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標準:提升寬頻接入能力
ADSL標準的確認工作早在1999年6月就已經完成,此後,國際標準組織一直致力於ADSL技術的升級。2002年5月,ITU-T會議第二代ADSL標準ADSL2(G.992.3)和無分離器ADSL2(G.992.4)通過,2003年1月ADSL2+(G.992.5)標準也得以通過。這標誌著ADSL2和ADSL2+作為ADSL技術的升級版本,將在套用中逐步走向成熟。
ADSL2在接入距離方面有了較大改善。ADSL2將ADSL的傳送功率譜密度模板針對更長的接入距離進行了最佳化。由於在長距離情況下,銅線上的高頻信號衰減明顯,導致信道的承載能力明顯降低,為此,ADSL2將ADSL的傳送功率按照頻段進行了不同的配置,一方面將高頻段中一半的子信道關閉,同時提高低頻段的傳送功率譜密度,從而提高了銅線的長距離傳輸特性。
ADSL2通過提高調製效率、減小幀開銷、提高編碼增益、改進初始化狀態機、採用更高級的信號處理算法等措施使ADSL2系統的傳輸性能有了進一步改善。ADSL標準規定,下行和上行速率分別要至少達到6Mbps和640kbps,而ADSL2標準要求支持下行至少8Mbps、上行800kbps速率。ADSL2+標準在ADSL2的基礎上又進行了擴展,通過增加下行頻譜的方式提高了子載波數的數目,因此ADSL2+可支持的下行速率可達16Mbps,而上行速率可達800kbps,同時還可以支持更高的速率,如下行最大傳輸速率可達25Mbps。
新體制:改善運營維護環境
ADSL2與ADSL相比,提高了線路的診斷能力,能夠提供較完整的寬頻線路參數。即便線上路未被激活的情況下,套片可自動進入雙端線路診斷模式,同時也可以支持人工干預。
ADSL2中線路的穩定性和抗噪聲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新的標準將更多的參數設定功能交給了接收端,從而提高了不同廠家晶片之間的互通性,同時對線路傳輸功能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進,包括採用最佳化的RS編碼結構以及動態的子載波排序、信道分配、速率分配和比特交換,實現了更強的自適應能力。
ADSL2/2+的傳送模式在ADSL標準規定的ATM(異步傳送模式)和STM(同步傳送模式)的基礎上,增加了PTM(分組傳送模式),即通過幀格式的變化使得IP包可以被直接封裝在HDLC幀格式內,因此可以更好地支持IP接入,同時實現與乙太網業務的良好匹配。
第一代ADSL不論是否有數據傳輸,功率始終相同。ADSL2/2+支持收發器在數據速率低或無數據傳送時進入休眠狀態,可大大降低功耗,降低散熱要求,能很好地適應“永遠線上”的套用方式。
ADSL2/2+標準和技術的成熟,對ADSL套用空間進行了進一步的挖掘,在很大程度上幫助運營商解決了ADSL套用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如接入距離、頻寬、線路質量、故障診斷、維護管理等方面的問題。
新市場:商用化進程正在加快
由於ADSL2/2+標準制訂時間不長,晶片的開發還沒有完全成熟。但是基於ADSL良好的市場表現和廣闊的市場前景,晶片開發商和設備供應商將盡最大努力加快ADSL2/2+的商用化進程。
在開發的過程中,晶片保持與ADSL技術的兼容性應該是首先要考慮的因素。因為目前ADSL的套用已經具備了較大的規模,並且仍保持了迅猛的發展勢頭,因此,在發展ADSL2/2+套用的同時,應考慮與已有的ADSL用戶兼容。
同時,瞄準ADSL最新技術的開發應該成為市場的主流。由於ADSL2+與ADSL2相比,在傳輸速率上具有更大的優勢,因此,ADSL2的機會只能在ADSL與ADSL2+之間。由於ADSL2與ADSL相比,在用戶關注的傳輸速率上並沒有太多的改善,而ADSL2+的晶片將很快成熟,因此以ADSL2為開發目標的廠商將面臨較大的風險,而面向ADSL2+並且與ADSL/ADSL2保持兼容應該是一個更理想的選擇。
另外,對用戶而言,ADSL2/2+的設備也面臨著套用中的問題,包括如何順利解決晶片的互通性問題、新一代ADSL設備的價格問題等。這也要求晶片開發商必須嚴格按照ADSL2/2+標準的要求進行開發,同時,隨著ADSL2/2+套用規模的不斷擴大,其局端設備價格應該不會比現有的ADSL高出太多。
除了晶片開發商和設備供應商之外,ADSL2/2+技術的出現也引起了運營商的普遍關注。目前國內的運營商已經針對ADSL2/2+展開了試驗和試商用。其關注的重點主要是與運維和服務質量密切相關的接入距離、出線率、測試能力和速率等性能,而覆蓋距離的增加、測試能力的引入僅需升級局端設備支持ADSL2/2+即可實現,不需要對端Modem有特殊的配合,使得ADSL2/2+的部署變得相對簡單。實際上,部分運營商已經採用ADSL2/2+技術,針對一些長距離、低質線路的用戶進行了實際放號。
追隨著ADSL引發的寬頻浪潮,ADSL2/2+無疑具有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並且將帶來更加豐富的寬頻套用,從而書寫網路向寬頻化演進進程中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