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2013年2月,英國倫敦Softkill Design建築設計工作室首次建立了一個3D列印房屋概念,並表示首個建築模型將於2013年夏天建造出來。
3D列印房屋需要用尼龍搭扣或者像鈕扣一樣的扣合件起到固定作用,同時藉助傳統建造技術。這一設計概念是2012年10月在3D列印展上提出的,它並非採用固體牆壁建造,而是在骨骼基礎上建造纖維尼龍結構。它被命名為“列印房屋2.0”,採用相同的極簡抽象派工藝,使用足夠的塑膠來保證結構的完整性。
房屋組件是場外製造的,在現有3D印表機實驗室使用雷射燒結生物塑膠製成,雷特辛指出,這種方式比現場採用沙子和混凝土3D列印製造的效果更好,截至2013年3D列印製造的纖維結構只有0.7毫米厚。不太可能採用沙石進行列印,因為無法保證強度和完整性。在工廠環境下可以在建造過程中添加塑膠或者金屬等較結實的物質。
前景
這種3D列印房屋概念將是房屋建造的革命性改變,甚至能夠最終解決英國住房危機。Softkill Design建築設計工作室成員吉爾斯-雷特辛說:“這將花費三個星期的時間將所有組件製造出來,在做好準備工作的前提下,組裝它們需要一天時間。”
建造3D列印房屋的成本並未公布,但雷特辛表示,伴隨著3D列印行業的快速發展,將逐步節約製造成本,這意味著不久的將來製造經濟型3D列印房屋。
回應
Softkill Design建築設計工作室成員吉爾斯-雷特辛不承認荷蘭建築事務所Universe Architecture宣布的一項與之競爭的3D列印住宅項目,因為這項提議只是列印模板,然後利用混凝土完成整個結構。他說:“因此這稱不上是利用3D列印技術建設的。”
作品介紹
國內首批3D列印房屋
2014年8月24日,上海,10幢3D列印建築在上海張江高新青浦園區內交付使用,作為當地動遷工程的辦公用房。這些“列印”出來的建築牆體是用建築垃圾製成的特殊“油墨”,按照電腦設計的圖紙和方案,經一台大型的3D印表機層層疊加噴繪而成,10幢小屋的建築過程僅花費24小時。房子不大,最高不過兩層,面積也就十來個平方,上上下下看不到一片磚瓦,牆體呈現出年輪蛋糕的結構,由一層層水泥材料堆疊而成,每層大約2厘米高。牆體是用一種特殊的“油墨”,根據電腦設計圖紙和方案,在現場層層疊加“噴繪”而成。至於列印過程中的玄機,這項技術的發明者,上海盈創裝飾集團的董事長馬義和說,這是他們眼下的最高機密。不過他卻大方地展示了現場列印拍攝的視頻片段,只見一隻巨大噴頭像奶油裱花一樣源源不斷噴出灰色油墨,油墨呈“Z”字形排列,層層疊加,很快便砌起了一面高牆。之後,牆與牆之間還可像搭積木一樣壘起來,再用鋼筋水泥進行二次“列印”灌注,連成一體 。
整個列印過程,只需要一張圖紙、一台電腦、就地取材製造的足夠“油墨”,就可以在24小時內列印出10幢200平方米建築。
3D列印別墅
3小時建別墅?開玩笑呢,3小時連材料都備不齊!對於這個問題,大多數人打死都不信。但是,7月17日上午,一棟兩層精裝別墅用三個小時建成,對於普通人來簡直是難以想像的事情,但這確實在西安實現了,該別墅由獨立的客廳、臥室、廚房、衛生間等模組拼接安裝而成,整個過程只需要一台起重機。成品別墅不需裝修,擺上家居就能拎包入住。
這個別墅的設計者稱,所有的建築模組都在工廠里的流水線完成生產,這棟3D列印模組搭建的別墅從生產到搭建只需要幾十天時間,比傳統別墅修建時間要短的多,這套別墅共有6塊,每平米重100公斤,成本價格在每平米2500——3500元之間。
雖是3D列印的別墅,不過你也不必擔心其質量問題,據說這棟別墅可以抗9級地震,房屋結構中還充分填充了保溫材料,房屋保溫效果也非常不錯。
3d列印房屋結構
日本設計大師隈研吾帶領東京大學學生通過亞克力桿連線,從而構建出穩定性極高的建築結構。這種構造比傳統的3d列印結構更加耐用,他們設計最大的建築結構是一個亭子,其壽命達到了9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