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友》

《汽車之友》雜誌是目前國內發行量最大、影響力最廣、具有權威性的汽車刊物,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主辦。自1986年創刊以來,以其豐富的信息量,專業客觀的分析,及時準確的報導,贏得了讀者的好評和業內很高的聲譽。《汽車之友》的讀者群快速壯大,目前半月刊每期發行量已達三十五萬冊,擁有了最具購買力的消費實力群體。

基本信息

簡介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SAE-China)成立於1963年,是由中國汽車科技工作者自願組成的全國性、學術性法人團體;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組成部分,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是國際汽車工程學會聯合會(FISTA)成員,並任理事;是國際太平洋地區汽車工程會議(IPC)發起國之一。其宗旨是:推動中國汽車工業科技進步;培養汽車科技人才成長;促進世界各國汽車界民間科技交流;傳播和普及汽車科技知識。

《汽車之友》雜誌是目前國內發行量最大、影響力最廣、具有權威性的汽車刊物,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主辦。自1986年創刊以來,以其豐富的信息量,專業客觀的分析,及時準確的報導,贏得了讀者的好評和業內很高的聲譽。《汽車之友》的讀者群快速壯大,目前半月刊每期發行量已達三十五萬冊,擁有了最具購買力的消費實力群體。

汽車之友汽車之友

創刊歷程

汽車之友歇會成立汽車之友歇會成立

汽車之友雜誌創刊於1986年1月,雙月刊,16開黑白印刷,彩頁4封,48頁正文(含4個彩頁),定價0.54元,啟動資金10萬,創刊號發行44000,全部郵局發行,除1000多份在郵局零售外,其餘都是訂閱。

創刊之初全年發行6期,全年發行量約30萬份,發行收入約10萬元。

1994年《汽車之友》改為月刊,定價2.00元,年初單期發行量10.20萬本,財務上獨立核算,實行自主經營,全年發行收入147萬,實現了稅前贏利20萬元。

1999年《汽車之友》改為現在這樣規格的大16開本,72頁,其中彩色48頁,用64g輕塗紙,定價6.80元,實現了學期發行突破20萬冊,發行總收入976萬元。 

2001年《汽車之友》改為全彩頁+黃頁廣告,年均單期發行最突破25萬份,發行總收入1265萬元,同年9月,《汽車之友》正式成為BPA會員,是國內第一家獲得BPA認證的汽車類雜誌。

2003年《汽車之友》改為全彩頁,總頁數擴到112頁,裝幀由騎馬訂改為無線膠訂,從6.80元一本漲到8.90元,雖然價格增長的幅度很大,可令我們沒想到的是發行量增長的幅度更大,2003年《汽車之友》年均單期發行量為346000多本,最高的一期高達37萬份,發行總收入超過2000萬。2003年是中國汽車業發展速度最快的一年,有人說是“井噴”年,我們《汽車之友》也是趁著全國汽車發展的好時機,實現了一個比較大的飛躍。考慮到當時的形勢和我們的具體情況,我們一鼓作氣將《汽車之友》從月刊改為半月刊。

從2004年起我們《汽車之友》雜誌成為國內大眾消費類汽車雜誌唯一的汽車半月刊。《汽車之友》一直是國內汽車類刊物中的眾矢之的,每當我們創辦了什麼新欄目或是有重要改版,或是調整價格,總是有同行效仿跟進,促使我們不得不總是開動腦筋創新。慶幸的是2004年我們的半月刊成功了,實現了月發行量55萬的好業績,發行總收入3500萬元。

從2004年至2006年,《汽車之友》雜誌銷售收入每年都超過3000萬,是初創時期的300倍。

發行策略

汽車之友》雜誌副社長兼執行主編胡岩作客新浪汽車之友》雜誌副社長兼執行主編胡岩作客新浪

《汽車之友》發行策略從1986年創刊一直到1995年,10年間採取的方法很簡單。全部郵發,10年內從4萬多本一直發展到95年15萬本/期,可以說郵局的作用功不可沒。

1995年以後,隨著報刊發行業的發展,我們也開始了多渠道的探索。開始時試著先試探著做了幾家,後來逐步發展,幾經反覆,用了兩三年時間,組成了全國的發行網路,差不多有200餘家。

從2001年起,社裡的發行開始做省級代理,全國共選了50多家,有的省一家,有的省兩家,2004年改為半月刊後又增加了幾家,現在有60家,郵政系統和民營基本各占一半。

刊物信息

主辦: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 
出版: 《汽車之友》雜誌社 
郵發代號: 2-875
·出版周期: 半月刊
·訂閱單價: 10.00 元/期
·訂閱年價: 240.00 元/年(2009年)
·開張頁碼: 16開128頁
·國內刊號: CN11-1308/U

聯繫方式

電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地址:
北京市西城區白雲路1號1202室 

汽車雜誌集錦

汽車問世至今已有百餘年歷史,如今更是成為了很多人的代步工具,隨著汽車業的告訴發展,相應的汽車雜誌也占據了很大的期刊雜誌市場,今天就讓我們來盤點一下汽車行業的雜誌吧!
《汽車總動員》
《名車志》
《汽車導報》
《轎車情報》
《商用汽車》
《越野世界》
《汽車族》
《越玩越野》
《專用汽車》
《中國汽車要聞》
《汽車電器》
《汽車維修技師》
《庖丁解車》
《汽車與安全》
《機車信息》
《汽車維護與修理》
《汽車技術》
《汽車與你》
《家用汽車》
《車迷》
《方程式賽車》
《新汽車》
《快車道》
《大眾汽車》
《汽車生活》
《汽車製造業》
《車時代》
《中國汽車界》
《汽車文摘》
《購車情報》
《汽車維修》
《中國汽車市場》
《汽車工程》
《當代汽車》
《汽車觀察》
《車王》
《汽車測試報告》
《汽車博覽》
《品質汽車》
《上海汽車》
《汽車工業研究》
《汽車科技》
《汽車運用》
《中國賽車雜誌》
《汽車使用技術》
《車》
《汽車與運動》
《商用車界》
《車世界》
《車世紀》
《汽車電子世界》
《轟》
《世界汽車》
《汽車工藝與材料》
《中國汽車報》
《汽車雜誌》
《國際汽車設計及製造》
《座駕》
《汽車與配件》
《汽車之友》
《動力驛站》
《汽車秀 AUTO SHOW》
《汽車導購》
《汽車與駕駛維修》
《寶馬雜誌》
《汽車與社會》
《甲殼蟲》
《新車時代》
《汽車駕駛員》
《四驅車》
《動感駕馭》
《汽車維護與保養》
《改裝與四驅》
《越野E族》
《車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