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27年

公元327年

公元327年,丁亥年(豬年);成漢玉衡十七年;前趙光初十年;東晉鹹和二年;前涼建興十五年。

事件

(圖)公元327年高昌故城

東晉鹹和二年(公元327年),縣境之長利、興晉,隸荊州魏興郡。東晉太和元年(公元366年),縣境東屬襄陽郡,西屬漢中郡。前秦苻堅建元十八年(公元382年),縣境西北部隸洛州(治所今山陽)之魏興郡(今湖北上津),縣東隸荊州南鄉郡,東晉孝武帝太元九年(公元384年),桓沖部將郭寶北伐,收復魏興郡,縣境復歸東晉。

公元327年前涼王朝的張駿在此設高昌郡開始,進入了高昌城的歷史。

公元327年前涼王朝的張駿在此設高昌郡開始,進入了高昌城的歷史。

公元327年東晉鹹和二年,歷陽(今和縣)鎮將蘇峻聯合壽春(今壽縣)鎮將祖約率師進犯建康(今南京),忠於晉廷的江州(今九江)刺使溫嶠,欲自江州入衛京城。中書令庾亮唯恐握有重兵的荊州刺使陶侃乘虛東下,遂在《報溫嶠書》中勸曰:“吾憂西陲,過於歷陽,足下無過雷池一步也。”此雷池就是鄱陽湖南擴,被長江劃分兩段的古彭蠡湖的北部。也就是宿松洲上大部分地區。

蘇峻之亂

公元327年(鹹和二年),鎮將蘇峻以朝臣(也是桓彝好友)庾亮擅權專制為由,舉兵反晉,進攻南京,史稱“蘇峻之亂”。桓彝得悉,當即率領義眾欲赴南京討伐叛軍。他一面派遣朱綽前往蕪湖討伐叛軍,一面向朝廷報告軍情。坐鎮南京的庾亮先是派遣大將司馬流趕往慈湖與叛軍交戰,遭到慘敗。司馬流戰死後,又命桓彝進擊討伐。桓彝考慮到宣城城防脆弱,難以防守,於是,先退據到廣德,然後,又退據涇縣,在烏溪嶺修築工事抵抗。當時,不少州郡都懼怕叛軍勢力強大,紛紛派人向叛軍求和投降。桓彝手下部將也勸他佯裝與叛軍議和,以避開叛軍的勢頭,保存實力,遭到他痛斥:“吾受國厚恩,義當致死焉,能忍垢蒙辱,與醜逆通問,如其不濟,此則命也。”於是,桓彝選擇了奮力抵抗,派遣將軍俞縱堅守涇城門戶石蘭。哪知,蘇峻卻派兵從東南方向包抄過來,攻破了石蘭防線,進逼涇城。桓彝死守城池,叛軍派人勸降,他堅守不從,終因勢小力孤,城被攻破。桓彝在撤退的路途中被叛軍殺害,時年53歲。後來,蘇峻攻人南京,庾亮出走,蘇峻獨自把持朝政。沒多久,於公元334年(鹹和四年)即被荊州剌史陶侃和江外刺史溫嶠組織的聯軍剿滅。後人為紀念桓彝英勇抗敵的英雄氣概,在他遇害處建起桓公墓,明朝正德年間(公元1506年--1521年)又在墓側建造了桓公祠。

古蹟

東晉鹹和二年(公元327年),縣境之長利、興晉,隸荊州魏興郡。東晉太和元年(公元366年),縣境東屬襄陽郡,西屬漢中郡。前秦苻堅建元十八年(公元382年),縣境西北部隸洛州(治所今山陽)之魏興郡(今湖北上津),縣東隸荊州南鄉郡,東晉孝武帝太元九年(公元384年),桓沖部將郭寶北伐,收復魏興郡,縣境復歸東晉。高昌故城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東面40公里的火焰山腳下,是新疆境內最大的一座歷史文化名城。 高昌城濫觴於西漢時期的屯墾戍堡,從軍事據點發展為郡縣級城市和地方政權的都城(間或為中央政權轄屬的州縣),大致經歷了高昌壁、高昌郡城、高昌國都、唐西州城、回鶻高昌及高昌回鶻國都五個歷史時期。至明初城址廢棄,歷經1400餘年。

公元前1000年以色列最早在此建都。當時所建造的神殿在公元7世紀時,被羅馬侵略軍摧毀。亡國後的猶太人禁止進入耶路撒冷。公元4世紀後,才允許每年一次到倖存的殘牆哭泣哀禱,殘牆由此被世人稱為“哭牆”。在哭牆內側丘坡上,可見一座有金碧輝煌拱型圓頂的岩石清真寺,那是伊斯蘭教的聖地。舊城內還有座“聖墳大教堂”,是公元327年,由羅馬人為基教徒所修建。

人物

司馬衍在位期間,任用外戚庾亮執政,試圖排斥王導勢力,振作東晉王室。但庾亮疑忌大臣,任意殺逐重要官員,引起統治集團內部衝突。公元327年,歷陽鎮將蘇峻、壽春鎮將祖約以殺庾亮為名,起兵叛亂,攻入建康。後被陶侃、溫嶠起兵平定,王導再次出山執政,東晉王朝又一次轉危為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