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首馬先蒿鴨首變種

莖單條或自根頸上發出多條,高矮極不相同,低者連花僅高4.5厘米,高者可達30厘米以上,紫黑色,有溝4條,溝中各有毛線1條,節在低植株中僅1枚,在高植株中3-4枚,節間長者達7.5厘米,一般不分枝,但偶在上部分枝。 葉基出者多少宿存,有柄長1.5-2.5厘米,完全無毛,莖葉之柄短或無,長僅2.7-7毫米;葉片長圓狀卵形至線狀披針形,羽狀全裂,裂片7-11對,羽狀淺裂至半裂,小裂片約3對,有具刺尖的鋸齒,兩面均無毛。 蒴果長達18毫米,三角狀披針形,銳尖頭,約2/5為宿萼所包;種子長圓形,基部有種阜,種皮灰白色,有縱條紋,長約2毫米。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乾時略變黑,少毛。根常有分枝,在大植株中強烈分枝。莖單條或自根頸上發出多條,高矮極不相同,低者連花僅高4.5厘米,高者可達30厘米以上,紫黑色,有溝4條,溝中各有毛線1條,節在低植株中僅1枚,在高植株中3-4枚,節間長者達7.5厘米,一般不分枝,但偶在上部分枝。葉基出者多少宿存,有柄長1.5-2.5厘米,完全無毛,莖葉之柄短或無,長僅2.7-7毫米;葉片長圓狀卵形至線狀披針形,羽狀全裂,裂片7-11對,羽狀淺裂至半裂,小裂片約3對,有具刺尖的鋸齒,兩面均無毛。花序頭狀至穗狀,無疏遠的花輪或有一二輪;苞片下部者葉狀,向上漸狹,基部變寬而膜質,上半披針形有踞齒而緣色;萼為膨臌的卵圓形,常有美麗的紫斑或紫暈,脈10條粗壯,無毛或有疏密不等的長毛,齒5枚,不等,後方1枚較小,端有3齒,其餘三角狀卵形而以後側方者為最大,均有鋸齒,外面無毛,或有長白毛,內方沿緣密生淺褐色茸毛;花冠紫色,或下唇淺黃色而盔暗紫紅色,管長約7毫米,在基部以上約以45。角向前上方膝屈,徑1.8毫米,至花將敗時則幾以直角膝曲,自萼的缺口伸出,上方一段向喉擴大,喉寬的4毫米,下唇長約7.5毫米,寬約10毫米,側裂竟腎臟形,基部向後作心臟形,稍大於相當圓的中裂,盔鐮狀彎曲,直立部分前緣高約6毫米,舍有雄蕊的部分略膨大,額多少凸起,背線向前急斜而下與幾伸直的下緣組成一細面直的喙,長約1毫米,寬0.6-1毫米;花絲均無毛;花柱完全不伸出,或在同一植株中有伸出與不伸出,有時伸出達3.5毫米。蒴果長達18毫米,三角狀披針形,銳尖頭,約2/5為宿萼所包;種子長圓形,基部有種阜,種皮灰白色,有縱條紋,長約2毫米。

產地生境

為我國特有種,產四川北部與西部,與甘肅南部。生於海拔3,000-4,300米的高山草地中。花期7-9月;果期8-10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