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領

協領

代各省駐防將軍屬官。清代駐防八旗各旗所設職務,正三品。位在副都統之下,佐領之上。該職位負責駐防旗之一旗軍政諸務,軍政一體式。在東北地區,協領有獨處一城領駐防者,如吉林琿春、三姓、拉林等處。1934年12月,國民政府對駐蒙古、新疆、西康、西藏等地的武職官員,頒行了一種特殊的官銜,共分三等十級,其稱謂類似於清末的軍官銜稱:一等一級稱都統、一等二級稱副統、一等三級稱協統,二等一級稱都領、二等二級稱副領、二等三級稱協領,三等一級稱都衛、三等二級稱副衛、三等三級稱協衛,此外還設有準衛一級。

協領

清代各省駐防將軍屬官。清代駐防八旗各旗所設職務,正三品。位在副都統之下,佐領之上。負責駐防旗之一旗軍政諸務。在東北地區,協領有獨處一城領駐防者,如吉林琿春、三姓、拉林等處。

軍銜稱謂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時期,在個別地區駐軍中實行的軍銜制中的一個軍銜級別稱謂,為二等三級。

1934年12月,國民政府對駐蒙古、新疆、西康、西藏等地的武職官員,頒行了一種特殊的官銜,共分三等十級,其稱謂類似於清末的軍官銜稱:一等一級稱都統、一等二級稱副統、一等三級稱協統,二等一級稱都領、二等二級稱副領、二等三級稱協領,三等一級稱都衛、三等二級稱副衛、三等三級稱協衛,此外還設有準衛一級。

中國古代常見官職一覽表

尹史卿宰尉令丞

卿士太史左史右史司徒司馬司空司寇職方

太師太傅大保少師少傅少保太宰少宰六卿

封人工正相國庶長令尹柱國公主駙馬三公

丞相宰相御史太尉九卿太僕廷尉宗正少府

將軍洗馬大夫博士郎中侍郎中郎議郎令史

尚書六曹合閣僕射侍中內史刺史州牧別駕

主薄郡守太守長史從事督郵縣令縣尉三老

亭長列侯主事三省行台都督錄事護軍可汗

六部三館學士總管元帥留守判官巡檢提刑

提轄通判孔目押司大人內閣廠衛太監都司

知府親王總督巡撫監司州判知縣提督總兵

參將散官流內流外貝勒

大良造左丞相右丞相大司徒大司空御史台

大司馬郎中令大司農大將軍執金吾中郎將

尚書省尚書令結事中京兆尹左馮翊 右扶風

關內侯中書省中書令門下省秘書省樞密使

員外郎著作郎國子監節度使招討使都點檢

觀察使按察使衍聖公大學土宣政院集賢院

軍機處翰林院欽天監內務府布政使未入流

稅務司資政院咨議局國務院樞密院

三閭大夫御史大夫司隸校尉將作大匠諫議大夫

光祿大夫繡衣直指監察御史同平章事參知政事

翰林學土中書舍人都指揮使欽差大臣牛錄額真

參贊大臣總稅務司海軍衙門

典農中郎將北洋通商大臣南洋通商大臣

部分古代官職與現代官職的對比

太守 戰國稱郡守,漢改太守,為一郡的行政最高長官。秦分三十六郡,比縣大。相當於現在的省轄市市長。

刺史 漢武帝分全國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軍政大權。相當於省(市)長兼省(市)軍(分)區司令員。

京兆尹 西漢京畿地方行政長官。相當於北京市市長。

太尉 秦至宋均有設定,為全國軍政首腦。相當於國防部部長。

廷尉 執掌法律、主審要案的大臣。相對最高法院院長。

吏部尚書 掌管全國文武官吏考核賞罰。相當於人事部部長。

光祿大夫 皇帝身邊顧問之臣。相當於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委。

中書令 掌管皇帝命令發布。相當於“兩辦”秘書長。

尚書令 參議大政,綜觀政務,百官之長。相當於行政院長。

車騎大將軍 地位尊崇,相當於元帥軍銜。

都察院御史 古代最高的監察機構。相當於監察部長。

知府 地方行政長官,總官州、縣事務。相當於省長。

知州 地方行政長官。相當於省轄市市長。

知縣 地方行政長官。相當於縣長。

通判 府之副職。相當於副省長。

縣丞 協助縣令治理一縣之事。相當於副縣長。

主薄 掌錢糧、戶籍。相當於糧食局長或戶籍局長。

教授 府掌訓導考核學生。相當於省教育廳廳長。

游擊 位參將之下,掌率兵防禦。負責防禦工作的師級軍官。

侍郎 宿衛侍從皇帝的官員。中央警衛局官員(一說相當於現在的副部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