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家族聚落與文化變遷

齊魯家族聚落與文化變遷

一、家族溯源 二、家族聚落的形成 四、家族教育目的

基本信息

出版社: 齊魯書社; 第1版 (2008年8月1日) 叢書名: 山東社會科學院齊魯文化研究叢書 平裝: 346頁 正文語種: 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533320522, 7533320522

齊魯家族聚落與文化變遷齊魯家族聚落與文化變遷

商品描述

內容簡介

《齊魯家族聚落與文化變遷》用簡潔易懂的語言儘量生動的還原歷史原貌,勾勒出一幅幅齊魯傳統家族日常生活、讀書、經商、仕宦的畫卷,從中探索齊魯家族聚落興衰變遷的內在原因和齊魯家族文化的內涵。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思考家族文化對現代社會的積極作用與消極影響。

編輯推薦

《齊魯家族聚落與文化變遷》由齊魯書社出版。

目錄

總序
引言:齊魯家族社會的產生與流變
一、宗法制社會的出現(上古時期)
二、世家望族的生成與演化(中古時期)
三、"敬宗收族"與傳統社會結構(宋元以後)
第一節齊魯家族聚落遺存
第一節 齊魯家族聚落的歷史與現狀
一、家族溯源
二、家族聚落的形成
第二節 齊魯家族聚落建築與文化特色
一、家族聚落建築群概述
二、家族聚落建築文化特色
第二章 齊魯家族聚落組織與文化特徵
第一節 家族組織與結構
一、家族組織形式
二、家族組織系統
第二節 家族聚落與文化的維繫
一、家譜的修撰
二、祠堂與祭祀
三、家訓族規
四、族田——家族的經濟維繫
第三節 家族聚落功能
一、恤族
二、保護家族安全
三、齊魯家族與地方政權的互動
第四節 家族聚落文化特徵
一、血緣性與聚居性
二、農耕性與穩定性
三、自給性與封閉性
四、等級性與禮俗性
第三章 齊魯家族文化的發展與演變
第一節 家族文化成就
一、詩歌成就
二、經學成就
三、古文成就
四、書畫成就
五、金石學及文物收藏
六、宗教文化及其他
第二節 家族仕宦文化
一、一心為民
二、不畏權貴
三、清正廉潔
四、積極參加革命
五、孔孟家族的仕宦之路
第三節 家族商業文化
一、商業理念:誠信為本
二、商業領域
三、經營方式與管理模式
四、經商特點:官商儒一體
五、堂號與商號文化
第四節 家族教育文化
一、家族教育方式
二、家族教育內容
三、家族教育思想
四、家族教育目的
第四章 齊魯家族習俗文化
第一節 婚嫁習俗
第二節 喪葬習俗
第三節 節 日習俗
第五章 齊魯傳統家族文化內涵
第一節 孝悌友愛的倫理精神
第二節 忠孝兩全的道德規範
第三節 光宗耀祖的價值理想
第六章 齊魯家族文化的衰落與嬗變
第一節 家族社會體制的瓦解
一、科舉制廢除與皇權終結
二、資本主義的興起
三、家風的衰敗
四、家族內部的矛盾
五、戰亂的破壞
第二節 家族文化的負面效應
一、家長制與權威絕對化
二、家族利益與社會利益的矛盾
三、家族文化封閉性的負面影響
第三節 家族文化的當代意義
一、忠孝文化觀念的現代價值
二、倫理道德與精神文明建設
三、家族親緣關係與社會經濟發展
四、家族教育文化的當代意義
參考文獻
後記

序言

齊魯文化是特定歷史時期、特定地域的地域文化。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傳統文化發展、繁榮的第一個高峰期,是後來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之思想理論精髓的形成、發展期,是一個呼喚歷史文化巨人且歷史文化巨人輩出的偉大時代。這些歷史文化巨人基本都集中於當時的齊魯兩國,其思想理論成果不僅全面總結繼承了此前三千年中國社會的文明文化成就,而且成為此後二千餘年來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和源頭。從這個意義上說,齊魯文化雖然不能等同於中國傳統文化,但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源頭在齊魯文化,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主體出自於齊魯文化。加強對齊魯文化的研究,對於全面把握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理論體系及其特點,認識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走向和發展規律,評價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作用和現實價值,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我國思想學術界歷來十分重視對齊魯文化的研究。所謂子學時代和經學時代,貫穿於春秋戰國和秦以來的整箇中國封建社會。但是,將齊魯文化作為一個文化系統來進行研究,則是始自改革開放以後的20世紀80年代後期。十餘年來,齊魯文化研究日趨深入,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後記

家族是中國傳統社會的基層結構,家族文化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齊魯家族文化則是源遠流長的齊魯文化的有機構成。山東歷史上許多權勢顯赫、歷經數百年不衰的大家族雖然至今已煙消雲散,但是其家族文化卻並未隨之消失殆盡,其影響至今依然存在,因此關於齊魯家族文化的研究是一個十分重要且頗具現實意義的課題。
這部書稿的撰寫匯聚了許多領導和前輩的心血與智慧。山東省政協副主席王修智同志十分關注齊魯文化的研究,提出了對山東尚有遺存的家族大院進行研究的構想。山東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忠林同志主抓了這一課題的落實,並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參考意見。歷史研究所所長劉大可研究員就這一構想,首先在山東省內進行了大範圍的考察和調研,蒐集了大量資料,逐步確定了本課題所要研究的主要的十大家族,從最初對文化大院的研究擴展成對齊魯傳統家族文化的研究,並擬定了詳細的寫作提綱。在此基礎上,我有幸承擔了這項課題的研究與撰寫。我按照劉大可研究員的構想,在寫作中,力求做到學術性、真實性與可讀性的統一。不要枯燥繁瑣的考辨和論證,也絕不止於簡單的客觀描述,而是用簡潔易懂的語言儘量生動的還原歷史原貌,勾勒出一幅幅齊魯傳統家族日常生活、讀書。

文摘

一、家族溯源
齊魯家族聚落中曲阜孑L氏家族,是由孔子和他的後裔組成的。這是一個舉世無雙的龐大家族。它的興盛和繁榮主要在於孔子在文化上的地位和影響以及歷代帝王對孔子的尊崇。孔子名丘,誕生在春秋亂世,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天下第一家:孔氏家族的締造者,使孔氏家族獲得了無比榮耀的地位。傳說孔氏家族的祖先是皇帝的兒子少昊,曲阜雲陽山至今仍有少昊陵。少昊的第四十一代嫡長孫為孔父嘉,做過宋國大司馬,“孔父”是他的字。據史書記載,孔父嘉“五世親盡,別為公族,姓孔氏”①,以後他的子孫開始以孔為姓,自孔父嘉至孔子為第七代。孔父嘉的第四代孔防叔就是孔子的曾祖父為逃避宋國戰亂,遷到魯國,從此孔家喪失了貴族的世襲特權。孔子的子孫七代單傳,第八代開始繁衍增多。現在曲阜孔氏約有十餘萬人,散居外地的更多。居住曲阜的孔氏族人一般稱闕里孔氏。孔子作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孔氏家族開始由布衣家族步人貴族世家的行列。北宋仁宗時賜孔子的嫡系子孫為衍聖公,此後歷代王朝沿襲這一爵號,歷經八百餘年,傳至孔氏第七十七代。直到1935年國民政府才改為“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自孔子至今已有二千五百餘年的歷史,孔氏家族繁衍八十二代,全國孔子後裔發展到300萬人,成為舉世無雙的天下第一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