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污染

基因污染

基因污染(Genetic pollution)指對原生物種基因庫非預期或不受控制的基因流動。 外源基因通過轉基因作物或家養動物擴散到其他栽培作物或自然野生物種並成為後者基因的一部分,在環境生物學中我們稱為基因污染。基因污染主要是由基因重組引起的。根據世界上第一個專門為基因工程生物提供測試服務的機構,美國依阿華州費爾菲德基因鑑定中心所發布的信息可知,目前歐洲一些國家如英國、愛爾蘭、德國、瑞典、法國等曾送檢過許多來自加拿大自然物種(即非轉基因)油料作物種子的樣品,發現其中約600家農場的種子中都混雜有基因工程種子。

現狀嚴峻

基因污染基因污染

在20世紀70年代,基因工程技術剛興起時,對於基因重組實驗,各國政府都頒布了相應的操作規程,以防範重組生物基因進入人體或擴散到實驗室外面。當時規定,基因重組實驗必須在“負壓”實驗室進行,在那裡設立了各種等級的物理屏障和生物屏障,以防止基因重組的生物(當年主要是微生物)通過人體或其他媒介逃逸到自然界,污染我們的生存空間。後來因重組基因實驗的對象改成了非病原體,基因實驗的嚴格防範開始有所鬆動,可是關於生物安全的原則還是沒有改變。

曾幾何時,人類在經濟利益的巨大誘惑下,竟讓數量如此巨大的基因重組生物,堂而皇之地進入了大自然之後,又讓這種重組基因進入了其他生物體,促使這些在自然界經過千萬年的進化演變而成的物種產生基因變異、重組,這種例子不勝枚舉。

根據世界上第一個專門為基因工程生物提供測試服務的機構,美國依阿華州費爾菲德基因鑑定中心所發布的信息可知,目前歐洲一些國家如英國、愛爾蘭、德國、瑞典、法國等曾送檢過許多來自加拿大自然物種(即非轉基因)油料作物種子的樣品,發現其中約600家農場的種子中都混雜有基因工程種子。結果歐洲一些國家被迫銷毀了這些種子,並向加拿大農場主索賠。另一歐洲國家的農場主把自己農場中的自然物種油菜籽送檢後發現,這些油菜籽里已有了轉基因成分。經研究證實,這些自然油菜物種是由於蜜蜂將幾公里外一塊試驗田中的轉基因油菜花粉帶到了這裡而造成的污染。

這兩個例子說明了,目前基因工程造就的轉基因已經早就走出了實驗室,混跡於農田,充滿於自然界。已經在自然物種的種子中混有了轉基因的種子;即使是純自然物種的農作物在其生長過程中也難免被蜜蜂或風揚傳播花粉時所污染,因為基因工程的試驗已經走出了實驗室,放在了大自然,就在農田中。

在美國,隨著大面積推廣基因工程農作物,大力把這種轉基因農產品推上市場,放上超市的貨架,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同時造成了大規模的基因污染。根據科學家測算,美國目前一般自然物種的農作物的種子中有0.01%~1%含有來自基因工程作物的轉基因。在美國已經很難找到沒有被轉基因污染的自然物種的農作物了。目前從種子到種植,直至農產品的銷售,幾乎每一環節都可發生基因污染。由於基因污染無處不在,以致最為挑剔的德國、日本的糧食進口商也只好無奈地規定:進口北美的自然物種的農作物種子,其中轉基因污染不超過0.1%就算合格,因為在事實面前,他們已經徹底相信,再也沒有純淨的自然物種種子了。

因工程的農作物中的轉基因能通過花粉由蟲媒或風揚傳播的有性生殖過程,擴散到自然物種的同類農作物上,這已是不爭的事實,生物遺傳學中把這一過程稱為基因漂散。除了基因漂散,在運輸、倉儲等過程中也經常因人為因素混淆了轉基因與非轉基因兩種農作物的種子,為基因污染創造了更便利的條件,結果造成了更嚴重的基因污染。

目前世界上已有幾十種通過基因工程技術培植出來的轉基因農作物,由於其擁有巨大的經濟效益而得到了推廣,在全世界搶占著超市的貨架。雖然在審批這些產品時都認真考慮了它們對人體、對環境的安全性,但事實證明過去的考慮並不充分。那么,基因污染究竟會給我們帶來什麼災難,目前已經有如此嚴重的基因污染到底造成了什麼危害呢?回答令人失望,因為目前還沒有看到特別的負面影響。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危害的不存在。正因為目前還沒找到明顯的危害,所以更讓一些戰鬥在環境保護第一線的科學家們憂心忡忡。難道也要等到像工業革命造成如此嚴重後果才設法治理嗎?由於目前人類對基因科學知識的掌握具有很大的局恨性,更由於基因工程的套用歷史很短,缺乏長期的實驗數據,所以很可能有某些隱性的危險長期地潛伏著,可是一旦暴發則危害難於挽回。為此科學家們一再提出警告,人類必須防患於未然。可是這種警告又怎能與現實的經濟利益相匹敵呢?結果,環境保護科學家們只爭得了在上超市貨架的基因工程產品外包裝上加注轉基因的標誌而已。

目前並未見危害,那么,環保科學家是否杞人憂天呢?這樣說是錯誤的。即使那些堅持把轉基因農產品推向市場的科學家也不得不承認,基因污染的後果令人擔憂。可是他們認為,人類應該努力保護自然物種不受污染,而不是把基因工程的成果與污染一起摒棄,就如同把一盆污水和嬰兒一起倒掉一般。那么,對於基因污染科學家到底擔憂什麼呢?科學家擔憂的是不可預見的後果,尚未顯山露水的隱性危害。因為隱性危害經過若干年後顯現的例子實在太多了。例如,人們記憶猶新的四環素造成一代人“四環素牙”的事件。四環素作為廣譜抗生素,經過長期而嚴格規範的實驗室動物和人體試驗階段,掌握了其特性(包括不良反應),最後套用於臨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當初還有一項隱性的不良反應未被及時發現——妊娠後期的婦女以及5歲以內的兒童服用四環素可致孩子們牙齒髮育不良的變黃。等到這一潛在危害被揭示時已經造成了一代人的“四環素牙”而無法彌補了。

此例只說明了隱性危害的潛在和不可預見性,但“四環素牙”對人類的危害畢竟還稱不上是災難性的。而基因污染在全球範圍內形成,假如出現什麼危害,其後果就很難想像了。

就現狀看,基因的漂散破壞了自然物種基因的純潔,假以時日,曾經千萬年生存鬥爭而自然形成的一個物種基因就可能被污染所毀壞,這一自然物種從此之後就消亡了。這種現象隨著基因工程的不斷發展,必將越演越烈。到時候,自然物種的大量消亡將會使自然界失去了物種的多樣性,其嚴重的後果便突現出來。那時,人類已無法讓消亡的物種重現,即使發現致命的錯誤也無法挽回,這能不讓洞察這一切的科學家們擔憂嗎?

也許有人會說,基因工程產生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例如轉基因大豆病蟲害少、田間管理易、產量高。自然物種大豆與其無法同日而語,優勝劣汰,大豆的自然物種徹底消亡又有什麼可怕呢?優勝劣汰是自然界進化繁衍的法則,如果讓人類經濟學上的優劣參與到進化的競爭標準中去,其結果是危險的。人類功利性極強的優劣標準是不符合自然規律的。

就像隱性危害還未顯示出來一樣,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意義也還未完全讓我們認識清楚。在此試舉一例加以說明:1986年英國第一次出現一種牛患的神經性病症,10年後的1996年,英國議會宣布,牛群中的這一傳染性疾病即瘋牛病的事實存在。於是在歐洲,在世界引起了軒然大波。英國科學家早在1986年起就潛心研究防禦和治療瘋牛病的辦法,可是經過10年的努力,不僅沒有成功,反而讓瘋牛病在歐洲多國傳播開來了,並殃及人類因接觸瘋牛而罹患類似的神經性疾病——克雅氏病。正當科學家為預防、治療瘋牛病一籌莫展,除了大批宰殺燒毀別無他法時,有人發現,牧場中高大健壯的牛、馬以及羊等都無一倖免地會染上瘋牛病,唯獨當地一種土生的矮馬卻成了例外。這種個子矮小的馬,由於其力量、速度、外形都不盡如人意,早已成為農場主們摒棄了的一個自然物種,它們只生活在邊遠地區的個別農戶家中,瀕臨滅絕。然而這一不起眼的自然物種,卻帶有抵抗瘋牛病的基因。結果是它挽救了一場即將席捲歐洲乃至世界的瘋牛病災難。

科學家不禁後怕,假如這一自然物種已經消亡了,人類將如何面對這場瘋牛病災難?由此可見,經過千萬年的生存競爭,至今仍能在自然界占有一席之地的世間萬物,必有其獨特優異的一面。它們組成了地球生物豐富多采的基因寶庫。這寶貴的基因庫的絕大部分價值人類還來不及發現,更談不上利用,絕不能讓它過早地毀坏於我們的手中。這也正是環境保護學者提出保護野生動植物的初衷。

防控措施

應當堅持謹慎原則

不能再重蹈滴滴涕(DDT) 的復轍。滴滴涕殺蟲劑曾獲諾貝爾獎,但50年後才發現其對人類及生態環境產生了無法挽回的巨大傷害。因此要把基因工程的發展速度降下來,而著重提高其質量,將基礎工作和研究做紮實,在確實弄清不會對自然環境和人類造成不利影響後再穩步推廣。例如歐盟國家曾在盧森堡舉行環境部長會議,會上達成一致意見是:在新法規制訂出來前,暫停轉基因農作物的種植和流通。大豆生產大國巴西也宣布,在查清轉基因農作物對環境產生影響之前,暫時停止生產轉基因大豆。

應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並嚴格執行

例如中國1993年就由原國家科委發布了《基因工程安全管理辦法》。1996年農業部發布了《農業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實施辦法》。2001年5月23日,中國國務院公布了《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002年1月5日,農業部公布了《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管理辦法》、《農業轉基因生物進口安全管理辦法》、《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管理辦法》和《農業轉基因生物加工審批辦法》四個配套檔案。

應完善對基因工程技術套用的審批制度

要求技術在投入套用前必須經過微生物實驗、動植物實驗、人體試驗和環境實驗,並經過鑑定。應防止技術濫用及為牟利而輕率地將之產業化、商業化。到2006年止,已有一些國家政府明確規定,禁止製作和出售含任何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基因工程作物。

大力開展科普教育

生物安全意識的匱乏,是發生基因污染的最大隱患。因此應開展科普教育,使廣大人民對基因工程相關常識有充分的了解。2006年3月,綠色和平組織整理了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報告,出版了《如何避免基因改造食物指南》,囊括了238種日常加工食品。

實施轉基因食品標籤制度

聯合國規定:出於對健康和環境的關注,任何國家有許可權制轉基因食品的進口。轉基因商品在裝運中,應該貼有標籤,註明其中“可能含有被修改過的基因體”。國際消費者協會認為,雖然還不能證明轉基因食品一定不安全,但基於預防原則,應該設立標識制度,對轉基因生物進行標識,讓消費者可以選擇。歐盟從1998年就規定:食品零售商必須在標籤上標明其中是否含有轉基因成分。只有貫徹知情同意、知情選擇的原則,由消費者自主決定並自願承擔後果,才能體現對人格和個人自主權的尊重。

中國基因污染的大致狀況

與此同時,轉基因的生物及生物製品也在悄然走進中國。作為農業大國,中國富有豐富的基因資源,更是水稻,大豆等農作物的故鄉,各種各樣的野生,人工選育的品種,構成了天然的龐大基因庫。這些天然的基因資源一旦受到轉基因的污染其損失將無可限量。

對於突如其來的基因污染問題中國已積極面對,出台了一系列應對方案。繼中國農業部《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管理辦法》與2001年3月20日開始實施之後,衛生部《轉基因食品衛生管理辦法》也於2001年7月1日生效,消費者的知情權和健康權也漸漸受到重視。

一些專家擔心,類似墨西哥“玉米媽媽”的遭遇,可能正在中國大豆身上發生。中國的大豆與墨西哥的玉米具有很多相似之處:墨西哥是玉米的起源地和品種多樣性集中地,中國則是大豆的起源地和品種多樣性集中地,有6000多份野生大豆品種,占全球的90%以上;墨西哥的玉米約有1/4是從美國進口的,而中國2005年進口大豆近1400萬噸,數量與國產大豆持平,其中大部分是轉基因大豆。

到2006年止,中國還沒有批准轉基因大豆的商業化生產。但是,從運輸到加工的過程中,也可能會有一部分轉基因大豆遺落到野外或者被農民私自種植。比如說,加工廠裡面有很多農民工,他們如果喜歡進口大豆,偷偷拿一些回家去種,這樣的情況是非常危險的。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中國首席科學家、國家環保總局南京環科所研究員薛達元也指出,如果種植轉基因大豆,野生大豆一旦受到污染,中國大豆的遺傳多樣性可能喪失。

爭議性的術語

無論是基因污染還是類似的術語(如“基因惡化”、“基因淹沒”、“基因合併”、“基因侵略”)都是具有爭議的入侵物種的合理科學表達。海默(Hymer)和森博洛夫(Simberloff)認為這些術語:“暗示了雜交物種比親本物種適應性差,這種情況不需考慮在內,又或者‘純’基因庫有內在價值”。

環境污染相關知識

環境污染,指自然的或人為的向環境中添加某種物質而超過環境的自淨能力而產生危害的行為。主要對環境自然生態系統和人的健康產生危害,即使當時不造成危害,但後續效應有害也算是污染行為。一般污染被分為空氣污染、水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土壤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現在污染的範圍越來越大,有船舶污染、光污染、噪音污染、熱污染和過度消費等各種新興污染開始被人們關注。
空氣污染 酸雨|鹼雨|北極霾|大氣擴散模式|全球黯化|蚱蜢跳效應|全球變暖|臭氧空洞|氯氟碳化合物|懸浮粒子||氣溶膠
水污染 富營養化|海洋廢棄物|油外泄|熱污染|城市徑流|水質|死水|生活污水
土地污染 生物修復|植物修復|除草劑|農藥|重金屬|肥害
放射性污染 裂變產物|放射性落下灰|急性輻射綜合症
其他污染 熱島現象|光害|噪音污染|基因污染|工業污染|船舶污染
污染控制技術 環境監測|資源回收|垃圾分類|污染物排放控制技術|環境污染控制|活性污泥法|SBR污水處理工藝|生物膜法|厭氧法|上流式厭氧污泥床|污水處理|鏇風分離|工業發酵|堆填|垃圾焚燒|固體廢棄物的處理與處置|水污染控制
對生物的影響 生物放大作用|生物累積性|生物濃縮性
污染事故 台塑仁武廠污染事件|湖南省兒童鉛中毒案|日本四大公害病|愛克森瓦拉茲海難|阿瑪斯號貨輪油污事件|林園事件|2010年墨西哥灣漏油事故|2010年大連新港輸油管道爆炸|2011年中海油渤海灣漏油事故
國際公約 巴塞爾公約|《蒙特婁議定書》|京都議定書|斯德哥爾摩公約|防止船舶污染國際公約
環保組織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香港環境保護署|綠色和平|綠黨|美國環境保護局|歐洲環境署|日本環境省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