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崑曲

崑曲歷史悠久,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戲曲劇種之一。高陽崑曲 是崑曲流傳到北方後形成的一個支派,它在北方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枝繁葉茂。崑曲於明萬曆年傳入北京,深受皇宮貴族的喜愛納為御用。弋陽腔也在此時傳入北京,清初崑曲與以京腔、秦腔、弋陽腔、梆子腔、羅羅腔、二簧調等為主的“花部”(亂彈)與崑曲“雅部”之爭。由於弋陽腔歷史悠久,朝廷出面將弋陽腔同樣納為御用使得出現了昆、弋同台,二者相互影響、相互融合,被稱為“昆弋不擋”或“兩下鍋”。後來由於英法聯軍侵入和國葬禁演等原因,大批藝人流入冀中民間以演出和傳授昆弋為生,在傳入河北的崑曲中以高陽崑曲最具有代表性。

發源地

作為高陽崑曲 的發源地,高陽縣河西村給崑曲在北方地區的繼承和發展提供了深厚的民眾基礎和良好的人文環境。這裡的百姓勤勞智慧熱愛生活,他們對崑曲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和熱情,是他們使處於轉折時期的崑曲在鄉村興盛的發展並延續下去,同時還把昆弋同當地古歌調(如河西調)、土生劇種(如高陽高腔等)相結合,並受當地語言的影響,逐步形成了有別於南方崑曲婉約、秀麗的粗獷、豪放的高陽崑曲。

昆弋腔”與“高陽崑曲”

北方崑曲 簡稱“北昆”,是我國古老戲曲聲腔崑山腔的一個分支。主要流行於北京、天津及河北中部、東部一帶。 因長期與弋腔(高腔)聯合演出,故稱“昆弋腔”。辛亥革命後,曾有人稱其為“高陽崑曲”,建國後改今稱。

崑腔於明萬曆年間(1573---1620)已流傳到北方。 清初, 江蘇的崑曲班社和藝人不斷北上獻技,清政府曾把崑曲稱為“ 雅部”,搬演於內廷。乾隆、嘉慶(1736---1820)以後,被稱為 “花部”的秦腔、徽調、漢調相繼進京,崑曲便逐漸衰落下來; 至道光年間(1821----1850),民間已無。

純粹的崑曲班社,藝人中一部分返回南方,一部分依附於徽班, 與皮黃藝人合作,後來發展成為京劇中的“京昆”一派;另一部分則採取昆、弋(高腔)同班兼演的方式,向冀中、冀東一帶發展,與當地民間藝人合流,逐漸形成北方崑曲這一支派。

特點

高陽崑曲擅長演淨、武生、老生等劇目,以武打見長,唱念加入了當地方言土音,臉譜、服裝、音樂伴奏也有獨到之處。可以說高陽崑曲是崑曲在北方發展的基礎。高陽縣河西村先後成立的戲班有慶長社、榮慶社、新祥慶社,主要演員有邵老墨、張子久、韓世昌、白雲生、魏寶林、侯玉山等。他們演出範圍大、影響力強,不僅在全國各地演出,甚至出訪日本。促進了崑曲在北方的發展。

發展歷史

崑曲在高陽約有一百年的歷史,1957年6月22日北方崑曲劇院成立,成立之初北方崑曲劇院主要組成有:河北籍的老藝人如韓世昌、侯永奎、白雲生、馬祥麟等十幾位,其中5位是高陽縣河西村人,即韓世昌、侯玉山、侯炳武、魏慶林、馬祥麟。

1964年以前北方崑曲劇院演唱風格以高陽崑曲為主以武戲見長,之後由於演員成份多樣,藝術風格有些模糊了,更加接近南方崑曲的表演風格,整個劇團原有的昆弋風格逐漸淡化了。以後隨著一些新鮮血液和一些從南方調來的崑曲演員隊伍的逐漸擴大,加之一些老演員的退休和去世,漸漸使得在特定歷史時期內受高陽當地語言、土生劇種、古歌調的影響所形成的高陽崑曲逐漸消失,北方崑曲劇院的演唱風格逐漸回歸到南方崑曲,高陽崑曲這個歷史階段悄然結束。

不同崑曲聯繫

北方崑曲、高陽崑曲、南方崑曲,它們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呢?我們先後走訪了北方崑曲劇院的馬明森、劉海鷗和張衛東,保定市戲曲研究所的張小陽、王華芝,高陽縣群藝館的史克己諸位先生以及高陽縣河西村的老藝人侯占山、侯滿意。並多次到河北省藝術研究所、河北省圖書館和北京國家圖書館查閱了大量的資料。通過研究,我初步得出了三個淺顯的結論:

一、高陽崑曲在北方形成的幾個階段: 第一傳入北京發展階段第二流散民間階段(高陽崑曲形成)第三高陽崑曲返京成熟壯大階段第四建國後北方崑曲劇院成立階段。

二、高陽崑曲與北方崑曲的關係:高陽崑曲只是北方崑曲的一個發展階段,並不能等同於現在泛指的北方崑曲。

三、北方崑曲劇院的名稱只是因為建院於北京相對於南方崑曲只是地域在北,而不是在北方另成一派,產生了與南方崑曲恫然不同的崑曲派別。

傳承意義

崑曲是活的遺產

“崑曲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但並不是博物館的古董,而是活的遺產。” ----林為林

作為最古老的戲曲劇種之一,崑曲將歌、舞、詩、戲糅合成精緻優美的表演 形式,對後來的眾多地方戲曲產生深遠影響,被譽為“百戲之祖”。

“崑曲發展 到現在,在程式方面接近完美,但如果完全用傳統的方式表現,客群面會過於狹小。要讓更多的人領略她的魅力,必須在尊重傳統基礎 上尋求突破。

“崑曲有太多的學問,包含了文學、美學、音樂等藝術之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