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8II[F-8II]

F-8II[F-8II]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殲-8Ⅱ(中國代號:J-8Ⅱ,英文:Shenyang J-8Ⅱ,北約代號:Finback,譯文:長鬚鯨)殲擊機,是中國瀋陽飛機工業公司(簡稱:沈飛)研發的殲-8改進型高空高速戰鬥機。

1984年6月12日,殲-8Ⅱ原型機首飛成功。1988年3月18日該機設計定型,同年10月15日,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正式批准殲-8Ⅱ飛機設計定型。

殲-8Ⅱ戰鬥機摒棄了機頭進氣的氣動外形,採用全金屬半硬殼機身,兩側進氣,三角翼下平尾雙腹鰭氣動布局,具有良好的綜合作戰能力,可遂行多種作戰任務,具有在晝間、夜間複雜氣象條件下的空中格鬥、空中攔截和對地攻擊能力。

發展沿革

歷史背景

殲8II 01 號原型機 殲8II 01 號原型機

20世紀70年代後,世界各國戰鬥機設計思想出現轉變,不再 追求"更高、更快”,而是著眼改進飛機的中低空機動性能,完善機載電子設備、武器和火控系統。為了適應這一潮流,部隊裝備新需要,瀋陽飛機工業集團公司在殲-8的基礎上研製了殲-8Ⅱ飛機。發展重點是武器系統、火控系統、機載電子設備和動力裝置。

1979年,中國空軍根據國土防空的需要,針對 殲-8Ⅰ從機頭進氣的布局限制機載火控雷達性能的缺陷,提出在殲-8Ⅰ型飛機的基礎上改成從兩側進氣、以提高性能。1980年9月,總參謀部和國防工辦正式批准空軍提出的戰術技術要求,並命名為殲-8Ⅱ。先進殲擊機的一個重要特點是不再追求很高的飛行速度和飛行高度,而是著力於改進飛機的中、低空跨音速機動性,完善電子設備,改進武器和火力控制系統,使之能夠在中低空、跨音速時進行目視距離以外的作戰。

研發歷程

F-8II[F-8II] F-8II[F-8II]

殲-8Ⅱ飛機於1980年9月開始研製,1984年6月12日首飛。該 機在殲-8的基礎上對部分機體進行了重新設計,該機採用兩側進氣,增加了安裝航空電子設備的空間,同時改進了火控系統、武器系統、機載電子設備和動力系統,換裝了功率更大的WP-13A發動機,使該機具有很好的中低空作戰能力和全天候攔射攻擊能力。該機除裝備中國的空軍和海軍外,還準備出口。

一架未塗裝的 殲8II 試飛現場 一架未塗裝的 殲8II 試飛現場

殲-8是中國在殲-7的基礎上獨立進行重大改進研製而成的高空高速戰鬥機,其研製是為滿足我國高空作戰要求,突出高空高速性能,增 大航程,提高爬升率和加強火力。相比殲-7,各項性能指標均有改善。殲-8採取機頭進氣,大後掠角、小展弦比、薄三角翼、下平尾、雙腹鰭的空氣動力布局形式。

攜帶霹靂-12主動雷達制導空空飛彈 攜帶霹靂-12主動雷達制導空空飛彈

殲-8Ⅱ的研製任務由601所和瀋陽飛機公司承擔。根據中央軍委副秘書長張愛萍的要求,飛機研製採用系統工程管理。航空工業部副部長何文治任型號研製總指揮、顧誦芬任總設計師。在技術上,形成了型號總設計師、系統總設計師、主任設計師、主管設計師四級責任制,分工明確,責 任清楚;行政指揮系統有權威,調度指揮暢通,瀋陽飛機公司總經理唐乾三、現場總指揮管德與總工程師顧元傑進行有效的組織領導工作;會計師系統實行型號經費包乾,使經濟槓桿發揮了作用;質量管理貫穿於研製全過程。這些措施,保證了飛機研製的順利進行。

殲-8Ⅱ 殲-8Ⅱ

1983年4月,601所發出 殲8II 全套設計圖紙,瀋陽飛機公司投入試製。首架飛機於1984年3月總裝完畢。同年6月12日,殲-8Ⅱ在曲學仁的駕駛下首飛上天,按照國家批准的試飛大綱,先後共有 4 架 殲8II 飛機投入定型試飛,經過嚴格考核,證明飛機的主要性能指標都達到了設計要求。1988年10月,殲-8Ⅱ設計定型。殲-8Ⅱ從方案論證到設計定型,歷時8年。由於飛機的方案論證比較充分,原理性試驗工作紮實,僅用17個月,飛機就試製成功。

衍生型號

殲-8ⅡM

全副武裝的J8II 全副武裝的J8II

為了提升空軍空戰能力,殲-8Ⅱ誕生後不久,中國科研人員 又很快研製出了性能更為優良的殲-8ⅡM戰鬥機。殲-8ⅡM戰鬥機1996年首飛,它不僅飛得高、速度快,而且功能齊全、攻擊力強。

殲-8ⅡM改進的核心之一是加裝了俄羅斯的“甲蟲”型雷達。“甲蟲”雷達是一部工作在X波段,具有高、中、低脈衝重複頻率的全波形相干多模式機載脈衝都卜勒火控雷達,它已成功地用於米格-29M型飛機。“甲蟲”雷達具有對空和對地兩種功能。在空空狀態時,其探測範圍前半球為70千米,後半球為40千米,可同時跟蹤、搜尋10個目標,可實施超視距攻擊。在空地狀態時,能對海面或地面活動目標進行跟蹤、,並能制導空地中程飛彈,對地面或海面目標實施精確打擊。有特色的是“甲蟲”雷達的平板縫陣天線上集成了敵我識別系統的天線,在任何複雜氣象條件下,雷達均能與敵我識別系統配合工作。

F-8II[F-8II] F-8II[F-8II]

頗為引人注目的是,殲-8ⅡM戰鬥機的設計中,體現出“以我為主,兼容並蓄”的思想。在以中方為主的總體設計框架下,配置了先進的國產慣性,全球衛星定位組合導航系統、多功能顯示系統、平視顯示系統、火控計算機、傳輸匯流排等,形成了高品質的綜合火控系統。飛行員在飛行中可以做到雙手不離桿發射各種飛彈。同時,飛機配有全向告警系統,一旦受到敵方雷達照射,不僅能向飛行員告警,還能自動控制干擾投放器適時投放干擾,從而有效地提高了作戰生存力。為提高飛機機動性,殲-8ⅡM飛機換裝了兩台大推力的WP-13B型渦輪噴氣發動機,每台發動機的加力推力提高到69千牛。

技術特點

F-8II[F-8II] F-8II[F-8II]
F-8II[F-8II] F-8II[F-8II]

殲-8Ⅱ為給大口徑雷達天線提供空間,採用兩側進氣方式,這也是 該機與殲-8最大的外觀區別。這一改進為殲-8Ⅱ火控系統未來的改進留下了充足的空間。601所為完善飛機總體方案,做了大量試驗、研究工作。殲8II 兩側進氣的氣動布局一反中國殲擊機的傳統結構,對設計所來說是個新課題。為摸清進氣道設計參數與調節規律一他們做了全機高、低速風洞試驗、進氣道高速風洞試驗,試驗表明 殲-8Ⅱ兩側進氣道設計是成功的。進氣效率在高速時保持 殲8 型的水平,低速時提高 6%。他們還根據 殲-8飛機研製增穩系統的經驗,採用了電路控制的差動平尾,這在國內是 首創,使 殲-8Ⅱ飛機亞音速滾轉效率比 殲-8飛機提高45%。

渦噴13AII 型發動機 渦噴13AII 型發動機

殲-8Ⅱ雷達採用了208型單脈衝火控雷達,208型是在殲-8使用的204型的基礎上研製的,是我國第一種具有攔射能力的雷達,採用單脈衝體制,平面搜尋距離為40千米,配備有連續波照射器,理論上可以導引超視距發射的雷達制導空空飛彈。

殲-8Ⅱ換裝了兩台渦噴-13A雙轉子發動機,單台推力6600千克。發動機推力的提高,可提高飛機的中低空機動性,也使起飛著陸性能得到改善;外掛增加至七個,可懸掛多種武器或副油箱,使飛機具有全天候攔射能力併兼有對地攻擊能力,並裝備了雷達制導的中程攔射飛彈。

殲-8Ⅱ前起落架後裝一門23mm雙管炮。機尾下部安裝可摺疊腹鰭。殲-8Ⅱ在機體材料方面也有較大突破。625所按計畫在飛機垂尾和1至5框段前機身採用複合材料結構,這是中國首次在自行設計的殲擊機上大面積使用複合材料。該所還為批生產機種提供製件,使飛機減重近30%,同時配套的防雷擊、防靜電火焰噴鋁技術也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性能數據

殲-8 Ⅱ戰鬥機參考數據:

機長 21.52米
機高 5.41米
翼展 9.34米
機翼面積 42.19平方米
整機空重 9820公斤
正常起飛重量 13850公斤
最大起飛重量 17800 公斤
最大外掛能力 2,200 公斤
最大速度 2.2馬赫(2300公里/小時,高空)
巡航半徑 2200公里(有爭議)
作戰半徑 800公里
起飛距離 670米
著陸距離 1000米
實用升限 20500米
爬升率 (1,000 米高度,0.9 M)200 米/秒
最大盤旋過載 (1,000 米高度,0.9 M)8 G (估計值)
水平加速時間 (1,000 米高度,0.9 M)24 杪 
機載武器23毫米雙在線上炮2門;機翼下7個掛架,可攜帶武器:PL-2、PL-5、PL-7、PL-9、PL-10及火箭彈、反坦克子母彈、低阻爆破彈、反跑道炸彈等。

服役事件

“和平典範”

低阻航空炸彈 低阻航空炸彈

在中美關係的蜜月期間,中國希望能引進美國先進技術改進 殲8I I。1986 年與美國政府達成協定,委託前格魯門公司幫助改進 殲8II,這就是內部代號“八二工程”且對外名為“和平典範”的合作計畫。該計畫的主要內容是:使用基於 F-16A/B 的 AN/APG-66 改進的雷達和機載電子設備,但保留國產的敵我識別裝置和塔康導航系統;新的慣性導航系統、HUD、任務大氣資料計算機;並修改飛機的機體結構,加裝翼前緣襟翼以提高轉彎角速度,使用結構化油箱以增大飛機航程,改進後的飛機能掛載義大利阿斯派德空空飛彈。雙方還就採用 F404 渦扇發動機裝備 殲8II 展開談判。美方聲稱,經過美國先進技術整合後的 殲8II,其基本性能與 F-16/79 相當。

PL-8空空飛彈 PL-8空空飛彈

在殲-8Ⅱ於 1989 年運付美國改進時,殲-8Ⅱ剛剛完成設計定型,還未裝備部隊。美國方面對運送到該國的2 架殲-8Ⅱ進行研究,顯 這種飛機的製造工藝存在嚴重缺陷,結構也很不合理。用美制機載電子設備對飛機進行的整合工作並不順利,尤其是飛機部件的相容性較低,使許多工作無法順利進行。1990 年 3 月美方提出增加 2 億美元的發展經費,用於補充不斷增加的額外成本,這使“和平典範”計畫的全部發展費用由原先的5.5億美元上漲至7.5億,使中國方面無法接受。1990年6月中國決定從蘇聯引進高性能的 蘇-27,並在同年7月正式通知美方中止“和平典範”計畫。

中美撞機

殲-8II 殲-8II

2001年4月1日上午,王偉駕駛的殲-8Ⅱ戰鬥機在和美軍EP-3 偵察機發生相撞事故,跟王偉同時監視美機的另一位飛行員趙宇介紹說,當時王偉飛機的尾部被美機螺旋槳颳得"像紙片一樣"飛散開了。

殲-8Ⅱ戰鬥機訓練瞬間 殲-8Ⅱ戰鬥機訓練瞬間

當時的情形是:王偉駕駛的殲-8Ⅱ戰鬥機在EP-3偵察機附近進行正常飛行,而EP-3突然沖向王偉的戰機,EP-3偵察機的螺旋槳擊中了王偉戰機的尾部,造成其尾部的嚴重受損。然後,EP-3整個撞向了王偉的戰機,將其撞毀。而在撞擊中受損的美軍EP-3偵察機未經中方允許,擅自進入中國領空,降落中方軍用機場上。

美國軍用偵察機在中國近海上空違規飛行,造成中方飛機機毀人亡,事發後,美國編織種種理由進行辯解,遲遲不對其肇事飛機違法行為造成的嚴重後果表示道歉,竭力挑避應承擔的責任,激起中國人民的極大憤慨和強烈抗議。可是美方對其肇事機組竟然慰勉有加,由時任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和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希爾頓親自出馬,向機組全體人員頒發所謂"獎章"。

美機所拍中國 殲8II 攔截照片 美機所拍中國 殲8II 攔截照片

儘管王偉的犧牲是因為美軍機的主動撞擊所致,但王偉駕駛的殲-8Ⅱ戰鬥機低速性能並不理想也很可能是王偉沒能躲開撞擊的原因之一。殲-8Ⅱ戰鬥機是中國研發的一款高空高速的第二代戰鬥機,其高空高速性能優越,但低空低速時的性能就要差一 些。而在撞機事件發生後,王偉所在部隊也加強了殲-8Ⅱ低空飛行訓練。

美國雖然在中國家門口撞毀中國的飛機,但其態度十分強硬妄圖先聲奪人,不惜使用強盜邏輯,強詞奪理。美方還要"嚴厲質問中國為什麼攔截美國的飛機,並陳述美方要求歸還EP-3的立場。"但最終在2001年4月11日下午5時30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美國政府處理美國軍用偵察機撞毀中國軍用飛機事件的全權代表、美國駐華大使普理赫向中國外交部部長唐家璇遞交了關於美國軍用偵察機撞毀中國軍用飛機的致歉信。

總體評價

殲8IIM戰鬥機 殲8IIM戰鬥機

作為一種全天候超音速殲擊機,殲-8ⅡM實現了晝間、夜間和複雜氣候條件下攔截和殲滅空中入侵敵機的能力(特指中高空數量優勢時,本機在攔截能力上距主流攔截機差距較大,且在中低空及敏捷性上能力不足,也缺乏掛載能力),並具有很強的對地(海)攻擊(目前無高強度攻擊能力)和超視距打擊能力,整體作戰能力已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在1996年珠海航展以及此後的眾多國際知名航展上,殲-8ⅡM均以其特有的美感,被國內媒體譽為“空中美男子”。總體來說由於歷史原因,在航電,機體及發動機領域與同時期的歐美蘇聯比較都十分落後,尤其是在蘇-27及F-15大規模服役後,質量與數量已全面落後,代差超過一代半,但是隨著該機的逐漸改進又使中國的戰鬥機水平快速提升,為殲-10,殲-11及殲-20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殲-8Ⅱ從1980年開始服役,是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上世紀80年代至本世紀初主力戰鬥機種之一,2011年開始逐步退役,被殲-10和殲-11所取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