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香港舞蹈團大型舞蹈詩]

2007年,一靜一動間,兩幅《清明上河圖》在香江首遇。當時,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10周年,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首次赴港展出,而隨著千年前汴京風貌展現香江,香港舞蹈團也於2007年7月在香港文化中心首推力作——大型舞蹈詩《清明上河圖》,作為獻禮作品。

介紹

大型舞蹈詩《清明上河圖》劇照 大型舞蹈詩《清明上河圖》劇照

2007年,一靜一動間,兩幅《清明上河圖》在香江首遇。當時,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10周年,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首次赴港展出,而隨著千年前汴京風貌展現香江,香港舞蹈團也於2007年7月在香港文化中心首推力作——大型舞蹈詩《清明上河圖》,作為獻禮作品。四年過去了,《清明上河圖》如今已成為香港舞蹈團的經典作品,至今已在香港和海內外演出數十場。 大型原創舞蹈詩《清明上河圖》用肢體演繹傳世名作,以寫意的創作手法,以形取神,通過富於現代色彩的中國民族樂協奏曲,刻畫汴河兩岸北宋人生活百態,讓觀眾重溫千載繁華古都,並使傳統民間舞蹈更顯活力和現代氣質。《清明上河圖》組曲由中國民族音樂大師史志有編寫,亞洲愛樂樂團演奏。

舞蹈詩《清明上河圖》的製作編創人員曾親歷河南採風,並廣泛徵詢專業學者,包括北京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楊新及中國舞蹈史學家王克芬的意見,經過兩年多的時間對宋代歷史及舞蹈的考證及籌劃,不以情節故事架構,而以詩歌形式,透過寫意的創作手法,把刻劃汴河兩岸北宋人生百態的剎那定鏡,化成由十八個篇章組成的舞蹈詩。

宋代,舞蹈由宮廷流落民間,促使民間舞蹈的發展走向蓬勃時期。《清明上河圖》舞蹈詩在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以活現長卷為主題,廣納豐富的中原舞蹈文化,作為表演的素材,如舞段《柳絮》,女子腳踏“寸子鞋”,以小腳姿態跳舞,舞者動律仿如迎風擺柳;《春郊》以民間舞蹈“跑驢”,再現畫卷中進城送炭的毛驢商隊;《百戲》中更融入了不同的傳統舞蹈,包括“社火巡遊”、戲曲中的“走鞭趟馬”等,呈現京城中歌伎賣藝,百戲雜耍紛陳的熱鬧場面。還有“劃旱船”、“漁燈”、“追魚”、“烏紗帽翎”、“踩高蹺”、“耍高人”、“走矮人”等,千姿百態的中原舞蹈,復添上現代藝術質感,使傳統民間舞蹈更顯活力,讓人發思古之幽情,隨著舞者的步伐走進令人目眩神迷的繁華盛世。

主創人員

總導演及編舞:梁國城

學術指導及腳本:曾柱昭

舞蹈構思及民俗舞編排:楊子達

首演布景設計:梁彥浚

服裝及道具設計:莫均傑

燈光設計:鄧煒培

音樂統籌:鄧軍

劇情介紹

序幕 汴水晨曦

大型舞蹈詩《清明上河圖》劇照 大型舞蹈詩《清明上河圖》劇照

畫家行吟澤畔,在蒼茫晨曦里,見一葉漁舟,少女歌頌汴河,於水中飄然而去。第一場 春郊趕驢

驢隊運炭入城,春郊落葉喬木,也開始充滿生機。畫家偶遇一背包袱漢子,不停拂拭身上塵埃。武士弄刀,頑童試馬,乘轎踏青少女,則袖長沾柳色。

第二場 隋堤煙柳

汴河兩岸廣植護堤楊柳,迎風搖擺,春色醉人。畫家進入田園美景,夢會汴河之女。

第三場 走鞭趟馬

畫家曾習禮樂射御,偶遇武士及頑童春郊試馬,遂加入策騎,盡興而歸,春雨忽至。

第四場 平傘相歡

魚下平傘高張,傘下雙雙愛侶歡聚,慶幸春雨及時。春暖人間,畫家仿佛與汴河之女共舞,踏入善美之境。

第五場 社火百戲

清明時節,河市興旺。藝人社火巡遊,爭相獻藝。羅傘車隊,高蹺雜耍,百戲紛陳。百姓圍觀,爭妍鬥麗。繁華背後,卻見失意的賣刀人。

第六場 肩摩轂擊

市集繁忙,挑夫爭道。村婦趁墟,推車穿插。羅傘車隊,肩摩轂擊。

第七場 逆水縴夫

從汴河上京,逆水行舟。全仗縴夫拼搏。船夫升帆收纜,分秒必爭。

第八場 搏浪乘風

船夫搏浪,長袖興波。汴河之女如凌波仙子,行走御風。

第九場 惺惺相惜

大型舞蹈詩《清明上河圖》劇照 大型舞蹈詩《清明上河圖》劇照

畫家沉思作畫,舉止異於常人。背包袱漢反覺他可親。兩人惺惺相惜,同是淪落之人。第十場 河市百態

舊樓腳店,百業興旺,諸色人等,市聲不絕。酒徒懶漢,販夫走卒,貴婦華服,舞影翩翩。畫家心中記取市集的人生百態。

第十一場 夜夜笙歌

汴京酒肆飯館處處,華燈初上,夜夜笙歌。女伎作紈扇舞和梔子燈舞,以娛客人。百姓作敲打經絡之舞,是保健風尚。西域駱駝行商,亦加入歡樂氣氛。

第十二場 中原花轎

中原高蹺花轎,別具風格。清明時節,女眷乘轎踏青,可惜山路崎嶇,登途不易。送嫁花轎,亦因天雨路滑,歷盡艱辛。

第十三場 平橋觀魚

提燈遊園,城前平橋上遊人觀魚,生動活潑。

第十四場 參神祈福

寺觀內,貧農參神祈福。汴河之女大顯神通,仿佛波濤洶湧中與畫家共舞。

第十五場 汴河水仙

汴河之女與眾水仙子共舞,祝願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第十六場 盛世虹橋

橫跨汴河之虹橋顯現。民眾作強勁之踏歌舞,水仙子求雨承露。民眾喜悅集虹橋,汴河之女為民眾撒淨消災賜福。畫家眾里尋她,她卻消失於燈火闌珊處。

尾聲 並記於心

畫家對汴河感受至深,繪畫《清明上河圖》長卷,一揮而就。皆因臣無粉本,並記於心。只余皓首白髮,永誌不忘。

賞析

秉承歷史的創意

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是一幅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的現實主義風俗畫,在總計5米多長的畫卷里,共繪了550多個各色人物,近60隻牛、馬、騾、驢等牲畜,車、橋、船、房屋也是形形色色,樣樣俱全。

如果將這550個人悉數搬上舞台似乎不太現實,將牛馬驢牽至舞台招搖行走更是不可取。為了更加準確地再現《清明上河圖》的意境,主創人員最終決定以詩敘事,其意不在畫,而在乎畫外的生活百態。以舞會意,簡單脫俗,大氣而不落俗套,畫卷人物盡在演員收放自如的舞蹈中表現出來。

大型舞蹈詩《清明上河圖》劇照 大型舞蹈詩《清明上河圖》劇照

中國舞蹈史專家王克芬在看完整台舞劇後感嘆:“編導們踏踏實實研究歷史,嚴肅認真進行舞蹈創作的精神,是《清明上河圖》演出成功的基本保證。”

此前,有很多藝術團體以各種各樣的藝術形式、從不同的角度來演繹,就如前段時間在原汴京古城開封上演的《清明上河圖青春版》。青春版只是重點截取畫卷《清明上河圖》上呈現的繁華景象為創作元素,著重表現北宋東京的輝煌歷史和繁華景象,以當代開封人的生活態度和文化理念,引領觀眾產生對古都開封的心馳神往。

香港舞蹈團此次重新創作,注重於秉承原稿所處的歷史時代感,主創人員不僅認真研讀了包括宋人筆記、雜錄在內的歷史文獻,還多次赴北京、河南等地採風。他們發現,現在保留下來的許多古老的民間舞種都是從宋代流傳下來的,原本唐代宮廷舞十分繁盛,但經歷五代之亂,使得許多宮廷中出色的藝人流落民間,反而促使了北宋時民間舞蹈的蓬勃景象。

為了真實反映出歷史,主創人員甚至將中國民間傳承的藝術絕活,如踩高蹺、變臉等直接搬上舞台,真實地運用於舞劇之中。

在最大限度地還原歷史的基礎上,以詩歌形式,透過寫意的創作手法,把《清明上河圖》原作刻畫汴河兩岸人民生活百態的剎那間境化成由十八個篇章組成的舞蹈詩。

總導演及編舞梁國城說,“寫實的畫卷,不一定要藉助寫實的舞美、道具去體現,用詩意的舞蹈、寫意化的手法,才能更好地帶領觀眾進入藝術的殿堂,去暢想,去回味。”

民族元素成為主旋律

為了表現“風擺楊柳”的輕柔,編導創造性地讓演員穿上了一雙沒有後跟的高跟鞋,再配上輕飄的水袖,舞起來惟妙惟肖;為了表現市集中扁擔挑夫穿梭來往,將宋代官帽上的帽翅改造成數米之長,彎彎曲曲,十分誇張,舞起來一閃一閃的,倒有幾分扁擔的神韻;為了表現河市繁榮,船夫運貨從汴河上京,逆水行舟,全憑縴夫體力拚搏,宏大的背景圖案,波濤洶湧,船夫升帆收纜、分秒必爭,會讓觀眾一看就能想像出逆水行舟、乘風破浪的場景。

整台舞劇寫實並不是復古,嬌柔而不造作,雖然主要運用中國傳統舞蹈語彙,但是作品呈現出的是一種清新淡雅的藝術氣質。

“音樂是舞蹈的靈魂,”在王克芬眼中,《清明上河圖》舞劇的成功與高雅而不脫俗的音樂是分不開的。

其實在兩年前,作曲家史志有就將這幅畫的意境轉化為音樂,以中原音樂素材為基礎,其中包括豫劇、曲劇、越調、民歌、四平調等。而在這次與舞蹈的配合上,更是突出運用了二胡。其獨特的弦質音調,加之豫劇、曲劇、河南小調的伴奏,突出民族旋律的同時,也加進了西方交響樂的元素,以襯托出古都盛世的宏偉壯麗。

為中國舞蹈發展提供了借鑑

在香港演出完後,舞蹈團又帶著該劇趕赴內地4個大城市巡演,包括北京、上海、南京和杭州,所到之處無不反響熱烈,在南京僅一星期的票房就達到了10萬元。11月30日舞劇《清明上河圖》在第五屆北京國際舞蹈演出季上粉墨登場,這是唯一一台香港地區的舞蹈作品,也是唯一一台使用我國古典舞蹈語彙進行創造的舞蹈作品。

一部舞劇就這么“火”了,在香港人眼中,這一劇作已然成為香港舞蹈團的代表作,在不斷地修飾與改進中,向全世界的人們傳播著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

在王克芬看來,《清明上河圖》這樣一個大型舞蹈詩的成功為中國藝術市場提供了可借鑑的經驗。中國舞蹈歷史久遠,舞蹈的萌芽和形成時間,可以遠溯到人類發展的洪荒時期,遠遠超出了人類的記憶範圍,從人們高興時圍個圈載歌載舞歡慶這種簡單的形式,到專業歌舞伎的出現,舞蹈貫穿於人類發展的始終。

現代社會,舞蹈等藝術似乎一味地去追求“高尚”,而脫離了百姓最日常的生活,動輒上千元一場的進門費也讓廣大觀眾望而卻步;而且現代舞追求一種無主題,隨心所欲的跳動,更是加深了舞蹈與觀眾間的代溝,一場舞劇下來,真正能看懂其所要表達的意思的人,便少之又少了。

選擇《清明上河圖》這幅曠世名著作為演出對象,廣大觀眾對此畫或多或少都有些了解,理解起來便少了許多障礙。而同時,這幅畫存在其天然的優越性,就是它本身的可操作性。不同於一幅靜止的圖畫,張擇端將圖中500多人都賦予了不同的表情與性格,整幅畫就是一部鮮活的舞蹈,只用稍加詮釋便能深入人心了。

不僅如此,用多種藝術形式表現一副曠世名著,讓世界上各行各業的人通過各種方式了解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是加深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如果這種藝術形式間的融通能打破藝術與市場的屏障,那么這種嘗試又何樂而不為呢?

專家媒體評價

“古風雅致,集意隨籌;情寄於舞、舞表於情。導演手法很嚴謹、很有創造性。” ───賈作光 中國舞蹈家協會名譽主席、著名舞蹈家

“賞心祱目,精緻講究。”─── 白淑湘 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

“利用優美的音樂和肢體語言把一幅幅畫面生動地展現在觀眾眼前,給人耳目一新的藝術享受。” ─── 《新華社》

“用詩意化的舞蹈代替千言萬語的故事情節,讓整個畫面體現出一種清新淡雅的藝術氣質,淡雅含蓄、真實而不張揚。”─── 《杭州日報》

“藝術家們以返璞歸真的創作理念,用舞台形式將名畫中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展現得淋漓盡致。” ─── 《河南人民日報》(南京)

“國寶級舞蹈詩”───星島日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