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PoE的英文全稱是: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 關於PoE的定義有很多,Friedman在其PoE著作中是這樣定義的,“PoE是一個度的評價:建成後環境如何支持和滿足人們明確表達或暗含的需求。”1988年,美國Preiser等人在其著作《使用後評價》中定義:PoE是在建築建造和使用一段時間後,對建築進行系統的嚴格評價過程,PoE主要關注建築使用者的需求、建築的設計成敗和建成後建築的性能。所有這些都會為將來的建築設計提供依據和基礎。
評價
(POE)始於20世紀60年代初,是隨著環境心理學及環境行為學等學科的發展展開的。許多學者所做的研究沒有直接指明是POE,但其研究工作的性質和範圍屬於POE領域。90年代後,一些學者尤其是青年學者涉足此領域,並在理論和實踐上均有不同角度的探索[4]。常懷生在1982年開始介紹建築環境心理學並開始在國內傳播環境評價理論。到1992年,他先後調查了全國9個城市123戶住宅,4個城市7家醫院近60間病房,以及深圳6棟辦公樓近40間辦公室[11]。其評價的實踐側重於研究人與微環境的心理互動關係。另外,常先生在他的《室內環境設計與心理學》(1999)一書中系統的介紹了POE的基本原理和操作程式、方法[12]。楊公俠對視覺環境進行了許多環境評價研究,並在環境評價理論和實踐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3]。他重點介紹了英國學者D. Canter的“目標場所評價理論”和“塊面”評價法,指導研究生參與環境評價實踐並因地制宜的做了一定範圍的評價方法探索,有《環境心理學的理論模型和研究方法》[5]、《上海居住環境評價》[14]等研究成果。
俞孔堅從景觀美學、偏好及敏感度等方面對自然景觀進行了系統的評價。1986年以來,他發表了大量論文重點對評價的各類方法進行了對比分析和研究。他從評價測量、評價要素、以及評價模型等方面對評價方法及體系進行了探討,並對不同類型的人在景觀審美方面反映出的特點及相互關係作了分析。同時還揭示了不同國家的人群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主觀評價的差異性[15]。這些研究成果可以告訴我們如何通過合理的規劃設計,來充分地利用景觀信息資源,對POE研究有一定的啟發並具有一定的可借鑑之處。
陳青慧在1987年論文《城市生活居住環境質量評價方法初探》中提到建立完美的評價因素集的思想,並嘗試了社會調研方法和基於統計的量化分析方法[16]。
在對國外POE的理論和方法介紹方面,饒小軍在《國外環境設計評價實例介評》(1989)[17]中,重點介紹了國外八十年代的環境評價實例,對國外環境設計評價方法進行了探討。吳碩賢在1990-1993年間,以人群的主觀評價為研究核心,利用量化方法對居住區環境質量進行了評價。他發展了利用多元統計分析法、層次分析法求權重、利用模糊數學方法進行建築環境綜合評價的方法[18]。徐磊青在碩士論文《場所評價理論和和實踐》(1995)中,集中介紹了國外基於環境心理學的評價理論和使用狀況評價(POE)的理論和方法,並通過案例建立了上海居住環境評價模型[19]。該模型綜合了弗朗西斯卡托(G.Francescato,1979))),坎特和(D.Canter&K.Rees,1983)))、吉福德(R.Giford,1987)))的環境滿意度模型,其特徵是強調體驗到的環境變數(包括社會、空間、設施三個方面)。莊惟敏在《建築策劃導論》中,系統地介紹了日本住宅空間的評價方法[20]。他結合建築策劃理論研究,系統地發展了以“語義差異法”為中心的建成環境評價方法。目的是為策劃提供決策信息研究手段,並強調利用社會學的調查研究方法評價現狀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