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黨村位於姚集鎮東北黃河南岸灘面上,距鎮政府約4公里,是一個多姓氏的行政村。
在該村高姓和宋姓的族譜上,都清晰的記載一首民謠:“問我祖先何處來,山西洪洞大槐樹,問我老家在哪裡,大槐樹下老鴰窩。”說明高姓和宋姓人家均是在明朝洪武趕散年代從山西遷徙而來。
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邳州知州孫居湜於象山南開引河九百餘丈,將黃河改行山南,這就是古老的傳說“象過河”。黃河南遷後,由於兇猛的黃水連年決口泛濫,需要連年築堤加高大堰,加之黃水年年攜帶大量泥沙的淤積,至使黃河南岸形成一片灘涂高地。俗話說,住河住灣,住堰住灘。今稱高黨村的這塊風水寶地最先被高姓和宋姓幾戶人家發現,他們看中的是這片黃河灘面地勢較高,具有不受洪水侵襲的優勢。於是,就在此處搭棚建房,繁衍生息。高、宋移民因靠黃河沿岸,常年以捕魚為主,開荒種糧為輔。因南來北往的商人去下邳城交易貨物,經常途徑這裡,為使商人過河方便,居住黃河灘上的高姓人家就在黃河邊設一渡口,同時又在黃河渡口處開設一個當鋪和小型商店等,以滿足商人需求。因店鋪主人姓高,生意興隆,聞名遐邇,於是此地稱之“高當鋪”。後隨居住人口逐年增多,形成村莊便自然稱之為“高當鋪莊”,又演變簡稱為“高黨莊。”
再後來,又有王姓和周姓等人家也陸續遷入,兩姓人家精通木匠手藝,為後來擴大發展捕魚業和造船等木工業打下了基礎,以至世代有序傳承,該莊手工木業遠近聞名。
高黨村在解放前屬婁埝鄉所轄,1958 年建立高黨大隊,“文革”時改稱紅星大隊,1981 年恢復原稱高黨村。該村東鄰八一村,西接婁埝村,南與二堡村接壤,北近古黃河中泓。全村轄新莊、戴莊、周莊、王莊、高黨5個自然莊,共606戶人家,2304口人,占地總面積約3050畝,可耕地面積2376畝。植桑養蠶為村民收入主打項目,上世紀80年代,該村就是遠近聞名的蠶桑專業村,1989年該村建起了蠶繭收購站,年收購量達1897擔。又被列為黃淮海地區蠶桑公關示範村與優質蠶繭出口生產基地。
該村傳統木業與編織等手工業為遠近聞名的特色產業,尤以王莊、周莊從業人員最多,幾乎遍及家家戶戶,主要有挖木勺、制油端子、做棺材、砍杴桿、打蒲包、編蒲扇等項目。
高黨村小集市起建於1981年,市場以經營山羊、蔬菜和小商品為主,每十天兩集,農曆二、七為逢集日,為周邊村民提供了諸多生活便利。
高黨村新農村建設於2015年8月拆遷動工,新村集中居住區建設在原址周莊及以北區域。新村建成後,將可騰出土地500 余畝。這些土地均為黃河灘面上的優質二合土壤,具有較高的土地產出價值,是增加農民收入的永久性資源。同時,該村距離黃河中泓僅有三五百米,又是黃河故道二次開發、發展鄉村游的最佳基地。
集中居住前,村莊布局零散,莊體地大量閒置,基礎配套欠缺,居住環境較差,農業經營方式落後,多以小戶分散經營為主。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引下,高黨村率先在全縣實施農民集中居住,探索了一條以黨建為引領,以土地制度綜合改革為牽引,全面融匯網際網路+思維,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為總要求的鄉村振興之路。建成的新社區占地220畝,總投資1.5億元,建築總面積達10萬平方米,新社區堅持高標準規劃建設,“吃住行學醫”各類配套設施一應俱全,建設有綜合服務中心、幼稚園、老年服務中心、衛生室、文體活動中心、休閒公園、百姓大舞台、標準廠房、沼氣站、污水處理廠等。同時,新社區注重文化建設和文明提升,大力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價值觀,傳承和發展農村優秀傳統文化,加強農村公共文化建設,推動文明社區創建,培育了文明村風、良好家風和敦樸民風。通過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民眾滿意度和幸福感不斷提升。高黨社區成功入選“全國美麗鄉村示範村”“全省水美村莊”,“高黨模式”已成為睢寧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先行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