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入夏之後,中國各地大都飽受高溫天氣之苦,江漢南部、江南大部、華南大部、貴州東部、重慶中西部等地區的白天溫度常常都超過了35℃、局地方超過了40℃。
面對不斷發出的高溫預警信號,有人提議面對高溫天氣,儘管應該發高溫補貼,但最有效的辦法是全民放高溫假,或者叫做全民暑假——與其給職工發放高溫補貼,不如給一線工人,特別是在炎炎烈日下工作的工人放“高溫假”。
條件
中國目前(2013年)還沒有對“高溫假”有統一法律規定,因此也沒有對“高溫假”放假條件的統一說法,是否放“高溫假”由各單位視具體情況自定。
有網友建議依照《重慶市高溫天氣勞動保護辦法》中對高溫補貼的實施條件來放“高溫假”。《重慶市高溫天氣勞動保護辦法》於2007年6月1日開始實施,這是目前國內較完善的一部相關領域地方法規。
根據該辦法,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37℃以下(不含37℃)為一般高溫天氣,日最高氣溫達到37℃以上、40℃以下(不含40℃)為中度高溫天氣,日最高氣溫達到40℃以上則為強度高溫天氣。高溫天氣期間,用人單位除按規定向勞動者支付工資外,應當向勞動者發放高溫補貼。
此外,也有人建議高溫假可以規定,凡最高溫度達到35℃以上、白天平均溫度在32℃以上的天氣,企業可以給工作在一線的工人全天侯的放假。每人每年可以享受10至30天的高溫假。高溫假只給一線工人和辦公室沒有安裝空調的企事業單位職工,辦公室安裝空調的領導可自動申請放棄高溫假。對放棄高溫假者,可給予一定的高溫補助。
爭議
支持方
西南政法大學行政法學院教授唐堯建議將高溫假寫進《勞動法》。他認為,《勞動法》的宗旨就是要保護勞動者的權益,而勞動環境,尤其是特殊工作環境下勞動者健康的保護是勞動者權益保護的重要內容,所以高溫作業有必要寫進《勞動法》。 許多人對此都表示贊同。認為天氣最熱的時候不過一星期,放假對於單位也不會有太大損失。
反對方
一些工程行業的人士表示高溫放假對他們這樣的企業來說執行起來有一定難度。因為每個工程都有協定,企業必須信守和履行契約。高溫放假會影響工期,企業就要違約,放不放假不是這些企業自身可以決定的。 不過一些人也表示,即使不能放假,至少可以在作息時間上稍微調整一下。對於無法放假的企業,則可以給員工以相應的補貼。
白領熱曬高溫津貼
高溫費多為100—500元
呼籲放高溫假
7月,滬上大多企事業單位白領的工資卡上,多了一筆高溫津貼。無論是露天工作的辛苦農民工,還是在室內孵空調的白領,大多享受到了這項待遇。於是,不少白領紛紛比較自己最新拿到的高溫補貼。筆者在“比工資網”上看到,一則名為《白領E族今夏你拿了多少高溫費》的帖子發出後,在短短一小時內,已吸引了眾多網友熱“曬”各自的高溫補貼,上班族還細緻地列出了各自的公司類型、工作地點及詳細補助情況。網友“bde567”就職於上海的某家外企,她今夏的高溫福利是每月200元高溫補貼費及毛巾、飲料等防暑用品;供職於遼寧某大型金融機構的網友得到的福利則是每月500元的高溫補貼,額度與去年相仿。此外,不少單位儘管沒有發放高溫費,卻以發放防暑用品的形式對員工表示了關懷,如這幾天緊急發放飲料、花露水等傳統防暑降溫用品,或規定超過38℃可以提早半小時下班等。 在該熱帖中,呼聲最高的新式防暑用品竟然是科技含量不高的驅蚊產品。由於今年是蚊子大年,不少上班族不堪其擾,紛紛尋求有效的防蚊用品。一位網友的公司發了從電蚊拍到電蚊香、防蚊花露水的全套產品,儘管價值不過百來元,卻得到了不少收到更高價值防暑用品網友的羨慕。“公司發了自己的冷飲產品做福利,號稱也值200多元,但我們全家都不太愛吃冷飲,還是驅蚊產品更實惠”,一名網友的留言得到了不少贊同。同時,今年夏天大熱的“洞洞涼鞋”也成為人氣很高的防暑用品。不少網友更希望公司能考慮安排去海濱遊玩、發健身券等作為創意防暑舉措。有些白領還玩起了換物遊戲,交換各自看中的防暑用品。 不少公司無津貼
農民工不知啥是高溫費
從眾多網友的七嘴八舌中,筆者看到總的來說白領們拿到的高溫費為100-500元不等。5倍的差距讓不少低津貼的網友憤憤不平。而從網友曬帖中還發現,今夏沒有拿到高溫費的白領為數不少。某些上班族因為就職的企業素無發放高溫補助習慣,他們看到這類“曬高溫費”的熱帖時更是頗多眼紅,諸多不滿。網友“小葉”稱,“工作3年,從未聽說過有高溫費這回事,我們同樣熬著酷暑,這絕對是不平等待遇。” 在白領叫著不平等的同時,工地上頂著烈日揮汗如雨的建築工人的高溫待遇更是受到關注。近日,“陝西企業工人2元高溫補貼買不起冷飲”的報導引發關注,而這樣的現象在其他省市也普遍存在。高溫補貼行業倒掛現象嚴重,辦公室白領們每個月的高溫補貼可能是在烈日下暴曬的農民工的數倍甚至數十倍。 一些農民工表示,拿到的補貼就是幾瓶藿香正氣水,一碗綠豆湯,用於防止中暑。而一些銀行的工作人員一邊領了一個月上千元的高溫費,一邊還在抱怨空調太冷。 對此,有相當部分網友認為社會應更關注農民工的暑期身體健康,認為法律應保證這些最容易在高溫天受傷害的群體,讓他們享有帶薪“高溫假”。 上海:露天35℃發津貼 每天不低於10元 進入盛夏,撥打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諮詢電話諮詢高溫費相關問題的人絡繹不絕。那么上海的情況如何?根據本市高溫季節勞動者津貼標準,企業安排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應向勞動者支付高溫季節津貼,標準為每天不低於10元。 同時,企業應結合生產經營特點和具體條件,建立高溫季節津貼制度,並通過民主協商,合理確定本企業的高溫季節津貼發放條件、範圍及具體標準。 此外,企業在發放高溫季節津貼的同時,不能影響高溫崗位工作勞動者高溫崗位津貼的發放,並繼續做好高溫季節工作現場清涼飲料的供應。 最後,企業,特別是從事高溫作業和戶外作業的行業,要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當氣溫達到35℃及以上時,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縮短工作時間。當氣溫達到38℃及以上時,除涉及國計民生、城市運行安全和人民基本生活等重要行業外,工作環境不能滿足極端高溫條件作業的企業,可視實際情況採取暫停工作和保證休息等措施。 筆者了解到,目前滬上大多數施工單位已參照該通知要求,按10元人民幣一天(35℃以上)來計算高溫津貼,此外,還發放清涼飲料和防暑降溫物品。露天施工按規定高溫時避高溫(每天11時至14時或15時時間段內不露天施工)。一些特殊崗位除津貼外,還能獲得不同數額的補貼。全市各區縣的環衛部門也都有每月300元左右的高溫補貼。
專家表態高溫無立法
標準各自定 筆者了解到,儘管早在上世紀60年代,我國就制定出台了《防暑降溫措施暫行條例》,但由於沒有統一標準,導致一些地區高溫津貼發放標準不一,有的地區則至今未出台“高溫費”實施細則。高溫津貼的發放時間多為6月至9月。 “高溫費問題一直立法未明,僅憑《通知》無法起到法律強制力。”上海市律師協會勞動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員陸敬波建議,當前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直接制定出台地方性法律或規章,根據本市實際情況對高溫津貼的發放標準和形式進行細分,有關政策制定時可儘量向“一線員工”傾斜。 勞動保障專家周斌則提出可以借鑑國外某大型企業的操作方法:“企業可將員工職位分成四類,露天工作崗位、非露天有熱源崗位、非露天常溫崗位、非露天有製冷設備崗位。員工獲得的補貼也相對合理。” 華東政法大學教授李建勇表示,企業發放高溫費時,可以根據不同崗位實行不同標準,不要“一刀切”。
各地高溫補貼發放標準
看了上海的高溫津貼相關政策,我們再來了解一下各地高溫費的情況。據悉,全國其他省市的高溫費大致分月補、日補兩種發放標準。執行月補的省份中,江蘇、浙江和湖南最高,高溫作業人員每月津貼160元。 執行日補省份,重慶金額最高,40℃以上高溫工作人員最多可領20元/天的津貼;而陝西高溫作業人員每天津貼僅為2元,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的幹部更少,為1元/天。 ※ 北京 露天作業人員不低於120元/月;33℃以上(含33℃)室內作業人員不低於90元/月。 ※ 廣東 室外作業和高溫作業人員150元/月;非高溫作業人員100元/月。 ※ 浙江省寧波市 高溫作業人員160元/月;非高溫作業工人130元/月;一般工作人員110元/月。 ※ 江西: 室外作業和高溫作業人員120元/月;非高溫作業人員100元/月;行政單位和企事業單位的其他人員80元/月。 ※ 河南: 35℃下露天工作並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到33℃以下的,10元/天。
相關報導
2013年7月,杭州連續高溫,有企業推出高溫假:集體帶薪放“高溫假”或者錯時上班,負責人稱此舉為雙贏。