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倒水蓮[中藥]

黃花倒水蓮[中藥]
黃花倒水蓮[中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花倒水蓮,中藥名。為遠志科植物黃花倒水蓮Hemsl. 的根或莖、葉。具有補虛健脾,散瘀通絡之功效。用於勞倦乏力,子宮脫垂,小兒疳積,脾虛水腫,帶下清稀,風濕痹痛,腰痛,月經不調,痛經,跌打損傷。

別名

黃花參、雞仔樹、吊吊黃、黃花吊水蓮、觀音串、黃花大遠志、黃花遠志、吊黃、倒吊黃花、木本遠志、倒吊黃、黃花金盔、觀音墜、黃花雞骨草、黃金印、念健、牛耳音、白馬胎、一身保暖

入藥部位

根或莖、葉。

性味

甘、微苦,平。

歸經

歸肝、脾、腎經。

功效

補虛健脾,散瘀通絡。

主治

用於勞倦乏力,子宮脫垂,小兒疳積,脾虛水腫,帶下清稀,風濕痹痛,腰痛,月經不調,痛經,跌打損傷。

相關配伍

1、治婦女產後虛弱:黃花倒水蓮30g,雞肉60g。水煎服。

2、治外傷出血:黃花倒水蓮葉適量。搗爛敷傷處。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搗敷。

採集加工

莖、葉春、夏採收,切段曬乾。根秋、冬採挖,切片曬乾。

形態特徵

黃花倒水蓮又名假黃花遠志。灌木或小喬木,高1-3m。根粗壯,多分枝,表皮淡黃色,肉質,味先甜後苦;莖灰色,有淺褐色斑點;枝圓柱形,灰綠色,密被長而平展的短柔毛。單葉互生;葉柄長9-14mm,上面具槽,被短柔毛;葉膜質,披針形至橢圓狀披針形,長8-20cm,寬3-7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至鈍圓,全緣,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兩面均被短柔毛;主脈在上表面凹陷,在背面隆起,側脈每邊8-9條。花兩性,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長8-15cm,直立,花後延長,可達30cm,下垂,被短柔毛;花長15-17mm;萼片5,早落,均具緣毛,外萼片3枚小,不等大,中間1枚盔形,其餘2枚卵形至圓形,長達3mm,裡面2枚大,花瓣狀,斜倒卵形,先端圓形,基部漸狹;花瓣3枚,純黃色,側生花瓣長圓形,2/3以下與龍骨瓣合生,基部向萼面呈盔狀延長,內側無毛,龍骨瓣盔狀,雞冠狀附屬物具柄,流蘇狀;雄蕊8枚,長約10-11mm,2/3以下連合成鞘,花葯卵形;子房壓扁,圓形,具緣毛,基都具環狀花盤,花柱長8-9mm,先端呈2淺裂狀喇叭形,柱頭具短柄。蒴果闊倒心形至圓形,綠黃色,直徑1-1.4cm,具半同心圓狀凸起的棱,無翅,具緣毛。種子圓形,直徑4mm,棕黑色至黑色,密被白色短柔毛,近種臍端具一頂端突起的種阜。花期5-8月,果期8-12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360-1650m的山谷林下、水旁蔭濕處。分布於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性狀鑑別

根粗大,肥厚多肉,直徑0.6-3cm,有分枝,表面淡黃色,味甜略苦。單葉互生,具柄;葉片質薄,多皺縮,完整葉呈窄長方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長5-20cm,寬3-7cm,先端漸尖,基部漸窄或楔形或近圓形,全緣,兩面無毛或疏生短柔毛。氣微,味淡。

藥理作用

10%與30%黃花倒水蓮液(PAD)5ml/kg腹腔注射,能抗垂體後葉素引起的家兔急性心肌缺血,降低豚鼠離體心臟冠脈阻力,增加冠脈流量;60%與90%PAD1ml/kg舌下靜脈給藥,能使氯化鋇引起大鼠室性心律失常恢復至正常竇性心律,而90%PAD對豚鼠離體心臟呈抑制作用。本品對大鼠腎型高血壓具有降壓作用,並對其心室肥厚具有保護作用。

相關論述

1、《廣西中草藥》:“補氣血,壯筋骨。治病後虛弱,產後血虛,腎虛腰痛,脾虛水腫,子宮脫垂,月經不調。”

2、《廣西本草選編》:“治痛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