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橋中繼衛星

名稱發布

2018年4月24日上午,2018年“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開幕式在黑龍江哈爾濱舉行,活動主題為“共築航天新時代”。開幕式現場,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副局長、黨組成員,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艷華宣布,嫦娥四號中繼星命名為“鵲橋” 。

項目團隊

探月工程重大專項實施由國防科工局組織實施。此次中繼星任務由工程總體及衛星、運載火箭、發射場、測控、地面套用五大系統組成。
工程總體承擔:國防科工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
衛星、運載火箭分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研製生產;
發射和測控任務負責:中國衛星發射測控系統部;
地面套用系統承擔: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

運行位置

鵲橋發射後預定進發的位置為“地月系統拉格朗日-2點”(簡稱地月L2點),這個點位於地球和月球兩點連線的延長線上,在月球背對地球的一側。“鵲橋”架設在該點上既可以同時與地球和月球背面進行信息和數據交換, 即完成“中繼”任務,又因為受地月引力作用平衡而保持相對穩定狀態,從而節省衛星燃料,有利於對其進行軌道控制。

主要作用

鵲橋將為嫦娥四號探測器提供地月中繼通信支持,解決與月球背面通訊問題, 提供地月中繼通信支持,其搭載的兩顆小衛星將實現月球軌道環繞編隊飛行,開展超長波天文觀測。

發射歷程

2018年4月15日,中繼星進抵發射場;
2018年5月8日,CZ-4C火箭完成轉載轉運及吊裝工作;
2018年5月14日, 衛星轉場工作順利完成;
2018年5月21日,CZ-4C火箭成功將嫦娥四號中繼星,送入預定軌道。在科學的計畫安排和高效組織指揮下,CZ-4C火箭發射任務獲得了圓滿成功。

飛行計畫

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飛行25分鐘後,星箭分離,將“鵲橋”號中繼星直接送入近地點高度200公里,遠地點高度40萬公里的預定地月轉移軌道,衛星太陽翼和中繼通信天線展開正常。 後續,“鵲橋”號中繼星將經中途修正、近月制動和月球借力,並完成L2點捕獲、軌道修正後,最終進入環繞地月L2點的使命軌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