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2歲孩子要學會與人相處的技巧

內容介紹

《8-12歲,孩子要學會與人相處的技巧》內容簡介:8~12歲,是孩子進入青春期反叛之前的一個重要時期,是孩子身體、行為、情感和社會能力發展的一個重要分水嶺。同時,這也是父母的一個極好的契機——教會孩子自已做出正確決定,自已解決與同齡人、老師、父母的衝突,培養一個快樂、自信、社會適應能力強、情商高的孩子——以便孩子把精力更多地集中在學習上,為他們期待而又擔心的中學生活做好準備。

作者介紹

默娜·B·舒爾(Myma:B.ShurePh.D.)博士,兒童發展心理學家,美國亞拉尼大學心理學教授。她為家長和老師們設計的一套“我能解決問題”訓練計畫,以及她和喬治·斯派維克(George Spivack)一起所做出的開創性研究,為她榮獲了四項國家級大獎:一項美國心理健康協會大獎(1982年)、三項美國心理學協會大獎(1984年、1986年、1994年)。她還是心理健康和預防青少年行為問題方面的媒體顧問。她根據這些研究出版的《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Raising a thjnking Child)一書,是全美暢銷書,並獲美國“家長的選擇”圖書獎。
在本書中,舒爾博士詳細、具體地介紹了將“我能解決問題”法運用於8~12歲孩子的方法和效果。

作品目錄

前言引言第1章行為不同的孩子思維不同“我能解決問題”技能之一:理解別人的感受和看法“我能解決問題”技能之二:理解別人的動機“我能解決問題”技能之三:找到可替代的解決方法“我能解決問題”技能之四:考慮後果“我能解決問題”技能之五:分步計畫“我能解決問題”技能的實際套用能力強的孩子為什麼仍然需要“我能解決問題”法?第2章四種養育風格權威法建議法解釋法解決問題法第3章我有什麼感受?你有什麼感受?孩子怎樣看待情感?誰應該參加?學會“解決問題法”什麼時候開始學?如何談論情感字詞?“擔心”和“寬慰”“同情”和“共情”“不耐煩”和“失望”其他情感字詞:“孤獨”、“嫉妒”、“尷尬”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感受對同一件事有不同的感受遊戲和活動模仿電視搶答遊戲索引卡片填寫卡通氣球編情感故事情感字詞在現實生活中的運用有關情感字詞的另外一些小對話小結第4章有人在聽嗎教孩子學會聽為什麼要傾聽?避免得出錯誤的結論在現實生活中獲取完整信息了解別人的需要注意重要的線索在現實生活中運用解決問題法:現實生活中的“我能解決問題”對話小結第5章事情總是如表面那樣嗎?某一時段的行為:“他為什麼那么做?”收集足夠的信息解讀可見線索解讀可見線索的活動實際生活中的某一時刻的行為長期的一慣行為:“為什麼他會那樣?”理解一慣行為的活動現實生活中的一慣行為小結第6章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我還能怎么做?尋找多種解決問題的辦法學會思考多種解決問題的辦法在虛構的情境中運用多種解決辦法在現實生活中孩子與孩子之間的問題孩子與父母之間的問題小結第7章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學會考慮後果學會考慮行為的後果思考需要時間虛構人物的行為所造成的後果和父母們談談後果在現實生活中孩子們之間的問題兄弟姐妹之間的問題父母和孩子之間的問題老師和孩子之間的問題小結第8章我的計畫是什麼?培養制訂分步計畫的技能實現目標的步驟會遇到什麼障礙行動的時機實現目標需要多長時間?綜合運用在現實生活中小結第9章“我能解決問題”的高級技能:綜合運用多種技能在虛構情景中關於友誼對付欺負人的行為在現實生活中交朋友終止友誼應對恐嚇當父母要求孩子終止友誼時處理失望情緒應對必須等待的情況:在虛構情景中現實生活中的等待小結第10章“我能解決問題”法適合我嗎?父母們關心的一些問題“對話可以縮短些嗎?”“讓孩子自己思考,豈不是對他失去控制了嗎?”“用這種方法,孩子會認為他想乾什麼就乾什麼嗎?”“這種方法任何時候都適用嗎?”“我的孩子有多動症,這種方法會有幫助嗎?”“這種方法適合我嗎?”小結第11章一份“我能解決問題”測試卷孩子們之間的問題父母和孩子之間的問題後記預防十幾歲的孩子出現嚴重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