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庭

中庭

中庭通常是指建築內部的庭院空間,其最大的特點是形成具有位於建築內部的“室外空間”,是建築設計中營造一種與外部空間既隔離又融合的特有形式,或者說是建築內部環境分享外部自然環境的一種方式。 中庭的套用可解決地下建築固有的一些問題,諸如不良的心理反應、外部形象與特徵不明顯、觀景與自然光線的限制、方向感差等。 中庭對於公司來說很流行,這是是因為中庭能賦予空間和明亮的感覺,但是中庭遭到了來自消防檢查員的批評,原因是中庭會使火災更快地蔓延到上面的樓層。

基本信息

中醫中庭穴

出處

中庭為經穴名。出於《針灸甲乙經》。屬任脈。《幼科推拿 秘書·穴象手法》:“中庭穴,在髮際上邊些。

定位

仰臥位。在胸部,當前正中線上,平第5肋間,即胸劍結合部。

層次解剖

依次為皮膚、皮下組織、胸肋輔狀韌帶、胸劍結合部。布有第六肋間神經前皮支和胸廓(乳房)內動、靜脈的前穿支。

刺灸法

直刺0.2~0.3寸,向下斜刺0.3~0.5寸;可灸。

功效

寬胸理氣、疏膈利氣、和胃降逆。

主治

胸肋支滿、胸腹脹滿、噎嗝、嘔吐、心痛、梅核氣、小兒吐乳。食管炎、食管狹窄、賁門痙攣等。

配伍

1、配中府,有寬胸利膈,行氣消積作用,主治噎嗝,停食,食反,胸悶。

2、配俞府、意舍,有降氣化食的作用,主治嘔吐,食不化。

套用

1、小兒吐乳:嬰幼兒吐乳,日久瘦弱。方法是艾條點燃後,一手持艾條,一手食指和中指分開,放在中庭穴兩側,距離中庭穴10cm左右或以食指,中指感覺不燙為好,艾灸5~10分鐘。連續2~3天。

穴義

任脈氣血在此位於天之中部層次。

名解

中,為天地人三部的中部也。庭,庭院也。該穴名意指任脈氣血在此位於天之中部。本穴物質為鳩尾穴傳來的濕熱水氣,散熱冷降至本穴後為聚集之狀,如氣血聚集於庭院之中,故名。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部的濕熱水氣。

氣血運行規律:散熱後循任脈傳於膻中穴。

功能作用聚集任脈氣血。

治法: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針出氣。

文獻摘要

《針灸聚英》:主胸脅之滿,噎塞,食飲不下,吐食出。小兒吐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