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規劃面積695.8公頃,分為生態保育區、恢復重建區、宣教展示區、合理利用區和管理服務區。根據總體布局、分期實施的原則,公園規劃分為近期規劃(2012-2014年)、中期規劃(2015-2017年)、遠期規劃(2018-2019年)。預計總投資為26862.2 萬元。
2013年1月,國家林業局正式下發通知,同意無棣黃河島濕地公園開展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工作,標誌著黃河島國家濕地公園正式獲批試點,該濕地公園也成為濱州市首家國家濕地公園試點。
2014年4月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背景資料
2012年9月份,國家林業局濕地保護管理中心專家組一行專門趕赴黃河島,詳細考察了擬建的黃河島國家濕地公園的資源狀況和立地條件;聽取了規劃編制單位對《山東黃河島國家濕地公園總體規劃》編制情況的匯報。專家組一致認為:黃河島地處黃河古入海口鹹淡水交匯處,黃河古道、濱海濕地特徵明顯;黃河島是濱海海鹽環境、候鳥驛站,具有很高的保護價值;黃河島是“兩區”交接地帶,具有深厚的自然積澱、人文積澱和歷史文化積澱,是理想的生態科普教育基地。專家組認為,黃河島最大的特徵是黃河古道,其所展示的獨特的生態濕地系統 對研究黃河古道濕地生物演變過程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有必要建一個陸地鹽生草甸植物園,研究各種生物的演變過程;黃河島濕地的資源狀況和生態保護價值,在中國濕地中具有代表性,具備了建設國家濕地公園的基本條件。
黃河島濕地公園的建設,將在山東北部地區形成完善的濕地生態景觀,極大地提升魯北地區濕地品牌,完善濕地觀光旅遊資源結構,加快生態旅遊業的發展,同時對於開展濕地生態科普教育,提升公眾的濕地保護意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名詞解釋
濕地:是指天然的或人工的、永久的或暫時的沼澤地、泥炭地、水域地帶,帶有靜止或流動、淡水或半鹹水及鹹水水體,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海域,濕地至少具有一至幾個以下特徵:(1)至少周期性地以水生植物為植物優勢種;(2)底層土主要是濕土;(3)在每年的生長季節,底層有時被水淹沒。另外定義還指,湖泊與濕地以低水位時水深2米處為界。
濕地公園:是以具有顯著或特殊生態、文化、美學和生物多樣性價值的濕地景觀為主體,具有一定規模和範圍,在保護濕地生態系統完整性、維護濕地生態過程和生態服務功能的基礎上,以發揮濕地的多種功能效益、開展濕地合理利用為宗旨,可供公眾瀏覽、休閒或進行科學、文化和教育活動的特定濕地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