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化煜

鹿化煜,男,1968年4 月生,理學博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萬人計畫”首批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鹿化煜主要從事中國西北和北方晚新生代環境演變和氣候變化的研究和教學工作,對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西北沙漠地區進行過60 多次的考察和採樣。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黨委書記、南京大學氣候與全球變化研究院副院長、教育部海岸與海島開發重點實驗室主任。1998年4-8月、2002年3-9月和2004年12 月-2005 年5 月、2010年4-6月分別在荷蘭自由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和布魯諾爾大學、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從事研究工作。

簡介

鹿化煜教授鹿化煜教授

鹿化煜,男,1968年4 月生,理學博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萬人計畫”首批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研究員,

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黨委書記、南京大學氣候與全球變化研究院副院長、教育部海岸與海島開發重點實驗室主任。

簡歷

1990年7 月、1993年7月和1996年6月分別在南京大學地理學院獲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其中,博士學位是南京大學與中國科學院、荷蘭自由大學聯合培養的);

1996 年7月-1999 年6 月任中國科學院黃土與第四紀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助理研究員;

1999 年7 月-2001年6月任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副研究員(同時被聘為碩士生導師);

2001年7 月-2006年3月任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研究員(2002 年11 月被聘為博士生導師);

2006年至今,任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教授,2009年被聘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任職和合作研究

鹿化煜宣布南京大學第六屆地學文化節開幕鹿化煜宣布南京大學第六屆地學文化節開幕

現任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黨委書記、南京大學氣候與全球變化研究院副院長、

教育部海岸與海島開發重點實驗室主任。1998年4-8月、2002年3-9月和2004年12 月-2005 年5 月、2010年4-6月分別在荷蘭自由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和布魯諾爾大學、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從事研究工作。兼任中國第四紀科學研究會理事、中國青藏高原研究會理事、地理學會理事、《科學通報》 編委和荷蘭自由大學、牛津大學客座研究人員兼博士生副導師等學術職務。

鹿化煜帶領的研究小組與美國威斯康星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和荷蘭自由大學等的科學家有著良好的實質性合作。已經培養出研究生21 名,正在培養研究生7 名。曾獲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2003年)、中國地質學會青年科技獎--金錘獎(2005年)、中國青藏高原研究會青年科技獎(2005年)、第十屆中國青年科技獎(2007年)、江蘇省教學成果二等獎(2007年,排名第4)、國家政府特殊津貼(2009)、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09)和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10,排名第3)、首批“萬人計畫”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013)等獎勵和資助。

主持和參加的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1)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我國北方沙地末次冰期以來乾濕變化、地表

回響及驅動機制”,2010-2013;

2)主持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973 計畫)課題“北方沙地演化的自然和人為因素”,2010-2014;

3)主持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青藏高原東北地區晚新生代河流階地發育及其與氣候變化和高原降升的聯繫”,2004-2007;

4)主持荷蘭皇家學會和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項目 “中國-荷蘭風塵堆積記錄與環境變化對比”,2004-2012;

5)美國國家科學基金項目(2項)“晚第四紀內布拉斯加和中國毛烏素沙地沙丘活動與固定過程的對比研究”,2003-2011, 中方負責人。

鹿化煜主要從事中國西北和北方晚新生代環境演變和氣候變化的研究和教學工作,對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西北沙漠地區進行過60 多次的考察和採樣。發現了早、中更新世冰期中東亞冬季風氣候快速變化的現象;通過建立風塵堆積獨立的時間標尺,揭示了東亞氣候變化新的軌道周期;提出了晚新生代全球變冷驅動亞洲中部階段性變乾的新證據。通過對中國北方沙地沙丘沉積記錄的研究,發現晚第四紀沙地的氣候變化對太陽輻射驅動有3000年的滯後。已在Quaternary Sciences Reviews、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和《中國科學》、《科學通報》等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90餘篇,其中SCI 檢索收錄論文70篇, 被SCI 學術期刊論文引用1000餘次。

表彰/獎勵

1 2007年度 江蘇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鹿化煜鹿化煜

2 2007年度 第十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中央組織部、人事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3 2005年度 第十屆“青年地質科技獎--金錘獎” (中國地質學會)

4 2005年度 第五屆“青藏高原青年科技獎” (中國青藏高原研究會)

5 2003年度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學術論文

1 Huayu Lu, Jef Vandenberghe, Xiaodong Miao, Hongbing Tan, Haizhou Ma, 2006. An abrupt climatic reversal during the last interglacial in loess-palaeosol records in the northeast Qinghai-Tibet Plateau.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154/155: 136-140.

2 Huayu Lu, Thomas Stevens, Shuangwen Yi, Xuefeng Sun, 2006. An erosional hiatus in Chinese loess sequences revealed by closely spaced optical dati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1(18), 2253-2259.

3 Huayu Lu, Xiaodong Miao, Yali Zhou, Joseph Mason, James Swinehart, Jiafu Zhang, Liping Zhou, Shuangwen Yi, 2005. Late Quaternary aeolian activity in the Mu Us and Otindag dune fields (north China) and lagged response to insolation forcing.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32( 21), L21716. 10.1029/2005GL024560

4 Huayu Lu, Fuqing Zhang, Xiaodong Liu, Robert Duce, 2004. Periodicities of palaeoclimatic variations recorded by loess-paleosol sequence in China.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23(18-19):1891-1900.

5 Huayu Lu, Xiaoyong Wang, Haizhou Ma, Hongbing Tan, Jef Vandenberghe, Xiaodong Miao, Zhen Li, Youbin Sun, Zhisheng An, Guangchao Cao, 2004. The Plateau Monsoon Variation during the Past 130 kyr Revealed by Loess Deposit at Northeast Qinghai-Tibet (China). 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41:207-214.

6 鹿化煜, 安芷生,王曉勇, 譚紅兵,朱日祥,馬海州,李珍,苗曉東, 王先彥, 2004. 最近14 Ma青藏高原東北緣階段性隆升的地貌證據. 中國科學(D輯),34(9): 855-864.

7 Xiaoyong Wang, Huayu Lu, Huifang Xu, Chenglong Deng, Tianhu Chen, Xianyan Wang, 2006. Magnetic properties of Late Pleistocene loess deposits at northeaster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paleoclimatic implications.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167(3): 1138-1147.

8 Huayu Lu, Fuqing Zhang,Xiaodong Liu. 2002. Patterns and Frequencies of the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Variations during the Past Million Years Revealed by Wavelet and Spectral Analyses. 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35: 67-74.

9 Xiaoye Zhang, Huayu Lu, R. Arimoto, and Shanling Gong, 2002 Atmospheric dust loading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rapid oscillations of the Asian winter monsoon climate: two 250-kyr loess records.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02:637-643.

10 Huayu Lu, Jef Vandenberghe, Zhisheng An, 2001. Aeolian origin and palaeoclimatic implications of the ‘Red Clay’ (North China) as evidenced by grain-size distribution. Journal of Quaternary Sciences, 16(1):89-97.

11 Huayu Lu, Ko van Huissteden, Jie Zhou, Jef Vandenberghe, Xiaodong Liu, Zheisheng An, 2000. Variability of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in Quaternary climatic extremes in North China. Quaternary Research, 54(3):321-327.

12 Huayu Lu, Donghuai Sun, 2000. Pathways of dust input to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during the last glacial-interglacial periods. CATENA, 40: 251-261.

13 Huayu Lu, Xiaodong Liu, Fuqing Zhang, Zhisheng An, John Dodson, 1999. Astronomical calibration of loess-paleosol deposits at Luochuan, central Chinese Loess Plateau.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154: 237-246

14 Huayu Lu, Ko van Huissteden, Zhisheng An, Govert Nugteren, Jef Vandenberghe, 1999.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changes on millennial time scale before the last glacial-interglacial cycle. Journal of Quaternary Sciences, 14: 101-111.

15 鹿化煜,安芷生,1998. 黃土高原黃土粒度組成的古氣候意義. 中國科學 (D輯),28(3),278-28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