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本書內容豐富,涵蓋世界政治、經濟、國際關係、軍事、科技、文化和社會生活等領域,尤其對世界經濟、科技、文化的發展給予高度重視,擺脫了以往單一的政治史模式。它尊重史實,在充分占有中外文獻資料的基礎上,以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為指導加以分析與綜合,去偽存真,力求勾畫歷史原來面目,通過史實本身來闡述歷史的發展與演變,體現了整體性與動態性相統一的撰史原則,用整體觀念考察歷史,構成了一部嚴整、翔實、生動的20世紀世界史著作。作者介紹
金重遠,1934年生。1959年畢業於蘇聯列寧格勒大學歷史系,獲歐美史專業優秀文憑。此後在復旦大學歷史系工作至今。1985年任教授,1990年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世界近現代史博士生導師。1991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1997年被聘為復旦大學首席教授。多年來主要從事法國近現代史、第二次世界大戰史、戰後世界史的研究,同時也涉及拉丁美洲獨立戰爭史和中國近代對外關係史的研究。譯著有《戴高樂與歐洲》、《北烏蘇里邊區現狀概要》等。編譯作品有《現代西方史學流派文選》、《第二次鴉片戰爭》等。參與編撰的有《世界歷史辭典》、《外國人名辭典》等。聯合主編的有《第二次世界大戰百科詞典》。主編的有《戰後世界史》。著作有《炮火中的文化――文化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墨西哥之夢――小拿破崙美洲覆師記》、《戰後西歐社會黨》等。撰有學術論文《拉萼尼使團與中法黃埔條約》、《論英法資產階級革命的“保守”和“徹底”》、《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第二戰場》、《試論法國大革命中的平均主義思想》、《英法資產階級革命中土地問題的對比研究》、《菲力克斯―――一個沒有兌現的作戰計畫》、《戴高樂的5月13日》、《歐洲均勢與世界穩定》、《民族衝突的文化背景》等60餘篇。作品目錄
第一編世紀初的世界第一章西方世界的演變
第一節壟斷與發展並存
一、壟斷與帝國主義
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三、世界經濟體系的初現
第二節專制與民主交替
一、資本統治的加強
二、民主政治的發展
三、社會民主黨的出現
第三節人口變化與社會保障
一、人口的增長與流動
二、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的開端
第四節社會思潮與社會心態
一、社會思潮
二、社會心態
第二章矛盾的交織
第一節世界的再瓜分
一、列強對非洲的瓜分
二、列強在拉美的角逐
三、帝國主義對亞洲的侵略
第二節集團的新對抗
一、三皇同盟
二、三國同盟
三、三國協約
第三節殖民地的反抗
一、亞洲的覺醒
二、非洲的反帝鬥爭
三、拉美的民族民主運動
第三章戰爭與革命
第一節從局部到全面衝突
一、局部戰爭
一、國際危機
第二節第一次世界大戰
一、大戰的爆發
二、大戰的進程
三、大戰的影響
第三節震撼世界的俄國十月
一、二月革命
二、十月革命
三、蘇維埃政權的誕生
第四節席捲全球的革命浪潮
一、西方國家的革命運動
二、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
附主要參考資料
第二編探索中的世界
第一章政治模式的探索
第一節蘇聯模式的社會主義
一、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黨
二、史達林和聯共(布)
三、蘇聯模式的歷史地位
第二節德國模式的法西斯主義
一、“元首國家”的形成
二、恐怖統治的建立
三、“一統天下”的出現
四、種族主義的狂熱
第三節法國模式的“中左主義”
一、左翼力量和“左翼聯盟”
二、從“左翼聯盟”到人民陣線
三、人民陣線政府
第二章經濟模式的探索
第一節蘇聯模式的計畫型經濟
一、從“戰時共產主義”到新經濟政策
二、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
三、五年計畫和計畫經濟
第二節美國模式的改良型經濟
一、新政的出台
二、新政的實施(1933―1935年)
三、新政的實施(1935―1938年)
四、新政和改良型經濟
第三節德國模式的軍事型經濟
一、納粹德國的經濟體制
二、軍事型經濟的形成
三、軍事型經濟下的社會各階層
第四節墨西哥模式的民族型經濟
一、民族型經濟的歷史前提
二、國民革命黨和六年計畫
三、卡德納斯和民族型經濟
第三章國際關係模式的探索
第一節歐洲模式的凡爾賽體系
一、巴黎和會的召開
二、巴黎和會上的爭鬥
三、凡爾賽體系的建立
第二節亞太模式的華盛頓體系
一、華盛頓會議的召開
二、華盛頓會議上的爭鬥
三、華盛頓體系的建立
第三節國聯和兩個體系的瓦解
一、國聯的成立和活動
二、兩個體系的瓦解
第四節大英國協模式的新殖民體系
一、英帝國走向解體
二、大英國協模式
第四章文化模式的探索
第一節歐美模式的現代主義文化
一、現代主義文化的社會思想背景
二、歐美現代主義文學
三、歐美現代主義藝術
四、新藝術、新形式
第二節法西斯模式的專制主義文化
一、法西斯主義的歷史文化淵源
二、法西斯文化專制主義
三、法西斯文化眾生相
第三節社會主義模式的無產階級文化
一、無產階級文化的崛起
二、蘇維埃文化模式的形成
三、無產階級文化發展的起伏
附主要參考資料
第三編炮火中的世界
第一章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第一節德日意的擴張
一、日本侵略中國
二、義大利侵略衣索比亞
三、德國的對外擴張
四、德日意同盟的建立
第二節中立政策的失誤
一、美國的第一個中立法
二、中立法的演變
三、第四個中立法
第三節綏靖政策的破產
一、綏靖政策的出台
二、慕尼黑協定的簽訂
三、綏靖政策的破產
第四節集體安全的失靈
一、集體安全構想的提出
二、東方公約――集體安全的嘗試
三、英法蘇談判――集體安全的新嘗試
四、蘇德簽約――集體安全的終結
第二章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
第一節軸心國的進攻
一、從波蘭到北歐的閃電戰
二、擊潰法國和狂炸英國
三、德意聯手占領巴爾幹
四、德國進攻蘇聯
五、日本進攻美國
第二節同盟國的反攻
一、從史達林格勒到庫爾斯克
二、從中途島到瓜島
三、從阿拉曼到突尼西亞
四、從諾曼第到阿登
第三節意德日的潰敗
一、義大利的退出戰爭
二、第三帝國的瓦解
三、日本無條件投降
第四節戰後世界的安排
一、波蘭問題的解決
二、處置戰敗的德國
三、劃分巴爾幹勢力範圍
四、安排戰後的遠東
五、聯合國的成立
第三章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後果
第一節規模空前的浩劫
一、物質的損失
一、人員的傷亡
第二節精神深處的創傷
一、痛苦的思考
二、永恆的紀念
第三節前所未有的覺醒
一、歐洲人民的奮起
二、亞洲人民的抗爭
三、非洲人民的覺醒
四、拉美人民的貢獻
第四節力量對比的變化
一、老牌帝國的衰落
二、美國的崛起
三、蘇聯的強大
附主要參考資料
第四編分裂的世界
第一章東方世界的崛起
第一節蘇聯模式的加固
一、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一、思想界的整肅
三、新的大肅反
第二節東歐的蘇聯模式
一、人民民主國家的建立
二、土改和農業集體化
三、國有化和計畫經濟
四、東歐的蘇式肅反
第三節社會主義陣營的形成
一、亞洲人民民主國家的建立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第二章西方世界的復興
第一節稱霸世界的美國
一、戰後美國經濟的繁榮
二、“公平施政”與“中間道路”
三、麥卡錫主義與民權運動
第二節急劇衰敗的英國
一、經濟力量的下降
二、艾德禮的工黨政府
三、保守黨的連續執政
第三節發展起伏的法國
一、第四共和國的建立
二、外交上的滑鐵盧
三、第五共和國的誕生
第四節重整旗鼓的聯邦德國
一、現代政治體制的確立
二、社會市場經濟制度的建立
第五節東山再起的日本
一、美國占領下的改革
二、從舊金山體制到新安保條約
三、自民黨統治的確立和經濟的恢復
第三章第三世界的覺醒
第一節亞洲的解放運動
一、印尼八月革命
二、菲律賓的獨立
三、馬來亞的獨立
四、緬甸聯邦的成立
五、印巴分治與分立
六、伊拉克革命
第二節非洲的獨立高潮
一、反殖鬥爭的浪潮
二、北非人民的勝利
三、黑非洲的獨立
第三節拉美的反美鬥爭
一、美國對拉美的控制
二、瓜地馬拉革命
三、委內瑞拉的反獨裁鬥爭
四、古巴革命
第四節第三世界的團結和合作
一、第一次亞非會議
二、不結盟運動
第四章東西方的對抗
第一節冷戰的開始
一、冷戰的根源
二、衝突的產生
三、在伊朗的角逐
四、在土耳其的較量
第二節冷戰的延伸
一、杜魯門主義
二、馬歇爾計畫
三、“第四點計畫”
四、北約的建立
第三節冷戰的激化
一、柏林危機和德國分裂
二、韓戰的爆發
三、北約和華約的對峙
附主要參考資料
第五編多極的世界
第一章東方世界的改革
第一節蘇聯模式的危機
一、史達林的去世
二、蘇共二十大和批判“個人崇拜”
三、赫魯雪夫體制的建立
第二節東歐、蘇聯模式的裂痕
一、蘇南衝突
二、波茲南事件
三、匈牙利事變
第三節蘇聯改革的嘗試
一、赫魯雪夫的改革和失敗
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及停滯
第四節東歐改革的起伏
一、南斯拉夫的自治體制
二、匈牙利改革的初見成效
三、波蘭改革的中途受挫
四、捷克改革的橫遭摧殘
第二章西方世界的演變
第一節美國霸主地位的變遷
一、經濟霸主地位的失落
二、從“新邊疆”到“偉大社會”
三、從“新聯邦主義”到“新共和主義”
第二節兩黨治理下的英國
一、兩屆威爾遜政府
二、希思政府的改革嘗試
三、“鐵女人”的改革與治理
四、馬島戰爭與現實外交
五、北愛爾蘭問題
六、英國與大英國協
第三節“從右到左”的法國
一、戴高樂執政時的法國
二、沒有戴高樂的“戴高樂主義”
三、左翼力量的聯合
四、法國式社會主義和首次“共治”
第四節聯邦德國的崛起
一、邁入經濟大國的行列
二、大聯合政府
三、社會民主黨的執政
四、科爾的執政
第五節走向政治大國的日本
一、經濟的發展和問題
二“金權政治”和改革
三、“第三次遠航”的開始
第三章第三世界的變革
第一節發展中的亞洲
一、印尼的演變
二、尼赫魯家族執政時的印度
三、巴基斯坦的演化
四、斯里蘭卡的民族矛盾
五、韓國的發展
六、新加坡的進展
第二節伊朗革命和伊斯蘭世界
一、巴列維和“白色革命”
二、霍梅尼和伊朗革命
三、伊斯蘭教的擴展
第三節摸索中的非洲
一、葡屬殖民地的解放
二、走資本主義道路的摸索
三、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嘗試
四、社會主義試驗的受挫
第四節變革中的拉美
一、多米尼加人民爭取民主的鬥爭
二、巴拿馬人民維護主權的鬥爭
三、阿連德在智利的改革
四、尼加拉瓜人民的革命鬥爭
第四章多極世界的形成
第一節東方世界的破裂
一、中蘇關係的演變
二、中蘇關係的惡化
三、“兩個大分裂”
四、歐洲共產主義的崛起
第二節西方世界的衝突
一、戴高樂衝擊美國霸權
二、勃蘭特倡導東西歐緩和
第三節走向多極世界
一、中美關係的演變
二“小球”推動“大球”
三、尼克森訪問中國
附 主要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