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童木》

《阿童木》

阿童木 《鐵臂阿童木》(日語:鉄腕アトム,てつわんあとむ,英文原名:Tetsuwan Atom,英語:Astroboy)是一系列科幻動漫作品,也是日本漫畫界一代宗師手塚治虫(1928—1989)的首部連載作品,於1952年至1968年於“光文社”的《少年》漫畫雜誌連載。故事講述少年機器人阿童木在未來21世紀裡為了人類的福祉而活躍。這是日本第一部電視連續動畫,也是中國引進的第一部國外動畫。另有根據原作品改編的電影和遊戲。2009年10月23日,《阿童木》在全球同步上映。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阿童木》《阿童木》

更多中文片名:
鐵臂阿童木
原子小金剛.....台灣譯名
更多外文片名:
Astroboy
Astro.....Canada(Frenchtitle)
Atom.....Japan
Астробой.....Russia
影片類型:
動作/科幻/動畫
國家/地區:
日本/美國/中國香港
對白語言:
英語
色彩:
彩色
幅面:
35毫米膠片變形寬銀幕
混音:
杜比數碼環繞聲/數位化影院系統/SDDS
級別:
Malaysia:PG-13/Taiwan:GP/SouthKorea:All/NewZealand:PG/Mexico:A/Philippines:PG-13(MTRCB)/Ireland:PG/Australia:PG/Singapore:PG/Argentina:Atp/Portugal:M/6(dubbedversion)/Peru:PT/UK:PG/USA:PG(certificate#45465)/HongKong:I/Brazil:Livre/Netherlands:6/Japan:G
製作成本:
$40,000,000/estimated
攝製格式:
Digital
洗印格式:
35mm.....(anamorphic)(Kodak)
D-Cinema.....(3-Dversion)

演職員表

導演|編劇|演員|製作人|原創音樂|攝影|剪輯|選角導演|美術設計|服裝設計|視覺特效

導演Director:

大衛·鮑沃斯DavidBowers

編劇Writer:

手塚治蟲OsamuTezuka....(comicseries)TimothyHarris....(screenplay)

大衛·鮑沃斯DavidBowers....screenplay

演員Actor:

弗萊迪·海默FreddieHighmore....AstroBoy(voice)

尼古拉斯·凱奇NicolasCage....Dr.Tenma(voice)

克里斯汀·貝爾KristenBell....(voice)

比爾·奈伊BillNighy....Dr.Elefun(voice)

唐納德·薩瑟蘭DonaldSutherland....GeneralStone(voice)

尤金·列維EugeneLevy....Orrin(voice)

內森·連恩NathanLane....HamEgg(voice)

瑪德琳·卡羅爾MadelineCarroll....Widget/Grace(voice)

斯特靈·比尤芒SterlingBeaumon....Sludge/Sam(voice)

馬特·盧卡斯MattLucas....(voice)MoisesArias....Zane(voice)VictorBonavida....Sam(voice)

查理茲·塞隆CharlizeTheron....'OurFriends'Narrator(voice)

塞繆爾·傑克遜SamuelL.Jackson....Zog(voice)TonyMatthews....Cora'sDad(voice)RyanStiles....Mr.Moustachio/BurningRobot(voice)

大衛·艾蘭·格里爾DavidAlanGrier....Mr.Squirt/MathCowboy/BoxerRobot(voice)

艾倫·圖代克AlanTudyk....Mr.Squeegee/ScrapheapHead/StingerTwo(voice)NewellAlexander....GeneralHeckler(voice)BobLogan....StingerOne(voice)DeeBradleyBaker....Trashcan(voice)

大衛·鮑沃斯DavidBowers....Mikethefridge(voice)

艾麗·范寧ElleFanning....Grace(voice)NicoleFletcher....OhNo!Kid(voice)DavidFeiss....CowboyRobot(voice)NicholasGuest....FrenchWaiterRobot(voice)MaxBurkholder....Billy(voice)SteveAlterman....PressSecretary(voice)RifHutton....MetroCitySergeant(voice)MadeleineRussell....MetroCityGirl(voice)

製作人Producedby:

瑪瑞安·加格MaryannGarger....producerFrancisKao....executiveproducerPilarFlynn....lineproducerCecilKramer....executiveproducerKenTsumura....executiveproducerPaulWang....executiveproducer

原創音樂OriginalMusic:

約翰·奧特曼JohnOttman

攝影Cinematography:

PepeValencia

剪輯FilmEditing:

RobertAnichCole

選角導演Casting:

LindaLamontagne

美術設計ArtDirectionby:

Jakerowel

l服裝設計CostumeDesignby:

JanePoole

視覺特效VisualEffectsSupervisor:

YanChen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細節)中國
China2009年10月23日日本
Japan2009年10月5日......(Tokyo)(premiere)中國香港
HongKong2009年10月8日日本
Japan2009年10月10日澳大利亞
Australia2009年10月15日比利時
Belgium2009年10月17日......(GentInternationalFilmFestival)美國
USA2009年10月18日......(ChicagoInternationalFilmFestival)義大利
Italy2009年10月18日......(RomeFilmFestival)美國
USA2009年10月19日......(Hollywood,California)(premiere)俄羅斯
Russia2009年10月22日中國台灣
Taiwan2009年10月23日加拿大
Canada2009年10月23日美國
USA2009年10月23日英國
UK2009年10月24日......(LondonFilmFestival)泰國
Thailand2009年10月24日比利時
Belgium2009年10月28日菲律賓
Philippines2009年10月28日哈薩克斯坦
Kazakhstan2009年10月29日希臘
Greece2009年10月29日印度尼西亞
Indonesia2009年11月4日新加坡
Singapore2009年11月5日馬來西亞
Malaysia2009年11月19日黎巴嫩
Lebanon2009年11月19日匈牙利
Hungary2009年11月26日捷克
CzechRepublic2009年11月26日法國
France2009年12月9日義大利
Italy2009年12月18日韓國
SouthKorea2010年1月14日紐西蘭
NewZealand2010年1月21日巴西
Brazil2010年1月22日秘魯
Peru2010年1月28日阿根廷
Argentina2010年1月28日墨西哥
Mexico2010年1月29日委內瑞拉
Venezuela2010年1月29日荷蘭
Netherlands2010年2月3日科威特
Kuwait2010年2月4日英國
UK2010年2月5日波蘭
Poland2010年2月5日巴拿馬
Panama2010年2月5日以色列
Israel2010年3月18日土耳其
Turkey2010年4月16日冰島
Iceland2010年4月22日葡萄牙
Portugal2010年6月1日西班牙
Spain2010年9月24日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意馬動畫
TezukaProductionCompanyLtd.[日本]
ImagiCrystal
發行公司:
SummitEntertainment(2009)(USA)(theatrical)
BelgaFilms[比利時](2009)(Benelux)(allmedia)
光線影業有限公司[中國](2009)(China)(allmedia)
嘉禾電影有限公司[中國香港](2009)(HongKong)(allmedia)
HoytsDistribution[澳大利亞](2009)(Australia)(allmedia)
KDMedia(2009)(SouthKorea)(allmedia)
KadokawaPictures[日本](2009)(Japan)(allmedia)
Lusomundo[葡萄牙](2009)(Portugal)(allmedia)
Monolith[波蘭](2009)(Poland)(allmedia)
Odeon[希臘](2009)(Greece)(allmedia)
SND[法國](2009)(France)(allmedia)
UnitedKingFilms[以色列](2009)(Israel)(allmedia)
SevillePictures[加拿大](2009)(Canada)(theatrical)
contenderEntertainmentGroup[英國](2009)(UK)(allmedia)
HollywoodClassicEntertainment[捷克](2009)(CzechRepublic)(allmedia)
KadokawaEntertainment(2009)(Japan)(allmedia)
NordiskFilm[瑞典](2009)(Scandinavia)(allmedia)
泛亞影業有限公司[中國香港](2009)(HongKong)(allmedia)
AlfaFilms[阿根廷](2010)(Argentina)(theatrical)
GoldenVillagePictures(2009)(Singapore)(theatrical)
IndependentFilms[荷蘭](2010)(Netherlands)(theatrical)
InternationalFilmDistributionConsultants(2010)(Non-USA)(theatrical)
SummitDistribution(2009)(USA)(theatrical)
DeAPlanetaS.L.[西班牙](2009)(Spain)(allmedia)
E1Entertainment(2009)(UK)(theatrical)/(2010)(UK)(DVD)(Blu-ray)/(2010)(UK)(DVD)
BazucaFilms[智利](2010)(Chile)(theatrical)
Cinestar(2009)(Philippines)(theatrical)
EndgameEntertainment[美國](2010)(USA)(DVD)(inassociationwith)
IntercontinentalVideo[中國香港](2010)(HongKong)(DVD)
PVRPictures(2010)(India)(allmedia)
ParisFilmes[巴西](2010)(Brazil)(allmedia)
SummitHomeEntertainment(2010)(USA)(DVD)/(2010)(USA)(DVD)(Blu-ray)
TranseuropaVideoEntertainment(TVE)[阿根廷](2010)(Argentina)(DVD)
WarnerHomeVideo(2010)(Netherlands)(DVD)
ZonLusomundoAudiovisuais(2010)(Portugal)(allmedia)
其他公司:
DolbyLaboratories[美國]soundmix
AbbeyRoadStudios[英國]musicmixedat/musicrecordedat
DakotaMusicServicesmusiclibrarian
TheLondonSessionOrchestra[英國]orchestra(uncredited)
MetroVoiceschoir
ReigateSt.Mary'soratorySchoolchildren'schoir/children'schoir(asChoristersofReigateSt.Mary)
VarèseSarabandesoundtrack
iOFilmsdigitalintermediate
20thCenturyFoxStudios[美國]post-productionfacilities
Bridge,Thedialoguerecordingstudio
flagstaffStudiosdialoguerecordingstudio
HowardSchwartzRecordingInc.[美國]dialoguerecordingstudio(asHowardSchwartz)
JoAnneKaneMusicServices[美國]copyist:US(asJoAnnKaneMusicServices)
L.A.MadDogs[美國]adrvoicecasting(asL.A.MadDogs)
TheL.A.Studios[美國]dialoguerecordingstudio(asL.A.Studios)
MargaritaMix[美國]dialoguerecordingstudio
POPSound[美國]dialoguerecordingstudio
RealWorldStudiosdialoguerecordingstudio
Soundelux[美國]post-productionsoundservices/soundeditorial

影片背景

阿童木漫畫形象阿童木漫畫形象

鐵臂阿童木》(日語:鉄腕アトム/てつわんあとむ)是一套科幻漫畫作品,也是日本漫畫界一代宗師手塚治虫的首部連載作品,於1952年至1968年首次於“光文社”的《少年》漫畫雜誌連載。故事講述少年機器人阿童木在未來21世紀裡為了人類的福祉而活躍。舊譯《無敵小飛俠》(港譯)或《原子小金剛》(台譯)。“阿童木”是日語“アトム”的直譯,而“アトム”這個詞語源自英語的“Atom”,意即“原子”。除了是全球最佳商品授權財產之一外,在過去四十多年間製作的三輯《鐵臂阿童木》動畫電視連續劇,亦不斷大獲好評。自此,阿童木便成為全球廣受歡迎的動畫人物, 擁有大批忠實的支持者。

動漫影片《阿童木》以未來世界一個名為大都會的城市作背景,故事內容環繞一個由天才科學家依照自己早逝的兒子所製成的超級機器人。由於阿童木未能滿足父親的期望,他決意在人類世界中尋求認同。旅程中,他遭背叛,亦經歷了悲慘的機械戰士世界。最後,阿童木回到大都會並拯救那城市,再次與昔日放棄了他的父親和好。

/

主要人物

阿童木阿童木

阿童木 阿童木一直以為自己的名字是天馬杜比,是大都會最出色的科學家天馬博士的十三歲兒子。其實,他是一個最先進的機器人,是博士依照其於實驗室意外身亡的愛兒外貌及性格創造。由於阿童木無法滿足博士的期望,因此慘遭博士遺棄。阿童木不僅無法接受父親不再愛自己,更要承受自己不是人類的可怕事實。究竟他是誰?他又能在何處容身?大都會的史東總統極欲將阿童木的超能力變成殺人武器。阿童木在“地面”流落,加入了一批以收集機器人零件的童黨。他假裝成人類並贏得一眾小孩的信任,其中包括比他年長的女孩歌娜。但童黨首領哈馬發現了阿童木的真正身份,並逼他成為鬥士,參加極度兇殘的機械擂台。阿童木被史東總統拘捕並帶回大都會,並安排天馬博士負責將阿童木的能源關掉。阿童木已是萬念俱灰,只因他已成為無家可歸的孤兒。他在能源消失前原諒了博士所作的一切,令博士陡然發現自己面前的其實是獨一無二的發明。博士於是將阿童木放走,並希望他能負起天生的重任 -- 拯救大都會及“地面”的存亡。

天馬博士天馬博士

天馬博士 天馬博士是個畢生鑽研先進機器人的科學家。他設計的多項尖端科技對大都會成為烏托邦實在功不可沒。博士生命唯一的溫暖來自他摯愛的兒子杜比,而他也跟其父一樣熱愛科學及擁有火爆的性格。當杜比因一次實驗室意外而身亡,博士傷心欲絕。他決定要創造一個兒子的替身,一個擁有杜比的外貌與記憶的機器人。他更遊說同是科學家的茶水博士,利用對方新研製的藍核能量作為機器人的能源。天馬博士的發明終於成功了,但這個新兒子阿童木卻跟杜比大不相同。阿童木性格衝動、貪玩、更對家中的其它機器人充滿同情心。天馬因愛子成狂,無法看見阿童木可貴的一面,竟決定要將他廢棄。當阿童木得知博士不再愛他,而且自己甚至不是人類時,他決定離家出走。其後,天馬博士終於發覺自己一直低估了自己創造的機械男孩。兩父子最後終於團圓並和好如初,令人感動。

茶水博士茶水博士

茶水博士 茶水博士的外型像是被壓扁的愛恩斯坦。他是個充滿神經質及理想的科學家,也是天馬博士於科學省的同事。當他發現自己發明的藍核能量被史東總統的軍隊搶走,令茶水大為震驚。儘管阿童木的超凡機械設計來自天馬博士,但他的人性卻來自善良的茶水博士。茶水就像是對阿童木關懷備至的叔父,對這個機器人的了解甚至比他父親更深。

柯娜柯娜

柯娜 柯娜是以哈馬為首的童黨里其中一員。這個十七歲的少女既漂亮又足智多謀,儼如眾小童的母親一般。當阿童木初遇歌娜,她裝作鄙視這個小孩及大都會的一切。阿童木擔心揭露自己的身份,因此裝作自己是個普通的孩子。其實柯娜也同樣隱藏一個秘密:她亦是從大都會離家出走,並且非常掛念父母。當阿童木幫助她致電回家,兩個互不相干的人開始變成好友。但其後哈馬揭穿阿童木的機器人身份,令柯娜非常傷心。不過,阿童木在格鬥場上展現的無私性格,令柯娜發現對方毫不簡單。在拯救大都會的決戰中,柯娜奮力營救阿童木。她最後終能和父母團聚,但女兒的好朋友竟是個機器人,卻令爸媽啼笑皆非。

史東總督史東總督

史東總督 史東總督天生與衝突掛鈎,他在任何地方都會找到它;假使沒有衝突,他也精於挑起禍端。史東身為大都會的軍隊總司令,對於毫無敵人而感到沉悶。他決定與“地面”來場軍備競賽。他一心想獲取作為阿童木能源的藍核能量,作為他的機械士兵“和平戰士”的能源。史東為人猜疑與狂暴,他偏離的邏輯有如導演寇比力克的作品《密碼一一四》。在他眼中到處都有敵人,而且他亦相信大都會的存亡在於比敵人早一步想到下一步。史東能夠隨時單手將大都會摧毀,無論是拗手瓜還是投擲核子彈,他都會去得最盡。當他最後大失常性時,他的邏輯其實跟他在位時相差無幾。

哈馬哈馬

哈馬 哈馬的邪惡與魅力與狄更斯小說里的人物一脈相承。就像《苦海孤雛》裡面的費根,哈馬是童黨的成年領袖,帶著孩子們在機械垃圾場裡收集零件。他曾經是一個獨具創見的科學家,和天馬博士同在科學省工作。但現在他於「地面」開設一家維修中心,並且製造機器人來參加國際機器人格鬥大賽。他既憤世嫉俗又惹笑,與街童們和諧共處。古典機器人是他的摯愛,儘管心裡認定它們只是等待被消滅的爛鐵。阿童木由於被天馬博士拋棄,因此渴望能將哈馬當成父親。但哈馬只想將他變成機械戰士,就像史東總統極欲奪取阿童木的能源一樣。哈馬和史東都被自己的野心蒙閉,無法看到阿童木的真正潛質。

奧倫奧倫

奧倫 奧倫是天馬博士製造的首個家居機器人,保存到現在主要用來懷舊。當沒有緊急家務時,奧倫便做得相當稱職,每天負責照顧天馬博士與兒子杜比的起居飲食。但奧倫的線路經常失靈,因此當被嚇倒時打破的比清潔的東西更多。他最恐怖的生活體驗莫過於與熱愛欺負機器人的杜比同一屋檐下,因此它不用擔心會沒有殘局需要收拾。

垃圾筒垃圾筒

垃圾筒 垃圾筒是歌娜與童黨們最忠心的寵物、朋友、探子及垃圾筒。儘管它是款舊型號,但它仍像小狗般活潑。它並非一般的機械狗,而是擁有正式牌照集鋁的專業人士。垃圾筒最早發覺阿童木的機器人身份,但卻無法勸服童黨他並非一個從大都會逃出來的小孩。阿童木花了很長時間才讓垃圾筒相信自己沒有惡意,而垃圾筒隨即變成它忠心的朋友,經常幫助他,並鼓勵阿童木要坦率承認自己的機器人身份。

主要配音

中國

阿童木卡通片形象阿童木卡通片形象

徐嬌配音阿童木
張鐵林配音天馬博士
謝楠獻聲阿童木“女友”歌娜
潘粵明配音家居機器人奧倫
王剛配音哈馬
羽泉配音四個小機器人
董浩配音茶水博士

美國

阿童木(弗萊迪-海默配音)
天馬博士(尼古拉斯-凱奇配音)
茶水博士(比爾-奈伊配音)
柯娜(克里斯汀-貝爾配音)
史東總督(唐納德-薩瑟蘭配音)
哈馬(內森-連恩配音)
奧倫(尤金-列維配音)

劇情簡介

《阿童木》 封面畫報封面畫報

因意外痛失愛子的天才科學家天馬博士悲痛欲絕,萌生了複製愛子的想法並成功創造了機器人阿童木,他和人類一樣擁有喜怒哀樂,而且還有博士兒子殘餘的情感與記憶。但阿童木卻無法令抑鬱的博士重展歡顏,博士狠心決定將他遺棄。

遭受遺棄的阿童木備受傷害,一個意外的場合讓他意識到自己原來是一個有異於常人的機器人。孤身一人無處藏身的阿童木只能隱瞞身份加入了一群童黨,此後的阿童木歷經艱險。

勇敢的阿童木在經歷了一系列磨難曲折後終於找到了自我,也接受了自己是機械與人類力量相結合的機器人的事實,最終決定肩負起拯救人類的重任。

主創人員

動畫指導張漢寧動畫指導張漢寧

出品人–高偉豪
高偉豪先生於2000年創立意馬。作為主席,他負責監督本集團整體策略、管理政策及企業拓展。作為創作總監,高先生確立本公司創作方向,並為影片之最終決策人。

出品人–津村健
津村健先生負責意馬香港總部所有製作部門及動畫工作室之工作。他曾任加拿大 Mainframe Entertainment 之製作及科技部高級副總裁,主要作品包括 《Curious George》 (出品人)、《自豪的爸爸》(監製) 及《Adam Sandler's Eight Crazy Nights》 (出品人)。於過去22年間,津村先生曾負責夢工場動畫、華特迪士尼動畫、環球影業及哥倫比亞影業等著名公司的主要項目。

監製 - MARYANN GARGER
Maryann Garger 曾任《衝出水世界》的聯合監製。她自1994年加入夢工場,於十二年間參予製作的卡通片包括《荒失失奇兵》、《小馬王》及《埃及王子》。

導演 - DAVID BOWERS
David Bowers 從《夢城兔福星》開始踏足動畫界,曾任職於英國享負盛名的 Cosgrove Hall 工作室,其後加入史提芬史匹堡在倫敦的 Amblimation。當夢工場成立後,Bowers 移居洛杉磯,並曾為《埃及王子》和《黃金國冒險之旅》擔任故事畫師。他於此期間認識了 Nick Park 及 Peter Lord,遂開始了他與動畫名牌 Aardman 的長期合作關係。Bowers 遊走於洛杉磯與布里斯托兩地,曾在夢工場及 Aardman 的一系列影片中擔任主要的創意崗位,其中包括《咪走雞》、《沙膽大話王》及榮獲奧斯卡的《超級無敵掌門狗》電影版。他更執導《衝出水世界》,令影片榮獲五項安妮大獎。

編劇 - TIMOTHY HARRIS
Timothy Harris 是美國的喜劇編劇能手。他與拍檔 Herschel Weingrod 合編的《龍兄鼠弟》及《幼稚園特警》均獲好評。兩人亦曾編寫以籃球巨星米高佐敦及動畫明星賓尼兔聯合演出的《太空也入樽》。

阿童木形象阿童木形象

策劃 - PILAR FLYNN
Pilar Flynn 於夢工場開始從事動畫製作,曾參予的卡通片包括《衝出水世界》、《荒失失奇兵》及《小馬王》。她最近更於 IDT/Starz Media 製作的卡通片《Mean Margaret》中擔任助理監製。

美術指導 - SAMUEL MICHLAP
Samuel Michlap 踏入動畫界時曾於迪士尼製作的《獅子王》及《鐘樓駝俠》擔任構圖/背景設計員。其後夢工場於1994年成立後,Michlap便被邀參予該公司的首部卡通片《埃及王子》。此後他亦於《史力加》、《黃金國冒險之旅》及《鯊膽大話王》擔任美術總監、美術指導及首席視覺拓展師。他其後加入 IDT Entertainment 出任視覺拓展部主管,亦是《sheepish》的製作總監。他的美術設計曾於美國多家藝術館展出。

全球創作總監 - 葉偉青
葉先生自意馬於2000年成立以來一直效力意馬集團,任職動畫工作室首套電視劇集《時空冒險記》之導演及美術總監。葉先生負責美術指導及開發新內容,並提升創作及藝術小組之表現。他曾於圖像設計、多媒體發展及遊戲製作方面擁有超過10年經驗。

動畫指導 - 張漢寧
張先生負責監督意馬所有計算機動畫影片之動畫及管理製作室400多名駐港動畫師。張先生於夢工場工作之十二年間曾被譽為全球最佳計算機動畫師之一。他在《史力加》三部曲之貢獻備受推崇,分別曾擔任動畫師指導、動畫師監導及角色設計部主管。此外,他亦是《蟻哥正傳》的高級動畫師

動畫總監–Kim Ooi
Ooi 先生自意馬於二零零零年成立以來一直於本公司工作,擔任意馬首套電視劇集《時空冒險記》之動作總監。Ooi 先生畢業於溫哥華電影學院 (Vancouver Film School),後以製作當地電視廣告開展彼之動作工作,及後曾於上海及香港之主要廣告公司製作電視廣告。

覺效果指導 - 陳炎 陳先生加盟意馬前曾於迪士尼及夢工場動畫等好萊塢電影製作室積逾十年經驗,參與電影包括恐龍、星銀島、廿二世紀殺人網路2、鯊膽大話王及棒球小英雄等。他於上海出生,畢業於美國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

阿童木檔案

阿童木畫報畫報

中文名:阿童木/鐵臂阿童木
英文名:astro boy
日本名:鉄腕アトム 或 てつわんあとむ
出生地:日本科學省精密機械局
身高:一百三十五公分
體重:三十公斤
創造者:天馬博士
性格:比人類的小朋友還要用功,是個優等生,常常受學校表揚。
動力來源:原子力引擎
腳底:安裝有飛翔用的噴氣噴射引掣,在太空里則轉換為火箭引擎。
語言:會超過60國語言
智力:能分辨人類的善惡
聽力:為正常人的1000倍
眼睛:是強力探射燈
屁股:安裝了機關槍
最大輸出功率:為10萬馬力

原創作者

手塚治虫手塚治虫

姓名:手塚治虫
性別:男
生日:1928年11月3日
忌日:1989年2月9日
血型:A
星座:天蠍座
出生地:大阪豐中市
出道:1946年1月在《少國民新聞》發表《小馬的日記》
描述:手塚治虫所留下的創作近千種。原先在講談社發行過《手塚治虫漫畫全集》,共三百卷。在他過世後又花了10年,追加了壹百卷。而現今《手塚治虫漫畫全集》總共四百卷,使他成了全世界最多著作的漫畫家。去世時,他尚有3部漫畫連載未完結,他與義大利合作的卡通電影《聖經》也未完成。手塚治虫一生所創作的漫畫作品高達15萬頁之多,他在巔峰期間曾同時執筆13部漫畫作品連載,由於工作量大,他隨時攜帶稿紙,在旅行途中的飛機上、汽車上也繼續作畫,他每天只睡不到4小時,有時一天可畫50頁漫畫,速度驚人。他也曾3天3夜毫無睡眠連續畫個不停,即使同時創作漫畫和製作卡通動畫如此地忙碌,也不停歇。

幕後故事

執導過《棒球小英雄》的科林•布萊迪曾是本片的導演人選。
《阿童木》是日本動畫史上第一部TV動畫劇集,由1963年首播,1966年播放完畢。這個動畫劇集多次翻拍,第二次是上世紀80年代,第三次是21世紀。
為柯娜配音的原本是斯嘉麗•詹森,她甚至已經進入了配音工作,但不知什麼原因,最終克里斯汀•貝爾取代了斯嘉麗•詹森為柯娜配音。

國際化團隊的精誠合作

劇照劇照

風靡全球數十年的動漫大作《阿童木》如今首度以3D卡通片的形式走上大銀幕,整個製作團隊也煥然一新。導演大衛•鮑沃斯從《誰陷害了兔子羅傑》開始踏足動畫界,浸淫動畫界二十餘年的他對於本片信心十足:"拍攝《阿童木》是我工作生涯里最辛苦也最有趣的經歷,我們從五年前就開始為本片準備一切拍攝相關的工作。記得我第一次和自己的朋友、家人宣布這個訊息的時候,他們都驚呆了,不相信的問我,'你能拍好它嗎?'我理解他們的質疑,因為一個外國人能夠拍好一部日本卡通片的幾率實在不大,我一開始就很清楚這一點,所以我和大家一起將各種有可能搞砸本片的可能性都擺在檯面上講,然後一一的排除,尤其是在《阿童木》的製作過程里,我也不停的在問自己,怎么做才不會搞砸,怎么做才會讓大家覺得'好'?抱著這樣的想法,整個製作團隊在數年的時間裡製作完成了《阿童木》,如今,你就可以看到它了,是好是壞,你是最好的評判者。"
本片的監製瑪瑞安•撫加格原是夢工廠的老牌員工,十多年來參與了《荒失失奇兵》、《鼠國流浪記》、《埃及王子》等多部卡通片的製作,對於本片的整體把握,瑪瑞安•格爾說:"整個概念就是要最大限度的貼合手塚治蟲先生的原作,特別是畫面風格。但今時今日的3D動畫技術給予觀眾的感覺十分新潮,《阿童木》的原作又相當的復古,那么,如何去儘可能的表現整個《阿童木》的世界觀,就是一個難題。關於這一點,大衛•鮑沃斯做得很不錯,最後我們設計出來的3D場景相當接近手塚治蟲先生繪畫的風格,看上去想必也會讓影迷感到很欣喜,特別是那些當年看過漫畫原作,上了年紀的老影迷,我想他們看了《阿童木》之後一定不會說:'看,又一個來糟蹋經典的傢伙!'"
負責《阿童木》動畫製作的意馬動畫的主管兼本片出品人津村健先生說:"設計本片的動畫場景主要還是以手塚治蟲先生當年的創意為主,例如電影中所展現的整個未來都市,它有著紛繁複雜的高架橋和流線型的大廈,這些都是手塚治蟲先生原作中都存在的元素。我們對於《阿童木》,要做的事不是破壞,而是復原,振興,讓《阿童木》在如今的技術里重新在大銀幕上綻放它的美麗。"
用聲音傳達微妙的感情
在美國版中,為天馬博士配音的是好萊塢影帝尼古超拉斯•凱奇,對於這部電影,尼古拉斯•凱奇說:"這是一部全球漫畫迷都無法珍忘記的卡通片,他有著我過去許多年的許多美好回憶。參與它的電影工作是我想都沒想就答應下來的事,整個配音的過程就是我不停回憶的過程。天馬博士是一個悲劇人物,我很吃驚於手塚治蟲先生能夠在當年就為這個角色設計那么深邃的內涵,在如今的配音過程里,我再度感受到了這個角色身上的種種情愫"
而為影片當仁不讓的頭號主角--阿童木配音的,則是年輕的小伙弗萊迪•海默。現年17歲的他由約翰尼•德普帶入行內,出演了《尋找夢幻島》、《聲夢奇緣》、《亞瑟和他的迷你王國》、《查理和朱古力工廠》等叫好叫座的電影,對於在《阿童木》中的配音,弗萊迪•海默說:"阿童木是全世界孩子們的好朋友,從小我就這樣想,我能夠為這個角色配音,實在是太開心了。導涌希望我要注意,在配音過程里展現阿童木既憂鬱又堅決的心情,這一點曾經困擾了我很久,因為我實在不知道這種心情下,說出來的話的語氣是什麼樣子?於是我問尼古拉斯•凱奇,他告訴我,你跟著我學就可以了,然後給我說了很長一段話,我還記得他說的那段話,實在是讓我大開眼界!而我用他告訴的方法來配音,感覺果然很好!"

幕後花絮

日本“漫畫教父”手塚治蟲的《鐵臂阿童木》50年代面世,歷經半個世紀,魅力不減,成為動漫界的經典形象,動畫系列片亦風靡一時。“善良勇敢的,啦啦啦鐵臂阿童木,十萬馬力,七大神力,無私無畏的阿童木。”這句歌詞想必不少人都有印象。如今,這部經典漫畫,即將以3D的形式和觀眾在大銀幕之上見面了。《鼠國流浪記》的導演大衛·鮑沃斯執導這部?...日本“漫畫教父”手塚治蟲的《鐵臂阿童木》50年代面世,歷經半個世紀,魅力不減,成為動漫界的經典形象,動畫系列片亦風靡一時。“善良勇敢的,啦啦啦鐵臂阿童木,十萬馬力,七大神力,無私無畏的阿童木。”這句歌詞想必不少人都有印象。如今,這部經典漫畫,即將以3D的形式和觀眾在大銀幕之上見面了。

《鼠國流浪記》的導演大衛·鮑沃斯執導這部電影,他的老朋友瑪瑞安·加格擔任監製一職。大衛在接受採訪時說:“從《阿童木》誕生之日起,我就喜歡上這部漫畫了,當我聽說有電影公司有意把它拍成電影之後,我就不時關注這個動向。幸運的是,我和瑪瑞安之前有過合作,他把執導這部電影的機會給了我,對我來說真是莫大的幸運,是在適合的時候拍攝了一部好的電影。《阿童木》之前已經拍攝過2D版本的動畫系列片,這次要拍攝的是3D版本的。3D版的要更難一些,主要是技術上的難題,這個得交給技術人員了,我的工作仍然是找到一個好故事,思考怎樣讓角色更豐滿。我對特技這些並不在行,還好有專業人員負責,不用我太費心,這樣一來,拍攝動畫和拍攝真人電影對我來說也沒多大的區別。”

監製瑪瑞安說:“電影根據日本50年代的漫畫改編,《阿童木》動畫系列片在60年代盛極一時,在80年代和2000年,也推出了新的卡通片系列,不過這次是第一次搬上大銀幕,所以我們都特別興奮。我和大衛是在拍攝《鼠國流浪記》的時候認識的,當時我也是監製之一。當《阿童木》拍攝計畫還在醞釀中的時候,我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我這個朋友,我和他已經合作有十五年了。”

電影的配音陣容很強大,包括有弗萊迪·海默、尼古拉斯·凱奇等知名演員。大衛說:“我們可是煞費苦心才把演員們都召集起來的。我一早就視尼古拉斯·凱奇為天馬博士的最佳配音人選。我們和他聯繫之後,正忐忑不安他會如何回應,沒想到尼古拉斯本人就是《阿童木》的冬粉,他非常興奮和樂意參與配音的工作,立馬就搭飛機就過來了。給阿童木配音的人選,我們想找一把能表現強烈感情起伏的聲音,弗萊迪·海默無疑是現在最有才華的年輕演員,能夠邀請到他是我們的幸運。其他的配音演員也是極其出色的。唐納德·薩瑟蘭本身就是一個傳奇演員,我一直很欣賞內森·連恩在電影上的演出,尤金·列維非常有趣,他配音的HamEgg本身就是一個很有趣的角色,他還自己為這個角色加上了更豐富的笑料。有這樣一群優秀的配音演員實在是我們的幸運。”

《阿童木》會否拍續集?關於這個問題,大衛笑著說:“至於《阿童木》會不會拍成系列電影,這個當然要看這部電影上映後的票房了,呵呵。《阿童木》原本的故事是可以一直一直往下拍的。這次只是阿童木的初次亮相,我們也希望能更多地在銀幕上體現阿童木的世界。”

出演過《尋找夢幻島》、《查理和朱古力工廠》等電影的弗萊迪·海默成為阿童木的“代言人”。弗萊迪是英國演員,他要在《阿童木》里用美式英語來配音:“不能用自己擅長的英國腔調來配音是會有些限制,但我之前已經好好練習過美式發音,電影上映後,就能知道美國觀眾是如何評價我的發音了,我覺得我表現得還湊合,希望我的努力沒白費吧。”

談到和導演的相處,弗萊迪說:“大衛·鮑沃斯是一個非常有才華又好相處的導演,他給演員極大的自由去發揮自己的創意。我配音的時候,他會在一旁指導我,我並不是只顧自己配音,大衛還會讓我隨時了解同伴的配音情況。雖然我和克里斯汀·貝爾沒有見過面,但大家都說我們之間的聲音聽起來就很有化學反應,這都多虧有大衛的指導。”

“《阿童木》有著足夠多的歷史,可以去充實一部電影,我在拍攝之前也翻過漫畫書,對人物有所了解,為阿童木配音是一個挑戰,但我認為我最後仍掌握到人物的核心。我覺得阿童木和《木偶奇遇記》里的匹諾曹有些相似,匹諾曹雖然是木偶,但他一直渴望成為一個真正的、有血肉之軀小男孩,阿童木也有這樣的願望。儘管還有不少故事有著相似的情節,但我想它們都有自己的不同之處。”

“《阿童木》能吸引所有年齡層的觀眾,雖然電影被定為是一部動作片,從頭到尾都有很多動作場面,但感情線是一直貫穿電影始終的。小朋友會喜歡看,成年人也會被吸引。家長們帶著小孩進入電影院,電影一開場,所有人都能好好欣賞這部電影,收穫一段美好的時光。”

克里斯汀·貝爾憑藉美劇《美眉校探》和《英雄》廣為人知,她在《阿童木》里為Cora一角配音。“導演大衛·鮑沃斯很為《阿童木》著迷,全心全意地投入到這部電影裡。他愛死了《阿童木》的故事,也希望所有人都能喜歡,所以他忠實於原著,實際上他也做到了。大衛已經把整個故事都裝進腦袋裡了,演員只需要按照他構想的步驟去做就可以了。但他並不是個專制的人,如果配音的時候,演員覺得修改台詞會更利於表達、更流暢,他也會欣然同意。”

影片特色

東西方混血的三維阿童木
2009年10月,由意馬國際籌備三載推出的三維電影版《阿童木》將在全球同步上映。新版《阿童木》由中國美國日本三方聯手打造,成了真正意義上的“東西方混血”——日本經典動漫、美國好萊塢導演、香港動畫製作。《阿童木》是意馬國際累積多年經驗後拍出來的成熟作品,其品質絕不下於同類好萊塢大片的製作。
港產動畫巨人裝備頂級CG視覺配置
劇照劇照

為了打入國際市場,這一次的阿童木也與原著有著許多不同,原先平面黑白的阿童木在漫畫中被稱作是“世界上擬人化表現最逼真的機器人”,因此在電影中他的皮膚、毛髮以及動作等方面都要接近真實。另一個比較大的區別在於劇情中阿童木的年齡從原作的7、8歲上升到了13、14歲,所以他在大部分時間都是穿著衣服的,而這也給製作部門帶來了更大的挑戰,例如在高速飛行和遇到爆炸時衣服布料都要做出相應的反應。
作為全程參與過《忍者神龜》和《阿童木》製作的意馬國際技術運營主管麥知行(Johnny Mak)介紹說:“在製作《忍者神龜》時比較辛苦,因為當時我們還沒有比較成熟的技術。現在做《阿童木》就輕鬆了很多,也使得片中的很多鏡頭質量得到了提升。比如製作出了逼真的樹葉、草被風吹擺動的效果,此外還有布料的抖動以及在燈光、反射等方面也均超越了《忍者神龜》的水平。”
對於動畫公司而言,開發部門決定著公司的技術發展潛力,意馬國際自成立初期便組建了一支優秀的程式開發隊伍,他們根據製作部門的需要編寫了很多程式外掛程式,例如能夠讓角色的肌肉跟隨動作變化作出相應變形的IMAGI Muscle(肌肉系統)、可以使角色的皮膚呈現真實質感及色澤的IMAGI Skin(皮膚系統)以及IMAGI Fur(毛髮系統)、植物系統、流體模擬系統等等,這些外掛程式均基於Autodesk Maya使用。
刻畫萬鈞之力易如反掌
在影片中,阿童木不僅上天入地盡顯神力,還以一敵眾與反派機器人打得不可開交。為了表現出機器人舉手抬足間那種力道十足的感覺,《阿童木》的動作場面參考了電子遊戲中的打鬥概念,令各種招數呼之欲出視覺效果極其震撼。與製作《忍者神龜》時不同的是,當時意馬自行開發的rigging tool(骨骼綁定工具)雖然減輕了動畫師在製作角色動畫時的負擔,但是在應付一些大幅度變化及高難度動作時,動畫師仍然要分開處理相關的綁定部分,因此單是在每個角色的骨骼綁定處理上就花了相當多的時間。而在《阿童木》的製作過程中,意馬選用Autodeskreg; Mayareg;幫助動畫師快速準確地完成了角色的動作製作,不僅動作流暢,而且物理模擬效果非常真實。
歐特克數字娛樂創作工具——遠程協作的接力棒
香港意馬國際以世界一流動畫製作水準成功使昔日經典動漫《阿童木》煥發新貌,意馬國際創辦人及創作總監高偉豪的心愿是以香港動畫人之力將東西方文化相融合,製作出國際化的高質量動畫作品。歐特克為傳媒娛樂行業提供尖端、高效的設計工具,屢獲殊榮的解決方案專為數字媒體製作、管理和交付而設計,全面覆蓋了從影視特效、調色配光、編輯到動畫、遊戲開發和設計可視化等所有領域。能夠幫助他們將頭腦中構思的想像化為現實,以最佳的效果呈現成完美創意,是動畫人飛向夢想的助推器。

精彩對白

GeneralStone:Inshort,youmademeverydisappointed.
史東總督:“這機器人毫不實用。”
茶水博士:“你們先聽我解釋。若要機器人跟人類成為好友,就要和他們心靈相通。”
史東總督:“總之,你令我很失望。”
Policeman:Icametoinvestigatelastnight'sonething.Incidentlikethis...
Policeman:Hey!Wait!Mechanicalhearthasahumanperson?
Dr.Elefun:Yes,heisthefirstonehasafeeling,andjudgmentrobot.
Policeman:Thisrobotistoodangerousamechanicalmancouldknowhowtheiractions.
Dr.Elefun:Hewasverykind,butalsoknowhowtoprotectpeople.
Policeman:Toprotectpeople?
Dr.Elefun:Yes,Ididnotlietoyou.
警察:“我是來調查昨晚的一件事。事件經過是這樣…”
警察:“喂!等一等!擁有人類之心的機器人?”
茶水博士:“對,他是首個擁有感情及判斷力的機器人。”
警察:“這機器人太危險了 機器人竟然懂得自己行動。”
茶水博士:“他很善良,還懂得保護人。”
警察:“保護人?”
茶水博士:“是,我沒有騙你。”

獲獎履歷

AnnieAwards(Annie)2010
StoryboardinginaFeatureProduction(提名)SharonBridgeman
WritinginaFeatureProduction(提名)TimothyHarris
WritinginaFeatureProduction(提名)DavidBowers>.

影片看點

濃厚中國味令影片倍感親切

阿童木劇照阿童木劇照

《阿童木》投資方之一是中國的光線影業,3D特效是曾製作過《忍者神龜》的香港意馬打造,因此該片的中國味道非常濃烈。《阿童木》的中國元素比《功夫熊貓》更多,像阿童木最好的夥伴是中國小朋友,而最滑稽的那隻機器狗——垃圾桶也產自中國,它為了揭露阿童木身份居然在沙土上刨出“他是機器人”的漢字。而片中還有很多商店的店招和標語都是用中文寫的。此外,阿童木的性格也很中國,片中的阿童木含蓄,跟女友歌娜是細水長流的低調感情,跟父親天馬博士則是“愛你在心口難開”式的溝通方式。《阿童木》飽含溫情與誠意,喚起一代人對童年美好時光的集體回憶。

視覺特效堪比《變形金剛》

紅遍全球50年的經典動畫形象首次登上大銀幕,尖端科技打造出了宏大逼真的機器人大戰場面,視聽效果堪稱國際頂級。不論是在與“終極戰士”令人心驚膽戰的激烈戰鬥,還是在角斗場以寡敵眾擊敗各種機器人鬥士,又或是在與機器人軍團展開的空中大戰中,阿童木的“十萬馬力”在影片中被體現得淋漓盡致,激烈場面足以與《變形金剛》相比。此外,阿童木的武器裝備比起電視版威力更加強大,不但有百發百中、威力無窮的手臂院子跑,屁股上的機關槍更是把敵人打得措手不及。

《阿童木》創新出奇 電影人物更精彩

阿童木此次在大銀幕上遇到了一群“肝膽相照”的新朋友:聰明機靈的歌娜、百事通阿塞、可愛乖巧的孿生兄妹泥巴和東東、以及善良敦厚的古老機器人佐格。朋友們對阿童木的關懷令他在遭受天馬博士拋棄後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刻。這些聲稱自己是“來自中國的機器人拯救小組”的孩子們個個精靈古怪,他們的增加令整部影片充滿的童趣。

片中的“機器人三劍客”可以說是整部影片的笑料所在。分別是冰櫃、郵筒、以及一個腰間掛滿飲料瓶的機器人。三劍客總是形影不離,經常大喊著“機器人三劍客萬歲”跌跌撞撞的出現在阿童木身邊,他們以“為機器人同胞爭取自由”為宗旨時時刻刻都與阿童木站在一起。他們一心想要成為擁有強大力量的英雄卻由於力不從心而常常笑料百出,令人哭笑不得。“機器人三劍客”的設定是為了在電影中增添活躍的氣氛,力求讓觀眾輕鬆一笑。

配音令人驚喜超越《海底總動員》

阿童木劇照阿童木劇照

羽泉聲演的“機器人三劍客”可謂是難度最大,但卻是最令人驚喜的。羽泉對聲音的控制著實讓人讚嘆,他們不僅配活了機器人們,更在片中發揮了自己的搞笑功力,“機器人三劍客”的每次出場都能讓觀眾笑到不行。而王剛的配音也同樣出彩,他聲演的哈馬在體態上與自己十分相似,再加上王剛“奸氣”十足的聲音可謂是珠聯璧合。而著名影評人江小魚表示:“電影中的配音很有意思很好玩,台詞和人物相得益彰,是自《海底總動員》以來配音最好的一部動畫電影。”

《阿童木》適合5歲到50歲的觀眾觀看

著名電視主持人兼專欄作者曾子航表示:“《阿童木》喚起了很多人的兒時記憶,有種回到過去的感覺。電影裡有很多中國元素,故事貼近大眾,動畫技術有好萊塢水準。我們可以感覺到,阿童木也在與時俱進。”著名影評人王旭東稱《阿童木》是中國電影得病分水嶺之作。影評人鴻水更是對《阿童木》寄予厚望,稱該片票房非常有希望向今年暑期熱映的《變形金剛2》看齊。資深影視策劃人譚飛更是稱讚《阿童木》是一部適合5歲到50歲的觀眾觀看的動畫電影,適合全家人一起觀看。

好萊塢製作班底傾力打造

《阿童木》改編自日本“漫畫之神”手塚治虫的首部連載作品。該片的導演是曾因成功執導《鼠國流浪記》獲得五項安妮大獎的著名導演大衛·鮑沃斯,編劇提摩斯·哈里斯曾為紅極一時的《空中大摜籃》擔任編劇一職。《阿童木》製作方由曾製作過賣座大片《忍者神龜》的香港意馬(Imagi)動畫製作公司擔任。意馬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曾經參與製作過好萊塢動畫大片《玩具總動員》,其獨立製作的《忍者神龜》也受到業界好評。

每一個動畫設計師都為《阿童木》嘔心瀝血。據《阿童木》動畫總監張漢寧透露:“電影中每3秒鐘的動作需耗時一星期完成,渲染一幀畫面就需要一小時。” 如果渲染一幀畫面就要一小時,整部90分鐘的影片共有129600幀,計算下來的話需要耗時129600小時,即7776000分。這樣龐大的數字令人驚嘆動畫師在製作一部卡通片時幕後所付出的艱辛與努力。

一句話評論

還算可以,就是劇情衝突顯得怪異。

——《波士頓環球報》

感覺就像許多部電影拼湊在一起一樣。

——《今日美國》

光榮止於2D版本。

——《芝加哥太陽時報

盤點尼古拉斯·凱奇的影片

尼古拉斯·凱奇, 1964年1月7日出生於美國加州長灘,他本姓科波拉,是以《教父》和《現代啟示錄》等片聞名於世的大導演科波拉的侄子。17歲開始進入電影圈,為了不受叔叔名氣的影響,改從他喜愛的作曲家約翰-凱奇的姓。他飾演的角色較多,也獲得不少獎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