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者 Smith, 1828
中文名 鯨鮫
科中文名 鯨鮫科
科號科名 013 Rhincodontidae
模式種產地 Table Bay and South Africa 大陸名 鯨鯊
棲息環境 大洋、深海、近海沿岸、舄湖 俗名 豆腐沙、大憨沙
棲息深度 2 - 2 公尺 食用魚類 是.
有毒魚類 否 觀賞魚類 否
最大體長 2000 cm 經濟性 是
台灣分布 東部、南部、澎湖、綠島
世界分布 全球性
參考文獻 台灣魚類志(沉等, 1993)、中國動物志-圓口綱及軟骨魚綱(朱等, 2001)、FAO Species Catalogue, Vol.4 Sharks of the world
英文俗名 Whaleshark, Whale shark, Basking shark
型態特徵
體呈圓柱狀或稍縱扁;體側隆脊明顯;頭扁平而寬廣。吻短。眼小,側位,,無瞬膜。噴水孔更小,位於眼後方。鰓裂特大,具獨特之過濾構造,含橫斷每一鰓裂之薄板,另鰓弧上具許多角質濾耙,分成許多小枝,交叉成海綿狀之濾器。口裂極大,前位,橫向;口角具唇褶;無口鼻間溝。第一背鰭遠大於第二背鰭;胸鰭特大,為稍窄之鐮刀狀;臀鰭與第二背鰭同大,基底亦相對;尾鰭叉形,上尾叉幾比下尾叉長2倍,由上葉及下葉之中部、後部組成,下尾叉則由下葉前部突出而成。體呈灰褐色至藍褐色,體側散布許多白色斑點及橫紋,而這些斑紋排列呈棋盤狀。
棲所生態
棲息於溫帶及熱帶海域之沿岸、近海或外洋水域。性喜於表層巡遊,通常獨游,亦有群游的時候,多時可達百尾以上;巡遊時通常伴隨其它大洋性魚類,如鮪及鯖等,體側亦常有印魚吸附或其它小魚隨行。以浮游生物為食,有時亦食巡遊性甲殼類、小魚及烏賊等。通常於日落後開始覓食。
地理分布
全球性溫、熱帶巡遊魚種,適合水溫約在21-25℃間,為體型可長至最大的魚類,可達20公尺左右。本省北部、東部及南部海域均有捕獲記錄。
漁業利用
一般由定置網、圍網或鏢旗魚法等漁法所捕獲。食用魚,具有市場行情,最好時一公斤可達五、六百元。偶而被捕獲,但通常體積龐大,即使行情差時,亦可為漁民帶來一筆相當可觀之收入。其肉可炒食或制魚槳、魚丸、鯊魚醃等均可;各鰭可曬成魚翅;肝富含油質,可製成維他命或魚肝.
相關詞條
-
擬鰻鮫
擬鰻鮫有六對鰓裂,屬於六鰓鯊目之一種。一般現生種鯊魚只有5對鰓裂,而六鰓鯊目之鯊魚則具有6或7對鰓裂,一般認為這是比較原始的特徵,也因此有人認為六鰓鯊目...
簡介 名字來由 型態特徵 棲所生態 主要分布 -
原鮫鯨
原鮫鯨(Squalodon),是喙鯨科的祖先(原鮫鯨是喙鯨科祖先說法是某些學者認為,尚待考證)。
原鮫鯨 介紹 -
鮫人
鮫人,又名泉客。中國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魚尾人身的生物。乾寶《搜神記》記載,鮫人神秘而美麗。西方傳說里的美人魚與鮫人相似,都是生活在大海里神秘而美麗的生物...
社會形態 文獻資料 傳說生物 人魚真相 文學作品 -
北瓶鼻鯨
北瓶鼻鯨(學名Hyperoodon ampullatus)又稱北大西洋瓶鼻鯨,平頭鯨,瓶頭鯨和陡頭鯨。北瓶鼻鯨是一種深海鯨類,最大能長到8米,喜歡群居。...
命名 外型特徵 分布 習性 繁殖 -
雪茄鮫
體正圓柱形,細長;頭稍寬扁,頭長稍小於吻端到尾鰭起點長的1/4;吻頗短,厚而肉質,眼前吻長約等於眼徑;眼卵圓形,後端尖,眼徑約為口前吻長的1/2;鼻孔小...
科屬分類 型態特徵 棲所生態 地理分布 漁業利用 -
柯氏喙鯨
柯氏喙鯨(學名:Ziphius cavirostris),又名柯維氏鯨、鵝嘴鯨、鵝喙鯨,舊稱柯維氏喙鯨,列海洋哺乳類鯨目齒鯨亞目喙鯨科,是一種分布極廣、...
形態特徵 分布範圍 生活習性 繁殖 鑑別 -
鮫齒鯨
鮫齒鯨(學名Squalodon Squalodon Squalodon
科學分類 -
須鮫目
須鮫目,亦作鬚鯊目,它的鰓孔5對。背鰭2個,無棘,具臀鰭。眼無瞬膜或瞬褶。椎體具輻射狀鈣化區,4個不鈣化區無鈣化輻條侵入。頜舌接型,上頜僅以韌帶連於頭骨。
基本簡介 概述 科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