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32年

公元332年

公元332年,壬辰年(龍年);成漢玉衡二十二年;東晉鹹和七年;前涼建興二十年;後趙建平三年。

大事件

(圖)公元332年石勒稱帝公元332年石勒稱帝

公元332年石勒稱帝,建都襄國(今邢台),一年後病死,其子弘繼位,後其侄石虎廢石弘自立為帝,遷都於鄴城(今邯鄲臨漳縣西南)。所謂 “堅壁清野”,就是堅守堡壘,收拾乾淨田裡的糧食埋藏起來,這是把敵人餓死、困死的一種作戰方法。

時值公元332年,也就是後趙建平三年,冬,雪,大趙鄴城。建安十八年,曹公操擊敗袁紹定都於此,開始大興土木,它的整體布局採用中軸線對稱的手法。城內劃分為宮殿、貴族和平民幾個區域。這種設計思路對後代的城市規劃建設產生了巨大影響,隋唐的長安城、洛陽城、元明清三代皇城——北京城,都是採用這種格局。二十多年前鄴城被大趙的開國皇帝石勒和他的第一個老闆汲桑燒掉一半後(公元307年),經過二十五年的恢復、經營,現在已經初具一座中型城市的規模。

鹹和7年(公元332年),長期鎮守武昌的陶侃去世,朝廷命庾亮接替陶侃,都督江、荊、豫三州。《武昌縣誌》記載,庾亮鎮守武昌期間,“崇修學校,高選儒官”,“坦率行已,招集有方,政績丕著”。直至鹹康6年(公元340年)因病去世,在武昌總共呆了8年多時間。他死後,其弟瘐翼接替兄職鎮守武昌,庾翼之弟庾冰亦曾鎮守武昌,史稱兄弟三人在武昌皆有德政。

公元332年馬其頓王國亞歷山大占領埃及,托勒密王朝覆滅,亦即通常所說的歷時三千多年的法老王朝

後王朝時期(約前1085-332年)。

馬其頓希臘人和羅馬統治時期(公元前332-公元642年)

第21~31王朝為後王朝時代(前1085~前332)。

公元前 332 年,希臘馬其頓王亞歷山大大帝侵入埃及,滅波斯王朝,結束了延續3000年之久的法老時代。亞歷山大征服埃及後,埃及進入希臘化時代(前332~前30),以亞歷山大城為首都。自此,古埃及受到強勢的希臘文化的衝擊,不久古埃及人就只能用希臘字母來拼寫他們自己的文字了。亞歷山大死後,其部將、留駐埃及的總督托勒密·索特爾在公元前305年稱王,為托勒密一世,創建托勒密王朝。

古蹟

古墓為東晉時期所建,墓主何時逝世,梅湖古墓究竟哪個朝代所建,墓志銘中稱:“天紀二年卒”“以鹹和七年十一月壬子朔廿四日改葬”,那么天紀、鹹和這兩個年號究竟屬於哪一朝代,王上海說,天紀年為東吳烏程候孫皓的紀年,位於公元277~280年之間,天紀二年即公元278年,距今1730年;鹹和年為東晉成帝司馬衍的紀年,位於公元326~334年之間,鹹和七年即公元332年,距今1676年。也就是說,梅湖古墓是在東晉時期所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