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刺

鼠刺

鼠刺(學名: Hook. et Arn.):為灌木或小喬木,共有6個變種。幼枝黃綠色,無毛;老枝棕褐色,具縱棱條。葉薄革質,倒卵形或卵狀橢圓形,先端銳尖,基部楔形,邊緣上部具不明顯圓齒狀小鋸齒,呈波狀或近全緣,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中脈下陷,下面明顯。 自印度東部至中國西南部、南部及越南、寮國有廣泛分布。葉形、大小及鋸齒多變化。(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鼠刺 鼠刺

鼠刺為灌木或小喬木,高4-10米,稀更高;幼枝黃綠色,無毛;老枝棕褐色,具縱棱條。葉薄革質,倒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5-12 (15) 厘米,寬3-6厘米,先端銳尖,基部楔形,邊緣上部具不明顯圓齒狀小鋸齒,呈波狀或近全緣,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中脈下陷,下面明顯突起,側脈4-5對,弧狀上彎,在近緣處相連線,兩面無毛;葉柄長1-2厘米,無毛,上面有淺槽溝。

腋生總狀花序,通常短於葉,長3-7 (9) 厘米,單生或稀2-3束生,直立;花序軸及花梗被短柔毛;花多數,2-3個簇生,稀單生;花梗細,長約2毫米,被短毛;苞片線狀鑽形,長1-2毫米;萼筒淺杯狀,被疏柔毛,萼片三角狀披針形,長1.5毫米,被微毛;花瓣白色,披針形,長2.5-3毫米,花時直立,頂端稍內彎,無毛;雄蕊與花瓣近等長或稍長於花瓣;花絲有微毛;子房上位,被密長柔毛;柱頭頭狀。

蒴果長圓狀披針形,長6-9毫米,被微毛,具縱條紋。花期3-5月,果期5-12月。

分布範圍

產中國福建、湖南、廣東、廣西、雲南西北部及西藏東南部。印度東部、不丹、越南和寮國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香港。

生長環境

耐旱,耐寒,稍耐蔭,對土壤要求不嚴,適應能力較強。常見於海拔140-2400米的山地、山谷、疏林、路邊及溪邊。

繁殖方法

可採用種子和扦插方式繁殖。

變種分化

鼠刺(6變種)
學 名命名者
1IItea chinensis var. arisanensis(Hayata) Masam.
2Itea chinensis var.coriacea(Y.C. Wu) Z.P. Jien
3Itea chinensis var.indochinensisLecompte in Aubr.
4Itea chinensis var.oblonga(Hand.-Mazz.) Y.C. Wu
5Itea chinensis var. pubinerviaH.T. Chang
6Itea chinensis var. subserrata .Maxim

植物類型

該種自印度東部至中國西南部、南部及越南、寮國有廣泛分布。葉形、大小及鋸齒多變化。廣東尤其香港的標本的葉緣常呈波狀或具圓鈍小齒,稀近全緣,側脈4-5對,稀6對,而產於雲南西北部(貢山)及西藏東南部(墨脫)的植物,葉較大,邊緣的鋸齒密而尖,側脈可達7-9對,與該種上述地區的標本有較明顯的不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