的就是城市的規劃問題,了解中國的城市區劃,了解各地的風土人情。

河南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概況河南省全省轄:17個地級市,50個市轄區、21個縣級市、88個縣
鄭州市中原區 | 金水區 | 二七區 | 管城回族區 | 上街區 | 惠濟區 | 鞏義市 | 新鄭市 | 新密市 | 登封市 | 滎陽市 | 中牟縣
開封市鼓樓區 | 龍亭區 | 順河回族區 | 禹王台區 | 金明區 | 開封縣 | 尉氏縣 | 蘭考縣 | 杞縣 | 通許縣
洛陽市西工區 | 老城區 | 澗西區 | 瀍河回族區 | 洛龍區 | 吉利區 | 偃師市 | 孟津縣 | 汝陽縣 | 伊川縣 | 洛寧縣 | 嵩縣 | 宜陽縣 | 新安縣 | 欒川縣
平頂山市新華區 | 衛東區 | 湛河區 | 石龍區 | 汝州市 | 舞鋼市 | 寶豐縣 | 葉縣 | 郟縣 | 魯山縣
安陽市北關區 | 文峰區 | 殷都區 | 龍安區 | 林州市 | 安陽縣 | 滑縣 | 內黃縣 | 湯陰縣
鶴壁市淇濱區 | 山城區 | 鶴山區 | 濬縣 | 淇縣
新鄉市衛濱區 | 紅旗區 | 鳳泉區 | 牧野區 | 衛輝市 | 輝縣市 | 新鄉縣 | 獲嘉縣 | 原陽縣 | 長垣縣 | 封丘縣 | 延津縣
焦作市解放區 | 中站區 | 馬村區 | 山陽區 | 沁陽市 | 孟州市 | 修武縣 | 溫縣 | 武陟縣 | 博愛縣
濮陽市華龍區 | 濮陽縣 | 南樂縣 | 台前縣 | 清豐縣| 范縣
許昌市 魏都區 | 禹州市 | 長葛市 | 許昌縣 | 鄢陵縣 | 襄城縣
漯河市源匯區 | 郾城區 | 召陵區 | 臨潁縣 | 舞陽縣
三門峽市湖濱區 | 義馬市 | 靈寶市 |澠池縣 | 盧氏縣 | 陝縣
南陽市臥龍區 | 宛城區 | 鄧州市 | 桐柏縣 | 方城縣 | 淅川縣 | 鎮平縣 | 唐河縣 | 南召縣 | 內鄉縣 | 新野縣 | 社旗縣 | 西峽縣
商丘市梁園區 | 睢陽區 | 永城市 |寧陵縣 | 虞城縣 | 民權縣 | 夏邑縣 | 柘城縣 | 睢縣
信陽市溮河區 | 平橋區 | 潢川縣 | 淮濱縣 | 息縣 | 新縣 | 商城縣 | 固始縣 |羅山縣 | 光山縣
周口市川匯區 | 項城市 | 商水縣 | 淮陽縣 | 太康縣 | 鹿邑縣 | 西華縣 | 扶溝縣 | 沈丘縣 | 鄲城縣
駐馬店市驛城區 | 確山縣 | 新蔡縣 | 上蔡縣 | 西平縣 | 泌陽縣 | 平輿縣 | 汝南縣 | 遂平縣 | 正陽縣
省直轄濟源市
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縣級以上行政區列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