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銀山

齊銀山,男,漢族,1968年10月出生,沂源縣魯村鎮人,中共黨員,大學文化,上海財經大學EMBA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在讀,現任淄博市華聯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個人簡介

齊銀山,男,漢族,1968年10月出生,沂源縣魯村鎮人,中共黨員,大學文化,上海財經大學EMBA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在讀,現任淄博市華聯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歷任沂源縣化肥廠辦公室主任、中共沂源縣委組織部幹事、沂源縣東里鎮經委主任、東里鎮黨委副書記等職。

個人貢獻

齊銀山同志自1998年10份上任淄博市華聯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以來,在縣委縣府的關心領導下,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積極實踐“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經濟效益與社會並舉的改革發展思路,帶領幹部員工團結苦幹、合法經營、銳意進取,不斷強化企業內部管理,企業經濟效益快速發展,平均以每年30%的速度遞增。2003年他積極回響市、縣關於招商引資、強強聯合,優勢互補的政策,提出增資擴股方案,山東宏達冶金有限公司、沂源匯泉礦業有限公司參股,重組股權結構。同時,他抓住機遇,適時調整經營戰略,擴產增效,大力開發綜合利用項目。目前,華聯公司已經發展成為擁有華聯果業、華聯金屬、華銀工貿、福利選礦、格賽博玻纖公司5家控股公司,總資產5.8億元,員工1300人的企業集團,並躍升為山東省第三大鐵精粉供應基地,是萊鋼、濟鋼等大型鋼鐵集團長期戰略合作夥伴,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管理方式

一、以人為本,科學管理,嚴格自律,視員工利益為己任。
上任之初,企業內部管理鬆散混亂,浪費嚴重,成本高、效益差,員工人心渙散。加之市場形勢不好,企業頻臨破產的邊緣。他迎難而上,依據企業實際,以強化內部管理為突破口,開展工作,親自組織起草了包括20個專項管理制度、74項操作規程,含1480條、10萬餘字的《內部管理制度》。並在完善制度的基礎上,狠抓制度的執行,嚴格落實,人性化管理。打破傳統的鐵飯碗管理體制,創造性地實施崗位技能工資制,技術練兵,科學分配勞動報酬,逐步拉開員工收入的差距,大大激發了員工的勞動積極性,使企業發展重新煥發了活力。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企業當年扭虧為盈,並創造了產量歷史最高。
他在工作中始終注重作風、紀律和廉政建設,嚴格自律,率先垂範。本著抓管理首先管人,管人首先管幹部的原則,從自己做起,從點滴做起,弘揚正氣,以德服人。1998年以來累計無償加班200多天,春節等重大節日,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與廣大員工在一起。在生產經營管理中,堅持公司利益為重,杜絕一切形式的暗箱操作;在勞動人事管理中,堅持以人為本,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機制,收入靠實幹,晉升看政績。累計退還或交公禮金、禮物達38.8萬元。他以對工作滿腔熱情、對員工真誠關心、對不正之風依章嚴懲的作風,帶出了一支敢打硬仗、常打勝仗、公道正派、奉公守法、作風民主、開拓創新的領導班子隊伍。
尊重員工,構建勞動關係和諧企業。他經常說“經營企業就是經營人,經營人就要尊重人”。他提議並通過了“為公司所有員工在其生日當天贈送一盒精美蛋糕,並允許休假一天,不休息的按加班給予報酬”的規定,這項規定的實施不僅讓員工感受到了領導如父母的家的溫暖,更大大激發了員工的工作熱情,公司上下形成了和諧溫暖的勞動關係。同時,他和公司黨政班子成員以員工權益為已任,注重建設服務型、學習型的組織,積極為基層和員工排憂解難,保駕護航,積極為市場主體服務、為基層服務、為黨員員工服務,盡力做到零距離服務、無障礙溝通。2006年1-6月份,在領導班子的倡議和帶動下,發動全體員工對制度提出補充、修改意見和合理化建議220餘條,中層幹部每周例會必須提出不少於一條意見或建議,提高了全體幹部員工參與企業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其中,為充分利用濃縮池、尾礦庫可再利用水資源,對一、二選廠、三複選及四選廠取水點重新設計的建議,可節約取水工程及設備投資80萬元,且可縮短四選廠建設工期20天;經充分論證、試驗,各選廠將原精礦、尾礦用的襯膠泵更換為渣漿泵,全年節約電費230萬元;加強物資管理,領料以舊換新,廢品回收再利用金額達108萬元,比2004年增長53萬元,廢機油回收加工再利用項目,11月份投產,已生產成品油1000餘公斤。
二、重視科技,加速企業經濟效益增長。
他高度重視科學技術,先進的設備,高科技技術含量的先進技術,是現代企業產生巨大財富的一大途徑。
為引進先進設備,提高選礦回收率,降低尾礦品位,在經多方考察後,他自1999年9月起,先後投資3300萬元建設6個鐵礦複選項目,引進鞍鋼、本鋼生產的先進矩型環式磁選機11台(套),每年可從尾礦中回收精礦69000噸。通過新型磁選機回收入磨磁選,複選精礦品位達到61.5%,尾礦品位由23-25%降至15-17%,選礦回收率提高了近10%。2001年投資680萬元增加和改進細篩與磁選機,選用新型磨礦設備磨礦細度提高到-200目90%以上,使精礦品位由63%提高到66%。
他經常強調技術創新,降耗挖潛,隨著近年來磁性材料的發展,新型、高效磁選設備不斷出現,2005年1-6月份,先後投資560萬元引進ZC、NCT系列中磁選機、LP系列立盤永磁選機、SQC系列環式磁選機、JLCW型矩環式裸磁無水卸料永磁回收機等,對現有設備進行了更新和改造。
由於地質體不均一,不同礦床礦石性質有區別,經過與專家論證,決定在選礦工藝上根據礦石性質變化情況,對磨礦粒度、給礦速度、給礦濃度、磁選段數及磁場強度等技術指標,進行制度化、標準化、程式化的適當調整,不同區段礦石搭配入選,使選礦回收率、精礦品位分別提高1%、0.4%。
三、積極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個企業就像一艘巨輪,它的航向和前程,全在掌舵人的手中掌握。企業家就是這個掌舵人。近幾年,在完成了企業內部管理的完善,經濟效益大幅提升後,他把主要精力都集中在招商引資和新項目開發、建設上。
抓住有利時機,引資1.33億元進行項目開發建設,投資6000萬元新上15萬噸鐵精粉生產線一條,年創利2500萬元。2005年,他高瞻遠矚、科學論證,提出了至2008年使鐵精粉達到年產100萬噸產能的宏偉目標,為確保鐵精粉生產的原礦供應,自2006年10月動工建設鐵礦露天轉地下開採項目,親自到山東冶金設計院、馬鞍山礦山設計研究院等科研機構,組織項目論證設計,引進浙江溫州等地先進施工隊伍和設備,科學組織,精細施工,前期帷幕注漿堵水工程已經完成,主礦井、中央風井、南風井工程施工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為項目按時保質保量完成打下了緊實的基礎。
面對資源的不可再生性及公司的資金優勢,他積極尋找新的發展平台,走多元化經濟發展的道路,2006年,集團公司在沂源縣經濟開發區新征工業建設用地230畝,由我公司控股與淄博電業公司、沂源電業公司共同組建山東格賽博玻纖科技有限公司,承建三萬噸中鹼池窯拉絲項目。該項目第一期工程生產規模為年產各種中鹼紡織型玻璃纖維製品30000噸,總投資30000萬元,建設時間為12個月。一期工程達產後,我們將按照計畫逐步把玻璃纖維製品的產能擴大到90000噸,並向土拱格柵、纏繞管道、保溫材料等下游產品擴張。預計項目全部達產後,年可實現銷售收入6.85億元、利稅2.76億元、利潤1.48億元。該項目已於2007年7月25日舉行開工奠基儀式,現正在施工建設中。在這種長久的生命力的支撐下,相信我們會用更強的力量承擔社會賦予我們的重任。
四、扶危助困,支教愛民,反哺社會高風亮節。
在企業取得了較好經濟效益,得到長足發展的同時,他積極投身社會公益事業。他說過:“我們的企業之所以能發展到今天,全靠有當地人民民眾給我們當後盾,給予我們無私的支援,全靠有黨委、政府的正確決策,大力支持,我們要知恩圖報,反哺社會。”近年來無償為駐地周邊村投入石渣墊路、修路、墊地基等汽車、鏟車設備7000多個工時,折款380餘萬元。幫助韓旺一、二、三、四村建設居民樓8座,無償支援鋼材、水泥、沙子以及投入設備挖運土石方折款430萬元。為龍王峪、馬家溝、東桃花、西桃花等村投入修路水泥2000餘噸,折款40萬元。為駐地周邊村安置剩餘勞動力750餘人。支持幫助了駐地周邊村發展農業生產和基礎建設,為建設新農村獻出一份力量。
他對公益事業非常熱心。幾年來累計為“慈心一日捐”、振華基金等公益事業捐款達100餘萬元,幫扶困難學生200多人次,發放幫扶款20餘萬元,無償幫扶駐地村困難戶麵粉230餘噸。
妥善安置失業下崗員工,為政府及時排憂解難。通過實施企業兼併、控股參股等,安置經營困難、破產企業員工餘人,使他們有工作乾,有工資發,解決了生活上的困難,為政府減輕了負擔,盡到了民營企業的社會責任。
五、重環保,抓節能,力爭做現代企業的領頭羊。
隨著國家環保意識的增強,公司領導層也深刻地認識到,要保證資源型企業長期、穩定、可持續發展,必須樹立資源不可再生的危機感和建設綠色環保企業的責任感,為此,他適時提出了“採選平衡、限產增效、技術創新、挖潛降耗”的十六字發展方針,立足礦山特點,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1、加大尾礦利用力度。由於受尾礦庫容積和服務年限的限制,前幾年所產生的尾礦部分用於露天采場、地面窪地的充填,造成了資源和占地浪費,為徹底解決資源循環利用和尾礦排放問題,他與各部門負責人研究論證,確定我公司的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利用鐵尾礦(粉)回收鐵精礦(粉)反浮選資源綜合利用項目”於2005年1月1日正式投產,該項目經馬鞍山礦山研究院設計,投資1800萬元,年消化處理尾礦26萬噸,新增65%品位鐵精粉8.56萬噸。此項目被省經貿委等單位認定為資源綜合利用項目,享受國家稅收優惠政策,實現社會效益、企業效益雙豐收。
2、節水措施有力。節水方面,針對企業水資源浪費的源頭主要是尾礦廢水的本質,他不惜投入1800萬元巨資,先後建設六處尾礦庫,使尾礦和廢水全部入尾礦庫貯存沉澱,不僅杜絕了廢水外排,而且使大量廢水得到沉澱澄清,一方面利用尾礦庫與選礦廠的地形高差,鋪設回水管道5000餘米,庫內上清液虹吸自流返回選礦廠循環利用;另一方面,庫記憶體水通過涵洞過濾,用於下游農田灌溉,徹底杜絕了含懸浮物的廢水排放。每年循環回水300000立方米,節約電費160餘萬元,此外為當地村民灌溉農田180餘畝。
3、礦區綠化和土地復墾同步進行。本著邊開採邊綠化開墾的原則,加大礦區綠化力度,近幾年來共綠化礦區達1000餘畝,有效地防止了水土流失。同時,注重土地的復墾工作,截至目前已復墾土地800餘畝,節約了土地資源。
4、節電成效顯著。電能是華聯礦業公司的主要能源消耗,目前年用電總量5500萬千瓦時,露天轉地下開採工程預計2009年底投產,到時,年用電總量高達8500萬千瓦時。而選礦生產工藝耗電量占總耗電量的70%,所以,節電的重點工作在選礦工藝節電,計畫5年內投入3000萬元對選礦生產工藝進行改造,同時最佳化、完善選礦工藝流程,達到節能降耗、安全環保的目的。一是推廣套用選礦新設備,加強對乾式磁滑輪設備的管理,儘量減少廢石的入磨量,在一段球磨機前增加濕式複合粗粒磁選機,進一步減少廢石、泥沙的入磨量。在圓錐破碎系統中,逐步淘汰原有的老式破碎機,在中碎、細碎環節上採用進口圓錐破碎機,提高破碎效率,降低電耗。二是在選礦工藝上,推廣自動化控制技術,對一段球磨機給礦採用微機恆定控制、二段三段球磨機及其立磁機前採用礦漿濃度控制技術,從而大大提高磨礦和磁選效率,在穩定提高鐵精粉質量的前提下,實現了節電目標。
通過齊銀山的精心經營,華聯公司正朝著大規模、高科技、高標準的現代化企業飛速發展。2006年,公司共生產鐵精粉67萬噸,實現銷售收入3億元,利稅2億元。公司先後榮獲“市級文明單位”、“淄博市優秀民營企業”、“市百強民營企業”、“工業百強企業”、“淄博市納稅百強企業”“依法誠信納稅先進單位”、“農行AAA級信用企業”,2002-2006連續五年被評為“淄博市工業明星企業”、“全國鐵礦採選業經濟效益十佳企業”等稱號。齊銀山個人也多次榮獲“明星鄉鎮企業家”、“市優秀民營企業家”、“市優秀民營經濟帶頭人”、“市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被沂源縣政府記三等功表彰一次,是振興淄博勞動獎章獲得者和市勞動模範,淄博市第十六屆人代會人大代表。
我們是社會大家庭中的一員,為我們的社會經濟發展貢獻一份力量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今後,我們將一如既往,關注社會、關注基層、關注民生,圍繞建設經濟強市、文化大市、綠色城市的奮鬥目標,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不斷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經營管理水平,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為構建和諧社會、和諧淄博做出新的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