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鶯梭
擲柳遷喬太有情 ,交交時作弄機聲 。
洛陽三月花如錦 ,多少工夫織得成 。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擲柳:從柳枝上投擲下來,這裡形容黃鶯在柳枝間飛下時輕捷的樣子。遷喬:遷移到高大的喬木上。這裡形容黃鶯往上飛時輕快的樣子。
⑵交交:形容黃鶯的鳴叫聲。弄機聲:開動織布機發出的響聲。
⑶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花如錦:花開得像錦繡一樣美麗。花,指牡丹花。
⑷織得成:織得出來,織得完。
白話譯文
投拋柳林遷喬得太有情,交交鶯鳴似操弄機杼聲。
洛陽三月京城繁花似錦,多少功夫才能編織得成?
創作背景
劉克莊是南宋詩人,他誕生之年,距徽、欽二帝被俘、北宋夜亡的靖康二年(1127)已達六十年之久,此時的洛陽早已淪陷金人手中。詩人作此詩把想像中的洛陽寫得很美,意在使南宋王朝勵精圖治,收復失去的美好河山。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詩題為“鶯梭”,詩人抓住“梭”字,藉助於想像、聯想,由此及彼,命意剪材,托物抒懷。
首句“擲柳遷喬太有情”,圖繪鶯飛之狀。黃鶯兒懷著無限的情思,在陽春三月,飛翔於綠柳紅花之間,穿梭於藍天白雲之下,忽兒把絲絲垂柳拋在後邊,忽而飛上高高的喬木之巔。《詩經·小雅·伐木》篇有“出於幽谷,遷於喬木”的句子,後人遂將由低到高,由次到好的遷移稱為“喬遷”。詩人由黃鶯在林中越東渡西,飛上翔下,行動輕盈捷快,想到了織女織布時飛動的俊子。明明是人有情於物,偏偏說鶯兒有情於人,移情於物,而且著一“太”字表示程度。由織梭聯想到“交交時作弄機聲”,這就使恬靜的畫面有了音響效果。黃鶯“交交”而鳴的啼叫聲和織機織布的聲音是那么相似。由此進一步聯想到,既然織女能織出千姿百態的綾羅錦緞,那么萬紫千紅、千姿百態的洛陽春景,也是黃鶯織成的。詩的三、四兩句即由此設問。
“洛舊三月花如錦,多少工夫織得成?”詩人說:三月的洛陽花開似錦,牡丹尤其嬌艷,綠柳青山,秀麗明媚,不知這些黃鶯兒耗費了多少功夫,才把洛陽的河山織得這般美好?鶯織河山,構想奇妙,既把黃鶯飛翔的神態寫得維妙維肖,並且人格化了,真是匪夷所思,既出人意表,又令人嘆服。
四句詩中,“擲柳遷喬”、“弄機聲”、“錦”、“織”句句明含暗含“梭”字,一緊扣詩題。三、四兩句雖發議論,但是真情寓真景,自然流暢,顯得輕鬆,恰到好處。整個詩反映了作者對美麗春光的讚嘆和無限愛惜的感情,和南宋統治者對淪陷區河山的漠然無情形成鮮明的對照。
名家點評
清·王相《新校千家詩》:此詠鶯之詩。鶯梭,言其鶯飛鳴迅速,來往園林,拋擲如梭之捷也。遷喬,《詩》:出自幽谷,遷於喬木。言鳥當冬時蟄伏於幽谷之中,及春暖始遷於喬木之上。其聲嚶嚶而交交,如弄機杼之聲焉。當洛陽三月春,光花艷麗,繁華猶如錦繡,觀爾鶯梭拋擲於園林之中,費幾許工夫,方織成如此錦繡春光也。此詩極狀鶯梭二字之妙。
作者簡介
劉克莊(1187—1269),南宋江湖派詩人,字潛夫,號後村居士,莆田(今屬福建)人。以蔭入仕,淳祐六年(1246)賜進士出身。官至工部尚書兼侍讀,龍圖閣學士。任建陽令時,曾因詠落梅詩遭讒被廢十載。詩詞多感慨時事之作,渴望收復中原,振興國力,反對妥協苟安。著有《後村先生大全集》《後村別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