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0.45英寸ACP彈彈頭質量15g,橫截面面積為1.03cm 。傳統的彈頭效能評估標準是截面的密度,即彈頭質量與直徑平方比。一般截面密度越高,彈藥在活組織中的穿透性就越好。就壘金屬被甲彈而言,質量為15g的0.45英寸ACP彈的截面密度為0.162;質量為8g的9mm巴彈的截面密度為0.144。使用傳統的確定彈頭終點效應的方法,0.45英寸ACP彈的效能又一次超越了同類型9mm巴彈。
國內仿製
ACP彈在美國有著非常廣泛的用戶群,配用的槍械種類很多,消耗量在各種手槍彈中也位居前列。國內仿製過多種0.45英寸口徑出口型自動手槍,相應地也仿製了這型手槍彈,用在對外出口和槍廠試槍、驗槍使用。
出口型0.45英寸ACP彈的生產廠家是黑龍江北方工具有限公司,由北方工業公司貼牌出口。完全仿製美國的0.45英寸ACP彈,彈殼為黃銅直筒形無突緣式樣、博克塞式底火,可以復裝使用,採用圓頭平底黃銅被甲鉛心彈頭,彈頭質量為14.9g。子彈包裝樣式也分早期和後期兩種,分別與前述托卡列夫手槍彈基本相同,只是包裝盒大小與表面印字略有區別。由於國外0.45英寸ACP彈生產廠家以及產品種類眾多,而國內彈種單一,性能和價格都不占優勢,所以出口量相對較小,在美國市場上已經很難看到,只被Kriss Super V衝鋒鎗採用。
發展歷程
M1900與M1902手槍都配用0.38英寸柯爾特ACP手槍彈,但美軍對這一口徑彈並不信任。1899年,美國發動了對菲律賓的殖民戰爭,當時美軍使用的M1887轉輪手槍停止作用嚴重不足,配用的0.38英寸柯爾特長彈的裸鉛彈頭無法有效阻擋摩洛族人的進攻,往往需要連續命中3~4發,才能讓對方徹底喪失戰鬥力,因此在美軍中要求重新啟用老式0.45英寸口徑轉輪手槍的呼聲越來越高漲,最終導致新型0.45英寸ACP自動手槍彈的問世。1904年,陸軍部軍械司要求陸軍上尉湯普森牽頭組織相關試驗。在芝加哥,湯普森與另一名軍醫路易斯利用活體動物以及屍體進行了實彈測試,發現在滿足當時對殺傷力要求的前提下,0.45英寸(11.43mm)是能夠接受的最小的手槍口徑。
在這次測試之後不久,柯爾特公司就造出了一支0.45英寸口徑的實驗樣槍。它以M1902軍用手槍為基礎,更換了重型槍管和加強的鉸鏈系統,使用改良後的0.45英寸柯爾特轉輪手槍長彈。不過重量16.2g的彈頭顯然對提高射擊精度不利,而過長的槍彈對機構的可靠性影響很大,柯爾特公司意識到手槍和手槍彈必須都要重新設計。新型彈藥和手槍的設計在當年開始,此時無煙火藥技術業已成熟,為縮短槍彈長度提供了可能,即使採用較短的彈殼仍能有足夠能量推動彈頭,而彈頭質量可降低到12.96g。於是柯爾特公司與聯合金屬彈藥公司共同開發出新型0.45英寸口徑手槍彈。從1905年4月開始,聯合金屬彈藥公司開始生產採用12.96g彈頭、0.324g發射藥的新型0.45英寸自動手槍彈。
發展規模
1906年4月,法蘭克福兵工廠(Frankford)對新彈進行改進,將火台突起位置適當加高,以提高發火率,1908年3月,又加大了抽殼鉤槽上部斜角的尺寸,以進一步增強抽殼的可靠性。在經過大量實彈射擊和完善之後,最終確定了一種質量為14.9g的圓頭全被甲彈頭,初速為260m/s。聯合金屬彈藥公司和溫徹斯特公司也改為按照這一標準生產新彈。最終被美軍正式採用,並命名為0.45英寸ACP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