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目錄
前言
第1章道德規範與專業行為準則
1 投資行業的道德和信任/2
1.1 道德2
1.2 道德和專業性4
1.3 道德行為面臨的挑戰4
1.4 道德行為對投資行業的重要性5
1.5 道德準則與法律法規6
1.6 道德決策框架7
1.7 總結9
2 道德規範/10
2.1 訴訟、AMC與道德規範和專業行為準則的對比10
2.2 道德規範詳述★11
3 專業行為準則/13
3.1 準則Ⅰ:專業性★★★15
3.2 準則Ⅱ:對資本市場的誠信★★★28
3.3 準則Ⅲ:對客戶的責任★★★35
3.4 準則Ⅳ:對僱主的責任★★★48
3.5 準則Ⅴ:投資決策★★★56
3.6 準則Ⅵ:利益衝突★★★65
3.7 準則Ⅶ:CFA會員和候選人的責任★★★72
4 全球投資業績標準/76
4.1 全球投資業績標準介紹76
4.2 GIPS的9個主要部分★78
第2章數量
1 貨幣的時間價值/83
1.1 利率的解釋83
1.2 有效年利率★★85
1.3 貨幣時間價值的計算87
2 現金流折現的套用/94
2.1 淨現值與內部收益率94
2.2 貨幣市場產品的收益率97
2.3 時間加權收益率與貨幣加權收益率100
3 統計概念和市場收益率/103
3.1 基本概念103
3.2 對集中趨勢的度量107
3.3 對離散程度的度量112
3.4 切比雪夫不等式★115
3.5 變異係數和夏普比率★★★115
3.6 偏度和峰度117
4 機率及相關概念/120
4.1 機率、期望、方差120
4.2 機率的表達形式以及計算法則122
4.3 組合的期望及方差124
4.4 貝葉斯公式★128
4.5 排列組合1295 機率分布/131
5.1 機率分布的介紹131
5.2 離散分布132
5.3 連續分布134
5.4 蒙特卡羅模擬139
6 抽樣與估計/140
6.1 推斷性統計140
6.2 抽樣141
6.3 估計1457 假設檢驗/153
7.1 假設檢驗的基本原理153
7.2 假設檢驗的步驟★★★154
7.3 置信區間和假設檢驗★158
7.4 p值法★★159
7.5 第一類錯誤和第二類錯誤★★160
7.6 假設檢驗的分類160
7.7 參數與非參數檢驗161
8 技術分析/163
8.1 技術分析簡介163
8.2 技術分析的圖表類型164
8.3 趨勢的運用166
8.4 常見的技術分析圖形★167
8.5 常見的技術分析指標168
8.6 周期的運用172
第3章經濟學
1 供給與需求/175
1.1 市場類型175
1.2 關於需求與供給的模型176
1.3 消費者剩餘和生產者剩餘181
1.4 市場干預184
1.5 彈性★188
1.6 效用理論193
1.7 預算約束196
1.8 消費者均衡197
1.9 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198
1.10 正常商品和劣質商品★200
1.11 收入、成本和利潤分析200
1.12 利潤最大化點、停止生產點和盈虧平衡點208
1.13 規模經濟與規模不經濟210
2 公司和市場結構/213
2.1 市場結構的特點213
2.2 完全競爭214
2.3 壟斷競爭216
2.4 寡頭218
2.5 完全壟斷221
2.6 集中度衡量223
3 總產出、價格和經濟成長/225
3.1 國內生產總值225
3.2 GDP相關概念227
3.3 GDP的計算229
3.4 GDP的組成231
3.5 IS曲線233
3.6 LM曲線的相關內容234
3.7 總需求曲線237
3.8 總供給曲線240
3.9 經濟成長及其可持續性245
4 經濟周期/247
4.1 經濟周期概述247
4.2 經濟周期理論★251
4.3 失業率253
4.4 通貨膨脹254
4.5 經濟指標260
5 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262
5.1 基本定義262
5.2 貨幣政策263
5.3 財政政策272
5.4 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相互作用275
6 國際貿易及資本流動/277
6.1 絕對優勢與比較優勢277
6.2 李嘉圖模型及赫克歇爾-俄林模型★279
6.3 貿易限制280
6.4 貿易集團、共同市場和經濟聯盟283
6.5 國際收支賬戶284
6.6 國際組織★285
7 外匯匯率/287
7.1 外匯匯率概述287
7.2 外匯匯率的分類★★288
7.3 外匯牌價★★★290
7.4 交叉匯率★★291
7.5 利率平價理論★292
7.6 匯率制度★293
7.7 匯率對國際收支平衡的影響294
前言
本書的緣起
第一次接觸CFA考試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寒冬籠罩下的金融市場一片慘澹。
身邊的朋友或為了保住自己的職位、或為了擠進金融行業,都紛紛考證充電,爭取可以讓自己的簡歷看起來更有競爭力一些。於是,CFA這個不算便宜的考試便成為大家共同奮鬥的目標。
那時CFA考生遠沒有現在這么多,學習資料也非常少,我買了一套原版書就開始備考。結果拿到原版書的時候頓時有些頭疼,這二十多斤重的全英文書,我該怎么看呢?
由於我是工科背景,金融零基礎,上手直接看CFA原版教材效率很低,我就先找來國外的一些金融經典教材的中文版,一本一本翻過去,先補補基礎,先後學習了曼昆的《經濟學原理》、茲維·博迪的《投資學》和《金融學》以及羅斯的《公司理財》。每本書都是大部頭,全部看完花了我非常多的時間,但是好歹算是對很多知識背景有了初步了解,再去看CFA一級的原版書,才有了些感覺,於是看書、做題,最後通過了考試。
回想自己三個級別的考試,其實花時間最多的就是一級,因為這是打基礎的過程。後面二三級備考反倒花的時間越來越少。
CFA一級的考生,背景千差萬別,目標卻是一致的:通過考試、學到知識。而中國的考生備考過程,有以下“三座大山”需要翻越。
第一座大山——語言不熟悉。語言上的熟悉程度,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尚未習慣全英文考試的考生,哪怕英文基礎還可以,也很有可能會翻完一頁書感覺讀懂了,但是合上書就什麼都回憶不起來了。所以,CFA一級的考生需要一本中文參考書,英文不理解的地方,翻翻中文書,提高備考效率。
第二座大山——背景知識缺失。學習就是把不知道的知識放進腦袋裡的過程,不僅要記住,更要理解。可是為了理解一個知識點,你需要很多相應的背景知識,比如要理解股權與債券的區別,需要知道資產負債表左側與右側的關係、投資與融資的關係,需要理解企業資本流動的規律。但是,不管是中文教材還是英文教材,特點都是以講結論為主,解釋上也更多地論述“是什麼”,而不是從根源上告訴你“為什麼”,比如為什麼會有衍生產品,基本上教材都不會提及。可是,這個背景知識不理解,後面學起來就會非常難。所以,教材的背景知識缺失是橫在考生面前的第二座大山。
第三座大山——不理解考試特點。CFA考試有其自身的考試特點與體系,比如一級考試側重概念理解、二級考試側重估值計算、三級考試側重資產組合管理套用。考生不了解考試特點,很容易走彎路,浪費時間。
所以,備考時我就想,如果能有一本完全貼近CFA考試、能交代出別的教材忽略的背景知識,同時又能介紹考試重點的中文參考書,那該有多好。
後來我誤打誤撞進入培訓行業,成為CFA培訓師,一講就是6年,看到每年都有越來越多的中國考生選擇挑戰CFA,他們都那么努力,而橫在考生面前的那三座大山卻還在那裡。於是,寫一本適合中國考生的CFA中文參考書的心愿,更加強烈了。
後來,就有了本書。
我跟何旋結合多年的培訓經驗,對CFA的知識體系進行了重新整理,在貼近考綱的前提下使知識結構更加清晰,還在考生學習過程中容易產生困惑的地方補充了背景知識,讓大家“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同時也會告訴大家每門課的考試特點以及相應的複習方法,讓考生做到有的放矢。
希望本書,可以讓大家CFA的備考之路走得更舒服、平穩。
本書的使用方法
CFA一級總共有十門課,這十門課之間是有內在邏輯的。
其中介紹金融產品的有五門課,分別是:權益投資(Equity)、固定收益(Fixed Income)、金融衍生產品(Derivative)、另類投資(Alternative)和組合管理(Portfolio)。
介紹實體經濟運行的有三門課,分別是:經濟學(Economics)、公司理財(Corporate Finance)和財務報表與分析(FSA)。
基礎學科有兩門,分別是:道德規範與專業行為準則(Ethics)和數量(Quantitative)。
複習順序
由於這十門課之間存在內在聯繫,所以建議大家按照這樣的順序複習,會更加順暢:首先學習數量和組合管理,理解貨幣的時間價值、建立起組合管理的思想。其次學習權益投資,因為權益投資前半部分是對整個金融市場和產品做了綜述,方便大家建立整體框架。然後學習經濟學、財務報表與分析和公司理財,了解公司資本流動以及創造價值的規律。之後學習金融衍生產品,建議大家嚴格按照固定收益、金融衍生產品和另類投資這三個順序學習。因為懂了固定收益,才能學習金融衍生產品中的利率衍生產品;懂了金融衍生產品,才能學習另類投資中大宗商品的內容。最後學習道德規範與專業行為準則,這門課與其他學科是獨立的,而且記憶的內容比較多,學早了也會遺忘。
如何與其他學習資料配合
CFA考試畢竟是全英文的考試,最終大家一定要建立英文的思維方式。所以本書應該作為英文複習資料的一個配套參考書,是補充性質的,方便大家提高備考效率。
與其他學習資料的配合上,建議大家可以採取如下的方式學習。
如果你金融基礎很弱:可以先通讀一遍本書,建立起整體的框架感,對知識有基本的理解,然後再看英文教材。
如果你已經有一定的金融基礎:建議邊看英文教材邊看本書,比如英文教材理解不深刻的地方翻看本書,中英文互補,加強理解。
另外需要補充一下,本書並不是英文教材的翻譯,而是根據考綱編寫的中文參考書,所以書中的結構更加清晰,大家試著用本書的知識結構學習,可以節省很多自己整理知識結構的時間。
其他學習資源
書籍只能通過視覺的形式傳遞信息,有其局限性。為了更好地幫助大家學習,我們為本書的讀者提供了更豐富的免費學習資料,大家可以關注我們品職教育的官網和公眾號,我們會持續更新學習方法、學習資料等有價值的信息,還可以加入學習社群,與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學習,讓備考的道路不再孤單。
感謝
非常感謝在本書成稿的過程中,給予我們大力支持與幫助的夥伴們。
感謝品職教育的全職教研團隊劉哲源、蔡延燕和熊竹的辛苦付出,他們讓書稿的文字更加易讀、內容更加豐富。
此外,還有下面的夥伴根據我們講課的內容對書稿進行了整理與編排,為書稿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特此感謝(排名不分先後)。
侯 昀 崔 迪 蒲玉玲 陳 喆 王 玥 王一婷 吳璐露 熊 霞
何葉青 熊 竹 張一品 孟思遠 潘筱苑 寧雅莉 張 菡 景發亮
完靖雯 於 洋 陶 穎 楊凌雲 王海倫 劉 哲 裘益霖 段 妍
欒 孌 石 維 趙 婧 王德元 甘建沁 潘雨翮 張佳幸 羅凱玲
姜 瀛 張 瑩 袁 萊 葉 樺 葉 磊 謝雨晟 張慧超 魏玉婷
羅穎琦 魏 瑤
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