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81年

公元381年

公元381年--為蛇年,即東晉太元六年。這一年發生了君士坦丁堡第一屆大公會議、吳王避暑宮故基建寺等事件。

簡介

辛巳年(蛇年);東晉太元六年;前秦建元十七年。

事件

君士坦丁堡第一屆大公會議(council of constantinople i),是教會歷史上第二屆大公會議,於381年5月——381年8月在君士坦丁堡舉行。

公元381年(東晉太元六年),高僧慧遠掛錫寒溪,於吳王避暑宮故基建寺,倡“淨土宗”。清同治三年,湖廣總督官文重修此寺,更名“古靈泉寺”。

佛教在漢朝以後對中國產生影響。據說,在公元381年左右,中國西北部的大多數人都信佛。一個出家三次的皇帝還宣布以佛教作為國教。儘管中國的儒家勢力更大,佛教仍在漢--唐哲學發展中占統治地位。佛教起源於國外,其法律觀與儒、法、道三家截然不同。

《苻堅載記》曰:“初,堅母少寡,將軍李威有辟陽之寵,史官載之。至是(按:公元381年),堅收起居注及著作所錄而觀之,見其事,慚怒,乃焚其書而大檢史官,將加其罪。著作郎趙泉、車敬等已死,乃止。”

人物

武烈帝赫連勃勃,是匈奴鐵弗部人。生於公元381年,卒於公元425年。終年44歲,在位18年。廟號“世祖”。

奈勿尼師今(?-402年),姓金、名樓寒,新羅第17代君主。仇道葛文王之孫,父末仇角乾(味鄒尼師今之兄弟),母金氏休禮夫人。妃金氏為味鄒王之女。

訖解尼師今薨,無子,奈勿泥師今繼位。

奈勿泥師今是中國典籍記載的第一位新羅君主。公元381年,在位第二十六年,春夏旱,年荒民飢。奈勿泥師今遣衛頭入苻秦,進貢地方物產。苻堅問衛頭曰:“卿家說海東之事與古不同,為什麼?”答曰:“亦猶,時代變革,名號改易,又怎會相同。”

奈勿泥師今晚年常常被倭寇侵擾。公元364年夏四月,倭兵大舉入侵,奈勿王聞之,恐不可敵,造草偶人數千,衣衣持兵,列立吐含山下,埋伏勇士一千於斧東原。倭人恃眾直進,伏發擊其不意,倭人大敗走,追擊殺之幾盡。

公元402年,奈勿薨,其子幼少,國人立實聖繼位。

慧遠自公元381年到416年圓寂,在廬山上整整修行了36年。他在東林寺聚眾研修佛法佛經,其中包括“尋陽三隱”中的劉遺民和周續之等十餘名學者居士,創造並闡發了佛教中“淨土宗”理論——即一種簡單易行的“心注西方極樂世界,坐定修禪,息心忘知,達到脫離苦海”的境界。據悉,廬山上的主要寺廟如龍池寺、清泉寺、龍泉寺、圓覺寺、大林寺、上崇福寺、上化成寺等,都是慧遠及其弟子所建。東林寺後面那百花燦爛萬紫千紅的錦繡谷,還是慧遠在世時種養草藥的地方。“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是他為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提供了想像和創作的空間。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