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憲法制定過程

1954年憲法制定過程

憲法生長於歷史之中,不同文化與傳統孕育著不同模式的憲法形態。憲法的歷史濃縮著一個民族追求正義與自由的精神,記載著民眾的歡喜、痛苦與艱辛。作為國家獨立與尊嚴的象徵,擁有一部令人自豪的憲法乃是現代國家理性的標誌。一部憲法的誕生伴隨著文化、政治與社會的相互博弈,講述著制憲者們的智慧與民眾的生活。對待制憲史,我們需要以理性與客觀的立場探求制憲背後的價值與事實,以寬容的哲學評價歷史上的憲法和制憲者們付出的努力。本書以1954年憲法誕生的檔案資料的實證分析為基礎,以憲法社會學的方法,力求客觀地展現憲法誕生的背景與制憲的具體過程,探求1954年憲法的歷史地位與時代精神,梳理中國憲法發展脈絡與內在邏輯,為客觀地解釋中國憲法的歷史正當性提供事實與分析框架。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1954年憲法制定過程》是在2008年出版的《1954年憲法與中國憲政》(第二版)的基礎上修訂而成的。為了客觀展現這部共和國第一部憲法的制定過程,作者韓大元根據新的制憲資料與學界新的研究成果,以制憲過程為主題,對全書內容進行了較全面的修訂,刪除了與制憲過程沒有直接關係的部分內容,以突出制憲過程。探求1954年憲法的歷史地位與時代精神,梳理中國憲法發展脈絡與內在邏輯,為客觀地解釋中國憲法的歷史正當性提供事實與分析框架。

作者簡介

韓大元,男,1960年生人,法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曾出版《亞洲立憲主義》、《憲法學基本原理》、《生命權的憲法邏輯》、《中國憲法學說史》、《感悟憲法精神》等專著10餘部;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80餘篇。
主要研究領域:中國憲法、外國憲法、非西方國家憲法發展模式比較、憲法文本與憲法解釋學、科技發展與基本權利等。
主要獲獎:1999年第二屆全國十大傑出中青年法學家、2006年第二屆國家級教學名師獎、教育部2011年度“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等。
主要社會兼職:中國憲法學研究會會長、中國法學教育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宣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憲法學》首席專家、最高人民檢察院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等職。

圖書目錄

第一章導論
一、近代中國憲政運動的簡要回顧
二、近代中國憲政運動的遺產與傳統
三、憲法史研究的基本範疇與方法
第二章制定1954年憲法的理論背景
一、制憲權的一般理論
二、制憲權理論在近代中國的萌芽
三、制憲權概念在近代中國的出現
四、制憲權概念在近代中國的使用
五、制憲權理論在近代中國的形成
第三章制定1954年憲法的社會背景
一、制憲的國內環境
二、制憲的國際環境
三、史達林的制憲建議與中共中央的制憲決定
四、1954年憲法的制定目的
五、制定1954年憲法的正當性
第四章1954年憲法的起草
一、中共中央向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提出制憲建議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起草委員會的成立
三、中共中央成立憲法起草小組
四、憲法起草工作被推遲
五、憲法起草工作計畫的提出
六、憲法草案初稿的起草
七、中共中央憲法草案(初稿)的出台
第五章1954年憲法草案的審議(上)
一、全國政協憲法草案座談會的討論
二、地方單位與軍事單位對草案的討論
三、憲法起草座談會各組召集人聯席會議的討論(紀要)
四、憲法起草座談會各組召集人聯席會議的修改意見
第六章1954年憲法草案的審議(下)
一、憲法起草委員會審議憲法草案
二、憲法起草委員會通過關於憲法起草經過的報告
三、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通過憲法草案
四、憲法草案的全民討論
第七章1954年憲法的誕生
一、全國普選工作
二、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選舉
三、憲法起草委員會繼續修訂憲法草案
四、第一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召開
五、1954年憲法的表決與通過
六、憲法的公布
第八章1954年憲法文本
一、憲法的基本結構
二、憲法序言
三、憲法總綱
四、國家機構
五、公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
六、國號與國家標誌
第九章1954年憲法的實施與影響
一、1954年憲法的實施保障
二、1954年憲法的歷史地位
三、1954年憲法與其之後三部憲法
四、1954年憲法對新中國憲政的影響
五、1954年憲法的歷史經驗與啟示
主要參考書目
附錄
一、1954年憲法大事記
二、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1954年憲法草案(初稿)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1954年憲法草案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1954年憲法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