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眼蚧殼蟲

介殼蟲種類繁多,危害龍眼樹的主要有綿蚧、粉蚧等,雌成蟲無翅,體長1~7毫米,體上覆蓋一層白色棉絮狀蠟質物(綿蚧)或白粉狀蠟質(粉蚧)。

形態特徵

1. 墊囊綠綿蠟蚧(Chloropulvinaria psidii Maskell)

以雌成蟲、若蟲刺吸葉片、新梢、花穗、果實的汁液,並誘發煤煙病,使植株長勢衰弱,落葉落果,降低果實的產量和質量。除荔枝、龍眼外,該蟲還是人心果、番石榴、人面樹的嚴重害蟲。此蟲屬同翅目、蠟蚧科。雌成蟲(圖3)體扁長橢圓形,淺黃綠色,長約4毫米,複眼、觸角和足清晰可見,體背中央稍隆起,被一薄層蠟質物,腹端有臀裂。成熟的雌蟲於腹端分泌白色蠟質綿狀卵囊,產卵其中。

在廣東每年3~4代,以若蟲或雌成蟲在寄主的葉片或枝稍的端部越冬。翌年6月,越冬蟲性成熟,遂分泌卵囊,產卵其中,每雌平均產卵約400粒。若蟲在卵囊孵出後向嫩梢、花穗、果實爬行,經1天即可固定寄生為害。對荔枝果實危害最大。

2. 角蠟蚧(Ceroplastes ceriferus Anderson)

以雌成蟲、若蟲寄生在荔枝、龍眼的枝條和莖桿上,使植株生長衰弱。還能為害柑桔、芒果、番石榴、茶樹等多種果樹林木。該蟲屬同翅目、蠟蚧科。雌成蟲(圖4)體卵圓形,紫褐色,觸角和足雖小,但清晰可見。體外覆蓋乳白色、似半球形的厚密蠟殼,蠟殼背面有明顯的角狀突起。卵囊缺如,產卵於蟲體之下。

在廣東每年發生1代,以受精雌蟲越冬。翌年4月開始產卵,每雌產卵約1000粒。5~6月為卵盛孵期,初孵若蟲多爬向新梢嫩枝,固定取食後即開始分泌蠟質。對枝條危害最大。

3. 堆粉蚧(Nipaecoccus vastator Maskell)

以雌成蟲、若蟲成堆寄生在龍眼的嫩梢及果蒂上為害,是龍眼果實的重要害蟲。還能為害柑桔、番荔枝等。該蟲屬同翅目、粉蚧科。雌成蟲(圖1)體橢圓形,黑紫色,觸角及足草黃色,體背被較厚的白色蠟粉,每體節上的蠟粉分成四堆,故整體看由前至後形成4縱行;體周緣的蠟絲粗短,而體末的一對蠟絲顯著粗長。成熟雌蟲體末長出黃白色、蠟質綿狀的卵囊。多個雌蟲常堆聚在一起。

為害症狀

蚧殼蟲危害龍眼樹可整年發生,但以夏秋季、尤其是4~8月份危害較嚴重,以幼蟲、成蟲葉片、嫩梢為主。葉片受害後,初期出現淡黃色或紅色班點,後期皺縮成狗耳葉;嫩芽、嫩梢受害則腫大、彎曲不能伸展、甚至枯萎。嚴重危害時可造成大量減產。

介殼蟲危害過程中分泌蜜露,因而招引螞蟻共生和誘發煤煙病。

發生規律

該蟲在廣州每年5~6代,世代疊置,以雌成蟲或若蟲在寄主的主幹或枝條裂縫處越冬。2月初越冬成蟲產卵。每年3月、5月、7月、8月、9月、11月為各世代成蟲產卵及孵化的盛期,其中4、5月及11月的蟲口密度最大,對幼果及秋梢為害最烈。

防治方法

1.重視植物檢疫,防止介殼蟲通過苗木或其它農產品的運輸而擴散和帶入新區。

2.選用無蟲種苗、接穗,植前噴藥洗抹樹身。

3.剷除龍眼園內介殼蟲的其它植物寄主,如含羞草、木麻黃等。

4.合理修剪,創造一個通風透光的環境。剪除龍眼樹的受害嚴重的部位,集中處理。

5.保護利用天敵,抑制介殼蟲的繁殖。自然天敵對介殼蟲發生有抑制作用,介殼蟲的天敵主要有澳洲瓢蟲、大紅標蟲、寄生蜂等。

6.藥劑防治,這是消除介殼蟲危害的最速效方法。可選用山東農廠生產的40%氧化樂果乳油稀釋300倍進行噴霧效果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