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有耕地1018.3畝,其中人均耕地1.89畝;有林地500畝。有農戶109戶,有鄉村人口540人,其中農業人口540人,勞動力263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57人。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73.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92元 。屬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018.3畝(其中:田153.6畝,地864.7畝),人均耕地1.89畝,主要種植稻穀、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500畝,水面面積40;荒山荒地500畝,其他面積5848.94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7年底,已實現通電、通路,有109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有69戶通電,有21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1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63.3%、19.27%和19.27);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8戶(分別占總數的7.34%和7.34%)。
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7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7公里。
該村有水窖58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32畝,有效灌溉率為12.96%,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3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4畝。
該村到2007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有106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有3戶居住於其它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04.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24.5萬元,占總收入的 61.1%;畜牧業收入30萬元,占總收入的 14.7%(其中,年內出欄肉豬549頭,肉牛28頭,禽類2115隻);林業收入12萬元,占總收入的 5.8 %;第二、三產業收入15萬元,占總收入的 7.3 %;工資性收入20萬元,占總收入的 9.8%。農民人均純收入1604元,農民收入以種植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1.5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2人(占勞動力的 2.81 %),在省內務工3人,到省外務工9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種植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09年全村種植業銷售總收入124.5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61%。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烤菸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三七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84戶,共鄉村人口823人,其中男性417人,女性406人。其中農業人口823人,勞動力4434人。該村是苗族村寨,其中苗族823人,其他民族 2 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697人,參合率84.9%;享受低保14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5公里,距離鎮衛生院5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人畜混居的農戶10戶,占農戶總數的6.33 %。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黑山國小,中學生就讀到銅廠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2公里,距離中學7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1人,其中小學生29人,中學生2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9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49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566.2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20.0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1,300.00元(人均7.34元),一事一議籌勞110個(勞均2個)。有固定資產1.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不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有黨小組1個,有黨員總數3人,黨員中男黨員3人。該村設有團支部1個,團員48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農業基礎設施薄弱,水資源缺乏,土地貧瘠,經濟結構單一,農民增收困難,民眾思想觀念相對落後。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積極回響黨委政府的號召,大力發展烤菸、三七種植,加強勞務輸出,以種植業帶動養殖業發展。利用本民族節日,加大對外宣傳,弘揚民族文化,讓外界了解黑山及其貝殼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