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都縣

商都縣

商都縣建縣時間較晚,從商朝起直至清朝,一直是“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大漠草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7月1日,商都縣政府改為商都縣人民政府。全縣總轄地面積435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400多米,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光資源豐富,乾燥少雨,地下水富集。平均氣溫為3.1℃,無霜期120天左右,年均降水量351.5毫米。商都縣屬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位於烏蘭察布東部,地處內蒙古、河北、山西三省交界處,並跨入北方地區京津三小時經濟圈。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十分便捷,呼滿通道、國道208支線從商都通過,形成了北通二連、東往北京、西連呼市包頭、南去山西大同、橫貫全區東西、連線東北與西部的鐵路、公路主幹線從商都經過;全縣轄6鎮9鄉、216村民委員會、71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3.4萬人。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商都縣商都縣

商都縣建縣時間較晚,從商朝起歷經西周、東周、秦、漢、三國、西晉、南北朝、唐、宋、元、明直至清朝,一直是“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大漠草原,先後有鬼方、

匈奴鮮卑契丹女真蒙古等北方少數民族入主稱雄,並以遊牧方式創造了獨牧、古老的草原文明。清末放荒招墾“垂三十年”後,開始步入現代社會,先後於1915年(民國4年)、1916年(民國5年)設定了墾務行局兼設治局和招墾設治局,以催生農業開發。到1918年(民國7年),隨著草場的不斷開發,商都人口迅速膨脹,經濟社會日益發育,經中華民國政府批准,正式建縣,從此告別了漫長的遊牧時代,踏上了農耕文明的征程。建縣後的商都,曾一度洋溢著蓬勃向上的生機和活力,故當時有雁門關外、塞北上下有“要發財、上七台”之俗諺廣為流傳。

1925年(民國14年),商都縣被劃為察哈爾特別區之五警區,1928年(民國17年)察哈爾牧別區改為察哈爾省,商都縣直接隸屬於察哈爾省管轄,次年,商都實行了區域自治。1934年(民國23年)取消區域自治,改行縣制。1936年(民國25年),商都被日本侵略軍占領。期間,由於民國時期軍閥混戰、國民黨專制統治和日寇侵華等諸多政治因素的影響,使這片剛剛開發的土地很快陷入社會混亂、經濟萎縮、民生凋敝的泥潭,從而遲滯了前進的步伐。

為了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商都縣的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同各種邪惡勢力進行了英勇的抗爭,1947年(民國36年),為適應敵後鬥爭形勢,中國共產黨分別於同年1月和9月成立了商化聯合縣和商化康聯合縣,12月聯合縣建制撤銷。1949年(民國38年),商都縣解放,中國共產黨商都縣委員會暨商都縣政府成立,商都縣延續縣級建制劃歸察哈爾省,隸屬察北地區管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7月1日,商都縣政府改為商都縣人民政府。1952年11月,察哈爾省撤銷,商都縣劃歸河北省張家口專區管轄。1962年7月,商都縣劃歸內蒙古自治區,屬烏蘭察布盟管轄。2004年8月,烏蘭察布盟改稱烏蘭察布市,商都縣隸屬烏蘭察布市管轄。

基本概況

東鄰河北省康保等縣,南靠興和縣,西接察哈爾右翼後旗,北連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鑲黃旗。交通十分便捷,呼滿通道、國道208支線從商都通過,形成了北通二連、東往北京、西連呼市包頭、南去山西大同、橫貫全區東西、連線東北與西部的鐵路、公路主幹線從商都經過。為中溫帶半乾旱季風性氣候。全縣面積4353平方公里。境內居住著漢、蒙、回藏等12個民族,人口31.69萬,蒙古族0.29萬人,其他少數民族0.8萬人,(2008年)。轄6鎮3鄉。縣人民政府駐七台鎮。商都縣地處內蒙古、河北、山西三省交界處,平均海拔1400多米;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光資源豐富,乾燥少雨,地下水富集。平均氣溫為3.1℃,無霜期120天左右,年均降水量351.5毫米。

行政區劃

2000年,商都縣轄2個鎮、20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276156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城關鎮 48336 十八頃鎮 15646 西坊子鄉 14698 三虎地鄉 4248 大拉子鄉 12729 西井子鄉 13033 大南坊子鄉 10874 屯墾隊鄉 13722 二道窪鄉 9653 格化司台鄉 9881 大庫倫鄉 6755 章毛勿素鄉 4986 八股地鄉 5601 卯都鄉 14165 玻璃忽鏡鄉 16290 三面井鄉 6915 小海子鄉 12591 高勿素鄉 17999 范家村鄉 6202 四台坊子鄉 10191 大黑沙土鄉 18086 十大頃鄉 3555

商都縣行政區劃一覽:(可能是2001年或2002年資料。根據當時《內蒙古行政區劃代碼》整理)

商都縣轄6個鎮、9個鄉:商都鎮、十八頃鎮、大黑沙土鎮、西井子鎮、屯墾隊鎮、小海子鎮、西坊子鄉、三虎地鄉、大拉子鄉、大南坊子鄉、格化司台鄉、大庫倫鄉、卯都鄉、玻璃忽鏡鄉、三面井鄉。

商都鎮

轄 南門、南園、奧淳、都山、商海、金三角、公園、鹿王、牧機、隆盛、新北、振興、田家、菜場社、西苑、七台、永泰、文化18個社區居委會。

十八頃鎮

轄 大窪、二窪、三窪、漢淖堡、侯家、渠家、十八頃、謝家、三十頃、八家、後海子、胡家、袁家、梁家、東營子、小廟子、大五號、小城子、前海子、泉腦子、二忽賽、三合、二號、新勝、板申圖、腦營26個村委會。

大黑沙土鎮

轄 大營子、朝陽河、新民、大黑沙土、小黑沙土、察卜淖、八音、西十大股、磨石山、東風、東升、紅衛、二喇嘛、八角淖、南大勿鄧、楊柳灣、潭家營、枳芨灘、古廟灘、東十大股、四台坊、頭號、十一號、十二號、毛忽慶、西水泉、大青溝房、郝報溝、哈北戈29個村委會。

西井子鎮

轄 新井子、灰菜溝、根市井、青石腦包、張家坊、黑沙圖、七鄧營、四號地、西井子、土城子、東井子、朝陽、大南坊、七股地、韓元溝、新寨16個村委會。

墾隊鎮

轄 屯墾隊、後前海子、大陸公司、阮家、東伙房、井台、泉牛、郭梁、劉洛、六盆地、二盆地、二道窪、北井子、人頭山、大補龍灣、烏彥溝、黃家梁、大五號18個村委會。

小海子鎮

轄 豐韓、張家、田家、八號、任家、郭家、劉家、麻尼卜、宋家、梁紅、河柳、李家、二道窪、高勿素、南梁、水泉梁、獨貴營、董家、三太昌、單壩營、頭號、下井、六號地、八十五號、三十四號、西大井、小海子、向陽28個村委會。

西坊子鄉

轄 駱駝盤南大、永順堡土城子、大白石-喇嘛板、三大股-河西、西坊子、二號、三個井、楊家、馬安橋、東坊子、方家、北大、五喇嘛、枳芨卜子、不凍河、北大井16個村委會。

三虎地鄉

轄 三虎地、陳家、田家卜、十大頃、董家、解家坊子6個村委會。

大拉子鄉

轄 大拉子、北渠子、蘇集、營圖、賽烏素、土城子、三股地、蘇木、新海子、四頃灣10個村委會。

大南坊子鄉

轄 順成公司、仝家、立本公司、壕欠、池家、泉卜子、二號、卯都圖、米家9個村委會。

格化司台鄉

轄 格化司台、元寶山、七號地、新建、蘆草溝、牌樓、大西溝、章毛勿素、太平堡、一卜樹、三喇嘛、賽素計、南溝子、郭朋14個村委會。

大庫倫鄉

轄 大庫倫、十二頃、三勝地、大井子、平地泉、永進、二股地、滑家、古城、八股地、新圍子、新立、庫倫圖13個村委會。

卯都鄉

轄 卯都、二道渠、十二頃、泉子溝、西水泉、新勝、清水溝、清水泉、團結、房白音光郎、三面井民主、新井子12個村委會。

玻璃忽鏡鄉

轄 玻璃忽鏡、賁紅溝、元山、喇嘛勿啦、二吉淖、曹格、頭號7個村委會。

三面井鄉

轄 陽高、小窩圖、烏尼、瓜坊子、單壩溝、押地房、三號7個村委會。

地理環境

地形

地處內蒙古高原,境內海拔平均為1 400米。全境地形起伏不平,西高東低,向東南方向傾斜。土壤絕大部分屬栗鈣土,其餘為鹽鹼土、草甸土、沼澤土、灰褐土。由於地處陰山東西複雜構造帶和大興安嶺新華夏隆起帶的交匯處,所以形成了多樣型的地貌,大體分為緩坡丘陵、淺山丘陵、山間盆地、河谷窪地等。整個地勢由西北向東南逐漸低下,西北多淺山丘陵,地勢較高;中部多丘陵,地勢次之;東南部多灘川、平原,地勢較低。全境淺山丘陵占總面積的64%,灘川平原占總面積的34%。主要山脈有麻黃山、青石腦包山、元寶山、銅頂山、馬鬃山、黃龍洞山、公雞山、大腦包山等

氣候

商都縣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具有風光資源異常豐富、晝夜溫差大、降水分布不均等特點。年均氣溫3.1℃,大於等於10度的積溫為2075℃,無霜期115—120天,年均降水量350毫米。主要集中在7、8、9三個月,約占全年降水量的70%。

人口

至2005年底總人口338332人,其中男175263人、女163069人,分別占總人口的51.8%和48.2%;城鎮人口55980人;蒙古族3868人、回族398人、滿族380人、其他少數民族66人;人口密度為77.72人/平方公里。

自然資源

農業資源

商都縣土地貧脊、風蝕沙化嚴重,屬於農牧交接區。

瓜果蔬菜:商都是烏蘭察布市最大的蔬菜生產縣,保護地面積3000畝,露地面積8萬畝,其中有認證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5萬畝。年產各類蔬菜10億斤。西芹種植面積2.5萬畝,被譽為“內蒙古西芹第一村”。年產量達5億斤,洋蔥種植面積2.5萬畝,年產量達2億斤;胡蘿蔔種植面積15萬畝,年產量達1億斤;其它特色瓜果蔬菜品種有香瓜西瓜、八松瓜、櫻桃西紅柿、以色列甜椒、微型西葫蘆荷蘭豆大白菜、123金紅蘋果等20多種,產量達2億斤。在瓜果蔬菜開、精加工和深加工方面有著巨大的資源優勢;但是由於規範的市場環境沒還沒有形成,也沒有相關部門的引導發展,雖然菜價一年比一年貴,但小規模種菜的菜農風險大,收入微少又得不到扶持,很多菜棚被荒棄。

馬鈴薯: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商都的馬鈴薯保持了優良的品質,表現特徵為:牙眼淺、薯性好、表皮光滑、還原糖低、乾物質高、無污染無公害。全縣年產量為70噸,鮮薯銷往全國各地,發

展馬鈴薯相關產業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和資源保障。

牛羊肉:全縣牛羊飼養量達100萬頭(只),年生產肉類2.5萬噸。由於商都處於溫寒地帶,牛羊肉味道鮮美,脂 肪率低、蛋白質含量多、營養豐富。

鮮牛奶:全縣奶牛飼養量2萬頭,其中澳大利亞引進荷斯坦奶牛8000頭,都已進入產奶高峰,年產鮮奶在15萬噸以上,為鮮奶加工提供可靠的原料。

全縣有林面積92.4萬畝,森林復蓋率為14.6%。主要樹種有楊、柳、榆及各類果樹,木材蓄積量達76萬立方米,年半鮮果4000萬斤。野生藥村有甘草、柴胡、麻黃草、黃芪等,年產量達240萬斤。

礦產資源

全縣礦產資源較為豐富,發現和探明的礦產資源主要有:硅藻土、石英石、石灰石、長石、白泥、螢石、高嶺土、耐火粘土、煤、花崗石、鎢礦、褐鐵礦、、礦泉水、二氧化碳氣田等20多種。主要礦藏儲量和分丰情況如下:

硅藻土:普查C+D級儲量1780萬噸,二氧化矽含量61.29%~70%,礦床復蓋層薄,適易露天開採,目前尚未開發。硅藻土產品主要用於化工催化劑載體及保溫建材以及啤酒飲料、醫藥等系列產品生產方面。

石英石:全縣80%的區域有不同程度的裸體外露,二氧化矽品位一般在96%以上,儲量13萬噸,易開採。主要適宜於矽鐵冶煉,部分可作為工業矽、陶瓷、玻璃及其它工業所用。商都長期以來為山西等矽鐵冶煉企業的原料基地。

石灰石:儲量13億噸,氧化鈣含量達52%以上,是生產水泥、石灰、輕鈣、重鈣、電石等產品的優質原料,進一步開發可生產PVC、二氟乙烷、雙氰胺、石灰氮等電石下游產品。

白雲石:儲量400萬噸,氧化鎂含量在21%以上,層位穩定,易用開採。可作作耐火材料、熔劑、提取金屬鎂,或制含鎂水泥等,利用價值極高。

長石:儲量在10萬噸以上。氧化鉀、氧化鈣含量在10%~13%之間,伴生有石英石、雲母等,可以綜合開發利用。主要用作陶瓷、電瓷、搪瓷、化肥原料等。

螢石:儲量10萬噸,氟公鈣含量一般在70%~90%之間,分布區域較大,五十至七十年代部分開採。

長石長石

高嶺土:儲量100萬噸,三氧化二鋁含量在17%~21%之間,質量穩定。

白泥:儲量60萬噸,三氧化二鋁17.36%,二氧化矽53.2%,是上乘的陶瓷輔助原料,。

二氧化碳:境內可工作範圍500平方公里,局部地段地勘工作及鑽孔驗證,含氣層穩定。取樣分析,二氧化碳含量在97.54%左右,儲量達50億立方米。

礦泉水:水質測試結果表明:鍶含量達到0.662毫克/升,已達到飲用天然礦泉水國家標準(GB8537——1995)的界限指標,其它指標均符合飲用天然礦泉水國家標準的要求,屬重碳酸鈉、鈣、型含礦泉水。

鐵礦:儲量約1000萬噸,主要為磁鐵礦、褐鐵礦、磁鐵礦四氧化三鐵含量在20%左右。褐鐵礦三氧化二鐵含量在20%左右。

風能資源

商都縣風能資源極為豐富,境內規劃有大腦包和常勝梁兩大風場。大腦包風場位於商都縣北部,海拔高度在1346m~1508m之間,風場規劃面積480平方公里,規劃最高裝機容量為240萬千瓦,風場70m高年平均風速在8.2~8.4m/s。常勝梁風場位於商都縣南部,海拔高度在1332m~1497m之間,風場規劃面積20平方公里,規劃最高裝機容量為10萬千瓦,風場70m高年平均風速在6.4m/s左右。大腦包和常勝梁兩大風場,風資源豐富,地勢平坦,林木及建築物少且不易產生風的紊流現象,破壞性風速幾乎沒有。商都縣具有汗海參500kv變電站一座,旗台220kv變電站一座,110kv變電站一座,35kv變電站五座,風場接入系統靠近蒙西電網,入網條件優越。商都縣現安裝70m高測風塔7座。

水資源

商都縣地下水資源較為豐富,地下水總儲量5.8億立方米,主要分布在盆地及丘間寬谷地帶。大氣入滲補給量2.62億立方米/年,可開採量1.22億立方米,水質較好,適於農田灌溉和人畜飲用。

經濟

綜述

2013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58.9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2.65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23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8.1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909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700元。全縣引進並開工建設項目42個,協定總投資106.5億元,爭取國家、自治區各類項目241個,到位資金6.76億元。

工業

矽鐵電石的生產規模達到100萬噸。礦產主要有花崗石、石灰石、石英石、螢石、長石、煤、瓷土、水晶、雲母、鐵、鎢等。已建起農機修造、水泥、磚瓦、皮毛、針織、地毯、釀造、服裝等工業企業。

農業

全縣去年底存欄奶牛2.52萬頭, 日產鮮奶200噸;肉羊飼養量達到130萬隻,出欄100多萬隻;馬鈴薯和蔬菜種植面積分別達到50萬畝和8.5萬畝,產量分別達到7.5億斤和6.2億斤。兩大主栽品種以其明顯的抗旱優勢和商品優勢,在大旱之年顯示出重要的減災增收作用;設施農業取得新進展,新增馬鈴薯指針式噴灌圈8套、面積3000畝。新增蔬菜大棚和日光溫室677座、面積227畝;糧飼兼用玉米和優質牧草種植面積分別達到了11萬畝和10萬畝,為畜牧業發展提供了飼草保幛。全縣具有一定規模的農畜產品加工、流通企業達到32家。2006年,第一產業增加值達到6.7億元,同比增長7.9%。

風能資源

商都縣商都縣

商都縣地處內蒙古、河北、山西三省交界處,平均海拔1400多米,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光資源豐富,乾燥少雨,地下水富集。平均氣溫為3.1℃,無霜期120天左右,年均降水量351.5毫米。商都縣風能資源極為豐厚,年平均風速在3.5——5.3米/秒之間,風能蘊藏量5400萬千瓦,在我國風能區劃中屬風能豐富區。

社會

交通通訊

商都縣商都縣

商都縣地處集二線邊緣,集張鐵路、呼海大通道平行橫貫全境。省道集——多、商——張公路成丁字相交,東南經張北180㎞至張家口市,距北京市380㎞。西南75㎞至烏蘭察布市與京包鐵路相連,西北經縣道商——烏線、商——土線與集二線相連,與208國道相接到二連浩特市約300㎞。所有這些構成了完整的交通網,從而使商都成為連線東北三省、河北、山西、內蒙古西部、錫盟、二連以及蒙古國的主要交通要道。2005年,商都縣完成呼滿省際通道商都段、208國道支線、商張二級油路、玻璃忽鏡~卯都三級油路、屯墾隊~大庫倫和格化司台~土牧爾台小油路、940㎞的“村村通”工程。全縣15個鄉鎮全部實現了光纜傳輸,中國聯通、中國移動復蓋全縣90%的區域;網際網路遍布城鄉。小靈通復蓋商都市區。

電力

全縣的調頻廣播和電視轉播復蓋率均達到了100%;電力供應充足,擁有500千伏變電站,220千伏變電站、110千伏變電站各一座,35千伏高壓變電所5座,具備了高中低所有等級的送電網路,全縣15個鄉鎮全部實現村村能電,為發展地方經濟提供了可靠的電力保障。

城鎮建設

城區面積已擴張到25平方公里。且水、電、通訊配套齊全,排污供暖服務完善。新建工業園區規模大、起步高。全縣政治安定、社會穩定,是自治區社會治安“長安優勝杯”獲得者。

科技教育

2005年,商都縣發放科技資料8000多份、藥品價值3000多元,諮詢種養技術的農牧民450多人(次)。

2005年,商都縣農村中國小撤點並校,建成農村寄宿制國小20所,“兩基”達標及“普九”成果得到鞏固,2005年建成一所完全高中。

文化衛生

2005年,商都縣專業文體、民眾文體及校園文體活動十分活躍,為城鄉居民提供健康文明的精神食糧。演出文藝節目3場。

2005年,商都縣縣級醫院和鄉鎮中心衛生院建設得到加強,醫療條件不斷改善,突發性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機制初步建立,人口自然增長率5‰。接受義診患者1300多人(次)。

社會保障

2005年,商都縣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和失業保險復蓋面進一步擴大,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

地方特產

奶豆腐

蒙古語稱“胡乳達”,是蒙古族牧民家中常見的奶食品。味道有的微酸,有的微甜,乳香濃郁,牧民很愛吃,常泡在奶茶中食用,或出遠門當乾糧,既解渴又充飢。還可以做成拔絲奶豆腐,其軟韌牽絲為斷,是宴席上的一道風味名菜。

奶豆腐,分為生奶豆腐和熟奶豆腐兩種。熟奶豆腐的做法是,把熬制奶皮剩下的奶漿,或提取酥油後餘下的奶渣,放置幾天,待其發酵。當奶漿或奶渣凝結成塊時 ,用紗布把多餘的水份過濾掉。然後將固體部分,在鍋里文火煮,邊煮邊攪,直到粘著程度時,再裝進紗布里,把黃水擠出。這時就可以裝饃壓製成形,或置於木盤中,用刀劃成各種形狀;生奶豆腐的做法是,把鮮奶發酵,使其變酸後,倒入鍋里煮熬,奶漿就變成老豆腐形狀。然後在紗布中,擠壓去水份,裝模成形,奶豆腐色澤乳白為最佳。奶豆腐可現吃,柔軟細膩,十分可口,也可晾乾久存食用。

手扒肉

內蒙古大草原各族人民千百年來最喜歡、最常用的傳統食品,也成為內蒙古地方風味之一。製作和吃法別具一格:將羊按各關節帶骨分割成數塊,放入不加鹽和其它佐料的白水鍋內,用大火保持原汁原味,適當控制火候。只要肉已變色,即可食用。肉鮮而不膻,肥而不膩,易於消化。

知名企業

內蒙古商都縣娃娃兒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內蒙古商都縣娃娃兒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是一家民營科技企業,主要從事種植業。無公害大路菜有:芹菜、大白菜、胡蘿蔔、甘蘭、生菜、馬玲薯等;精品特菜有:五彩椒、硬質番茄、香蕉西胡蘆等;供應時間7至11月。

內蒙古奧淳酒業有限責任公司

內蒙古奧淳酒業有限責任公司,地處內蒙古烏蘭察布盟商都縣,公司現有4200萬元固定資產,廠區占地面積40000平方米,擁有員工320人,大專以上文憑160人,占員工總數的50%,其中從事科研工作的科研人員26人,企業人員高效、精幹、機智靈活,體制符合經濟發展規律。

內蒙古奧淳酒業公司以生產奧淳牌功能性營養白酒為龍頭產品,2001年中高檔酒生產銷售1000噸,低檔酒2000噸,銷售收入4100萬元,利稅960萬元。 企業創建之處就確定了“以人文本,以高新技術為依託,提高和保持產品質量”的創業思路。在近兩年的發展中已形成“奧淳”、“養身道”、“養身寶”三大品牌系列二十餘種產品的生產規模,中國白酒協會專家組給予其高度評價並聯合簽題“中國一覺”。三大系列酒受到國家有關部門多次嘉獎,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授予“中國名優食品”,“中國優質白酒”稱號,被中國名酒名飲中心組委會憑為2001年推薦產品。 “奧醇酒”、“養身道酒”的開發成功,為企業的發展壯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企業在生產中,嚴格遵循工藝規程,認真按工藝操作,堅持合理的配方,精心勾調,批量跟蹤檢測,嚴把質量關,從而有力的保證和穩定了產品的質量。僅短短的一年,“奧醇酒”、“養身道酒”就受到了經銷商和消費者的青睞,成為內蒙古的知名品牌。 隨著企業的發展,其品牌含金量也日益增強。公司特別注重自身的智慧財產權的保護,並將所有產品的外包裝創意瓶型申請了國家專利,已向國家工商總局申請56個商標,批准授權的12個。 奧醇酒業在上級有關部門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在全體員工的努力下、在廣大消費者以及同行的厚愛下,會茁壯地、健康地發展和壯大,為自治區乃至全國的白酒行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內蒙古的旗縣區

想了解內蒙古的各個旗縣區嗎?來這裡看一下吧!

內蒙古自治區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盟市轄區、縣級市、縣、旗、自治旗
呼和浩特市回民區 | 玉泉區 | 新城區 | 賽罕區 | 托克托縣 | 清水河縣 | 武川縣 | 和林格爾縣 | 土默特左旗
包頭市昆都侖區 | 青山區 | 東河區 | 九原區| 石拐區 | 白雲礦區 | 固陽縣 | 土默特右旗 | 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
烏海市海勃灣區 | 烏達區 | 海南區
赤峰市紅山區 | 元寶山區 | 松山區 | 寧城縣 | 林西縣 | 喀喇沁旗 | 巴林左旗 | 敖漢旗 | 阿魯科爾沁旗 | 翁牛特旗 | 克什克騰旗 | 巴林右旗
通遼市科爾沁區 | 霍林郭勒市 | 開魯縣 | 科爾沁左翼中旗 | 科爾沁左翼後旗 | 庫倫旗 | 奈曼旗 | 扎魯特旗
鄂爾多斯市東勝區 | 準格爾旗 | 烏審旗 | 伊金霍洛旗 | 鄂托克旗 | 鄂托克前旗 | 杭錦旗 | 達拉特旗
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 | 滿洲里市 | 牙克石市 | 扎蘭屯市 | 根河市 | 額爾古納市 | 陳巴爾虎旗 | 阿榮旗 | 新巴爾虎左旗 | 新巴爾虎右旗 | 鄂倫春自治旗 | 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 | 鄂溫克族自治旗
巴彥淖爾市臨河區 | 五原縣 | 磴口縣 | 杭錦後旗 | 烏拉特中旗 | 烏拉特前旗 | 烏拉特後旗
烏蘭察布市集寧區 | 豐鎮市 | 興和縣 | 卓資縣 | 商都縣 | 涼城縣 | 化德縣 | 四子王旗 | 察哈爾右翼前旗 | 察哈爾右翼中旗 | 察哈爾右翼後旗
錫林郭勒盟錫林浩特市 | 二連浩特市 | 多倫縣 | 阿巴嘎旗 | 西烏珠穆沁旗 | 東烏珠穆沁旗 | 蘇尼特左旗 | 蘇尼特右旗 | 太僕寺旗 | 正鑲白旗 | 正藍旗 | 鑲黃旗
興安盟烏蘭浩特市 | 阿爾山市 | 突泉縣 | 扎賚特旗 | 科爾沁右翼前旗 | 科爾沁右翼中旗
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 | 阿拉善右旗 | 額濟納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