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埠招佃告示碑

碑中所記,反映了鶴山修築堤圍由民轉官修,官轉民修的歷史。 但在清乾隆年間,將原來民修堤圍轉為官修。 嘉慶十八年,鶴山縣批准魚埠歸鄉紳管理,制定措施,每年所收的魚租銀兩列冊上報,用作修築堤圍。

魚埠招佃告示碑全稱古勞圍“魚埠招佃告示”碑。古碑刻。位於廣東省鶴山市沙坪鎮坡山。立於清嘉慶十八年(1813)九月廿一日。碑中所記,反映了鶴山修築堤圍由民轉官修,官轉民修的歷史。明初,古勞鄉人梁文善、馮觀光發起修築大小圍等,即古勞大圍,灌田200多頃。明永樂年間又修築有古勞麥村等小水圍。明景泰三年(1452),在原來簡易堤圍的基礎上擴大加固,接駁聯堤。原來這些堤圍均是民修民管,其特點是以圍養堤。即在圍內開設魚埠歸紳士批佃,將每年的漁埠租收入作為修堤之用。但在清乾隆年間,將原來民修堤圍轉為官修。這樣,魚埠租銀都在官手裡,在修築堤時卻無錢,造成歲歲有崩堤,民生凋敝。經此教訓後,清政府才同意恢復修築堤圍原來的做法將每年收到魚埠租銀,作為對堤圍加固修築之用。嘉慶十八年,鶴山縣批准魚埠歸鄉紳管理,制定措施,每年所收的魚租銀兩列冊上報,用作修築堤圍。堤圍修築經費也列冊報水利巡檢,由巡檢查支出費用,發現有挪用虛報冒領魚租銀兩的人一律查辦。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