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沿革
德軍一貫重視自行反坦克炮和突擊炮的發展,然而對於較大 口徑的曲射支援火炮,即105毫米輕型野戰榴彈炮、150毫米重型步兵炮和重型野戰榴彈炮三者,德軍的自行化努力一度陷入歧途。根本原因在於,德軍炮兵高層對這類自行火炮的概念與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英軍相同,要求自行火炮作為裝甲化的火炮運載平台,既可車載射擊,又可卸下帶完整炮腳、炮輪的火炮或整個炮塔,不僅用作常規固定火力,而且還能牽引機動。事實上,一戰英軍早已發現這種方式笨重繁瑣,戰鬥動作太慢,很快將所有Mark I火炮運載坦克改為運輸坦克。二戰德國卻像中毒一樣樂此不疲,沒能產生任何適於批量列裝的成果。除了日本短暫利用九七式輕裝甲車底盤研製這種平台外,沒別的國家重蹈這種覆轍。
研製過程
為緩解研發遲緩與戰場急需的矛盾,基層德軍在1943年前只得自行湊合彌補。德軍最早的成功的105毫米自行榴彈炮在法國誕生,還有配套的彈藥輸送車和炮兵觀察車,都基於繳獲自英軍的維克斯Mk.VI B輕型坦克改裝,使用了6門一戰的le.FH.16榴彈炮,由貝克Becker上尉負責,組建一個炮兵連。在二戰末的日本,這類努力被風趣形象地稱為“寡婦(老車底盤)配鰥夫(淘汰老炮)”。這種自行榴彈炮除前部駕駛員外,後部戰鬥室內乘員布置為:左前炮長,左後車長,右側兩名裝填手。
1941年10月,貝克上尉率該連作為第227步兵師第227炮兵團的第15突擊連,投入列寧格勒以南姆伽Mga附近的戰鬥。根據11月的一份報告,這些自行榴彈炮極為成功。首先105毫米炮的威力幾乎相當於75毫米短管坦克炮的3倍,與現役le.FH.18榴彈炮完全通用炮彈,只是不能用最強的6號裝藥發射而已,最大射程9200米,除了發射穿甲榴彈外,一般限於3號裝藥。有意思的是,le.FH.16的所有操炮瞄準機構在同一側,開火反而比le.FH.18更迅速。儘管戰鬥全重僅6.5噸而且看似重心偏高,但開火時平台穩定性很好,使用3號裝藥時也不必放下車尾駐鋤;使用5號裝藥時,才為了防止後坐力太強造成損壞,而須放下車尾駐鋤。
儘管相比原輕型坦克戰鬥全重增加了四分之一,但該自行火炮機械可靠性極強,平均里程達到1400公里,發動機和底盤在惡劣的路況和地形的考驗下,都沒出過問題,越野機動性和駕駛操控性都很好,單位功率13.5馬力/噸,對地壓強0.7千克/平方厘米。在補給困難的情況下,該車還有個更突出的優點——油耗低。在作戰時,該車相對較小的車重和尺寸,在蘇軍炮火下的生存力很強,而頂部加高敞開的結構,對全方位的觀瞄和近戰防禦都很有用。戰鬥室正面厚22毫米和側後厚14毫米的裝甲在實戰中擋住了所有輕武器射擊,乘員則可利用隨車攜帶的一挺機槍(戰鬥室裝有槍架)、兩支衝鋒鎗和手榴彈,有效殺傷從任何方向抵近的蘇軍步兵。在調整射擊位置時,該車可以緊密隨同步兵開到任何地點。蘇軍則根據該車如此有效的炮火和貌似高大的外觀,猜測其為遭遇過但尚未辨明的德軍最重型坦克。該車實際長4米,寬2.2米,高2米。
總體評價
可惜的是,儘管這款自行榴彈炮在東線實戰中表現完美,但德軍沒再利用繳獲的不少Mk.VI B輕型坦克改裝出更多,甚至沒賦予其正式的特種車輛編號。所完成的6輛下落不詳,很可能逐漸消亡於東線的殘酷戰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