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建平縣政府工作報告

林業科技園區投資1080萬元,完成占地3730畝的一期工程建設,基本實現“五通一平”。 加速林業大縣建設,實施“321”工程,造林20萬畝,種草4萬畝;強力推進林權制度改革,提高民眾造林的內在動力。 抓好陶瓷工業園新上項目建設,當年產量實現1000萬平方米,力爭再引進陶瓷生產線15—20條。

各位代表:
我代表縣第十五屆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及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見。
一、二○○三年政府工作簡要回顧

2003年,面對嚴重旱災和非典疫情的嚴峻考驗,我們和全縣人民一道,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奮力拚搏,迎難而上,完成了十五屆一次人民代表大會確定的工作任務。國內生產總值預計完成16.07億元,同比增長13.2%,其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預計分別完成6.65億元、4.21億元和5.2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6%、23.8%和14.2%;財政收入預計完成7400萬元,按可比口徑增長2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完成4450元,同比增長10.9%;農民人均純收入預計完成1700元,同比增長6.25%。由於受嚴重旱災影響,農民收入指標沒有完成,但實現了農業遭災糧食減產而農民收入增加的歷史性變化。
(一)農業經濟結構調整取得實效,特色主導產業初具規模
“三個大縣”建設步伐加快。生態畜牧業大縣建設成效顯著,畜牧業總產值預計完成7.2億元,同比增長157.1%;羊、豬、禽、牛飼養量分別達77.8萬隻、52.5萬頭、507.3萬隻、4.4萬頭,同比分別增長55.6%、31.3%、69.1%和25%。全縣肉類和蛋類總產量預計完成4.5萬噸、2.5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14.3%和177.8%。規模生產有新發展,新建畜牧業專業小區76處,大場大戶增加到12488戶,發展專業鄉4個,專業村42個。發揮羊、豬、牛三大品種改良網路作用,品種改良和胚胎移植數量大幅度提高。飼草種植和加工實現新突破,全縣共種草6.2萬畝,保存面積22萬畝。投資1200萬元建成聖豐牧業公司。共建青(黃)貯窖2萬個。產業化經營水平不斷提高。顯達公司建成了萬隻快速育肥羊場,以羊糞為主要原料的生物有機肥廠正在籌建中;江泉肉聯廠分割肉出口俄羅斯150噸,首開我省豬肉出口先河;以宏達養殖中心為龍頭的萬壽蛋雞飼養量達100萬隻,專業戶發展到1000戶,實現產值6000萬元,以超細毛羊繁育為主的朝陽億興牧業公司正在建設中。雜糧和馬鈴薯產業又有新發展。種植無公害、綠色、有機雜糧16萬畝,14個品種獲無公害認證。朱碌科雜糧市場經營規模不斷擴大,年銷售量達20萬噸,實現產值1.6億元。馬鈴薯引進食用型、高澱粉型和油炸型等新品種21個,新建冬粉加工小區2處,加工業戶發展到1000戶,年加工能力5萬噸。保護地和食用菌生產科技含量有新提高。保護地重點發展綠色無公害蔬菜和花卉等高產高效品種,推廣“四位一體”建設模式,新增面積300畝;食用菌新增500萬袋,百畝林下種菇獲得成功。烤菸經營體製得到理順,已兌現菸葉款900多萬元,困擾農民多年的菸葉“白條子”問題基本解決。
農業園區建設成效突出。林業科技園區投資1080萬元,完成占地3730畝的一期工程建設,基本實現“五通一平”。朝陽億興牧業、朝陽聖豐牧業、建平黑土地農產品加工公司等7個高效農業項目已進入園區,總投資額5600萬元。八家木材加工小區入園項目12個,生產各類板材30萬張,二期工程正在建設中。
生態環境和農業生產條件明顯改善。林業大縣建設以實施“321”工程為重點,全年造林29.8萬畝,創歷史新高,被省政府授予“全省林業建設先進縣”。生態農業快速推進,實施了《建平縣綠色食品管理辦法》,基本完成350萬畝耕林草地環境測評,雜糧、肉羊等4大系列22個品種得到綠色有機認證;成功舉辦了遼寧·建平有機食品發展研討會。國家生態示範區建設提前完成各項指標,通過了國家環保總局專家組的驗收。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防氟改水工程基本完成,解決了52處、13089戶、52171人飲用高氟水問題;完成人畜飲水和鄉鎮供水工程60處,三座水庫除險加固工程進展順利;完成水保綜合治理面積16萬畝,荒山治理2萬畝,河道治理40.5公里。完成土地整理2萬畝,總投資1798萬元,全部通過國家驗收。
(二)民營經濟蓬勃發展,支柱產業牽動明顯
全縣民營經濟預計完成銷售收入25.4億元,同比增長32.5%;完成增加值3.2億元,同比增長25.8%;實現稅金9000萬元,同比增長35.8%。
支柱產業發展迅猛。陶瓷生產規模迅速擴張,金正、正新和雙發陶瓷公司共投資1700萬元,新建3條陶瓷生產線,新增生產能力640萬平方米;陶瓷工業園區新建陶瓷生產線8條,可形成生產能力3000萬平方米。礦產資源開發異軍突起,膨潤土產業新增企業8戶,總生產能力達65萬噸;鐵礦加工企業發展到89戶,鐵精粉總產量達120萬噸。陶瓷、膨潤土、鐵精粉三大產業預計實現銷售收入8.7億元,同比增長93%;實現增加值2.6億元,同比增長73%。
骨幹企業拉動作用明顯。年銷售收入超500萬元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由21戶增加到30戶,預計完成總產值6億元,同比增長17.6%;完成工業增加值1.8億元,同比增長21%。萬利礦業公司等2戶企業實現銷售收入超億元,製糖有限公司等3戶企業實現銷售收入超5000萬元,正新陶瓷有限公司等10戶企業實現銷售收入超2000萬元。
陶瓷工業園區建設開局良好。一期工程規劃面積409公頃,動員社會力量組織三次大規模會戰,動用土石方20多萬立方米,開通36米寬主路1740米、24米寬幹路2645米;萬伏高壓輸電線路架設完畢;鋪設供水管路3148米,基本實現了“四通一平”。一批較大規模的陶瓷生產項目落戶園區,簽約項目8個,固定資產投資額2.6億元,其中開工建設項目4個,固定資產投資額1.25億元。
國企產改全部結束。完成國有企業改制10戶,其中,破產6戶,出售4戶,組建了遼寧松林啤酒集團公司,建成建平新典服裝廠,啟動了停產近十年的大造紙廠。至此全縣33戶國有工業企業全部退出國有,所有職工全部完成並軌。16戶國有商貿企業完成改制,二輕系統集體企業全部轉為民營,供銷系統改革全面鋪開。
(三)招商引資成績斐然,對外開放再創佳績
招商引資實現新突破。堅持“招商引資,對外開放”縣策不動搖,進一步改變招商方式,完善招商手段,取得了顯著成效。共引進項目95個,完成引資額2.5億元,其中,礦產資源開發項目25個,到位資金1.88億元;農業產業化項目21個,到位資金3200萬元;盤活閒置資產項目22個,到位資金7800萬元。牽動力強的大項目顯著增加,固定資產投資額超千萬元以上的大項目9個,契約引資額2.7億元。
外經外貿又有新進展。全縣實際利用外資430萬美元,出口創匯240萬美元,同比均增長20%。新增外資企業2家,新增具有出口經營權企業7家。
(四)財政稅收穩步增長,經濟實力不斷增強
征管質量不斷提高。堅持依法治稅,進一步完善徵收手段,率先在全市實行契稅微機化管理和部分行業以電核稅,征管力度不斷加大,較好地完成了稅收任務。國、地稅收入預計分別完成7536萬元、7340萬元,按可比口徑分別增長10.5%、21.9%。繼續加強預算外資金和非稅收入管理,預計完成預算外收入3800萬元,形成沉澱財力350萬元。
支出能力不斷增強。保證了縣鄉公教人員標準工資按月發放並執行同一標準;撥付“非典”防治、防氟改水、鼠疫防控等追加預算專項資金492.5萬元;多方籌措資金支持了兩大園區建設;支持了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及教育等各項社會事業發展。
體制改革不斷深化。農村稅費改革穩步推進,村級規模和農村中國小布局調整等相關配套改革基本完成。按照創建公共財政體制框架要求,完善了縣鄉財政體制,實行了鄉鎮預算外資金財政統管和縣城中國小非稅收入微機化管理。認真貫徹落實《政府採購法》,對重大建設項目實施政府採購。實行機關事業單位車輛統一保險。
(五)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城鎮化水平進一步提高
城鎮面貌大有改觀。縣城區實施了世紀廣場、城市供水管網改造和紅旗街景觀路建設工程;居民取暖分戶控制改造全部結束;住宅開工面積15萬平方米,新建住宅小區7處;新增瓶組液化氣用戶1000戶;二一○小區和八號小區封閉市場投入運營。以沙海、朱碌科、張家營子等為重點的城鎮建設步伐加快,總投資938萬元,新開發公建面積21.65萬平方米,人均黑色路面7.9平方米,自來水供應率達40%。
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又上新台階。實施農村公路網建設,共投資3869萬元,新鋪油路29.6公里,解決了4個鄉鎮9個行政村通油路問題;完成120公里路基改造及橋涵等配套工程;黑水老哈河大橋加寬改造主體工程已經完成。電話普及率達每百戶72部,行動電話用戶總數達5.5萬。農網二期改造工程竣工並通過驗收,實現了城鄉同網同價。
(六)社會保障體系日趨完善,扶貧濟困工作紮實有效
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不斷加強。全縣5958名企業退休職工共發放養老金2865萬元,社會發放率100%。完成1240萬元養老保險金和247萬元失業保險金征繳任務,發放失業保險金613萬元,396萬元個人基本養老保險帳戶基金做實並全部上解到省。低保覆蓋面不斷擴大,城鄉享受低保共5469戶、13943人,發放低保金560萬元。新增企業並軌1579人,國有企業職工全部完成並軌。醫療保險運行良好,全縣參保單位245個,參保職工17000人。認真落實就業扶持政策,積極開發就業崗位,加強就業培訓和就業服務,新增就業和再就業11219人。社區建設實現“六到位”,職能作用得到發揮。
扶貧開發成效顯著。百村扶貧工程投入1650萬元,30個項目村的12409戶44199人得到扶持。2個鄉鎮3個自然屯共99戶實施移民搬遷。救災救濟工作全面展開,共發放款物折合人民幣636萬元,20200戶57760人得到救助。1萬平方米城鎮特困職工解困住房主體工程完工。
(七)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不斷加強
防治非典取得決定性勝利。面對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全縣上下緊急動員,迅速建立統一指揮系統和預防救治網路,落實科學防範、群防群控、嚴防死守各項措施,形成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抗擊非典的強大合力,確保全縣無一例非典病例發生,取得了防治非典保衛戰的決定性勝利。為進一步提高疾病防控能力,建成了縣疾控中心。
高中教育實現新突破。創新“政府辦學、職工出資、財政貼息、學校還款”的辦學機制,實施了高中改擴建工程。建平實驗中學一期工程僅用91天,完成投資1850萬元、建築面積2.2萬平方米,建設規模、建設速度、建設標準均創我縣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新高。第二高級中學新建3120平方米宿舍樓、1100平方米餐廳,2400平方米教學樓正在建設中。黑水完全中學新建2100平方米校舍,高、國中部剝離組建了建平縣第三高級中學。三所高中擴建後,新增30個教學班,可擴招學生1500名,今年普通高中招生增加552人。全縣完成危房改造2.1萬平方米。調整教育布局,撤併農村中國小50所。
科技、文化、體育等各項事業取得新成績。科技投入加大,29個農業科技重點推廣項目取得顯著成果。成功舉辦了13屆文化藝術節和建縣百年系列活動,完成喀喇沁王陵保護和開發的前期準備工作。廣播電視“兩網”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城鄉有線電視用戶5.7萬戶。公共體育設施進一步完善,新建占地4.5萬平方米的人民體育場。人口與計畫生育管理和服務水平不斷提高,人口出生率控制在8.68‰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3.6‰以內,計畫生育率達99.7%,完成國有企業並軌職工計畫生育社區管理。
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設得到加強。全年共辦理人大代表建議、議案111件,政協委員提案53件,辦復率100%。深入開展“嚴打”鬥爭,嚴厲打擊“法輪功”等不法活動,社會治安狀況明顯好轉。實行縣級領導信訪包案和信訪責任制度,一些困擾工作多年的信訪案件得到了解決。開展“四·五”普法活動,推行行政效能監察,增強了全民法律意識,提高了依法行政水平。認真貫徹執行《村民組織法》,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得到加強,我縣被評為全國村民自治模範縣。全縣並村83個,精減村級幹部360人,減輕農民負擔410萬元。雙擁工作成績突出,連續五年被評為全省雙擁模範縣。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全縣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還存在一些深層次矛盾,政府工作還有許多需要改進之處。一是農業產業化水平不高,生產基地規模小,龍頭企業拉動力不強,“三個大縣”建設速度還不夠快,農民收入增長緩慢;二是工業經濟規模還不大,支柱產業膨脹不快,骨幹企業檔次提升緩慢,有競爭力的名牌產品少;三是社會保障能力不高,就業和再就業壓力大,部分城鄉民眾生活還很困難;四是財政供需矛盾依然緊張,支持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能力不高,巨觀調控能力不強;五是經濟發展軟環境問題仍比較突出,個別部門全局意識、服務意識差,少數行政執法人員辦事不公、執法不嚴的現象仍然存在;六是一些部門想事、幹事、乾成事的氛圍不濃,部分幹部心理浮躁,作風不實,集中精力想工作、抓落實不夠。解決好這些矛盾和問題,仍然是今後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務。
二、二○○四年政府工作主要任務

各位代表,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黨中央、國務院做出了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的戰略部署,省委、國務院做出了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的戰略部署,省委、省政府制定了支持遼西北地區加快發展和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重大決策,為建平提供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新的一年裡,縣政府要同全縣人民一道,切實增強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振奮精神,堅定信心,創新務實,拼搏奮進,實現我縣經濟快速發展。2004年的奮鬥目標是: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8.6億元,同比增長16%,其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實現7.3億元、5.4億元和5.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28.3%和13.2%;地方財政收入實現7500萬元,按可比口徑增長13%;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實現4895萬元,同比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2230元,同比增長31.2%;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25億元,同比增長25%。
2004年工作總的指導思想是: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認真貫徹落實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實施“工業強縣,產業富民”發展戰略,以深化改革和科技進步為動力,以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為支撐,以老工業基地振興為統領,以加速推進工業化進程為主攻方向,促進產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實現城鄉居民增收、財政增長、基礎設施增強,推動全縣經濟和社會事業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為加快實現整體穩定脫貧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目標奠定堅實基礎。謀劃好2004年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要堅持統籌兼顧、協調發展的方針,協調好三個發展關係:一是協調好經濟建設和生態建設的關係。既要加強經濟發展,努力縮小同先進地區的差距,又要保護和建設好生態環境,提供良好的生態支撐,實現經濟建設與生態建設雙贏。二是協調好振興老工業基地同解決“三農”問題的關係。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全面提升最佳化工業經濟,是振興老工業基地的主要任務;大力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增加農民收入,是振興老工業基地的重要目標和保護措施。要堅定不移地用老工業基地振興統領全縣經濟工作全局,又要毫不放鬆地抓好“三農”問題,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三是協調好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的關係。在突出經濟發展的同時,高度重視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社會事業,為經濟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促進全縣經濟和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一)以項目建設為支撐,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推動對外開放再上新台階
招商引資要有新突破。高投入是經濟快增長的保障。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優勢、產業優勢和政策優勢,堅持“招商引資,對外開放”基本縣策不動搖,把實現域內資金和域外資金的嫁接改造、引進大項目、借牌引牌作為招商引資的重點,堅持定向跟蹤招商不放鬆。落實招商引資工作責任制,明確目標,強化責任,狠抓落實。要創新招商引資方式,積極開展以會招商、以商招商、網上招商和中介招商。要進一步最佳化政策環境,降低項目入駐門檻和成本,提供優質服務,努力形成招商引資的“窪地效益”。2004年引進域外資金3.13億元,實際利用外資538萬美元,出口創匯300萬美元,同比均增長25%。
園區建設要有新發展。按照科學規劃、綜合開發、合理建設的原則,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和項目引進力度,加快三大園區建設速度。陶瓷工業園區要完善一期工程基礎設施建設,貫通南北主幹路並鋪築黑色路面,形成公路網,完善給排水、供電和通訊設施,實現“四通一平”。抓好園區在建項目的達產達標,爭取再引進一批規模較大的陶瓷生產項目及紙箱加工、模具生產等配套企業。林業科技園區要在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抓好在建項目建設,儘快形成效益。充分發揮土地資源優勢,制定更加優惠的政策,擴大招商引資成果。做好配套服務體系建設,為引商、安商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八家木材加工園區要加快二期工程建設,儘快擴大規模,在產品的精深加工上實現突破,提升產品檔次,提高附加值。
項目建設要有新提高。統一抓項目就是抓發展、抓落實的思想,形成經濟建設以項目建設為中心的工作機制,把項目支撐作為推動經濟發展最核心、最根本的措施。加大領導幹部包扶重點項目力度,層層落實項目工作責任制,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要通過市場運作、多元投入、上下聯動等措施,突出抓好前期儲備項目論證和實施項目建設。要緊緊抓住國家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和省加快遼西北發展的有利契機,用足、用好、用活上級有關政策,搜尋、儲備、確立、申報一批科技含量高、牽動力強、影響力大的重點項目,爭取引進一批,開工建設一批,竣工投產一批。
(二)大力培育特色主導產業,加速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促進農村經濟快速發展
突出抓好畜牧業這個農村經濟第一主導產業。率先在全市建成畜牧業大縣,到2005年全面完成畜牧業“111”工程目標。2004年,畜牧業總產值實現9億元,人均畜牧業收入實現880元,羊、豬、禽、牛飼養量分別達到92.5萬隻、81萬頭、720萬隻、6.5萬頭。擴張飼養規模,抓好基地建設:實施已建成專業小區飼養規模倍增計畫,通過加強服務和政策激勵,使現有小區飼養規模擴大一倍以上。大力發展大場大戶,增加庭院飼養覆蓋面。實行重點飼養區域擴張,萬壽蛋雞飼養向南部鄉鎮延伸,羊、豬、牛以重點鄉鎮為核心向四周擴大,形成發展區域。進行畜牧業資源整合,打造龍頭企業大船;顯達、江泉、宏達等企業要擴大規模,搞好精深加工,提高經濟效益。朝陽聖豐牧業、朝陽億興公司等一批在建項目要加快建設速度,早日達產達效。要下大力量引進一批既能搞深加工、又能帶動基地建設的有實力的企業。建成黑水大牲畜市場、小塘肉羊市場,舉辦第二屆中國·建平肉羊節。堅持“立草為業”,搞好草業開發:大力推進退耕還草、林下種草,推廣糧食作物、經濟作物、飼料作物三元結構,擴大飼料作物面積。繼續引進草業加工項目,促進牧草和秸稈深加工。抓好品種改良和防疫:發揮羊、豬、牛三大改良網路作用,加大良種引進和繁育,大力推廣胚胎移植技術。把防疫放在畜牧業發展的重要位置,加強防疫隊伍建設,建立和完善監測體系,增加防疫投入,確保無重大疫情發生。
大力發展雜糧經濟。朱碌科雜糧市場發展要有新突破,在加工群體中培植大廠大戶,引進域外經濟實力強、牽動能力大的企業,加強名企業、名品牌和名經紀人隊伍建設。提高精深加工能力,由粗初加工向精深加工發展,由原糧加工向食品加工發展。抓好品種引進推廣,發展綠色、有機食品,擴大出口,提升品位。馬鈴薯產業在抓好馬鈴薯研究中心和冬粉加工小區建設的同時,完成建平鎮引進大連龍海集團的薯片加工廠建設,再引進1—2個深加工龍頭企業,建成建平鎮馬鈴薯專業批發市場。充分發揮組培園的作用,擴大優良品種和原種示範田面積,提高品質。
大力發展保護地和食用菌。保護地在抓好南部重點鄉鎮的同時,逐步向周邊鄉鎮發展。加大“四位一體”保護地推進力度,大力推廣綠色無公害蔬菜、花卉等高效品種,新增大棚2000個。食用菌以發展無公害和地栽香菇為重點,繼續擴大生產規模,新增700萬袋。
提高農業生產標準化水平。完善綠色食品生產環境監測體系,全面完成350萬畝耕林草地環境測評工作。實施無公害農產品生產規程,完成4大系列30個品種綠色有機認證。落實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種植面積50萬畝。
改善生態環境和農業生產條件。堅持“生態立縣”發展戰略,把生態環境建設作為建平最大的基本建設來抓,堅定不移地搞好生態示範區建設。加速林業大縣建設,實施“321”工程,造林20萬畝,種草4萬畝;強力推進林權制度改革,提高民眾造林的內在動力。以人畜飲水和城鎮供水為重點,大力興修庫塘井渠,完成水保綜合治理17萬畝,高標準實施海棠河流域治理等土地整理工程。
(三)強力扶持支柱產業,大力培育骨幹企業,加速推進工業化進程
全縣民營經濟計畫實現總產值32.5億元、增加值4億元、營業收入29.5億元、實繳稅金1.08億元,分別增長16%、25%、25%和20%。
突出資源優勢,做大做強支柱產業。陶瓷產業要堅持不懈地加大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力度,爭取利用3—5年的時間把其培育成縣域經濟第一主導產業,把我縣建成全國陶瓷生產基地。金正、正新、雙發陶瓷公司總產量要突破1000萬平方米。抓好陶瓷工業園新上項目建設,當年產量實現1000萬平方米,力爭再引進陶瓷生產線15—20條。充分利用鋼鐵生產大發展的拉動作用,做大做強優鐵、膨潤土產業。在精深加工上下功夫,鐵產業要在球團加工、煉鋼、軌鋼等項目上求突破,進一步接長產業鏈條。膨潤土要增加精深加工品種,提高產品附加值。在治理整頓上下功夫,建立系統嚴密的管理辦法,實行標本兼治,加大礦業整頓力度,在加強環保同時,把依法納稅作為整頓重點,提高對財政的貢獻率。實施資源整合,使礦產資源向規模大、能力強、精深加工的企業集中。
突出嫁接改造,加快培育骨幹企業。通過擴大規模、產品開發、政策扶持等措施,力爭把松林啤酒集團、萬利公司、建龍礦業3戶企業培育成銷售收入超億元的支柱企業,把南化紅山、金正陶瓷等11戶企業培育成銷售收入超5000萬元的骨幹企業,把正新陶瓷、冶金化工廠等10戶企業培育成銷售收入超2000萬元的重點企業。通過內引外聯、嫁接改造,提高企業發展水平和競爭能力。松林啤酒集團要積極尋求與國內知名啤酒集團進行聯合,加快高粱啤酒開發。製糖公司要充分利用現有的有效資產,加大整合力度,研究解決農民甜菜“白條子”問題。
突出技術和管理創新,增強企業發展內在動力。圍繞主導產業和資源優勢,積極採用新技術成果,促進傳統產業最佳化升級;實施品牌戰略,創牌與借牌相結合,打造地方名優產品,增加企業核心競爭力。堅持以人為本,強化企業內在素質建設,建立現代企業經營理念,創新經營體制和管理體制,全面提升企業的社會形象和市場形象。
(四)堅持增收與節支並重,深化財政體制改革,增強城鄉財政實力
加強財源建設,拓寬收入渠道。一是向礦產資源開發要財源。制定科學配套的管理辦法,以超常的力度嚴格實施,相關部門通力協作,堵住跑冒滴漏渠道,做到應收盡收。二是向民營經濟成長要財源。大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從民營經濟發展增量中增加財稅收入。三是向發展稅費農業要財源。抓住兌現烤菸“白條子”菸農生產積極性提高的有利契機,種足種好烤菸,收足收好煙稅。四是向非稅收入管理要財源。規範土地出讓,實行競價出售,提高政府受益率;嚴格管理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不開減免口子;合理使用礦產資源,實行有償使用;加強國有資產特別是改制企業的資產管理,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增加政府可支配財力。五是向國家政策要財源。積極爭取各類專項,搞好項目建設工作。國地稅收入分別實現8500萬元、8600萬元,按可比口徑均增長15%;預算外收入實現4500萬元,形成沉澱財力400萬元。
規範支出行為,提高用財水平。保證縣鄉公教人員工資發放,重點安排社會保障、扶貧救災等資金,加大對農業、教育、科技、基礎設施等社會事業的投入,促進社會協調發展。
完善相關政策,理順縣鄉財政體制。全面推進農村稅費改革,確保農民負擔不反彈。完善縣鄉財政體制,調動鄉鎮生財、聚財、理財的積極性。深入貫徹《政府採購法》,擴大政府採購範圍。
(五)加快城鎮建設速度,營造良好發展環境,推進城鎮化進程
大力提升城市品位。啟動縣城中心廣場、黨政辦公大樓、站前小區改造等改善城市形象的重大工程。高標準完成世紀廣場建設。做好縣城“三水源”項目上報和審批工作。完善人民路、紅旗街景觀路建設。做好城區大樹移栽和綠化工作。新發展瓶組液化氣用戶1000戶。加強城市管理,改善供水、供熱質量,完善城區服務功能。以防治礦產資源開發污染為重點,加大環保力度,建設良好生態環境。
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堅持科學規劃,突出特色、注重實效的原則,以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以產業為依託,把小城鎮建設與招商引資、發展民營經濟園區、供銷體制改革等有機結合起來,走依園建城、以園興城之路,推進小城鎮擴容提質。重點建設好黑水、建平、沙海、朱碌科、榆樹林子、張家營子等小城鎮。初步構建以中心鎮為核心,以公路沿線為骨架,以建制鎮為基礎的小城鎮群體,加速推進城鎮化進程。
交通工作再上新台階。新鋪油路95公里,解決20個行政村通油路,完成路基改造121.7公里,做好160.9公里鄉道提級工作,全面完成黑水老哈河大橋加寬改造工程。
(六)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大扶貧開發力度,努力提高城鄉民眾生活水平
做好就業和再就業工作。要把發展作為促進就業的根本途徑,突出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增強社會吸納就業能力。全面落實再就業扶持政策,改進就業服務,鼓勵企業吸納下崗人員再就業,引導下崗人員自主創業。要把提高勞動力素質、增強勞動者就業和創業能力作為一項戰略任務來抓,根據市場需求,開展定向培訓和訂單培訓。突出抓好農村勞務輸出,拓寬季節性和長年性輸出渠道,做大做強勞務輸出產業。
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堅持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完善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和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積極爭取上級支持,加大養老保險金和失業保險金征繳力度,確保離退休人員養老金和失業保險金按時發放。擴大低保覆蓋面,實行動態管理,做到應保盡保。抓好並軌企業後續工作的落實和醫療保險擴面工作。
努力做好扶貧開發。把戶有穩定收入項目作為扶貧開發工作重點,全縣17500戶實現戶有穩定收入項目,2個鄉鎮全部實現戶有穩定收入項目。突出抓好百村扶貧工程,充分利用好上級專項資金,與調整農業經濟結構、建設特色主導產業相結合,與農業產業化相結合,與移民搬遷相結合,與落實戶有穩定收入項目相結合,在完善30個項目村建設的基礎上,再完成30個項目村項目建設。大力實施滾動式扶貧,擴展推廣範圍,提高扶貧效果。開展經常性救助活動,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扶貧救困,保障城鄉貧困民眾的生產生活。
(七)加強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加快發展社會各項事業,促進社會協調發展
深入實施“科技興縣”戰略。圍繞“三個大縣”和林業大縣建設,以推廣普及29個農業主要科技項目為重點,建立健全農村科技服務體系,加強農業科技培訓,提高農民科技素質。進一步鞏固“普九”成果,最佳化農村中國小布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造危房1.5萬平方米,完成二高中教學樓建設。籌劃實驗中學二期工程,力爭建成職業教育中心。廣泛開展民眾性文化活動,加強文化設施建設。啟動喀喇沁王陵保護和開發工程,利用國家專項資金修復燒鍋營子段燕長城,促進旅遊業發展。擴大廣播電視“兩網”覆蓋面,城鄉有線電視入戶率分別達到60%和40%。積極備戰朝陽市第六屆全民運動會,全面完成人民體育場基礎設施建設。深化衛生體制改革,完善社區和農村衛生服務網路,加快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疫病預防控制體系、衛生執法體系建設。改善城鄉醫療條件,完成縣醫院傳染病區建設。繼續加強城鄉計畫生育工作,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控制在國家規定的指標內。
加強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以講文明、樹新風為主線,以創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行業為主要內容,以深入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為動力,紮實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將先進文化融入經濟社會發展之中,大力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自覺接受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深入開展“四五”普法活動,提高全民法律素質。全面推行行政效能監察,提高依法行政水平。進一步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堅決打擊各種刑事犯罪和“法輪功”等邪教組織,鞏固嚴打整治成果。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嚴防重大事故發生。堅持信訪包案和信訪責任制,全力做好重大信訪案件排查工作,認真接待民眾來信來訪,全力維護社會穩定。
(八)加快職能轉變,加強自身建設,樹立良好的政府形象
建設親民政府。民眾利益無小事。要把民眾生產生活中的熱點難點問題作為政府工作的“第一信號”,做到從思想上尊重民眾,感情上貼近民眾,作風深入民眾,工作上依靠民眾,讓政府工作得人心、暖人心、穩人心。要勤政為民,把主要精力放在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民眾上,進一步密切與人民民眾的血肉聯繫,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把滿足民眾願望、改善人民生活、保護民眾利益作為政府的最大職責。常懷愛民之心,常興富民之舉,做到知民所樂、曉民所盼、解民所憂。要深入到困難多、民眾意見多、工作壓力大的地方去,為民眾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要相信民眾,尊重民眾,站在民眾的立場上思考問題,提高人民民眾的凝聚力,使熱愛建平、建設建平、發展建平成為全縣人民的共識和自覺行動。
建設務實政府。政府部門和公務員要“真幹事、會幹事、乾實事”,發揚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作風,把縣委十二屆四次全體(擴大)會確定的奮鬥目標,逐項抓落實,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點要盯住目標,抓住不放,一以貫之地抓到底,不達目的不罷休。要按經濟規律、市場規律和自然規律辦事,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提高科學決策和民主決策水平,避免因決策失誤導致民眾利益和事業受損。要大膽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堅持與時俱進,勇於開拓創新,使思想和工作始終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要營造濃厚的創業幹事氛圍,給想事的人以機會,給幹事的人以崗位,給乾成事的人以地位。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堅持重實際、鼓實勁、求實效,不圖虛名,不務虛功,不提脫離實際的高指標,不喊譁眾取寵的空口號,不搞勞民傷財的假政績,扎紮實實地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建設廉潔政府。廉潔是從政最基本的要求。要堅定不移地加強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加強思想教育,引導政府公務員正確對待權力、地位和利益,正確使用在管人、管事、管財等方面的權力,用人民賦予的權力來為人民謀利益。要認真落實廉政建設責任制,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規定,健全政府採購、工程招投標和公開拍賣等制度,從源頭上堵塞行政過程中的權力腐敗。政府公務員要嚴格執行廉潔自律各項規定,不講條件,多乾工作,少講待遇,多講奉獻,少想個人得失,多想民眾利益,時刻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即將到來,振興老工業基地的號角已經吹響,我們面臨的發展任務更加艱巨,歷史責任更加重大,發展機遇更加寶貴。我們要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昂揚的鬥志,奮力拚搏,開拓創新,全面完成各項發展任務,為早日實現整體穩定脫貧奔小康的宏偉目標而努力奮鬥。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