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大學公共管理研究中心

一、學科發展概況
本基地所依託的主要是黑龍江大學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的行政管理學科。黑龍江大學行政管理專業籌建於1985年,為我省籌建最早的同類本科專業。1988年首次招收四年制本科生,至今已具有了17年的學科發展歷程。依託本學科的支撐所建立起來的政治學專業和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幾年來也得到了較為迅速的發展。十幾年來,本學科在學校、學院(系)的共同努力下,已經形成了一支具有較高學術水平、較強科研能力、綜合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並在專業教學和科研工作中取得了較為豐厚的成果。
目前,本學科從事“公共管理”問題研究的專職教師總計20人(含預留師資4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已獲得博士學位3人,在讀博士生4人,擁有碩士學位10人,在讀碩士研究生4人;80%以上教師年齡在45周歲以下。
1995年行政管理學科成為黑龍江大學重點學科,2000年8月行政管理專業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01年1月行政管理學科成為黑龍江省省級重點學科。2003年政治學理論也獲得了碩士學位授予權。2004年3月經學校研究決定成立“公共管理研究基地”,該基地掛靠在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
二、研究方向及其特色
(一)三個穩定的研究方向
1、公共管理理論與實踐
多年來,我們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角度,針對我國目前公共管理實踐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理論研究的同時,對公共管理理論也進行了較為系統的梳理。我們對公共行政學體系建立問題、公共行政組織、公共管理的價值、公共管理的規律、行政監督、行政倫理、行政哲學、行政改革與發展等基礎理論問題進行了系統研究,並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自2001年以來共出版專著3部,教材2部,發表論文40餘篇;並承擔和完成了多項省、校級科研課題;所形成的科研成果多次獲得省部級(含教育廳)和校級優秀科研成果獎。這一方向的研究成就也受到國內同行的認可,如2003年全國“行政哲學”會議(南京)上就成分顯示了黑龍江大學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層次和水平。
本研究方向的突出特點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其意義在於系統地、科學地、深入地研究新時期我國政府管理的規律、方式和方法及以對策,建立能解決我國政府管理中存在問題的公共行政管理理論體,並以此服務於我國行政管理實踐,為提高我國行政管理的科學化、高效化、
現代化提供現實指導。
2、公共政策分析與領導學研究
政策科學和領導學是發展中的學科,也是套用性極強的學科。只有加強對政策學科的套用性研究,才能擺脫目前在政策科學研究領域中存在的脫離我國實際狀況的抽象化傾向,使之上升到真正科學理論的高度,從而提高政策科學的科學性與價值性,為公共政策分析提供規律性的指南及方法。只有加強對領導科學基本理論及其實踐中的領導力的研究,才能擺脫目前在領導科學研究領域中存在的經驗性與非系統性的弊端,使之上升到真正科學理論的高度,為領導實踐活動尤其是領導者公共決策能力的提高提供指導。多年來我們一方面重視政策科學和領導學基本原理研究,尤其注重專題性研究――如領導者公共政策分析方法論、政治決策與數學分析的基本模型等問題,努力建構和完善領導者制定與實施公共政策的理論體系與方法。另一方面是從實踐套用角度出發,對我國政治領導者的公共決策、經濟政策、科技政策、文化政策、社會政策等方面的問題和藝術方法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實證性考察,向政府提出現實的政策建議,取得了一些具有現實意義的研究成果。這樣就逐步形成了本方向研究的基本特色。
本方向研究的意義在於,將國外政策科學和領導學的最新研究成果運用到解決中國實際問題上來,在恰當地提出公共政策制定、執行和評估系統構建的基礎上,運用哲學、經濟學、政治學、管理學、心理學、統計學、決策學、系統論、控制論等各個學科的知識進行綜合研究,為政府決策提供理論依據和參考意見,從而體現出政策科學和領導學的套用性價值。
3、公共管理專題問題實證研究
公共管理學科涉及到的具體問題是十分廣泛的,除了政府行政管理這一公共管理最為重要的研究領域之外,社會公共領域幾乎都涉及到公共管理的內容。這樣,我們參照國外學術界的界定慣例和中國公共管理實踐發展的現狀,多年來一直關注屬於中國公共管理研究視閾內的社會公共問題的實證性研究。一方面我們積極參與城市政府公共管理的某些實踐活動,如公務員的考、錄、評體系的設計與實施方案的制定,黨政機關幹部公選的筆試、面試結構極其程式的設定,擔任某些政府部門的諮詢顧問並為其改革提供決策諮詢等,為公共管理問題研究的選題提供實踐基礎;另一方面,我們還對城市社區管理和其它地方公共事務管理進行調研,通過收集和分析整理有關問題的第一手資料來重新理清公共管理問題研究的思路並檢驗已有研究方法的科學性,為更加深入地研究中國公共管理的諸多現實問題做了非常有價值的探索。
本研究方向的基本特點在於實證性研究方法的廣泛套用。這種研究的目的在於全面而準確地對中國公共管理實踐進行價值定位,尋求解決中國公共管理實踐問題的科學有效方法,為中國特色的公共管理理論研究提供實證性基礎。
(二)主要研究特色
1、注重公共管理基礎理論研究,追求理論體系的完備化,以改變理論滯後於實踐的現象。
中國公共行政改革理論準備不足,公共行政學理論研究缺乏解釋性、指導性和預見性,使其滯後於行政實踐,這是學術界的共識。多年來我們系統研究了公共行政本質、主體、發展、價值、範疇、倫理、生態、效率等基本理論問題,形成了注重公共行政學理論研究的特點,也為解決這一問題做出了自己的努力。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集中體現在《行政學》、《公共行政學新論》、《組織傳播》、《行政發展論》等論著、論文中。
2、突出有中國特色的公共行政學理論研究,改變生吞活剝西方行政理論的現象。在對西方公共行政理論消化理解的基礎上建構有中國特色的公共行政學理論,近年來對我國公共行政改革中出現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研究是我們的另一特色。通過對我國加入WTO後政府機構改革、行政職能轉變、公務員制度改革等問題的研究,把公共行政理論與管理實踐有機的結合起來,目的在於建構中國特色的公共行政學理論。相關成果如《加入WTO與中國政府行政職能的重構》、《我國行政區劃體制現狀及改革構想》、《論我國政府機構改革中的行政權力重構》、《地方公務員錄用考試有待改進》等論文,引起了學術界的重視。
3、突出比較公共行政研究。對古今中外公共行政理論和實踐的比較研究,積極吸取國外公共行政的先進經驗,探索中國公共行政學研究的本土化發展方向,已成為我們追求的目標。這方面的研究不僅重視巨觀問題,而且突出了對相應具體問題的關注,使比較研究的成果具有了較為直接的現實指導意義。
4、強化學科多方向的整體發展。行政管理學科組建以來,一直重視本學科的整體發展。學科在重點突出公共行政學理論研究並形成較強的教學科研師資梯隊的同時,投入了較大的財力、物力和人力進行學科的圖書資料及儀器設備建設,使公共行政領導問題研究和公共政策分析研究、公共事業管理研究、公共醫療管理研究等也得到發展,取得了一批較有影響的科研成果,構成了學科整體發展的基本態勢。
5、強化公共管理問題的餓實證性研究,為地方社會經濟發展服務。本研究基地將加大公共管理實際問題的實證性研究,為黑龍江省政府改革的順利發展提供必要的理論指導,以解決改革實踐中存在的難題,並為社會穩定發展的公共政策制定與實施提供諮詢,以減少非科學化因素所造成的的損失。
三、研究基地的科研狀況
(一)承擔和完成的主要科研項目
本學科自2001年以來先後承擔了省級(含廳局)以上科研課題10餘項,其中省社科規劃重點項目1項,省教育廳重點項目1項。目前已經結題7項,在研6項。
省社科規劃重點課題:公共行政基礎理論研究
本課題為2001-2003年度省社科規劃重點項目,由何穎教授負責,成員有教軍章教授、陳輝教授。目前正在申請結題。該項目以公共行政理論的基本問題為研究視角,對公共行政基本理論的結構體系進行中國特色的重新梳理和指向性創新,目的是探尋適合中國國情的公共行政管理理論的架構體系,以更好地指導中國公共行政實踐的發展。研究內容涵蓋了目前國內外公共行政理論研究的前沿問題,從中國公共行政管理的價值定位、公共行政哲學的體系探索、公共行政主體的合法性求證、公共行政組織結構和體制的建構,到公共行政管理的運行機制、制度和倫理的保障條件和公共行政發展的理性設計,體現出理論創新的內在旨趣和價值取向,具有多方面的創新之處。
(二)本學科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本學科自2001年以來,共出版學術著作10餘部,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獲得各類科研獎勵10餘項。其中,發表在國家級學術刊物的學術論文10餘篇,被《新華文摘》等權威刊物轉載或論點摘編3篇,在學術界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尤其是2003年在南京召開的全國“行政哲學”理論研討會上,本學科提交的四篇論文受到學界同仁的一致好評,體現了本學科科學研究的實力和水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