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張強主編的《四十七歲才開始》講述傾注全部精力,為黨和人民的新聞事業精心培育人才,實現著人生的價值,發自肺腑,情真意切,十分感人。本書傳播一種高尚的人生態度,傳揚一種奮鬥不息的人生理念。在喧囂和躁動的旅途上,它會帶給你一片寧靜,在困厄和挫折中,它會給你力量。
作者簡介
王慶同,男,浙江省嵊縣(現嵊州市)人,教授。195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新聞專業(本科),志願到邊遠地區寧夏工作,任寧夏日報記者、編輯。“文革”中被遷趕到邊外(長城外)農村“監督勞動”9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到寧夏大學新聞專業任教,並參與新聞工作實踐和理論研究。退休11年,用餘熱寫作小品文、隨感錄之類,不覺老已至矣。
出版著作7本。論文、著作曾獲省(自治區)五個一工程、社科優秀成果等獎。本人獲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圖書目錄
生命的底色
北大畢業到寧夏
賀蘭山下餵豬放羊
古長城外艱難成活
半白半黑公社老王
念念不忘他的鄉親
生命的綻放
1983年開始教書生涯
除了學生一無所有
偶遇蕭乾交往十載
讀者調研人生樂事
狗狗情結樂樂有樂
對老師的思念
晚年有所思他是快樂的
“我是哪裡人?”
生命的禮讚
央視採訪
“感動寧夏”人物
同事眼中的王慶同
勞動夥伴的真情告白
眾說紛紜《畢竟東流去——幾隻狗和一個人的記憶》
微義大義王老師
編後記
文摘
北大畢業到寧夏
1953年我國開始實行第一個五年計畫,規定以社會主義工業化為中心,國家需要大量工程技術人才。也就是這個時候,1954年,我們這本書的主人公王慶同在南京市第六中學高中畢業。
南京市第六中學的前身之一,是陶行知先生和其他熱心安徽教育的人士,於1923年籌辦的私立安徽中學,原名安徽公學。陶行知先生編了一首《手腦相長歌》:人生兩個寶,雙手和大腦,用腦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腦,飯也吃不飽,手腦都會用,才算是開天闢地的大好佬。他用大字書寫,貼在會客室和大禮堂里,使師生都受到啟發。安徽中學以實為校訓,校徽就是一個藝術字:實。抗戰勝利後在南京復校,1946年陶行知先生逝世,1949年南京解放不到一周,學校即複課。1951年安徽中學與原南京六中合併,王慶同的國中就是在剛合併的南京市六中上的。安徽中學的一些傳統他還可以感受到,譬如大禮堂當時就叫行知館,館裡還有陶行知先生的畫像。他的那句“手腦都會用,才算是開天闢地的大好佬”,還能從原安徽中學的老師嘴裡聽到。王慶同以優異成績國中畢業升入本校的高中學習。
高中畢業那年王慶同18歲,風華正茂,是畢業班的班長,班長當然要服從國家的需求,應該報大學的理科工科。然而他比較任性或叫率性。他堅持自己的興趣愛好,居然報了文科。這在當時被一些人認為是個人主義的表現。他不理會非議,認為文科也是國家的需要。也許這已經預示他的個性不會給他的未來帶來安定吉祥。
這年7月底,報紙上公布了高考錄取名單。他非常自信地在北京大學中文系新聞專業本科的名錄里找自己的名字,果然有王慶同三個字,他如願以償以第一志願被錄取。8月,他一個人提著行李在南京下關上火車北上,奔赴心中的美好之地——北京大學。
沒有人送沒有人接,全靠自己在未名湖畔安排好住宿,買好飯票,熟悉環境,結交朋友。學校里名師薈萃,楊晦、游國恩、楊伯峻、王瑤、吳組湘、高名凱、季鎮淮、羅列、甘惜分、方漢奇、林燾等輪番上課,王慶同如饑似渴地吮吸著知識和高質量的人生感悟及風度的乳汁。一二年級總計有十四門考試課,五分制:優、良、中、及格、不及格,他的成績十三門優,一門良;二十一門考查課只分及格和不及格,他的成績全部及格。二年級下學期黨號召知識分子向科學進軍,王慶同興致勃勃地制定規劃,決心成為一名又紅又專的、對祖國有用的人。
十八九歲的時候開始品嘗愛情,嚴格地說是他在追一位女生,就是這樣他仍然感到幸福。
他同時追求進步,向班支部遞了入黨申請書,被確定為重點培養對象。他同時被選為班團支部組織委員,並介紹別人成功人團。他所在的班三十多人包括他在內只有三個人是應屆畢業生,年齡都較小,其餘都是調乾生,即已經參加工作然後考入大學的,年齡相對較大。鑒於新聞專業的特殊性,調乾生的比例遠高於其他專業。在這樣的班裡他在學習上、政治上都算是骨幹,第一學年就評上校級的三好學生。
王慶同沉浸在興奮之中,成天樂呵呵的,臉上洋溢著笑容。
王慶同個人的情緒甚至命運轉折的萌芽,出現在大學三四年級。
學校為新聞專業每個學生宿舍訂了《人民日報》,這是學校對新聞專業學生的特別照顧,他從報紙上讀到這年9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所有公開發表的檔案。他讀報特別認真細緻,當時是作為優點被肯定的。
在黨的八大上,毛澤東致開幕詞,劉少奇作政治報告,鄧小平作關於修改黨章的報告,還通過了批准政治報告的決議和新黨章。
這些檔案談到:
“我們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對於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國家的主要任務已經由解放生產力變為保護和發展生產力……”;“蘇聯共產黨在不久以前召開的第二十次代表大會又制定了許多正確的方針,批判了黨記憶體在的缺點”;“蘇聯共產黨第二十次代表大會的一個重要功績,就是告訴我們,把個人神化會造成多么嚴重的惡果……因為這樣,我們黨也厭棄對於個人的神化……個人崇拜是一種有長遠歷史的社會現象,這種現象,也不會不在我們黨的生活和社會生活中,有它的某些反映。”P3-6
後記
編寫《四十七歲才開始》時,選用了王慶同教授《邊外九年》《畢竟東流去——幾隻狗和一個人的記憶》等著作中的大量材料。王教授提供了珍貴的照片。
容榮、黃占寶分別對《四十七歲才開始》的選題、策劃、出版等傾注才智,給予指導和幫助。
陳紅纓、張泉慧、趙偉、鄭崢、何淑芳、劉慶功、吳新芳、張雅妮、伍文龍、姚莉娜、薛社嬌、劉啟生、朱岱雲、宮京成,以上都是王慶同教授的學生,他們的“微言”,代表了所有學生對王老師的敬仰和感念,他們的真情為《四十七歲才開始》添彩了。
封面照片拍攝者張媛,系寧夏大學人文學院新聞系2003屆學生。2002年12月31日,王慶同教授講授外國新聞作品選評課,她一邊聽課一邊在課桌上支個小相機偷拍。這是一張多么難得的好照片呀!
《四十七歲才開始》還選編、引用了許多人的作品和文字。
李媛媛、馬艷華、陳麗麗、劉啟生、張玲、楊媛嬡等人為《四十七歲才開始》編輯出版做了很多具體工作。在編書過程中收到王慶同教授的一封信,現將信照錄在下面。
關於這本書,作為你們介紹的對象,我有以下幾點意思想表達:
一、我個人的坎坷經歷,是時代的悲劇,與辦案人員的個人因素基本沒有關係。我們要總結時代的教訓,以利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更好地前進。
二、我在鹽池農村得到農民、基層幹部的善待,那是鹽池鄉親人道主義精神的顯露。我至今深深地念著他們,祝願鹽池人民有更美好的明天。
三、我在寧夏大學教書取得一定成績,也與大環境分不開。寧夏大學中文系幾任領導王拾遺、李增林、劉世俊、張海濱和中文系全體老師,特別是新聞學教研室的教師和工作人員都對我的工作給予大力支持和協助,我向他們表示感謝。
最後,謝謝你們編著書付出的辛勞,謝謝有關部門和出版社的支持。
《四十七歲才開始》封面署著我一個人的名字,令我不安,內心唯有感謝感動。
企盼我的更多學友能夠看到《四十七歲才開始》。鍾愛工作,永不言倦——提升我們的生活和生命質量!
二0一二年五月二十五日
序言
王慶同老師1958年北京大學新聞專業畢業,志願到寧夏服務,在《寧夏日報》擔任編輯。“文革”中被下放到鹽池縣農村勞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黨組織為他徹底平反,恢復政治名譽。隨後選調他到寧夏大學參與創辦新聞專業,是年47歲。他沒有嘆息,沒有猶豫,而是傾注全部精力,為黨和人民的新聞事業精心培育人才,實現著人生的價值。《四十七歲才開始》,所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人,這樣一段故事。
《四十七歲才開始》共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生命的底色”講述的是共和國那一段艱難的歲月,展示的是一個優秀新聞工作者對厄運的淡然,對生活的摯愛,對事業的執著。第二部分“生命的綻放”,講述的是王慶同老師在教育崗位上著述育人的故事,所詮釋的是一個優秀共產黨人的愛和追求。第三部分“生命的禮讚”,講述的是黨組織和同事、學生對王慶同老師一生的經歷和貢獻作的實事求是的評價,尤其是他當年勞動夥伴和許多學生所寫的故事,發自肺腑,情真意切,十分感人。
這本書的主編張強同志就是王慶同執教的第一屆畢業生,現供職在《寧夏日報》報業集團,從書稿的字裡行間,讀者可以感受到學生對“王老師”的崇敬和愛戴。
人是需要一點精神的。《四十七歲才開始》一書傳播一種高尚的人生態度,傳揚一種奮鬥不息的人生理念。在喧囂和躁動的旅途上,它會帶給你一片寧靜,在困厄和挫折中,它會給你力量。
(作者系寧夏日報報業集團黨委書記、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