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74於70年代初裝備蘇聯軍隊,逐步取代AKM,首次露面是在1974年11月7日的莫斯科紅場閱兵式上。由於M16的成功,1960-1970年代許多國家都紛紛研製小口徑步槍,小口徑槍彈的綜合性能高於7.62mm中間威力型彈,於是蘇聯也開始研製新型的小口徑步槍彈及武器。1960年代,蘇聯兩位子彈設計家維克多·薩巴尼科夫與利迪亞·布拉夫斯科亞研製了一種5.6×42mm口徑的步槍彈,最後發展成現在被稱為M74型的5.45×39mm步槍彈。同時卡拉斯尼柯夫也在1960年代開始對AKM進行改進,縮小口徑以發射小口徑步槍彈,研製了一些發射5.45mm彈的試驗槍。
同時,在伊孜瑪什公司的兩位設計師也設計了兩種在AKM基礎上改進的突擊步槍——AL-4和AL-7,這兩種槍採用一種獨特的后座系統,可以有效地提高命中精度。但經過對比,蘇軍最終決定採用卡拉斯尼柯夫研製的突擊步槍,因為這種新槍的零件中有53%延用了AKM的零件,從生產和換裝訓練的角度說這是最經濟實惠的。新槍定型後的型號為AK-74,同時由於5.45×39mm步槍彈也是在1974年開始大批量生產,因此也被稱為1974型步槍彈。整個AK-74槍族包括有突擊步槍、短突擊步槍和輕機槍。AK-74的使用已經接近30年,經受了阿富汗和車臣戰爭的實戰考驗。AK-74於東歐一些國家也裝備有此槍並作了某些改進,阿聯、約旦和敘利亞軍隊中也裝備有AK-74
這是最早一型的AK-74,是為機械化步兵研製的,在1974年定型。AK-74是以AKM為基礎,兩者的原理、閉鎖機構、供彈方式、擊發發射機構等完全一樣。但為了發射小口徑的5.45mm M74彈,對機槍、槍機、導氣箍等都作了相應的改進。其中槍管膛線纏距縮短,使彈頭轉速高,飛行穩定。另外槍機體的直徑相應減小,使槍機框與槍的重量比上升到6∶1(AK-47為5∶1),這種比例變化的優點是使步槍自動機射擊時更為可靠,但缺點是對拉殼組件強度要求更高,因此又對槍機、拉殼鉤等強度要求高的零件進行了重新設計。此外,AK-74還對槍膛進行鍍鉻,另外就是增加了一個高效的槍口裝置,這個槍口裝置是AK-74與AKM在外形上的最大的區別。
新的槍口裝置外表為圓柱形,完全是整體機加工出來的,長81mm,直徑25.8mm,內部為雙室結構;前室的兩側各銑有一個大的方形開口,開口的後斷面切割出鋸齒形槽;後室開有3個直徑2.5mm的泄氣孔,分布於上面和右側面。根據氣體動力學原理,從膛口噴出的火藥燃氣在這個槍口裝置中進行兩次衝擊、兩次膨脹。氣體在通過後室時,有部分氣體從後室的3個泄氣孔噴出,以達到制退和減震的綜合作用;在通過前室時,大開口後端面的槽會使氣體偏流25度,讓足夠多的氣體反衝在開口的前端面,進一步降低后座力。另外向右上方噴出氣體可以減輕槍口射擊時的上跳,也有利於提高射擊精度。由於小口徑彈藥后座力低,加上這個槍口裝置的效果,AK-74的連發散布精度大大提高了。不過這種制退器雖然制退效果明顯,但卻有另一個缺點,槍口焰會比較明顯,尤其在黑暗中射擊
這種槍口制退器的效率有多高呢?我們看一下這個對比數據:AK-74射擊時槍托所受的后座力為1.42m/kg,而M16A2為2.97m/kg,AKM則為4.31m/kg。效果非常明顯,即使是未經過訓練的人都能很輕鬆地進行全自動射擊,而且散布精度比其他同類槍械要高,而經過訓練的士兵都提高了殺敵能力。不過要注意的是,AK-74的單發精度仍然是比較低,這與AK系統的先天性不足有關。
彈匣材料為模壓成型的玻璃纖維塑膠,重量輕,生產簡單,成本低也低。這種彈匣強度高,堅固耐用,曲度減小,側面無突筋和凹槽,外表平滑,但質量不小。最初的彈匣是橙色的,後來又生產了黑色和深棕色的彈匣。
AK-74的槍托為木製固定槍托,底板上有黑色橡膠墊,使抵肩射擊時更穩定,而且有緩衝作用的效果,木托兩側加工有長約100mm、寬19mm的槽,以作為識別標誌。AKS-74的槍托是骨架形摺疊槍托,由鋼板衝壓點焊而成,向左摺疊。AK-74的小握把用模塑製成,護木用層壓木板製成。
AK-74的照門仍為缺口式,卡拉斯尼柯夫認為缺口式照門的優點是瞄準速度快,不過比較起西方流行的覘孔式照門射擊精度還是差了點,而且槍機撞擊機匣的問題也沒有解決,射擊精度仍然是低於西方槍械。但與AK-47和AKM相比,AK-74的精度已經是大大提高了。根據前東德的試驗,在300米距離上,AK-47和AKM的命中率為29%,而AK-74為40%。一個在阿富汗戰爭中獲得紅星勳章的俄羅斯老兵說,他經常在450米甚至600米距離上使用AK-74,看來實用射擊精度是顯著增加了。
武器分解、擦拭的工具裝在一個管形金屬附品盒內,對AK-74和RPK-74,附品盒通常放在槍托內,但AKS-74、AKS-74U則只能單獨放的。盒內裝有一個刷子,一個帶環桿,一個沖子,一個準星調整器/螺絲起子(同管形盒相配合)。除AKS-74U外,所有槍的槍管下方都掛有通條,AKS-74U的通條只能另外攜帶。
小口徑的優勢之一是在不增加士兵戰鬥攜重情況下可以攜帶更多的彈藥。120發M43彈重4.35磅,而120發M74彈重僅2.79磅,在重量一點不變的情況下,士兵可額外多帶67發彈。身背10磅重的彈藥對M43彈是274發,而對M74彈是430發。
相關詞條
-
AK 47
АК-47是由蘇聯槍械設計師米哈伊爾·季莫費耶維奇·卡拉什尼科夫(Михаил Тимофеевич Калашников)設計的自動步槍。AK是Авт...
名字來源 主要特點 發明過程 研製歷史 缺點簡介 -
穿越火線之AK傳奇[楊穎紅創作的漫畫]
《穿越火線之AK傳奇》是由楊穎紅創作的漫畫 。原作為納蘭初所著遊戲小說《穿越火線之AK傳奇》。
劇情簡介 分集目錄 -
莫辛·納甘步槍
的衛國戰爭中生產了上千萬支被紅軍戰士親切的稱為“莫甘同志”。隨著1955年AK...也逐步被AK步槍所代替,但直到今天,莫辛-納甘步槍仍然可在民間收藏領域...
數據統計 研製過程 出世以來 莫辛 無煙火藥 -
金靴獎
”的聯賽之一,而荷甲、蘇超這些傳統攻強守弱的聯賽似乎在近年來也出現...
基本簡介 起源 發展歷程 獎評選規則 潛規則 -
歐洲金靴獎
歐洲最“保守”的聯賽之一,而荷甲、蘇超這些傳統攻強守弱的聯賽似乎也出現...
設立起源 發展歷程 評選規則 經歷事件 歷屆得主 -
歐洲金靴
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還曾是歐洲最“保守”的聯賽之一,而荷甲、蘇超這些傳統...
設立起源 發展歷程 評選規則 經歷事件 歷屆得主 -
"水連珠"步槍
1981年8月,組建不足1年的中國代表隊首次出征在日內瓦舉辦的第30屆軍事五項世錦賽。當中國運動員龐紅雲走上射擊場時,場內的外國...
緣起與變化 命名過程 性能特點 戰爭歷程 在中國的日子 -
水連珠
裝備,裝備了20個蘇械師,其中就有第74軍。所以說抗戰前中,中國各種原因...
簡介 緣起變化 得名特點 在中國 -
俄羅斯總統衛隊
武器:AK—74,AKC—74У衝鋒鎗,狙擊手步槍,PлK和...總局行使原來九局的職能。葉爾欽執政時,巴爾蘇科夫大將先後擔任保衛總局局長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